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民居•聚焦 ‖ 创意“乡村4.0”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题 记

“乡村4.0”是一条农民、农村、农业协同发展的乡村现代化道路。而田园综合体是继新农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之后,在我国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两者的紧密结合,势必会给我国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气象。

作者:轰伟

风土生态城市与创意乡村国际设计机构院长、首席设计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海绵城市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实现“三农”现代化

我把新农村改造叫作“乡村2.0”,美丽乡村建设叫作“乡村3.0”,特色小镇叫作乡村“3.5”,那么今年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田园综合体是“乡村3.X”还是“乡村4.0”呢?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从市场规律、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在进行乡村建设时,我们首先要找到乡村发展的规律。

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乡村发展要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如何转型呢?我认为,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将发挥主要带动作用。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不仅要把新型农业主体吸引到乡村中来,而且还要让他们长期的留下来,一起来建设乡村。农村也要实现现代化,否则同样留不住他们,农业现代化将变成一句口号。因此,只有农民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发展。这是一条农民、农村、农业协同发展的乡村现代化道路,我把它概括为“乡村4.0”。

“乡村4.0”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乡村建设过程中主体不清晰、资源浪费等问题。该理论的核心思路是:我们的农业需要什么样的主体来操作,如何吸引这些主体进入到乡村等。

优化乡村结构

目前,我国很多乡村的建造和改造实际上都以城市的思路在进行,是以城市的角度研究乡村,从而忽略了乡村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的精神归属。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乡绅乡贤始终是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管理公共事务的主导力量。中国古代的乡村就曾经实行过“县政绅治”,即由乡绅来替国家征收各种赋税和摊派,同时他们还负责管理地方的公共事务。他们以半耕半读的耕读生活为价值取向,追求理想的栖居环境,又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为当时社会安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很多名村名镇都是出自他们之手,如温州的楠溪江古村落。这个古村的村民耕读结合、诗礼传家,可谓是中国耕读社会文化形态的活标本。

国外很多知名乡村的共同特征是: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农业景观化,休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基础,注重历史文化保留与延续,实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融合等。比如,素有“法国农场”之称的普罗旺斯就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良好互动的典范;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纳帕打造了以葡萄酒产业为主的主题庄园,并围绕葡萄的种植与酿造,形成了制造业、医药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全产业链的集合。

可见,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乡村还是国外的乡村,中产阶级在乡村发展中都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国乡村的发展应以物质中产阶级——乡绅、精神中产阶级——乡贤为主体,由他们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在乡村开发过程中,应实行统筹运营,不断吸引新的投资者入驻,并注意保护传统文化,集合新老村民的力量,一起打造理想的栖居环境。

推广创意乡村计划

135编辑器

创意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具备七大要素,涵盖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三大方面。

新农民即职业式农民,是农业新时代的“知本式”农业人才,有技术、有知识、有资本,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领头羊。新农民是一种职业,并不代表身份与阶级,是市场经济契约下的自由选择,无异于任何一种职业。

新农村即休闲化农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崭新途径。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美丽乡村,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房屋建筑,而是庄园集群、风景区与风情村镇“三位一体”的空间结构。它通过庄园、农场等载体,因地制宜地来承载服务业与农业,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度假等需求,将绿色环保的意识植入每个人的心中,鼓励人们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国外一些地方的城市和乡村没有明显的划分,农场、菜市场、居住区、企业等交叉分布。但我们国家的城市和乡村划分得十分清晰。而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即如何把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融合在一起。这事关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道路问题。

新农业即“三产”型农业(新称为“六产”),即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融合的农业,包括附着型与延伸型两种类型。附着型新农业是指高端“三产”与田园相结合,包括休闲农庄、度假庄园、森林学校等形式。美国“第一乡村休闲圣地”黑莓牧场就是这种形式。延伸型新农业是指把原本就在农村的第一产业进行“三产”化,包括观光农庄、创意农园与市民农园等形式。日本的MOKUMOKU农场就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题,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网络购物于一体的延伸型新农业。

在未来的乡村中,创意将无处不在,主导产业将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农业只是景观。

构建乡村综合体系

135编辑器

我们希望未来的田园综合体能够跟“乡村4.0”进行紧密地联合。“乡村4.0”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包含了4个目标:引导保护、激活乡村、生态战略、提升品质。目前,我们已经从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体系。

“乡村4.0”社会体系构建。通过复兴文化加以引导,并通过乡村中产阶级来构建农业生产职业化、生活方式休闲化、基础设施生态化、服务管理专业化、居住环境野奢化的乡村新文化体系,实现田园梦。

“乡村4.0”经济体系构建。这其中包括未来生活要约的七大田园产业标准:一是庄园经济,包括生产专业化、生活休闲化、文化多元化、生态单元化、产业复合化、运营品牌化的精品庄园与规模农场等“六产”集群;二是农创经济,即农业技术与生活艺术相结合的有机创意经济;三是生态经济,包括生物质与能源自立、自然农法与循环经济、流域管理之中医法则与栖居营造之风水万象等乡村基础设施生态化的路径;四是归隐经济,即禅修养生、书院私塾、宗教宗祠等精神载体;五是户外经济,包括海、陆、空户外与风景体验经济;六是村市经济,即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业嘉年华等村镇经济体;七是野奢经济,包括环保、智能、移动、模块集成式野奢化建构筑物集群与相关景观体系。

“乡村4.0”环境体系构建。这其中包括自然流域界定的四大生态法则:流域中医辩治法则,即做好流域综合土地协调策略和不同用地类型水资源管理策略;庄园集群重构法则,即以庄园为生态单元构建污染零排放来实现农业污染源与面源污染的全面控制;蓝道系统营建法则,指以水的使用为导向,通过蓝色保持、蓝色保卫等来实现点、线、面全方位的服务;坑塘战略平衡法则,通过坑塘低地实现水资源的跨季利用、雨洪的生态管理及污染源的梯级净化等的综合平衡。

撰文/轰伟

责任编辑/方千春

本文选载自《中华民居》杂志NO.162期。欢迎转发,转发请在文章开头显眼处注明中华民居公众号名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搞田园综合体,你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探讨:什么是乡村旅游 4.0 ?乡村4.0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如何建设?
现代化农场和农旅融合
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新思维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思考(一)
田园综合体:构建乡村振兴和发展的新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