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邹应龙传

 邹应龙,字云卿,长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被提升为御史。严嵩专权已久,廷臣攻击他的都遭得祸害,相互告诫不敢言说严嵩。但邹应龙知道皇帝眷爱他已经潜移,他的儿子严世蕃更加贪纵,可以攻击进而除去他,于是上疏说:

  “工部侍郎严世蕃凭藉其父之权,专利无厌。私人擅自颁给爵赏,广泛收纳贿赂。致使选举之法败坏,卖官公行。奸邪小人竞相趋至,严世蕃要价越来越高。刑部主事项治元用一万三千金买通转到吏部,举人潘鸿业用二千二百金买得知州。司属郡吏贿赂以千万金计,那么大至公卿与各方面重官,贿赂费用就更不知有多少。

  “严世蕃平时纳赃受贿,为他当中间人的不下百十多人,而他的儿子锦衣严鹄、中书严鸿、家人严年、幕客中书严龙文为最突出。严年尤其狡黠,士大夫中无耻的人甚至呼严年为鹤山先生。遇到严嵩过生日,严年总是献万金来为严嵩祝寿。家奴获富奢侈达到这种地步,那么主人当如何呢?

  “严嵩父子的原籍袁州,而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大约不下数十所,让豪仆严冬主持这件事。他们抑勒侵夺,百姓对他们怨恨入骨。他们在外地牟求利益是这样,那么在乡里又如何呢?

  “尤其突出的是,严世蕃的母亲死去时,陛下因为严嵩年事已高,特留侍养,令严鹄扶棺材回到南方。严世蕃于是集聚狎客,拥艳姬,恒舞酣歌,人伦灭绝。至于严鹄的无知,则以他的祖母死丧为奇货。所到达的驿站都骚动,严鹄要索百端。诸司承奉他,郡邑为之一空。

  “现在天下水旱灾害仍然频频出现,南北战事时起。但严世蕃父子还日事克扣,内外百司莫不竭尽民脂民膏,填塞他们欲壑。百姓怎么能够不贫穷,国家怎么能够不衰败,天灾人祸怎么能够不迭至呢?臣请求斩严世蕃的首级于市,作为人臣凶横不忠的警戒。如果臣有一言失实,甘愿遭受杀戮。严嵩溺爱恶子,召赂市权,也应当亟放他回归故里,以清政本。”

  皇帝很了解严世蕃居丧期间淫纵放肆的行为,心里厌恶他。正好方士蓝道行因扶乩获得皇上的宠幸,皇帝密问他辅臣贤不贤。蓝道行假作乩语,具说严嵩父子弄权的情状,皇帝因此疏远严嵩而任用徐阶。等到邹应龙的奏章呈入,皇帝于是勒令严嵩辞职,将严世蕃等人下诏狱,提升邹应龙为通政司参议。但是皇帝虽然罢去严嵩,仍念他赞修玄功,心中还忽忽不乐,手札晓谕徐阶说:“严嵩已退,他的儿子也已经伏罪,敢再说的人,当与邹应龙一并斩首。”邹应龙深感自危,不敢上任,依靠徐阶调和护持始任职。御史张木贾巡盐河东,不知道皇帝的意旨,上疏说:“陛下已经显升邹应龙,但王宗茂、赵锦等人是首先揭发大奸的人没有被召封,是首发者不赏。”皇帝大怒,立即逮捕他到京城,杖打六十,贬斥为民。直到后来,严世蕃被诛,邹应龙才感到自安。

  隆庆年初期,邹应龙以副都御史的身份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朝弼骄横恣肆,廷议派遣有威望的大臣镇住他,于是改任邹应龙为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邹应龙到达后揭发沐朝弼的罪状,沐朝弼终被逮捕。万历改年号,铁索箐贼叛乱,邹应龙将他讨平。之后,番人木母犭发造反,邹应龙合土汉之兵进军讨伐,斩歼俘获敌人各一千多人。

