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

14个回答

经济学的本质是研究财富增减和消费需求的学问。它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逻辑梳理,是经验主义,相当于社会演绎中的历史学。

传统的经济学区别于政治经济学,传统经济学研究市场、成本、投资、消费、资源等,或称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制度、阶级对经济的影响等,是因目标而生发的御用经济学,是意识形态的产物,目前备受争议,尚不具备“科学”的定义。

主流经济学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投资和收益;二、市场和消费。也就是说,不仅要回答资本和利润归谁所有的问题,还要回答市场应该归政府还是归生意人主导的问题。舍此,就谈不上经济学。换言之,经济学不能解决财富增长和改善民生,就是空头学问。

从古典经济学发展来看,截止目前人类解决三个大问题,即分工、产权和市场。他们以亚当斯密、李嘉图、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为代表,通过近300年的观察和分析,确立了经济活动中的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利己才能利他、看不见的手主导市场才能体现公平的基本定义,让人类的财富增长速度提高到几何倍增,使最近300年超过过去3000年。

经济学的日臻完善,瓦解了政治粗暴和集权的铁幕,把人从被奴役中解放出来。首先,把人从土地和工厂解放出来,还给人以自由;其次,因私有产权的确立使人格独立;再次,唤醒了人的消费需求,使人成为有思想、有个性、有美感的人;最后,打破国界的封锁,让全世界的人交流、融合、学习、选择。

问题一旦涉及到事物的“本质”,一般都是很难回答的。我可以把这个问题理解为,经济学到底是干什么的?我将从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一下经济学是什么,以帮助题主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本质。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有限的资源)经济行为主体如何进行选择的学科。其中的经济行为主体涉及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一切可以做出行为选择的实体,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些行为者在特定条件和目标函数下,如何进行权衡取舍。比如,个人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怎样选择消费的商品组合,才能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又如,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如何选择雇佣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数量,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等等。这一定义的要点在于,每个行为主体都有目标函数,同时都面临着资源稀缺性的约束,而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些个体将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才能实现其目标。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将会得到不同的回答。第一个层次是最为宏观、抽象的层面,是它在哲学层面的方法论(如经济学是不是科学、经济学是否应当涉及价值判断、经济学是否应当坚持功利主义等),这里暂且不表。第二个层次是逻辑思维方面的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这二者对于学习和理解经济学非常重要,大家可以看我的题为“经济学中的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的头条号文章。第三个层次是经济学中具体的分析方法,比如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实证分析等等。正是在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以及具体分析方法的加持下,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日臻完善,建造起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大厦,在现实面前显示出了强大的解释力,甚至还“侵入”了其他学科。


从前述经济学的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经济学的定义是非常宽泛的,它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二字,也不必然和财富积累相关,它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个体行为中的权衡取舍,以及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毫无疑问,经济学的方法非常强大,使得它不断地向其他学科“扩张”,以致于形成了“经济学帝国”现象。这意味着,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并不仅仅涉及经济,而是它的研究方法可以渗透的几乎一切领域。经济学所关注的领域非常广泛,其结果是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学分支,除了主流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支,还包括教育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神经元经济学,等等。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太广了,有时候,甚至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经济学的定义是基于它的方法,而不是研究的内容。


从以上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涉及领域的介绍可以看到,经济学之所以成为经济学,往往并不在于它的具体研究对象,而是它特有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点,似乎在于它研究的是一定约束条件下经济行为主体行为选择中的权衡取舍,这或许可以看作经济学的本质。

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人际的时间化物质关系。

人际:

按社会角色分为:政府、企业、团体、家庭个人。

这里可以开设:政府经济学(如何使政府的经济利益维持在可控状态,而不是制造死亡税负)、企业经济学、团体经济学、家庭经济学。

按职能分为:占有者、使用者、分配者、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代谢者(环保)。

如果经济要素都主导在政府手中,会形成:政治经济学。

按职能会产生:1)产权经济学、2)经营经济学、3)分配经济学(税务经济学、激励薪酬经济学、就业经济学、垄断经济学、均衡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改革经济学,等)、4)生产经济学(供给经济学)、5)流通经济学(商品经济学、水利经济学、交通经济学、航海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互联网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人口流动经济学、城乡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货币经济学,等)、6)消费经济学(需求经济学)、7)环保经济学。等

