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面朝黄土到“无尘农业”,他的农场每亩收益高达3万元

before

now

以前我们说到农民,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和土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有土地就免不了尘土飞扬,但是现在却有农民能够保证在种植水果和蔬菜的时候,从种到收都不见尘土。

“我从事的是‘无尘农业’,我种植的水果、蔬菜从种到收不见尘土。”四川省丹棱县绿之润家庭农场的农场主谢林这样开始他的介绍。谢林说,“无尘农业”是指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包括播种、栽插、除草、施肥、防病、治虫、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都不见尘土飞扬的设施农业。

谢林的绿之润家庭农场位于丹棱县仁美镇中心村。2013年,他流转了400亩耕地开始做设施农业,主要是种植葡萄,另外也种一些紫山药、樱桃、树莓,还培育了大量红橘、桃、李等果树的树苗。谢林的葡萄园是丹棱县标准化葡萄园之一,全园都是扣件钢架设施大棚避雨栽培。

走进绿之润家庭农场的葡萄大棚时,看见的是干净、宽敝的生产便道,抬头是天膜,低头是地膜,园内的可视区域内干干净净。谢林着重介绍了铺在地上的这种上面银白色下面黑色的双色反光膜,“一是能防杂草、防虫害,二是可以降低田间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滋生,三是可通过反光增加光合作用。”

谢林说,园内有10多个葡萄品种,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采摘、销售时间长达3个多月,每亩收入3万元左右。

做好“无尘农业”有三个要点

1大棚避雨栽培

谢林认为,必须采用大棚避雨栽培,才能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记得他刚流转土地那年还没有建成大棚时,仅农药这一项的开支就达13万元,而现在每年还不到3万元,不管是农药使用过程中农药本身的污染、对空气的污染,还是农药废弃包装物的污染,都明显大大减少,与大田露天栽培相比,农药的使用量减少80%以上。

谢林说:“露天栽培葡萄除了平时需要打药预防病害以外,每下一次雨就要喷一次治疗药,而棚内栽培的话,仅在葡萄不同的生育时期喷施预防药,基本没有病害。”

2合理施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在选择栽培土壤上,谢林在建园时按每亩10吨的标准施足蚯蚓粪,以后每年冬季还要增施4吨~5吨。上半年全田覆膜,追肥、浇水全部采用滴灌,既方便快捷又没有污染,追肥用的是统一配方的液体腐植酸有机肥。下半年则揭开地膜将葡萄的残枝落叶覆盖于地表,同时在葡萄树行间种植绿肥,待绿肥长到1米左右未完全木质化之前,就用旋耕机把绿肥搅碎打入土中还田。

3品种不断创新

收获一季葡萄之后,秋冬季还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种什么?怎么种?谢林积极与四川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取得联系,在葡萄园内开展多项试验,养鸡,种羊肚菌,栽种草莓、树莓、樱桃、紫山药等,以实现增收。

最值得一提的是,丹棱县是“中国橘橙之乡”,用来做砧木的红橘苗、桃树苗、李树苗一直供不应求,可培育苗木时最让大家头痛的事情就是清除杂草。因为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否则有可能杂草和树苗一起全军覆没,而人工清除杂草成本太高。同时,由于树苗的成活率较低,许多农户培育的树苗很难起苗,因为起苗伤根太多,移栽后成活率也低。

谢林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成功创造了“无杂草苗圃培育树苗新技术”,目前正在着手申请国家专利。他每年在葡萄园内培育近10万株树苗,不用人工除草,苗圃也是干干净净的,起苗后无伤根现象,树苗须根发达,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以上。这一创新技术,大大减轻了育苗的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维农夫:将在全国建立鱼菜共生“连锁农场”
高科技大棚生产----山东烟台艾维农园
20亩大棚年产值1000万!国内最早玩鱼菜共生的农场,怎么做到的?
9800平方米避雨型立柱雾培微农场设计中国农业硅谷
蔬菜种“上天”,喷雾就能长大,丽水的雾耕农场让美国教授赞叹!
他竟然把菜种在石头上,不喷农药不用肥料,却种出了好吃的放心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