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70、80年代徐州街头的电影海报,小孩酥糖、月仙电扇……原来都是他画的!

 

  名为《屈原》的露天巨幅电影海报,眼瞅着就要画好了。

  58岁的徐州电影公司美工王非已经站在架子上画了一个星期。

  这是1978年一个炎热晴朗的夏日,在简陋的脚手架下面,有一群仰视他的徐州少年,他们跟着他的手,也看了一个星期,猜他画的是谁,是哪部电影即将上映,有一种拼图接近尾声即将看到全貌的兴奋。

  画画的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看画的人活跃在世俗的快乐里,各偿所愿。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州籍画家翁剑青,也曾是仰慕王非的观众之一。隔着40年的白云苍狗,他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那个身影:

  一位面容白皙俊朗,举止文雅而沉静,平时少言寡语的中年男子,常年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工作长袍,独自拉着一辆载着画材和长梯的三轮车,奔走于徐州的街头与中山堂电影院之间。那身影时而攀缘于独自搭建的脚手架之间,时而挥动着沾满油彩的画笔迅疾作画,在路人的仰望和赞叹中,忘乎一切地绘制出许多巨幅的露天电影广告画作。

徐州画家王非(1920-2002)

  1920年,王非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书香之家,4岁即入私塾读书,直到抗日战争爆发,17岁的少年王非毅然投入到抗日救亡中,在“民主同盟”主办的“蚂蚁社”里工作。蚂蚁社是一个文教启蒙组织,师资强大,其中教声乐的老师包括冼星海、张署等音乐家。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1938年,18岁的王非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了黄埔军校三分校,成为十六期学员,入学第一年,他就参加了武汉保卫战。

惨烈的武汉保卫战

  青年王非在战火中坚持了下来,此后,他参加了战时绘画训练班,转入抗日宣传画、漫画的培训与创作,并有幸受到叶浅予、梁中铭等中国现代美术翘楚的指导和熏陶,在他的青年时代,来自生活的阅历和自身的天份和勤奋,使得他在广告画、漫画、素描、速写和色彩画及插图画等方面的技艺拥有了广泛的涉猎和厚实的艺术修养。1950年,王非创办了“十月画社”。十月画社此后在徐州拥了大量粉丝。

  70年代的中国,满屏朴素。手绘广告画,是一个非常具有年代感的职业。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手绘渐渐被电脑打印和大型喷绘所取代。

  著名书法家王冰石先生说:“过去,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要看该市的市招和手画的电影广告就能了解,如果商店的招牌写得不错,电影广告画得不错,大致可确立该市的文化品位,因为市招和广告大而醒目,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反映人文比较直接。 1972年我从四川调入徐州,踏进城市,走在街上,强烈的印象就是商店招牌写得不怎么样,电影广告却画得好,比起我到过的其他城市,电影广告尤为出色,画法技艺娴熟,人物形态生动传神,让人看后不想进影院也要去观看一番。”

树立在彭城路宽段,王非绘制的《红灯记》巨幅样板戏海报。

  王冰石先生所提及的那些画就出自王非之手。上世纪60年代,他在火车站前广场绘制毛主席像。70年代,他在徐州展览馆绘制伟人肖像。在后来的古彭大厦前,他画了第一幅电影路牌:李默然主演的《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剧照

  从建国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王非几乎承包了徐州城里所有电影海报的绘制,还有大量的产品广告画,让徐州人平添一种“原来这也是他画的,好厉害”的感觉。

1976年,王非为大同街路鲁兴饭店绘制壁画《飞天》

  徐州城里的资深影院,中山堂首屈一指。这里的电影海报,是全市最多的,很多人闲来无事就去看,就算不能经常看电影,看看画也很过瘾。1949年,两幅12平方米的电影宣传画《无脚飞将军》和《翻天覆地》,出现在中山堂的门前。

《无脚飞将军》是一部苏联卫国战争空军纪实长片

陕北革命史剧《翻天覆地》

1950年,中山堂职工在王非绘制的电影海报《新中国的诞生》前合影。

五十年代老纪录片《伟大的友谊》。

1964年上映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1979年陈冲主演的电影《海外赤子》。我爱你中国,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歌。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0年出品的电影《丹凤朝阳》

  1980年到1990年间,王非还为徐州各大企业绘制大量商业广告。其中包括徐州几代人的童年记忆,黑猫牌小孩酥糖。

徐州人80年代最熟悉的本土品牌月仙电扇。

上海制皂厂的蜂花檀香皂广告

  王非在泉山区民有理街道的故居,从1979年到2002年,他住在这里,也创作在这里。

从英俊少年到花甲老人

王非先生老年时的自拍照

  徐州天主教堂壁画《最后的晚餐》。不料一语成谶,它竟成为王非的最后一幅画。为了这幅壁画,老先生坐在这张椅子上,精心画了24天,终于完工。

  王非成了徐州城里的一个传奇,他既为人所知,又为人所不知。他用心用手,描绘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时代,启蒙了一代人的审美。这些在人们心里不曾磨灭的作品,最终超越了年轮,惊艳了时光。今天,当我们回头看这些画,看到的,是一位画家的痴心:无论顺流逆流,理想都不放下。

  (来源:无线徐州;编辑/黄河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春节故事|一个家庭的特殊纪念,一座城市的时代印记
复古海报广告画欣赏
50年代的广告画如此惊艳
不同年代的中国老电影海报
珍贵的50-80年代中国老电影海报
火红的年代电影海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