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展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

  日前,笔者来到了福建福清龙山街道先强村,穿过一片苍翠的火龙果林,下车便看到一池碧波荡漾的鱼塘,路旁挺拔的榕树郁郁葱葱,撑出一片绿荫。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里是星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真以为误入了一个休闲农庄。

  在旁边小院落的员工办公生活区,笔者见到了负责人潘礼明。

  办公生活区建在猪舍旁

  “你肯定不相信,办公生活区旁边就是猪舍。”潘礼明笑着说,星源公司的猪舍没有呛人的臭味,而且实现了污染零排放。传统的养猪场,远远便飘出一股难闻的臭味,漫天的蚊蝇更是让人不敢靠近。而星源公司竟然把办公生活区建在猪舍旁,最近处不过一两米的距离。

  潘礼明的“大胆”是有原因的。

  过去,星源公司的养猪场和传统养猪场一样,将污水直接排放出去,对周边村民影响很大。“畜牧业不走环保路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听专家说循环农业好,公司就赶了回‘时髦’,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走循环农业道路。”潘礼明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星源公司在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依据循环农业的“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理,进行粪污循环利用方案设计,通过技术集成,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构建了存栏万头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循环利用模式,解决了猪场粪便污染问题。虽然这600多万元在别人看来是没必要的环保投入,却让潘礼明和他的星源公司尝到了“甜头”。

  猪粪也能变宝贝

  针对固液分离的粪渣含水率低,便于干化处理的特性,星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利用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年产双孢蘑菇200多吨和姬松茸3.4吨。

  为了消纳区域内部的固体猪粪、菌渣等废弃物,星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3600平方米的有机肥厂房,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年产有机肥1.1万多吨,年实现产值600多万元,同时消纳区域内各种固体废弃物2500吨左右,年节约有机肥原料成本约50多万元。

  星源公司还率先引进了沼气发电技术,成为全省第一家安装沼气发电机的企业。“沼气发电不仅满足了全场职工的生活用能,多余的电力还能用于企业生产。”潘礼明说,公司每年利用沼气可发电70万千瓦时,既避免了沼气直接排放破坏大气环境,又为猪场年节约电费40多万元。同时,发电产生的余热通过管内闭路循环,夏季用于污水加温,冬季用于小猪保温和污水升温。

  “猪舍里也安装了空调,消化一部分用不完的电。”潘礼明介绍,为了配合沼液的施肥利用,公司还投资150多万元建设了全自动喷灌系统,对耕地进行自动喷灌,对果树和蔬菜喷施沼液,年消纳沼液3.6万立方米,节约化肥成本35万元。

  经济效益源源不断

  在发展过程中,星源公司还不断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在畜牧养殖和水果园等方面与台湾业内专家、商人开展深入合作,发挥自身粪污循环产业链的优势,借助台湾农业的领先技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拓展市场,实现互惠互利。

  通过闽台合作,引进台湾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和新品种,提升了公司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使公司在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星源公司与台湾千惠生物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该公司研发的生物菌剂,进行饲料微生物菌剂和环境用微生物菌剂的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生猪饲养水平和猪肉品质,改善了养殖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粪污循环利用模式,星源农牧将养猪产生的猪粪、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利用、固体粪渣利用以及沼液综合利用等多道工序,形成“生猪养殖—食用菌生产—有机肥产品—沼气发电—生产生活能源—种植施肥—鱼塘养殖”生态循环的立体种养模式,养猪场变成了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绿色工厂,给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猪也能养出“生产性观光”,你这是要逆天吗?
真假?这两个猪场都只需1个人管理,猪场连排污口都没有……
围绕沼气池 造循环农业
集约化化猪场粪便污水综合利用技术案例分析
种养结合高效发展 玩转生态循环农业
海门市人民政府 沼液利用遇运输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