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家能和比亚迪抗衡的锂电巨头20亿债务违约,整体债务高达221亿

导读

这家新能源汽车行业锂电巨头可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分庭抗礼,稳居行业前三甲,且连续3年业绩增长形势喜人。然而近来却曝出20亿债务违约,引入新能源战投又阶段性受挫。光鲜亮丽的外衣下究竟隐藏了怎样的资金危机,一起来看一下锂电巨头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的资本困局。

1

坚瑞沃能20亿债务逾期

4月1日,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出现债务逾期的情况。截至目前,坚瑞沃能整体债务221.38亿元,其中应付票据100.09亿元、应付账款22.21亿元、银行借款54.74亿元、融资租赁形成长期应付款25.93亿元、非金融机构借款3.32亿元、股东借款15.09亿元。坚瑞沃能逾期债务19.98亿元,主要为应付票据和银行借款。

坚瑞沃能表示,面对债权人的权利主张,公司面临偿债风险,对日常经营造成影响。公司目前与供应商、客户积极协商,争取签署相关协议,解决供应商债务问题;与银行等金融及非银行机构协商,以展期、续贷等方式解决暂时的债务逾期问题,同时尽快实现回款及存货变现、资产变现,进行偿还。

然而,关于坚瑞沃能债务逾期已早有风声。3月25日,有供应商在沃特玛总部拉横幅追讨资金、控诉其虚开商业承兑汇票欺骗供应商,致使到期无法承兑。紧接着,大股东股份遭司法冻结,随后坚瑞沃能自曝债务违约,前后仅仅相隔5天。

公开资料显示,坚瑞沃能全资子公司沃特玛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启动电源、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动力锂电池企业之一。2016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并表后令上市公司业绩暴增。据2017年数据统计,沃特玛电池位居中国动力电池前三强,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

2

亮丽业绩下暗流涌动

日前,坚瑞沃能公布了2017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81亿元,同比增长166.55%,实现营业利润71.3亿元,同比增37.36%。

对于2017年业绩增长原因,坚瑞沃能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年初公司以动力电池业务为核心,同时发展了新能源汽车租赁、运营、维护业务,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资源,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降本增效来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受益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子公司沃特玛近年来经营业绩涨势喜人。2015年到2017年业绩逐年攀升,分别为20.61亿元、66.80亿元、101.81亿元。尤其是2015年后,经营业绩整整增长了三倍。据悉,沃特玛锂电动力电池表现亮眼,达到现行国家最高补贴标准。此外,沃特玛低温电池专利技术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不仅如此,沃玛特还在全方位打造企业的“护城河”,在研发投入方面彰显了不俗的实力,平均每天发布2.5个专利。

亮丽的经营业绩也未能掩盖住坚瑞沃能的资金危机。

除了20亿债务逾期,截止2017年末,坚瑞沃能整体负债已达221.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后整体负债从4.93亿元一跃飙升至130.46亿元,爆发式增长速度恐怖如斯。

坚瑞沃能2017年年报延期发布,但据坚瑞沃能2017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公司整体负债231.35亿元。其中,流动性债务合计194亿元,包括应付票据65亿,应付账款56亿,短期借款55亿。而非流动性负债只有37亿元。坚瑞沃能债务结构可谓岌岌可危,对短期流动性的要求非常高。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期末应付票据65.47亿元,较期初的13.54亿元增加了近5倍。2017年期末这一数字更是飙涨到100.09亿元,最后一个季度竟增长了近三分之一。

所以,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能看出坚瑞沃能的债务概况了,大部分的负债在于流动性负债,流动性负债的重灾区在于票据。

尽管负债已超200亿,坚瑞沃能子公司沃特玛还在进一步举债。4月1日公告显示,沃特玛因生产经营需要,拟根据相关业务合同在民生银行深圳分行续做贷款本金金额不超过1.4亿元的贷款业务,拟向浙商银行深圳分行申请不超过10亿元等值人民币综合授信及贷款,坚瑞沃能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同时,坚瑞沃能拟向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申请2亿元等值人民币贷款额度,以及原授信项下1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公司多个子公司的房产及土地提供贷款抵押,沃特玛、公司大股东及董事总经理李瑶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郭鸿宝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更有意思的是子公司沃特玛的业务发展模式。据此前媒体报道,一家名为“新沃运力”的物流车租赁公司,在向东风特汽、湖北新楚风、中通客车等整车厂采购新能源物流车时,合同规定必须使用沃特玛电池,以此为沃特玛带来巨额电池订单。而这家“新沃运力”公司或正是沃特玛的子公司。

