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逼你走出舒适圈的人,比你活得舒适多了

1、年轻人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人们总喜欢讨论些跟自己无关的东西,比如花800万是买学区房还是环游世界,石原里美和新垣结衣选哪个好,以及这两天的年轻人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这一轮争吵最早可以追溯到月初,知名“段子手”@蔡澜 重操旧业,打开微博评论跟网友聊天,因为回答了一个“如何走出舒适圈”的问题引起大伙儿围观。

为何?为何要走出舒适圈?是游戏不好玩儿了,还是沙雕网友没意思了?

不仅是一把年纪的蔡老搞不懂,各路网友也表示出强烈的羡慕嫉妒恨——同龄人都奋斗进舒适圈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尚且还是过上超市自由的生活。

@衣锦夜行的燕公子:羡慕那些想走出舒适圈的人,我感觉我还没走进去呢,人家已经想着出来了。

而有的人,比如我,根本不知道舒适圈长什么样。可能就是我家的床,总共1.8m×2m大小,每个工作日能准点起床就算是走出舒适圈了。

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日常追求本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对舒适圈和走出舒适圈的衡量标准自然也很难达成一致。

因此事爆发口水战在所难免,其中被鸡汤教“围攻”的年轻人是显而易见的弱势群体,只不过他们在网上的反弹声也比较大。

于是,继“人间不值得”“蓝瘦香菇”“三观正”之后,当代年轻人又有了第四个超级讨厌、看到就头大的词语:“舒适圈”。

你们总说,年轻人要勇于走出舒适圈,可是年轻人不想走,年轻人想安安静静呆在这个圈里,甚至还想劈个叉。这些你想过吗?没有,你只在乎你自己。

2、先让年轻人从火坑跳出来

鼓励年轻人走出舒适圈有一个前提:他们已经在舒适圈里活得很滋润了。

但显然,年轻人自己并不这么认为,面对当下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他们作为“中坚力量”,只会越来越觉得自己还是个幼儿园才毕业20多年的宝宝。

还在读书的人表示学习成绩不咋地,头发却已经没多少了;好不容易读完了,又碰上每年毕业季都是“最难就业季”;就算找到饭碗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加班拿不到年终奖,周末也要秒回工作微信,长假不敢任性地出门浪,平日里还要跟煞笔甲方奇葩同事深井冰老板斗智斗勇……无法成为野兽的年轻人最终只能沦为万千“社畜”中的一员。

不管身在哪个阶段,为了生存都面临着极限挑战乃至生命危险。

除此之外,还有婚恋难、求偶难、买房难、买车难、挂号看病难、交通出行难等九九八十一难。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哪件事儿单拎出来不是个心病?

尽管受过高等教育,有理想有趣味,还坚信努力就会成功,可步入社会就会发现,上升通道拥挤而凝滞,投机主义盛行,工资和房价之间隔着一个太平洋。

别说更难积累的精神财产了,年轻人想要实现的财务自由都能细分到“车厘子自由”——想吃就买、不用考虑再三的财务状况。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样。

像有些网友吐槽的:进没进舒适圈不是很清楚,可“秃头圈”“肥胖圈”“贫穷圈”“挂科圈”“加班圈”……倒是很容易进去,进了后就没再出来过了。

人生实苦,除了极少数天选之子,基本没有人年纪轻轻就体会到什么是舒适圈,都是拼命折腾了一番才能拥有现在的生活,可能还充满了瑕疵。

与其思考怎么走出舒适圈,不如先努把力,从水深火热的大坑里跳出来。

如果有的年轻人真的有幸进入到舒适圈,现在又有勇气想要走出来,那第一步可能是谈个恋爱结个婚,再生个小孩手把手带,绝对充满挑战性。

3、劝你走出舒适圈的人只是想赚钱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人很容易生出“我不突破自己就会被甩下”的危机感,生活中随便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让人感叹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已经落后于人。

但这样的危机感不该被有心人反复挑拨和商业利用。

要知道,原本的“走出舒适圈”是指在自己可控的范围里做一点挑战,后果如何都能接受;现在却有人怂恿年轻人砍号重练,这不叫走出舒适圈,叫跳崖还差不多。

以过来人的口吻教训年轻人熟烂于心的问题,已经够讨人嫌的了;没想到还有人给你端来的都是鸡汤,心里盘算的却是生意——

情感教主天天在你耳边花式骂小三、骂渣男,然后咣当扔出来一个情感咨询服务或“教你爱情保鲜”的课程;

人生导师每天在你耳边哀叹时代变化太快,眼界太小不得行,然后咣当扔出来一个听别人讲二手知识的渠道;

职场狂人天天挤兑你挣得太少了,再不升职就要被同龄人抛弃了,然后咣当扔出来一个“升职加薪15讲”……

比炒作危机感又不提出解决手段更糟心的,是提出了解决手段,并要价不菲。

花冤枉钱倒不要紧,怕的是那些生意人鼓吹的“打拼”“闯荡”“冒险”,最后变成了年轻人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认知就登上了盲目跟风的贼船。等船翻了,连个救生圈都没人给抛。

为了劝你走出所谓的舒适圈,有的鸡汤文会说“就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说知足可贵”,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种笑对生活的心态难道不是终极财富?

接受自己的平庸本就不是一件易事,好不容易做到了跟自己和解,马上又有人跳出来说:青春奋斗正当年,现在不挑战一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被忽悠瘸了的年轻人:老子信了你的邪!我偏不!

4、鸡汤没有对错,只是现在不合时宜了

其实我们心里也明白,走出最初意义的“舒适圈”很有必要:不能遇事不顺就绕开、工作不顺就辞职,逃避、拖延、认识到问题但不做出改变。

就像很多演讲总结出来的,如果永远待在容易和安全的区域,将失去很多乐趣和机会,可能永远也激发不出全部的潜能,永远停滞不前。

在这个适当的语境下,人人都需要走出舒适圈

偶尔喝点鸡汤补补没事儿,令人不满和恐惧的,是无数人在努力营造一种“成功就在眼前就看你肯不肯迈出那一步,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脱颖而出成为人上人”的氛围,想心安理得当个普通人更是成了一种“政治不正确”。

可任谁都知道现实不是这样美好,年轻人能保持心理健康不骂街都得费些功夫,“走出舒适圈”那套自然就不合时宜,应该被抛弃了。

做好自己的,活得简单快乐,怎么就罪不可赦了?旁人又有什么资格指摘呢?

李银河曾在随笔集《我们都是宇宙中的微尘》中提到,世界上最荒谬的事情就是批判享乐主义。从再多角度讲,感受当下的欢愉都不该是天大的罪过。

更何况在如今越来越逼人爆粗口的社会压力下,被捆绑的年轻人能让自己过得稍微舒适点,就已经很不容易,很令人欣慰了。

对这群小可怜而言,如果有幸踏入了舒适圈,那么不好意思,请让我死在那里吧。否则随便走出舒适圈的后果,跟唐三藏走出孙悟空画的保护圈一样一样的……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假被喊去加班当场辞职:为什么90后不如80后听话了?
现在的年轻人接受婚前同居吗?网友这么说,你会介意吗?
越用力喜欢,越有可能一无所有
朋友欠我200W,我要求他每天发三条朋友圈,三年后他还我了
“你要跳出舒适圈”这是一碗毒鸡汤,不要盲目喝
90后老了?焦虑中看出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