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稻田综合种养技术。
近年来,一场新的稻田养殖技术在中国大地上蓬勃掀起。
稻田种养新技术,将种稻与名特水产养殖密切结合起来。
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
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提高了名特水产品和水稻的品质——食品安全;
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消灭稻田病虫害,清除孑孓、钉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生态安全。
实施稻田种养,水稻田的效益翻一番以上——农民增收。
水产加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获得了大量优质原材料——企业增效。
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1 + 1 = 5。
更可贵的是稻田种养新技术是中国农民的创造,土生土长,技术容易掌握,可以说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因此,稻田种养新技术已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这是中国农村种植业的方向和亮点。
这是中国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而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省是:
“南鄂北辽”
南面:湖北——稻田养小龙虾;
北面:辽宁——稻田养河蟹。
一、我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概述
我省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起始于2004年,历时10年时间,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内涵来讲,2010年以前,我省稻田综合种养只有“虾稻连作”一种模式,现在有了“虾稻共作”、“鳅稻共作”、“鳖虾鱼稻共作”等多种模式;从外延来讲,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从解决“稳粮增效”发展到解决稻田的土壤修复,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发展到稻田生态种养技术。10年间,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由几十亩发展到2014年的230万亩。
一、几种稻田种养模式介绍
(一)、“虾稻连作”模式
1、模式简介:“虾稻连作”就是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与中稻连作,即9-10月份中稻收割后,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第二年的4-5月份收获成虾,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如此循环轮替的过程。该模式利用冬闲稻田养殖小龙虾,亩产可达100-300斤,亩效益可达1000-3000元。
2、技术要点:
(1).稻田环境条件
养虾稻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不含沙土,保水性能好的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洪水淹没。面积大小不限,一般以50亩为宜。
(2).稻田改造
开挖环形沟:沿稻田田埂内侧2m处开挖环形沟,沟宽3m~4 m,沟深1m~1.5m。稻田面积达到100亩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以防渗水或暴风雨使田埂坍塌。田埂应高于田面0.6m~0.8m,埂宽5-6m,顶部宽2m~3m。
防逃设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设施。排水口的防逃网应用20目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墙应用水泥瓦作材料,防逃墙的高度为40cm。
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保证水灌得进,排得出。
(3).移栽植物和投放有益生物
环形沟消毒3~5天后,在沟内移栽水生植物,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栽植面积控制在30%左右。在虾种投放前后,沟内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0.3~0.5kg/㎡)、田螺(投8~10个/㎡),河蚌(放3~4个/㎡)等。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4).苗种投放
投放种虾养殖模式:初次养殖的,8月底至9月往稻田的环形沟中投放亲虾,每亩投放20 kg~30kg,已养的稻田每亩投放5~10kg。
1)种虾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色泽好。
2)种虾来源:种虾应从养虾场或天然水域中采集。
3)种虾运输:挑选后的种虾要用塑料筐按雌雄分装,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运输时间应不超过10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4)种虾投放。按雌、雄性比2~3:1投放。投放时将虾筐浸入水中1~2分钟,再提起沥干,反复2~3次,使种虾适应水温,然后投放在环形沟中。
投放幼虾养殖模式:在3-4月投放人工培育的幼虾,每亩投放规格3~4cm的幼虾1万尾左右。
(5).饲养管理