虽然这样的“反向定制”销售模式市场上并不少见,但能为公司带来巨额订单的现象却相对蹊跷。其销售与发展模式一时成谜。

因而,尽管业绩逐年攀升,但亮丽业绩下隐藏的资金、债务等危机已暗流涌动,濒临爆发。

3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

进击的锂电巨头与频繁大股东掏空

为何从2016年到2017年末,公司负债直线飙升,恐怖到如此程度呢?据Wind数据显示,公司从2011年以来一共进行了27笔并购交易,堪称并购狂人!其中最大的一笔便是并购锂电池巨头沃特玛!估值高达52亿!

近来,坚瑞沃能还在继续推进收购国内外资产,并积极奔走引入战投。

根据公告,坚瑞沃能4月2日开市起复牌。坚瑞沃能表示,公司股票复牌后将继续推进相关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及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

坚瑞沃能在海外并购的矿业资产公司Altura Mining Limited是一家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ASX)上市公司。该公司拥有的Pilgangoora项目是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皮尔巴拉地区的硬岩石锂矿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公告显示,坚瑞沃能目前已通过香港全资子公司福瑞控股有限公司持有Altura Mining Limited 16.87%的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

本次重组的境内标的资产为深圳市嘉熠精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自公司股票停牌以来,公司与深圳嘉熠就本次重组事项进行了积极筹划与充分沟通,但由于交易对方就本次收购的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并调查论证后,公司认为目前继续推进该事项的条件尚不成熟。经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公司决定放弃本次对深圳嘉熠的收购。

在并购道路上越来越疯狂也越来越捉襟见肘的坚瑞沃能一面买买买,一面正在被掏空。

在公司前十大股东中,董事长郭鸿宝、拉萨市长园盈佳投资管理公司、北京德联恒丰投资中心先后进行了多次减持。公司公告显示,自2017年三季度以来郭鸿宝先后进行了多达14次的减持,累计约2000万股,套现约2.1亿元。

尽管多年营收业绩很漂亮,持股的机构、个人大量套现以及隐现的资金问题致使股价连续下跌。此前坚瑞沃能公告称因重大事项停牌,4月2日复牌后,坚瑞沃能跌停,报6.86元/股,跌9.97%。相比2016年最高股价24.92/股,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股价已跌去72%。

此外,公司大股东所持股份还被冻结。坚瑞沃能3月2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大股东李瑶先生持有的公司330,333,720股股份被司法冻结,占其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的 93.02%,占公司总股本的 13.58%。原因为李瑶与浙江浙商产融控股有限公司提供保证而产生的合同纠纷案,浙江浙商产融控股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另外,其一致行动人李金林持有公司2479.7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2%,该部分股票全部处于质押状态。李金林接到质押权人国泰君安的《平仓通知函》,因李金林股票质押合约发生违约,并未按证券公司要求进行提前购回标的证券、偿还负债,国泰君安拟对李金林的股票进行减持处置。

目前,坚瑞沃能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也已流产。

4月1日,坚瑞沃能表示,公司股票停牌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郭鸿宝先生、公司大股东及董事总经理李瑶先生积极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已会同相关战略投资者及中介机构对该事项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但由于该战略投资者与郭鸿宝先生、李瑶先生对本次合作的相关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经与该战略投资者的友好协商,郭鸿宝先生、李瑶先生决定放弃与该战略投资者的合作。

引入战投阶段性受挫后,坚瑞沃能称仍将继续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目前,坚瑞沃能郭鸿宝先生、李瑶先生正在与其他关注新能源企业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初步接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昊宸智能冠名】对赌失败,坚瑞沃能大股东李瑶或需补偿52亿元
沃特玛及其董事长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狼烟起、有危机,这些数字要规避!
坚瑞沃能爆20亿债务违约 新能源电池业务发展成谜
业绩对赌失败 坚瑞沃能大股东或需补偿52亿元
坚瑞沃能盈利5亿变巨亏37亿 董事长窗口期多次“减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