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蟹养殖水质调节建议及常见水质问题解决方案

     水产一直是我国养殖业中的重要品种,其中河蟹养殖是水产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因河蟹养殖中的水质与水草、藻相、溶氧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因此,养水、护草、改底、培藻协调管理很重要。要想养好活爽的水质,必先培出优良的藻相和健壮的水草。下面惠农网小编就和您讲讲河蟹养殖水质调节建议及常见水质问题解决方案。

   一、水深控制

   做到“春浅、夏满、秋勤、冬深”。具体是春季水深应控制在60~80厘米;夏季将水位灌至最满,至少应保证1米以上;秋季要勤换水,保持溶氧充足、水质良好;冬季要保持较深水位,一般要求在1.2米以上,以利于越冬。

   二、换水

   要适时加注新水和换水。通常春末夏初以加注新水为主,一般每隔10天左右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量为3厘米左右,加水可在白天进行。到盛夏来临时,池塘水应灌到较满的位置。6-9月5天左右换水一次,换水量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内,换水时间一般要求在后半夜至上午10时;秋天如发现水质变坏或遇闷热的天气则要及时换水。

   三、水质监测

   有条件的地方要定期测定水温、溶氧、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和pH等。及时记录有关数据、河蟹吃食和天气情况,并加强巡塘,观察池塘水质变化和水色状况。根据监测和观察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来调节水质。

   四、水环境改良剂的使用

   养殖期应每隔半个月交替使用“底改立得”“益水宝”“益利多”“底佳净”“底改黑金”等水环境改良剂来维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条件。

   五、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案

   1.水体发红(特别是由稻田改造的塘)

   由于稻草等草根的腐烂,甲藻大量繁殖,绿藻长不起来。处理方法:第一天用“解毒益水爽”,第二天用肥水黄金组合“小球藻种”配合“促肥”或“肥藻王”补充藻种培水。

   2.水体发白

   主要是浮游动物太多(沙虫、轮虫、基虾)。用“伊微乳”杀虫后,3天后用“小球藻种”配合“促肥”或“肥藻王”培养藻类。

   3.水体发黑

   主要是藻类老化,藻类死亡。一般不需要再肥水,注意增氧。建议先用带增氧剂的“底质净”,第二天进水20厘米左右,补充新鲜藻种。

   4.水体突然变清,倒藻

   主要是天气变化或使用药物后,藻类应激死亡。建议使用“小球藻种”配合“促肥”或“肥藻王”迅速培肥水质,同时注意增氧。

   5.水体白沫多,发黏,表层有油膜

   主要是藻类老化,建议换水30厘米,同时泼洒“解毒应激宝”或“应激解毒安”。

   6.氨氮偏高

   主要是残饵粪便的蓄积难以降解。建议使用“益水清”或“解毒应激宝”降解氨氮的毒性,第二天泼洒“益水宝”或“益利多”。

   7.酸碱度偏高

   一种情况是肥水后3~5天,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太旺盛,池塘表层水在下午pH偏高(测试时取中、下层水比较,再和上午表层水比较)。一般不要采取措施,5天后会恢复正常。另一种情况是当地水质和土质原因造成的 pH 偏高。上午先用“益水清”或“解毒应激宝”缓解毒性,下午用“三效底改”,晚上将“益水宝”和红糖泡起来,第二天上午泼洒即可。

   8.酸碱度偏低

   少量多次使用熟石灰,6千克/(亩·米),可以酌情连用;中后期塘底饲料酸败,用“小球藻种”配合“促肥”或“肥藻王”补充藻种培水,适当肥水逐步提高并稳定pH。

   9.亚硝酸盐偏高

   单一产品很难降。多换水,多增氧。建议:先用“亚硝消”+“底改立得”,第二天泼洒“解毒益水爽”和磷肥,通过以磷促氮,加快水体藻类生长速度,注意不要使用氮肥。

   以上就是惠农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河蟹养殖水质调节建议及常见水质问题解决方案,上述药剂方案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全!蓝藻裸甲藻和青苔,从此远离自家池塘。养殖十年经验之谈
鱼类养殖的调水技术
好水才能养好蟹 蟹池春季水质调节至关重要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卵囊藻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效果如何?
【藻润解析】每周知识问答合集(21-25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