  邹应龙有才气,起初以弹劾严嵩得名,骤然达到通官显贵。等到任太常时,省察北郊牲祭,东厂太监冯保传呼而至,有专人将其引入,邹应龙看见冯保正面燃香,俨然像天子一样。邹应龙大为惊骇,弹劾冯保僭越放肆,冯保非常怀恨他。到这时,京察自己述职,冯保为了报复,令邹应龙辞职。临安土官普崇明、普崇新兄弟构争。普崇明引借广南侬兵作为援助,普崇新则召交州兵。之后,交州兵退去,而侬兵还留在当地,邹应龙命令部将杨守廉前往剿歼。杨守廉抢掠村落,杀人。被侬贼所乘,再次打败官军,人们将罪归咎到邹应龙身上。邹应龙听说自己已被罢官,不等代替的人到达就径直回家乡。代替他的人王凝想自以为功,力排邹应龙。给事中裴应章于是弹劾邹应龙误事。巡按御史郭廷梧向来不喜欢邹应龙,调查结果如王凝所说的一样。邹应龙于是被削去官籍,死在家中。

  十六年(1588),陕西巡抚王璇说邹应龙死后,遗田不到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能泽及,为朝野所遗憾。皇帝下令恢复邹应龙官,对他予以祭葬。                            

邹应龙 - 明朝官吏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明朝官员。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嘉靖四十年,上疏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嘉靖帝不久下旨令严嵩致仕,将严世蕃下诏狱治罪,邹应龙则升任通政司参议。明穆宗隆庆初,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巡抚云南。万历初年被削去官籍,卒于家中。

邹应龙人物介绍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

画像 。

邹应龙不畏强暴,冒死上书,嘉靖四十年,弹劾严嵩父子及其党羽。严世蕃下诏狱治罪邹应龙则升任通政司参议。

隆庆年初,邹应龙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巡抚云南。

万历初年,邹应龙奉命平定了云南铁索管及拇拨等人的叛乱,部将为依兵所败,遭弹劾,遂"削籍"为民,卒于家。

万历十六年 (1588),皇帝下诏,"命复应龙官,赐祭葬"。

邹应龙是一个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不畏强暴、秉公执法、为官清廉的好官员,在明朝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邹应龙打严嵩

嘉靖年间,严嵩 和 严世蕃父子 当权,阿谀奉承,贪污腐败,残害忠良,祸国殃民。先后残害杨继盛、沈练、张经。朝中没有一个敢发言的。邹应龙思考良久,寻机报仇。因严嵩赶走邱、马二匠的事,邹应龙授计于开山王府 "常宝童"。可以痛打打严嵩,但不可伤及脸面,事后自有道理。

邹应龙随之到严府假装告密,说常宝童隐藏了两位工匠。言语奉承,伪装成趋炎附势的样子。严嵩相信了,取到圣旨后 ,去开山府搜查。常宝童依计行事。责备严嵩见了先帝的画像不拜,命令家将用金锏痛击严嵩。严嵩狼狈而逃,邹应龙随后到严府。严嵩诉苦,说要奏明皇帝。邹应龙说:宰相衣着整齐,脸上也没有抓痕,皇帝岂能相信。严嵩恍然大悟,立刻让邹应龙打自己。邹应龙故意推诿。严嵩再四相恳后,邹应龙且打且骂,淋漓痛快,方泄胸中恨愤。然而严嵩并不知情,奸臣愚昧如此,真是可笑。

京剧<<打严嵩>>,一直受到百姓的青睐,并津津乐道。                               邹应龙和徐阶

在严党倒台之前,徐阶(上海华亭人),任内阁次辅。徐阶对首辅严嵩父子祸国殃民的种种劣行,内心严重不满。然因皇帝重用严嵩,徐阶力量一时难以抗衡,故而几十年来对严嵩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隐忍不发,实际上在积蓄力量。

邹应龙是徐阶门生,刚直不阿,对徐阶隐忍并不知情。有一天,邹应龙急匆匆地走到徐府对徐阶说道:次辅大人还不知道吧,严党胡作非为,祸国殃民,徐大人竟不发一言,对严嵩百依百顺,大家都说 你是严嵩的一个小妾而已。这句话在当时的环境下,算是十分刻薄的挖苦和讽刺。

然后徐阶依然表现出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邹应龙更加生气了,直言道:难道严氏父子 杀害杨继盛和沈炼的事情 你都忘记了?

