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禾垛

 柴禾垛

俗话说:“早晨一开门,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是生活中离不了的。

小时候,在乡村,“酱醋茶”是可有可无的,许多人家没有,日子照样过。但是,柴禾是不能缺少的。冬季来临,家家户户的天井、园子里,都有几个柴禾垛,粗粗的,高高的,像炮楼一样矗立着。众多的柴禾垛让村子显得臃肿。

那时,村里做饭取暖主要是用柴禾,很少有用煤的。煤贵,一般人家用不起。

而柴禾的来用主要有二:一是生产队里农作物的茬子,冬季的柴禾垛主要是玉米茬子。玉米茬子火焰高,主妇们比较吝惜,一般不舍的烧,只有在蒸干粮时才用。玉米茬子是生产队里割完玉米秸后,按人口分的,要求几天内刨完,不能误了种麦子。玉米茬子刨回家,单独垛成一垛。

二是秋后农闲时拾的柴禾。

秋末,忙完了地瓜,就准备拾柴禾了。

父亲赶集买回新的耙子,耙子头用劈开的竹片烤制而成。一个耙子头十几个耙齿,张开的耙子头接近一米宽。

新买的耙齿上,有清晰的纹路,弯曲处有黑色的烤痕。

父亲把耙子头用铁丝、生牛皮条结结实实地绑在光滑的耙杆上。

村子的周围山多,经年的山洪冲刷,在村南形成了很多条沟。沟,深深的、宽宽的,沟岸、沟底栽了很多的刺槐。夏日里,槐叶茂密,遮天蔽日。到了秋末,槐叶变黄,开始掉落。秋风一吹,黄黄的树叶像雪花一样,飘飘洒洒,落在地上。早晨、傍晚,沟底、沟坡上落满了黄色的树叶。

每天早晨,村里的妇人、孩子,三五成群,到沟里搂槐叶。

我和二姐一人一耙一篓,用耙子杆穿过花篓的绳子,背在肩上,去村南的沟里搂槐叶。

早晨,沟里的湿气很大,树上的叶子上有露珠,滴在脖子上,乍凉乍凉。地上。一些叶子带着水珠,一些叶子湿透了,贴在地上。

耙子搂着叶子,也带起一些泥土。

人们分散到沟里,“只闻人语声”,看不到影子。

一个多小时后,搂满了花篓。大人的花篓,周边插着竖起的树枝,叶子尖尖地堆在上面。人背着花楼,就像背着一座小山,从后面看,只能看到两天条小腿带着脚动。

我自小体弱,干农活不行。二姐已经搂满了满满的一花篓,我才搂大半下。

潮湿的树叶比较沉重,我背着大半花篓树叶,走不多远,肩膀压得生疼,就喊着歇一歇。

从沟里回到家,大概有二里路,我要歇个四五次。

回到家,把树叶摊开,晒着。

到傍晚,再去搂一次。傍晚的树叶比较干,没有水,背着回家比较轻松。

槐树叶也单独垛一垛,在冬天烧鏊子摊煎饼、滚煎饼。

一天两次,来来往往,柴禾垛在不断的增高。可是,沟里的树叶越来越少。十来天的时间,沟里的树叶落静了。

之后,在周六和周末,我们有时就到邻村的地里,去搂豆叶或者是棉花叶。

邻村的条件比我们村子好,附近厂子多,烧煤的比较多。而豆叶、棉花叶没有火焰,他们不要。我们就在周末去搂。

地里能烧的没有了,就到荒坡山岭上,搂草、铲草。那时,村子周围近处的荒坡、山岭,拾柴禾的一遍遍光顾,荒坡、野岭上光秃秃的,很难再拾到柴禾。有时,拾柴禾要出去五六里路。

柴禾垛的尖竖起来了,上面用谷桔打的苫子苫起来。

风吹日晒,尤其是经雪后,柴禾垛变得越来越矮,越来越结实。

母亲做饭,端着破簸箕,蹲在柴禾垛边,小心翼翼地把柴禾撕下,端回家,轻轻地走着,不在路上落下一根柴禾。

冬日,柴禾垛是麻雀的乐园,从早到晚,上面都有麻雀,下雪后更多,一群一群的。人走进,“嗡”的一阵飞起。人离开,麻雀又落回去,在上面跳跃鸣叫。有的柴禾垛还有刺猬。

随着日子的流逝,柴禾垛也在一天天减少,由大胖子变成瘦子,最后轰然倒塌,最后,一点点消失了。

一些人家没有柴禾做饭了,有人偷别人家的柴禾,因为柴禾吵架的事在村里时有发生。

现在,在村里很少见到柴禾垛了。秋末冬初,看到路边成堆的树叶、荒野里高高的草,自己会有一种惋惜的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苗茵葆:拾柴草
拾草
【乡村记忆】难忘的拾荒岁月(二)拾柴禾
【我的卧虎湾】马誉炜:炊烟缭绕的小村庄●《磨合人生》连载(114)
乡土散文:打茬子
《我的知青路》连载「二十二」 秋收的喜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