投饲:8月底投放的种虾,除自行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周丛生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宜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每日投喂量为种虾总重的1%。12月份前,每月投一次水草,水草用量为150kg/亩,每周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一般以虾总重量的2%~5%为宜,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气候和虾的摄食情况调整。
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个月投二次水草,水草用量为100 kg/亩~150kg/亩,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 kg/亩~1.0kg/亩。每日傍晚还应投喂1次植物性饲料,投喂量为稻田虾总重量的1%~4%。可用的饲料有饼粕、麸皮、米糠、豆渣等。
施肥:种虾或幼虾投放前施足底肥,一次性投施腐熟的农家肥(猪、牛、鸡粪)100~200kg/亩,或施用生物有机肥40kg/亩。追肥最好用腐熟的农家肥,用量为50 kg/亩~100kg/亩。
(6).水位调控
11-12月保持田面水深30cm~50cm,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加深水位至40cm~60cm。第二年的3月份水温回升时用调节水深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促使水温更适合小龙虾的生长。调控的方法是:睛天有太阳时,水可浅些,让太阳晒水以便水温尽快回升;阴雨天或寒冷天气,水应深些,以免水温下降。
(7).收获上市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
(二)、“虾稻共作”模式
1、模式简介:“虾稻共生”就是在“虾稻连作”模式的基础上,五月份稻田中留存虾种或投放幼虾,待整田、插秧完成后,环沟里的小龙虾回到稻田里继续生长。待到七、八月份的时候,这些幼虾便长成了大虾,不仅增加了产量,还解决了夏、秋季没虾吃的问题,而且价格还较高。该模式除利用冬闲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外,夏、秋两季还可再产一季小龙虾,全年每亩稻田可产小龙虾200-400斤,亩效益可达2000-4000元。
2、技术要点:
该模式前期的技术要点与虾稻连作相同,后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稻栽培
1)水稻品种选择
养虾稻田一般只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2)整田
稻田整理时,田间如存有大量小龙虾,为保证小龙虾不受影响,建议采用稻田免耕抛秧技术和围埂方法。
3)施肥
施足底肥,每亩施用生物有机肥40kg,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
4)秧苗移植
秧苗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
5)水位控制
7、8、9月份,稻田田面水位应控制在20cm左右。
6)科学晒田
晒田的要求是轻晒,当晒到田块中间不陷脚,田面不裂缝和表土发白就可以了。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导致环沟小龙虾密度因长时间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2).收获上市
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3.0cm,只捕获成虾,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成虾规格宜控制在30g/尾以上。
第一季捕捞时间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开始捕捞时,不需排水,直接将虾笼布放于稻田内,隔几天转换一个地方,当捕获量渐少时,可将稻田中水排出,使小龙虾落入环沟中,再集中于环沟中放笼,直至捕不到成虾为止。在收虾笼时,应将捕获到的小龙虾进行挑选,将达到商品的小龙虾挑出,将幼虾马上放入稻田,并勿使幼虾挤压,避免弄伤虾体。第二季捕捞时间从7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
(3).幼虾补放
第一茬捕捞完后,根据稻田存留幼虾情况,每亩补放3-4cm幼虾1000~3000尾。
幼虾来源:从虾稻连作的稻田中采集或繁苗场采购。
幼虾运输:挑选好的幼虾装入塑料虾筐,每筐装虾不超过5kg,每筐上面放一层水草,保持潮湿,避免太阳直晒,运输时间应不超过10小时,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4).种虾留存
由于小龙虾人工繁殖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目前还存在着买苗难、运输成活率低等问题。为满足稻田养虾的虾种需求,可在7~8月份成虾捕捞期间,通过前期捕大留小,后期捕小留大的办法,留足可以繁殖的种虾。要求种虾留存量每亩不少于15~20kg。
(三)“鳅稻共作”模式
1、模式简介:“鳅稻共作”就是在中稻田中养殖泥鳅。该模式利用中稻田养殖一季泥鳅,亩产可达300-500斤,亩效益可达2000-4000元。
2、技术要点:
(1)田间工程。稻田翻耕后,根据面积大小,可开挖“田”字形、“日”字形鱼沟。沟宽50-60厘米,沟深40-50厘米,沟的面积为稻田面积的8%-10%。
(2)防逃措施。稻田田埂应高出水面20厘米以上,田埂内侧应陡立、光滑,并用尼龙网挡上,或者铺设塑料薄膜,其下缘埋于土中,上缘借助竹竿支撑而高于田埂20厘米。进、排水口的防逃,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并要注意防止杂物撞坏拦鱼栅。
(3)水稻的栽培管理。
