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论方 二十二、补气 升阳益胃汤方论
名医论方 二十二、补气
升阳益胃汤方论
       明·吴 昆:湿淫于内,体重节痛,口干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洒淅恶寒,面色不乐者,此方主之。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湿流百节,故令体重节痛;脾胃虚衰,不能运化精微,故令口干无味;中气既弱,则传化失宜,故令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而饮食不消也;洒淅恶寒者,湿邪胜也,湿为阴邪,故令恶寒;面色不乐者,阳气不伸也。是方也,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能渗湿;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节之湿;黄连苦而燥,可用之以疗湿热;陈皮辛而温,可用之以平胃气;乃人参、黄芪、甘草,用之以益胃;而白芍药之酸收,用之以和荣气,而协羌、防、柴、独辛散之性耳。仲景于桂枝汤中用芍药,亦是和荣之意。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也。(《医方考》)
       清·喻 昌:升阳益胃者,因其人阳气遏郁于胃土之中,胃虚不能升举其阳,本《内经》火郁发之之法,益其胃以发其火也。升阳方中,半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益胃,半用独活、羌活、防风、柴胡升阳,复以火本宜降,虽从其性而升之,不得不用泽泻、黄连之降,以分杀其势。制方之义若此。(《医门法律》)
       清·汪 昂: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六君子助阳益胃,补脾胃之上药也。加黄芪以补肺而固卫,芍药以敛阴而调荣,羌活、独活、防风、柴胡以除湿痛而升清阳,茯苓、泽泻以泻湿热而降浊阴,少佐黄连以退阴火。补中有散,发中有收,使气足阳升,则正旺而邪服矣。(《医方集解》)
       清·王子接:升阳益胃汤,东垣治所生受病肺经之方也。盖脾胃虚衰,肺先受病,金令不能清肃下行,则湿热易攘,阳气不得伸,而为诸病。当以羌活、柴胡、防风升举三阳经气,独活、黄连、白芍泻去三阴郁热,佐以六君调和脾胃。其分两独重于人参、黄芪、半夏、炙草者,轻于健脾而生于益胃,其升阳之药,铢数少则易升,仍宜久煎以厚其气,用于早饭、午饭之间,藉谷气以助药力,才是升胃中之阳耳。至于茯苓、泽泻,方后注云:小便利不淋勿用,是渗泄主降,非升阳法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今·朱良春:本方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所组成的一张复方。方中六君子汤益脾胃,助阳化湿;黄芪补肺益气固表,姜、枣发散和表,协同黄芪治疗表虚;羌活、独活、防风、柴胡祛除内外湿邪,升举清阳而镇痛;泽泻、茯苓利小便,泻湿热而降浊,并少佐黄连苦降燥湿;芍药敛阴,调和营血,以免诸祛湿药这燥甚伤阴。同时陈皮、芍药、防风、白术四药,组合为痛泻要方,功能泻肝益脾,止痛止泻。诸药配合,健脾益胃,升清降 浊,补气固表,祛湿镇痛。古人把之种功能概括起来,称为“补中有散,发中有收”,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补中有散”,是指既有六君补中,又有羌、独、防风、柴胡升阳祛湿散发;“发中有收”,是说升阳发散之药,又依赖黄芪、芍药固卫、敛阴之收,以防发散伤气。于此可见,升阳益胃汤症的原因错综复杂,既为脾胃虚弱,湿邪内生,又兼表虚、卫气不足,湿邪外袭,这就不得不于方中用较多的药物多方兼顾了。(《汤头歌诀祥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三):方药化裁,升阳散火除湿益胃
当升阳益气 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32)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新冠后抑郁→升阳益胃汤
李东垣传世名方——升阳益胃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