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伽利略”系统全线崩溃早有预兆?只是因为欧洲一开始走了这一步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按照计划,它会从今年开始具备全部导航功能。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伽利略”系统的服务却在最近全部中断,而且恢复工作的时间也“无法预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伽利略”系统的突然崩溃?这次崩溃又会对欧洲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呢?

当地时间7月11日,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发布公告:从世界标准时间7月11日1点开始,用户将经历“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中断,信号将不可用,具体恢复时间待定。随后有媒体援引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内部消息称,团队正在全力恢复“伽利略”的服务。

“全球连续监测评估中心”的数据显示,其实从世界标准时间7月10日14点开始,“伽利略”系统就已经出现异常。7月11日21点50分后,服务彻底中断,“伽利略”系统卫星导航信号的广播星历没有更新,这样表明其现有的24颗卫星全部崩溃。与此同时,“伽利略”导航系统发布的“系统恶化警告”信息显示,这次故障原因不明,何时恢复服务无法预期。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由欧盟研制和建立,被视作欧盟团结一致的象征。该系统计划发射24颗工作卫星和6颗备份卫星。2011年8月21日,“伽利略”系统的首颗卫星发射。2018年7月25日,一枚阿丽亚娜-5大推力运载火箭成功将最后4颗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伽利略”系统具备了初步的全球导航能力。

然而,由于“伽利略”系统是由20多个国家集资设计完成的,这也使得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技术隐患。占据主导的英、法、德三国在技术上各有优势,其中英国最强势的是发动机技术和软件系统,德国最先进的是红外和航电技术,法国的优势则在于整合技术。但是,英国提供的软件系统并不能让法、德两国满意,而要把这三个国家技术都整合在一起,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对此,有分析指出,“伽利略”系统此次全线崩溃其实早已埋下伏笔,从欧洲一开始走得合作这一步,就已经奠定了结果。

在现代社会,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军舰、战机、导弹、甚至是单兵作战,都离不开导航系统的支持。而这也是欧盟不惜巨资搭建“伽利略”系统的重要原因。按照原计划,该系统会在今年向全球用户提供10米级的定位服务。这次的严重故障,无疑将重挫市场对于“伽利略”系统的信心,影响其未来在各个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实际上,“伽利略”系统在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中,本就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早在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美国GPS卫星星座,就已经布设完成。近年来,中国的北斗系统也开始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气象预报、应急搜救等各个领域领域。从去年开始,中俄两国已经在商讨整合“北斗”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一旦实现,将成倍提升两个系统的精确度和用户数量。

欧洲建立“伽利略”系统起步于2003年,早期中国也曾参与其中,并投入2.3亿欧元用于卫星星座开发。但是到了2006年,欧盟以所谓“公共监管服务”等安全问题为由,决定将“伽利略”系统“欧盟化”,不让其他的国家参与,中国被迫退出合作。但是,中国随后加快了独立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步伐,并先于欧盟在2007年就发射卫星,抢先占据了损耗较小的4个卫星频率,其中就包括了欧盟希望使用的两个频率。

2010年1月,中国又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二代卫星,正式启用这些卫星频率。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先用先得”的政策原则,欧盟也最终失去了相应频率的所有权。今年6月,我国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实现了后来居上,建成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开始从区域服务正式迈向全球覆盖,预计明年将完成全球组网建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伽利略系统恢复正常,首席专家为昔日言行道歉,感谢中方不计前嫌
刚与欧盟决裂就惨遭痛扁!把中国坑得那么惨,还想我们不计前嫌?
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
世界卫星导航系统格局
北斗打响反击第一枪,伽利略24颗卫星失灵,欧盟后悔不该羞辱中方
曾经高攀不起的美国GPS,如今已被中国北斗踩在脚下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