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产品标准化困扰农超对接 突破瓶颈有难度

 

 资料图。

  农超对接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传统小规模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意识与现代化零售业的产品标准之间的矛盾。同时,在农超对接的实行过程中,仍然有许多超市与合作社反映经济效益不高。

  “农超对接不好做,挣不到什么钱。”海南一家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种植面积以及冷藏、运输设备等条件还不够,和很多大超市都无缘对接。另一家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种植的土豆因为表皮破损和霉烂等原因,100斤中有40斤因为不合超市规格而被拒收,一年下来难挣几个钱。

  农超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农产品(12.34,0.00,0.00%)安全也更有保障,使消费者、农户、超市都从中受益。从2007年实行农超对接以来,参与对接的超市从9家发展到2000多家,合作社也由2家跃至15000家左右。然而,随着农超对接规模的壮大,农产品标准化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农户和超市都普遍反映,农产品标准化问题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难的一道考题。

  超市:保质保量最重要

  “我们在收菜的时候发现菜农的商品意识不高,很多蔬菜收上来都不合要求。”河南大张实业有限公司蔬菜部经理田继宏告诉记者,农户在农产品质量和包装等方面的疏忽不仅让农户自己吃亏,也给超市的销售过程带来困难。

  田继宏说,合作社通常将农产品一股脑儿地卖给超市,而忽略了分类和包装等其它环节。比如沙糖橘的收购,重量为2.8斤/箱到4.8斤/箱的中个沙糖橘在河南等地好卖一些,所以价钱也要比小个和大个的高。“农户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大的小的,好的赖的,只按一个价钱卖给超市,而且也不讲究卖相。”田继宏说,超市在收购之后,还得专门花功夫对沙糖橘进行分类,适合在超市销售的放超市,超市卖不了的拿到批发市场零售。

  然而,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发生于田继宏身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家超市负责人均表示常遇到农产品不合规格要求、包装不达标准等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超市采购经理向记者透露,他去合作社收购桔子时,从包装箱的表面上看去,桔子皮薄黄亮,非常有卖相,尝起来也很甜,而且质量都符合要求,可是当他将手深入包装箱底时,却发现底部温度过高。“如果这样收购,加上路上运输耽误一两天时间,到市场上肯定会坏掉。”该采购经理说,超市采购时首先注重的是能否将农产品保质保量送到超市,其次才是价格,如果无法运到超市,产品再好也只能望而兴叹。

  另外,还有超市负责人反映,有小部分农户会将不合格产品捎带放在包装箱里层,虽然对这部分农产品可以在验货时把好关,避免让其流入超市,但却给双方的合作带来阴影。

  合作社:突破瓶颈有难度

  “我们也想达到标准,但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琼海新春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吴先生耷拉着头,向记者诉起了苦。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8月,现有合作农户2250户,主要种植辣椒、青皮冬瓜、西瓜和香蕉等无公害蔬菜水果。吴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合作社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标准化的问题已经成了制约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运输条件达不到,很难实现与其它省市的超市对接。”吴先生表示,因为运输条件赶不上,加上运输途中冷藏能力也跟不上,所以只能限于和距离较近的省内超市展开农超对接。另一家合作社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因为合作社种植面积达不到大超市的要求,只能限于和中小超市对接,而小超市的需求量往往很有限,部分不能实现对接的农产品就只好直接运到批发市场零售。

  因为农产品不合超市要求而遭拒收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在记者采访的几家合作社中,大多都遇到过因为温度控制、外表破损等原因而导致拒收的情况,让合作社也感到很受伤。

  那么合作社为什么不实现标准化?吴先生认为,最主要原因是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存在困难,比如买入一台稍微大型的机器,将一年的利润都搭进去还不够,而技术队伍和管理水平的欠缺则更是摆在合作社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外,还有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农户对超市提出的需要有条码、商标等一些包装要求也难以适应。而且,有的合作社的成员有几千户,很难保证所有的农户都按照标准生产。不过,针对这一问题,有些合作社正通过提供种子、提供技术指导等办法着手应对。

