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学敏:走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认识误区
由于在整个中国城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为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然而,在转型问题上,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而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的成功转型,首先必须走出误区,正确地认识转型。
  误区1.把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简单看作是产业转型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原有主导产业衰退,呈现出矿竭城衰的衰败景象。如何使资源枯竭城市再次焕发生机,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上,更多地关注产业转型和接续产业发展。在笔者参与一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的编制和论证时发现,地方政府无一例外地把重点放在产业转型上。关注如何延长原有产业的链条,发展跟进产业;注重发展与原有产业不相干的产业,在原有产业体系中植入新的产业。应该说,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首先是产业转型。非如此,不能支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能解决由此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但是,仅仅有产业转型,不能涵盖转型的全部内容,也不足以解决资源枯竭城市面临的全部问题。
  事实上,除了产业转型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还包括:一是城市转型,把原来矿城合一的城市形态转变为功能综合的城市形态,使城市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演进;二是生态转型,把原来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体制转型,由于资源枯竭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相关,在市场化改革中进程相对迟缓,所以,必须包含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四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从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循环经济、低碳排放的发展方式转型,这种转型是目前中国所有城市和地区、所有行业都面临的任务,理所当然也是资源枯竭城市在转型中必须面对的任务。
  由此看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转型是核心内容,但不是转型的全部。这也就决定了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非常艰巨的过程。中国的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型就花费了30余年,也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在继续深化改革中完善体制,何况资源枯竭城市这种复杂的综合转型。即使是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转型案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也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才实现了初步转型。因此,转型的最终成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有长期转型的准备和打算。
  误区2.所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都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通常,资源枯竭城市依托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资源而产生,城市产业单一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笔者参与和评审的转型规划看,各地方政府都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试图建立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
  所谓产业结构是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需求结构(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水平和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投资水平与结构等)、资源供给结构(劳动力和资本及其相对价格、资源禀赋)、科技因素(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能力、速度以及创新方向等)、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引进外国资本及技术)等。产业结构的演化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它是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配第-克拉克定理。
  问题在于,这种所谓“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配第-克拉克定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正确的,对于一个小的区域是否正确。这里存在一个逻辑错误:对于整体是正确的结论对于部分却是错误的(即分析谬误);对于部分是正确的结论对于整体却是错误的(即合成谬误)。可见,对于资源枯竭城市接续产业发展,虽然客观存在一个结构问题,但不必拘泥于各产业的比重,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考虑区域产业协调的基础上,依托自身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而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这就可能出现“一业独大”的问题,不必去刻意追求所谓“合理的”产业结构。
  需要一提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许多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规划,在塑造未来接续产业发展时都无一例外地把旅游业甚至娱乐业作为重要产业,但是,无论这些产业其表现出如何具有吸引力,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成功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误区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动力源仅仅是政府
  毫无疑问,由于大多数资源枯竭城市从发生到发展都与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而计划经济下的“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原则,使资源型城市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可以说,造成资源枯竭而接续产业又无法跟进的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体制造成的,这就使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理所当然地成为“责任主体”。从实际情况看,资源枯竭城市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转型。况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当区域发展和人民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也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推动者和动力源首先应该来自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看,政府无疑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在一个最终要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决策分散,利益导向,市场决定了经济活动的走向。因此,对于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和接续产业成长,政府是外部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市场的力量才是内生驱动的。未来接续产业是政府选择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只有经过市场的洗礼,选择的接续产业才是有生命力的。
  从目前各地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时的接续产业选择上,到处都能看到政府参与的影子和痕迹,政府官员到处跑项目、拉关系、“规划”产业,但恰恰忽视了市场在产业选择上的重要作用。从客观上看,由于资源型城市曾经是计划经济的重要领域,所有制结构单一,主体企业是大型国有企业,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根深蒂固,体制改革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市场力量明显不足,这就决定了资源枯竭城市在转型时,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
  误区4.资源枯竭城市干部职工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一些到过资源枯竭城市的领导和专家,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研和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资源枯竭城市创新动力不足,原有国有大型企业的干部职工思想保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和冒险意识,再加之客观上技术单一,使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创新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推动转型。
  其实,思想意识和观念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一种观念和意识的存在,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形成的。的确,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且改革进程滞后,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目前改革的重点领域,因此,在资源枯竭城市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依然深远,反映到人们的思维中,自然就会表现出处处依赖政府、忽视市场作用来推动转型的想法。
  但这不是也不应该理解为思想保守和观念落后,而是一定制度约束下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所以,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进行制度变革,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在新的制度约束下,人们就会有新的经济行为,创新的潜力才能迸发出来。
  误区5.把劳动力转移到农业生产中看作是一种“倒退”
  随着原有资源的枯竭,资源枯竭城市的主导产业处于衰退之中,譬如在甘肃省白银市,资源仅满足其冶炼能力的5%。由此为了推进转型,一些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从而使原来的采掘和冶炼工人转而从事农业生产,如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等。对此,一些人认为这是从工业化向农业化的转型,是一种“倒退”,是资源枯竭城市的“逆转型”。
  然而,对于这种现象,不应该从本本出发,而应该从资源枯竭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从理论上看,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最后再向第三产业过渡,这是配第-克拉克定理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但这种一般性或者共性是在特殊性中实现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地包括个性,而任何个性并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因此,这就不能排除在个别情况下第二产业也会向第一产业转化。这不是违背一般规律,而是规律的一种实现形式。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一场革命
走出传统式“调结构”误区
杜飞进:把握政府与市场的辩证法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
走出城市文化建设的误区
“管委会 公司”体制如何在城投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