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要点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理位置,尽早建好规格为 80m*9m*3m 左右的拱形塑料大棚进行地面解冻增加地温,棚内两侧向内3m处顶棚安装悬挂微喷水管和喷头;棚内陆面进行旋耕松土找平越平越好,并充分压实,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利于秧苗生长。

标准的棚外排水沟和作业道

播种前用16%咪鲜胺·杀瞑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倍浸种5—6天,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并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g拌种100斤(以干种计算)预防青枯、立枯病。

甲霜灵拌种预防青枯、立枯病

  基质育秧适合规格为58*28*2.5㎝底部孔眼少或无孔的硬盘和软秧盘,防止养分流失,机插大田一般用秧25—30盘/亩左右。基质蓬松后装入秧盘、刮平,铺盘基质厚度保持1.8-2cm,不需镇压。每盘播干种计算130-150g,精播匀播,一般保持每平方厘米不少于3粒种子,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

浇足底水,使基质饱和但水不流出秧盘底孔为原则,注意不可大水冲浇,以免冲跑种子和基质中的养分,再用基质覆盖好种子,刮平并去处多余基质,保持覆盖厚度0.5㎝。


播种机播种

  将播好种子的秧盘按由里向外顺序排列摆放棚内陆面上,将秧盘边缘相互重叠排放;在摆好的秧盘上覆盖无纺布覆盖,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利于快速出苗。

摆盘后覆盖无纺布保温保湿

  出苗前当基质干燥时,应及时利用微喷喷施补水。出苗顶土后适当控制水分,基质表面发白应补水,整个苗期应保持基质湿润,保持含水量65—70%的水分。

出苗前白天基质表面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出苗后气温维持适温的低限,控制幼苗徒长。当大量种子发芽立针时,大片基质被顶起及时揭去无纺布,晾干覆盖的基质,并用笤帚轻扫使基质散落到秧苗根部,并适当浇水冲去叶面基质。

立针期

一叶一心

棚内整体苗齐、苗壮、苗色正

  苗后一叶一心时用25%甲霜灵或35%瑞苗清兑水泼浇或喷雾防治青枯、立枯病。二叶一心时追施离乳肥硫酸铵15kg/亩。

基质育秧根子就是好

  当秧苗3.5—4叶时根系发达可以起苗移栽,移栽前1—2天需施送嫁肥硫酸铵25kg/亩。

基质秧苗移栽缓秧快、成活率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育苗基质
育足适龄壮秧 提高机插质量(201204)
机械化种植有机水稻技术
水稻烂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北方寒地水稻的生育进程
水稻烂秧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