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病丨控制糖尿病的秘诀:三大穴位可调控糖尿病

现代病丨控制糖尿病的秘诀:三大穴位可调控糖尿病


微健康

1
故事回放

约1个小时后,刘先生高兴地回到我的办公室,说道:“医生,真降了,治疗前9.4毫摩/升,刚才测下来5.9毫摩/升,真是太神了!”我回答说:“呵呵,这是正常的情况变化。下面让我们尧医生为你揭秘,告诉你神奇变化背后的诀窍。”


“尧医生,一般糖尿病的伏病投影点都在哪里呢?我们如何去找到它们呢?”


尧医生说:“一般糖尿病伏病投影点多在四肢、腹部、背部寻找。

当然不同的糖尿病类型,投影点也不一样。早期糖尿病,它的下肢伏病点多见于脾经的地机穴、漏谷穴,胃经的足三里、上巨虚穴,一般都是小腿上1/3至膝关节部位;中期糖尿病,它的下肢伏病点多见于肝经的中都、蠡沟,胆经的光明、悬钟穴,一般都是小腿中间1/3部位;后期的糖尿病,它的下肢伏病点多见于肾经的复溜、太溪、然谷,膀胱经的飞扬、昆仑穴,一般都是小腿下1/3至脚踝部位,这些部位多有酸胀痛或结节、变色等异常感觉点,通常通过手指指腹去感觉。这是下肢的投影点。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它的腹部投影点多在‘脾太阴经’和‘胃经’相关部位,多选中脘、章门、天枢、中府、腹哀、梁门等穴位,这些穴位位于胁肋以下、肚脐以上、偏左侧部位,皮下直接对应脾胃、大肠脏器;糖尿病的中期阶段,它的腹部投影点多在‘厥阴经’,与肝胆、心包经相关,多选日月、期门、膻中、中脘、章门等穴位,这些穴位直接对应肝胆脾胃脏器;糖尿病的后期阶段,它的腹部投影点多与‘少阴经’相关,相关脏腑是肾、膀胱、心脏等,多选巨阙、下脘、关元、京门、石关等穴位,皮下直接对应肾、膀胱等脏器,这些部位也是多有胀痛或结节、变形、变色等异常感觉点,通常也是通过手指指腹去感觉。这是腹部的投影点。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它的腰背部投影点多在脾俞、胃俞附近,与第11、第12胸椎棘突下齐平;糖尿病的中期阶段,它的腰背部投影点多在肝俞、胆俞附近,与第9、第10胸椎棘突下齐平;糖尿病的后期阶段,它的腰背部投影点多在胰俞及肾俞、三焦俞附近,与第8胸椎及第1、第2腰椎棘突下齐平。投影点通过手指指腹点揉,多有酸胀痛感或结节、变形、变色样改变。这是背部糖尿病投影点。”


“通过点穴诊断,刘先生的伏病投影点不算多,主要在右腿的地机穴,腹部中脘穴,背部脾俞、胃俞穴,背部相对更明显一些。”

“好的,谢谢尧医生非常详细地给我们讲述了如何寻找伏病投影点。而且这种点穴治疗在家里也是可以操作的,刘先生可以试着学学,百分百有益。”我鼓励地说道。


“一定要学,感觉太有意思了,我还要跟我太太说说。那么,我的糖尿病治疗除了点穴以外,还要配合其他的方法吗?我在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比如饮食、运动方面。”刘先生对治愈自己的糖尿病越来越有信心了。


“方法因人而异。您现在是处于疾病的初发期,伏邪还比较表浅,对胰腺细胞的影响不大。只要适当配合伏病刮痧,把伏病因子清除掉就好了。中药不用吃。另外,运动方面不能过激,一定要选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可以增加组织对糖的吸收利用;快跑或过长时间的无氧运动,不但对糖尿病没有好处,反而因为体内的无氧代谢,加重湿火因子的产生,使血糖水平不降反升。另外,饮食方面在治疗期间提倡素食。”


“原来不吃药也能治好糖尿病,今天算是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我一定按照您说的配合治疗。”刘先生满怀信心地回家了。


两周后,刘先生空腹、餐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停止外治,仅嘱其在家坚持运动、饮食治疗,随访至今,体检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正常。


2
控制糖尿病穴位
1.地机穴

【标准定位】 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

【特殊意义】 足太阴脾经郄穴,为脾土营养物质的主要运化之处,脾土物质的运化是通过地机而运行的,脾土物质的运行量不大,像从细小的孔隙中通过一样,为人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处。


【功效主治】 渗散脾土水湿。治疗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研究进展】 有实验表明,针刺地机配曲池穴,可引起胰岛分泌功能亢进。急性胃肠炎、腹痛、吐泻患者,常在地机穴附近出现压痛阳性反应,针灸之,效果良好。


2.中脘穴
【标准定位】 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特殊意义】 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来自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和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皆由本穴聚集下流,主降浊。


【功效主治】 调节六腑水液下行。治疗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研究进展】 张继红、张慧玲等运用芒针针刺中脘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显著疗效。(《陕西中医》2007年09期)


3.脾俞穴
【标准定位】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特殊意义】 脾之背俞穴,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功效主治】 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主治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


【研究进展】 赵臣来、郑慧敏、李亚东等电针针刺脾俞、足三里等,能够明显地降低血糖,干预糖耐量受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第0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虚失健是糖尿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中医治愈糖尿病——从调治脾胃开始!
“脾虚”是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些穴位可以调治脾虚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穴位
降血糖穴位有哪些?
糖尿病的"特效针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