徐阶突然换了一副模样,显露出杀机,对邹应龙说道:我一刻也没有忘记。邹应龙明白了一切。

时机成熟后,徐阶知道难以弹劾严嵩,找来应龙,弹劾严世蕃。邹应龙早就是摩拳擦掌,文思泉涌,立刻上奏皇帝,一击即中。

弹劾一事,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也有一提。但事实上,邹应龙是徐阶的门生,而非同僚高拱。                                                                        

弹劾严嵩

嘉靖后期,在"帝对嵩稍稍厌之"的局势下,除掉严党时机成熟。在次辅徐阶的授意下,邹应龙上奏皇帝,弹劾严嵩之子严世蕃各种祸害国家和百姓的劣行,并在奏疏的最后补充道:"如果臣说的有一句是假话,就把臣的头砍下来"。

邹应龙的奏疏在合适的机会,对严党亮出了刀子。之后,嘉靖皇帝勒令严嵩致仕,并把严党的智囊首脑严世蕃打入诏狱。在徐阶和的邹应龙努力下,严世蕃、罗龙文被斩首,严党大势已去,连根被拔掉。

邹应龙在在除掉严党上,功不可没。

传说故事

他梦到自己"左牵黄,右擎苍",一个人出去打猎了。来到一座高山面前,他突然义愤填膺,于是张弓搭箭,对着那座高山,就射了一箭。可这一箭轻飘飘的,只发出"嗖"的一声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梦里的邹应龙就很沮丧。他再往前走,翻过了这座高山,突然发现前面还有一座小山。山脚东面有一座楼,前面有一片田,田里有一堆米,米上还堆了草。邹应龙就很奇怪,觉得这样的场景不常见啊!

他也不管怎么回事儿,对着那堆米随手就射了一箭。

结果这堆米突然一声巨响就炸开了。紧接着响声连天,米倒了,田也炸开了,然后楼也倒了,小山也倒了!邹应龙回头一看,连身后的那座大山也倒了,响声连天,声势惊人.

醒过来的邹应龙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就想这个梦到底什么意思呢?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画着画着就明白了,原来"田"上一堆"米"再加顶上的"一"堆"草",这些都合起来正是一个严世蕃的"蕃"字,而严世蕃号东楼,这个楼塌山倒,不正是象征着严世蕃的倒台吗?

邹应龙连夜起草奏章,只弹劾严世蕃。

罢官去世

邹应龙因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劝东厂太监冯保收敛,遭到冯保的忌恨。

孙丕扬像赞 万历初,应龙奉命平定了云南铁索管及拇拨等人的叛乱。后"往剿广南依兵",部将被依兵所败,巡按御史郭廷捂、给事中裴应章等人弹劝邹应龙,随后"削籍"为民。卒于家。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 (1588),陕西巡抚王璇上奏,"应龙殁后,遗田不及数亩,遗址不过数楹,恤典未被,朝野所恨"。神宗下诏,"命复应龙官,赐祭葬"。

邹应龙为人秉直,善于谏言。明代嘉靖年间多次重大清污行动中,多事邹应龙所谏。

邹应龙族人

皋兰县乡贤祠祭有邹应龙牌位。

皋兰县的中心乡兰沟村立有他的祠堂,住有其后裔。

兰州建有邹兰谷纪念馆,兰州碑林也有其笔迹的翻刻碑石。

邹应龙之父邹景阳出生于明孝宗弘治末乙丑年(1505)。

祖父邹文杰生于明宪宗成化庚寅年(1470)。

曾祖父邹英德出生于明英宗宣德丙辰年(1436)。故籍原江右,即今日的江西省。先祖元末明初迁陕西长安,故《明史》说邹应龙是陕西省长安县人。

邹应龙有兄弟三人,依次叫邹云卿、邹云衔、邹云徭。邹云卿就是邹应龙。邹云衔就是邹士龙。

邹应龙罢官事发后他的五个儿子皆因避难外逃分居。 邹应龙的儿子后来分别居住在陕西省长安府淳化县,甘肃省临洮县,皋兰县,榆中县,静宁县。

在陕西淳化县的儿子叫邹绍光,在甘肃有一个儿子叫邹绍明,可能是逃到兰州的那个儿子,据说大约出生于嘉靖末年。

邹绍明有一个儿子叫邹怀斌,大约出生于万历早期。

邹怀斌有一个儿子叫邹弘业,后来到洮河西边的临洮边界山顶定居生活,据传大约出生于天启年间。

据说邹弘业有个儿子叫邹子建,大约出生于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那一年,估计也就是164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化身:一代名相徐阶功成身退
把持朝政二十年的严嵩,最终如何栽在了自己的手上?
严世蕃畏之如虎,最终成为严嵩父子掘墓人的铁面御史
徐阶巧斩严世蕃,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解答:嘉靖皇帝为什么杀掉严世蕃却留了“罪魁祸首”严嵩一命? | 刘三解
严嵩有点儿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