人际广义包含:人口。产生人口经济学、人口流动经济学(地产经济、城市经济、旅游经济,等)。

时间化:周期经济学、时效经济学,等。

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没那么玄乎,就是一门研究人怎样创造资源和配置资源的学问。

人要活下来,就得需要资源供给,人要活得舒适,就需要更好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比如吃饱喝足之后,去看部好电影,然后喝杯红酒睡觉。

这些资源从哪里来呢?当然得靠人的劳动。劳动也不是简单的每个人弄几亩地,埋头苦干就行了,而是要有社会分工和合作。

这就需要一种组织形式。

我们常说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最常见的二种社会经济组织形式。

你认为哪种好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靠谱的,是能够吃上肉的。

所以从宏观上来说,我们现在谈的都是市场经济学,不管是东风还是西风,由每个人的私利心发起,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由配置资源,已经成了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无论是国际贸易、国家经济和货币政策,还是一组织一个人的微观决策,无不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至于其中有很多分科,细化到具体的市场运作以及管理者的应对之道,那也只是锦上添花,不会违背这个大的背景。

所以,最后要总结的是:经济学的本质是研究让人更有效率的创造资源以及更公平的分配资源。这门学问之所以会成为显学,道理就在于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安身立命,的确很重要。

以上!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可以看出,经济学就是关于社会分工的学问。这一点中国人很难理解,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先生专门忠告中国经济学者说,经济增长的诀窍是分工问题,希望中国经济学家从“黑板经济学”里走出来,研究分工问题,一定会有大成果。但是中国经济学家集体缄默不语,至今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原因在于经济学作为现代性理论,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中国的工业革命真正开始才一代人时间,远没有完成,特别是中国的所谓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没有亲身参与工业革命的经历,因而对社会分工没有什么感受,当然理解不了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学了,于是只能固守中国知识分子习惯的“普遍参与论”,譬如对“大众创新”这样明显违反社会分工规律的口号却说不出来什么。

经济学的本质就是对人的行为的研究一一人采取手段,达到某一目的,从行为人的视角看,以行为人认为更满意的状态,取代较不满意的状态。

经济、金融学中的所有基本概念,均可以由此人的行为公理的逻辑展开得出,如利润,成本,生产、价值,利息,货币等,而各种经济现象,也可以还原到人的行为公理一一人采取手段,达到某一目的,改善自己当下不利的状态,提高自身的福利……

真正理解经济学的本质,必须要先理解方法论上的二元主义、个人主义,主观主义。而这些,可从了解主观价值革命一一边际效用价值入手,弄明白何谓价值?价值由什么来决定?这是理解经济学本质的一把钥匙……


国人很奇怪,总想找本质,总想一通百通,喜欢毕其功于一役。这是悲哀还是幸运?题主能回答吗?看看你的心性如何。

经济学的本质:是以温和的“经济商业手段”来达到“权利政治”对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调控、引导、遏制之目的。(有点拗口,多读几遍)

经济是政治的附庸、“经济学”是做好附庸的“行为守则”与“作业标准”

经济学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关系。

经济的诞生标志着人类通过了合作来满足需求,经济学就是研究这种合作关系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资源的合理分配,研究的对象是人本身。未来,经济将由满足物质转向精神需求。目前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寡头,经济寡头的消亡才是经济成熟的标志。经济成熟后将会随着人类精神层次的上升而衰亡。经济的终结标志着新人类的诞生。

经济学是一套理论的名字。主要价值是阐述商业环境中,人与人交易的本来面目,揭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出新的社会价值。经济学一定是也必须是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再去现实中实践,然后修正,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观点才算是经济学。任何理论学说,比如创业,局中人都用不上,甚至看不懂,这套理论不管有多么高大上,不管是谁提出的,它也是假的,伪学说。

利润=所有产出-工资。 所有产出=销售收入+库存。 销售收入=售出商品。 售出商品=消费。 工资=消费+储蓄。 结论:利润=库存-储蓄。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学基石的需求=供给的说法是应该受到质疑的。这里的需求是假想的需求,是没有工资收入作支撑的需求。也就是说,实际上真正的需求(即消费)要低于假想的等于供给的需求。 消费小于供给,利润=库存-储蓄这两个基本关系(或公式)才应该是现代市场经济学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大衰退时把牛奶倒掉的故事,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消费不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济学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速读40%《一口气读懂经济学1》
建议收藏!经济学入门书36本
经济学的本质是当代神学。它不是研究经济的...
《归一学》理论介绍
图解:1分钟了解经济学本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