  专家:对接之初重投资

  “农超对接最主要的挑战是传统的小规模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意识与现代化零售业的产品标准之间的矛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和超市问题的专家胡定寰指出。

  胡定寰通过调研发现,合作社提供的农产品不合格率如果在3%以内,超市普遍可以接受,但如果不合格率在4%~10%,那么就会发生退货现象,当不合格率超出10%,大多超市将会选择拒收。胡定寰还表示,如果有一车货被拒收,很可能导致一个农户全年的利润泡汤,这一年就白干了。

  胡定寰在给农业合作社和超市企业培训时说,他曾经将湖北一家合作社介绍给家乐福,然而半年后,因为合作社提供的蜜桔达不到超市要求,合作就散了。原来,合作社雇人按照超市提供的标准选择,两三个小时没问题,可是时间一长人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不合标准的也会被选进去。而陕西一家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胡定寰,合作社提供的猕猴桃每次都符合超市要求,其原因就在于采用了自动选果机,实现了猕猴桃全自动筛选。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也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还很低,广大农民仍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超市现代化的采购标准。戴中久表示,农超对接亟待提高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包装化。另外,在冷链物流方面,我国现有的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导致特别是叶类蔬菜的长距离运输仍是个难题。“办工厂要投资,是硬件,做农超对接也要投资,是软件,做农超对接开始时候可能要赔钱。”胡定寰表示,提高农业标准化的问题是政府、合作社、超市需要共同应对的问题。除了需要政府向合作社提供资金、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以增强合作社设备、技术水平。同时,双方也要树立合作共赢的观念,超市将合作社作为长期稳定的供货基地,合作社把超市作为面向市场的门店,双方建立长期合作伙伴而非一锤子买卖的关系;此外,超市与合作社之间保持密切的交流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关文章

  农超对接的出路在哪里?

  从2007年全国实行农超对接以来,农超对接活动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表示,农超对接不仅使农民、企业、消费者三方受益,而且订单农业的发展让农户种植更有方向,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在农超对接的实行过程中,仍然有许多超市与合作社反映经济效益不高。专家指出,双方建立稳固的伙伴关系有利于超市和农民实现共赢。

  农民种菜有方向

  按照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种植、运输、市场等各个环节是各自分开的,农民往往看到什么挣钱就一窝蜂而上,纷纷种植。然而,种植的人多了就会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价格也会随之下跌,甚至还可能出现滞销,造成菜贱伤农。“农民现在种地不再像以前那样跟风,看到周围人种啥就种啥。”河南省新野县宛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刘洪瑞告诉记者,农超对接后农民种菜比以前更有目标了,且种出来的菜可以按照签约时的意向供应给超市。

  辽宁大连金州大樱桃农超对接基地是沃尔玛超市的农产品供应地之一,基地种植户裴婉妮表示,加入沃尔玛农超对接项目之后,沃尔玛组织的各种农业培训及专家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所种植的有机大樱桃受到超市顾客的欢迎。“我们做了十几年的蔬菜市场,哪个季节该种什么菜心里更有底一些。”河南大张实业有限公司蔬菜部经理田继宏说,在与合作社对接之后,他们会根据市场的需要,指导合作社应该种植什么,并且种植多少比较合适,使得农产品的适销对路更有保证。

  该公司水果部经理张军则表示,超市在农超对接中可以更好地把握收获全过程,对减少农户损失和提高销售量都有帮助。张军说,以前从批发市场收购香蕉时,往往成熟度很高,不好保存,而现在可以亲自到合作社的果园,六七成熟就收,可以很好地控制时间。

  长久的伙伴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表示,超市与合作社要想在农超对接中实现双赢就必须建立一种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仅仅停留在一次性买卖上。