选择分蘖力强、抗倒伏、耐肥、株型紧凑、抗病虫害等的优良品种。
管理上“早育苗、早插秧、早田间管理”以便“早放养”延长稻鱼共生期。
坚持配方施肥、重施底肥、巧施追肥。选用对鱼无毒害的肥料。
用药应选用低毒高效农药,不可错用剧毒药,采取喷雾等方法,必要时更换新水。
(4)泥鳅的养殖技术
鱼种选择:鱼种投放之前要严格筛选,确保鱼种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由于稻田养鳅疾病较难治疗,故在放养鳅种时,可采取用3%食盐水浸泡5-10分钟给鱼种消毒。
放养规格及密度:稻田繁殖泥鳅鱼苗,一般稻田投放性成熟亲鳅0.015千克/平方米,雌、雄比例2:1或3:1,鱼苗繁殖期间田内不再放养其他鱼类,以防其吞食泥鳅卵和幼鳅。以养殖成鳅为主的,一般放养规格3~5厘米的鳅种30~40尾/平方米。
投喂:泥鳅主要饵料有蚕蛹、蚯蚓、螺类、米糠、麦麸、豆饼等,另外,稻田中的杂草、水蚤、水蚯蚓等也是泥鳅的天然饵料,另可结合投喂其它配合饲料。水温20℃以下,植物性饵料占70%,日投喂量为泥鳅总重量的3%;水温20~25℃时,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各占一半,日投喂量为泥鳅总体重的10%;水温33℃以上要减少投喂或不投喂。
日常管理:做好防逃。因泥鳅有耐低氧和掘穴潜伏的习性,易逃跑,特别爱钻洞,因此要经常检查田埂设施。
水位管理。稻田水位应根据稻鳅需要适时调节。从插秧到分蘖,要浅灌水,以促进水稻生根分蘖;生殖期要适当加深水位,这样的水位管理能促进水稻生长又利于泥鳅生长。
水质:当水中氧气不足时,泥鳅会垂直浮到水面吞
吸空气,这时要及时换水或注入新水。
平时要注意鱼病的防治;还要注意防止蛇、鸭子以及鸟等其它敌害动物入田吞食泥鳅。
泥鳅的捕获:有网捕法、排干田水捕捉法、香饵诱捕法、笼捕法、药物驱捕法。
(四)“鳖虾鱼稻共作”模式
1、模式简介:该模式的核心技术是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它是通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选用优质稻种与鳖、虾、鱼等水生动物品种共作,利用水生动物摄食及活动清除稻田杂草、提供有机肥料,结合用頻振杀虫灯综合防控水稻病虫害,达到稻田化肥、鱼药和农药零施用、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善,实现稻田生态种养的高产、高质、高效。
该技术通过虾稻连作与鳖虾鱼稻共作两种技术的耦合,冬春两季生产小龙虾,夏秋两季生产鳖、虾、鱼、稻,同时将投喂的天然饵料、稻田里的杂草、害虫及其它生物转化为稻田的均衡肥料。鳖的活动,疏松土壤、清除杂草,使稻株上的害虫掉入水中而食,配合频振杀虫灯的使用,水稻健康生长不发病。整个生产过程不使用化肥、鱼药和农药,水稻和水产品均不发病,可实现生物技术和物理方法相结合的绿色防控。在国内外首次突破了化肥、鱼药和农药在水稻种植中的零使用,实现了“全年候生产”和“全生态种养”。
该技术研究的环沟与稻田面积比控制在10%左右等技术指标优化了田间工程,增强了稻田防涝抗旱作用。种养后稻田土壤中N元素含量明显提高,稻谷内主要重金属含量和稻谷垩白粒率明显下降,农产品品质优良,稻田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该技术通过科学配置水产养殖品种、优化田间工程、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核心技术运用,稻田亩平综合效益达到10000元以上,分别为单一种植水稻和虾稻连作综合效益的12倍和6倍以上;亩稻田节约化肥和农药施用成本173元。该模式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的好模式,对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稻田的土壤修复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鳖虾鱼稻生态种养“三高”技术综合起来可以用“十大功能,十大功效”进行高度概括:
§十大功能:
§1、修复稻田生态。
§2、稳定或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3、拓宽渔业发展领域。
§4、保障国家粮食的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
§5、提高稻田防涝抗旱能力。
§6、提高稻田土地的生产能力。
§7、促进农民增收。
§8、节约资源。
§9、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及卫生条件。
§10、促进土地流转和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十大功效,即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卫生安全、地力增强、产业化增强、品牌效应增强、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1=10
我省水稻面积2900万亩,可用于开展稻田种养的面积600万亩。目前我省稻田养殖面积还不到300万亩,而且绝大部分还是虾稻连作,并没有充分开发出稻田的生产潜能,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技术要点:该技术是我们通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刚刚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有需要该技术的可与我联系,联系电话是:135450090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在湖北省蓬勃兴起
农业部主推技术:稻田绿色种养技术
经验分享|稻田小龙虾种养技术
稻鳖鱼虾生态种养养殖技术
【微资讯】2018江西粮油绿色高效主推技术:稻虾共作绿色生态种养技术
套养、套种、生态轮养——田间“混搭” 农业探新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