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

网上曾流传一个故事:一个不愔世事的女孩,因母亲的训斥离家出走,饥饿的女孩最终来到一家大排档前。老板见状端来一碗热面给她吃,然后让她赶快回家,省得家人心急如焚。姑娘吃完,突然给老板跪下说:“你是我的恩人!……”老板说道:姑娘啊,你错啦!我只给了你一碗面条,你就如此感激不尽;你的父母却从你出生开始,一勺一勺地喂养你,多少个日日夜夜才把你养大的呀!那个女孩幡然醒悟,连忙跑回了家,抱着母亲号啕大哭,说:妈妈,对不起!……

故事真的很感人。被感动的人据说成千上万,几乎无一例外;自然,我也几乎被感动得痛哭流涕,并由任情感去发挥,给这个故事添上完美的结尾:女孩懂事了,立志要做个孝敬的女儿;而母亲呢,原谅了自己的女儿,今后也不再无缘无故地训斥女儿,一家人皆大欢喜,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美好的愿望冷静下来了。我想:如果孩子转变了,而母亲仍然不变呢?尤其是从集体的、社会的、组织的、一顺水的认同感上,我突然意识到一种深刻的可怕!作为“弱者”的女孩回到家,过了不久,当妈的又照训不误,照骂不断,不给女儿尊严,不给女儿自由,不给女儿自主,不给女儿未来,女儿是不是就只有忍受——恰似中天日月恒久轮回,女儿只好委屈终生、永无“伸冤”之日了呢?

梁祝的命运悲欢不是与父母有关系吗?《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同样不也是因没有听从父母安排而发生的无法逆转的结局吗?实际生活中,类似的悲剧还少吗?从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上说,作为“家长”方,“强势”的母亲,永远是慈善的化身、潮流的代表、正确的象征。然而,倘若这位母亲,既是多血质性格,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同时又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自私狭隘,固执极端,把“心爱”的儿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活宝贝”,唯我所用,唯我是从,当儿女的,又该怎么办呢?难道只有一条出路,当牺牲品吗?

翻翻书本就知道,中国百姓历来是个喜欢“大团圆”的民族。即便曹雪芹“一纸辛酸泪,谁解其中味”,写出《红楼梦》这样的“旷世奇冤”,可是历代民众总是喜欢高鹗的“圆满”续篇。然而,就在锦绣文字创造出来的一个歌舞升平、花好月圆世界的背后,又隐藏了多少个悲惨的命运,呜咽着多少颗泣血的冤魂呢?

鲁迅先生借着“狂人”的一双眼睛,打开历史一看,满眼里的,就两个字:“吃人”!我们今天离那个历史究竟有多远?能说彻底摆脱掉封建思想笼罩的乌云了吗?中国厚重的所谓“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多么深重:虽说“精华”一直都在鼓励着民众的进步和自豪感,但“糟粕”的侵蚀也没有片刻地停止,麻木和吞噬着人的灵魂,它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争抢着控制权,并没有丝毫的退让。

再回到前面的故事上吧,我想,从生儿育女的属性来说,母爱是一种本能,对其子女的哺育和抚爱是应该应份、无条件的,所以也是平常的,她如此地爱自己的女儿,却未必能爱别人的女儿。那个饭店老板看见天底下一个无路可走的女孩,因怜悯而生发了爱心,却可能是善良,是博爱,是无私,因而是高贵的。当女孩处于人生“断条”的危难时刻,那位老板伸出温暖的手拉一把,显示出了人间怜悯之心和高尚情怀;而母亲对自己女儿的爱,则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往往因其自私,而是狭隘的、无法比拟的。自然,作为母亲,在生养自己子女的时候,有母亲神圣而伟大的一面,但这也并不能说明母亲就代表着永远的神圣而伟大;除了她身上伟大的光环外,也有其阴暗面,她也可能会是自私自利的;因女儿必然与自己的“分离”,产生隔阂、不解和怨恨,甚至对自己儿女进行无情地伤害。女儿逃离一般来说固然不对,但也不应该排除特殊的情况,作为子女的一种选择,即当父母以“长尊”试图永远地、无理地控制子女,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时,逃走也不失为一种“下策”。就像当年无数有志青年,“叛离”家庭,投奔延安,走上革命之路。

否则,我就有理由推想:由此及彼,以小变多,从个体的层面上升到众多的层面,又会是怎么一个悲惨的结局呢!如果只有顺从父母,仅从父母的“大恩大德”出发,无以报答,是一望无际的苦海,为命是听,为令是从,才是好儿女;除此之外,无路可走,无处可逃,我们倘若不去做卡夫卡,被父亲“判决”,就只好走进科学家的实验室,去做一只“爬蚤”了——

跳蚤虽说能跳起高度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跳得最高的动物,然而科学家却给头顶罩上玻璃罩再让我们跳;我们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就只好改变起跳的高度以适应环境。可是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我们也只好在碰壁后再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我们已无法再跳。科学家终于把玻璃罩打开了,再拍桌子,我们已经不会跳了——变成“爬蚤”了。

我们变成“爬蚤”,并非是因为我们丧失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尽管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可是,我们已经没有了“再试一次”的勇气,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就这样被自己扼杀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那么,现在我可以说了,被大家感动的故事,很可能只说明了一个道理:面对“强势”的父母,我们应该感恩戴德,惟命是从,只有规规矩矩地遵从下去,——从青少年开始,要让个性、热情、欲望以及所有“非分”的念想,统统“自我设限”起来,直至成长为成熟的“爬蚤”——即所谓优秀的“良民”。

 

星洪2011年11月25日于青馨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黑暗系童话:《海的女儿》
绑架母亲,勒索父亲。
《都挺好》:有一种罪叫你是女孩
这不是爱情,这是性侵,这位女孩最终的结局,看完我一言难尽
父母最好的爱,是给孩子这3种自由​
被自己饿死的鱼:“习惯性愚蠢”,正在吞噬孩子的智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