  河北固安的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早在2006年就与北京京客隆商业集团实现了对接,当时只有50亩菜地的合作社,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种植面积8000多亩,年产蔬菜约2万多吨,向至少44个京客隆网点直供蔬菜,年产值可达4000多万元。

  京客隆把合作社作为自己的蔬菜基地,不仅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实行了严格的采购模式,而且还积极帮助合作社推进标准化建设。比如为减少生产的盲目性,超市还与合作社合作建立了内部供需软件,农户只要坐在电脑前就知道每个阶段该种什么蔬菜、种多少。

  胡定寰说,合作社应该将超市作为面向市场展示形象的门店,向超市提供优质产品,超市也应将合作社作为长期的蔬菜种植基地,提供技术、人才等支持。此外,双方都要经常保持交流,便于及时了解合作中对方在做什么以及存在的困难,这样超市与合作社才能在农超对接中实现双赢。

  另外,戴中久指出,农超对接对超市赋予了监督、指导等更多责任,需要提高企业责任感。而且,在超市与农业合作社资金结算上,因为菜农长期以来习惯一手钱一手货,而超市的结算周期往往需要十天半月,缩短结算时间会让菜农更放心,也有利于维持双方的长期合作。

  农超对接呼唤更多产销对接平台

  农超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让农户、消费者和超市等多方受益。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农超对接尚处起步阶段,很多农户和超市在对接中还存在困难。

  海南省琼海新春专业合作社助理吴先生告诉记者,大超市嫌农产品种植面积和品种不够,无法达成对接,而小超市的需求量很有限,所以要找上一家合适对接的超市很难。“现在对接还不是很方便,希望能多一些产销对接的平台。”吴先生说,现在对接超市的主要渠道还是依靠网上信息和政府引导,而能与超市面对面交流对接的机会还是比较少。吴先生表示,本来能够符合对接要求的超市就有限,再加上对接的机会很少,要实现农超对接便是难上加难了。

  五岳腾飞全国特产连锁超市董事长罗永松告诉记者,该超市和当地政府部门会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企业或合作社开展对接洽谈活动,因为有针对性,所以效果一直非常好,当场就可以签下很多合作意向。

  不过,其它地方的多家合作社也反映,与超市对接的门槛依然很高,对接难仍是一个大问题。大超市在种植面积、产品品种、证件等方面存在的门槛让很多中小合作社无缘与之对接,而在与小超市对接的过程中,不仅农产品要被一遍遍筛选,还经常被落价,菜农对此表示很受伤。除此之外,资金结算周期长的多达半月至一两个月,使习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菜农心里总是放心不下。

  除了对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合作社在运营中也困难待解。河北固安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虽然合作社在这几年快速壮大,但人才和资金仍然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最大难题。随着合作社标准化建设体系的逐步完善,比如计算机、农技信息、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各类人才急缺,困扰着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对于农超对接,超市也有诸多无奈。河南大张实业有限公司蔬菜部经理田继宏表示,有些合作社虽然产品很不错,但不能出具卫生部门和检疫部门颁发的证书,开头的审核关就通不过。而且,田继宏反映,在与广西等有些地方的合作社进行对接时,发现开税务发票也是个很难办的事,而如果没有税务发票,根据超市的管理要求是根本无法报账的。田继宏表示,在这些情况下,虽然很想与合作社对接,却只能望而兴叹,或者转而选择其它地方的合作社对接。

  农超对接的理念虽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然而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一概念还有待推广,农超对接开展才会更容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指出,人们对农超对接的认识仍然不深刻,超市不应该仅仅将农超对接当做促销的品牌,消费者也不应该仅仅把农超对接看做是农户提供了安全、实惠的农产品。胡定寰强调,人们更需要理解农超对接具有的社会公益性,以及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这样才不会让农超对接流于形式化,一次性买卖的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行“农超对接”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国务院实地调研蔬菜“农超对接”问题
“农超对接” 为超市与农业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
娄向鹏的营销空间
菜贱伤农:重提农超对接
玩好“农超对接”模式,一年收入200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