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植基础|作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部位及方法

根系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根系来完成的。因而,植物的根系粗壮发达、生活力强、耐肥耐水是植物丰产的基础。

一、根吸收养分的部位

据离体根研究,根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以上的分生组织区,大致离根尖1cm,这是因为在结构上,内皮层的凯氏带尚未分化出来,韧皮部和木质部都开始了分化,初具输送养分和水分能力;在生理活性上,也是根部细胞生长最快,呼吸作用旺盛,质膜正急骤增加的地方。就一条根而言,幼嫩根吸收能力比衰老根强,同一时期越靠近基部吸收能力越弱。

根毛因其数量多、吸收面积大、有黏性、易与土壤颗粒紧贴而使根系养分吸收的速度与数量成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地增加。根毛主要分布在根系的成熟区,因此根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大约在离根尖10cm以内,愈靠近根尖的地方吸收能力愈强。

根系吸肥的特点决定了在施肥实践中应注意肥料施用的位置及深度。

二、根可吸收的养分形态

植物根能吸收的养分形态有气态、离子态和分子态3种。气态养分有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硫和水汽等。气态养分主要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植物体内,也可以从多孔的叶子进入,即由气孔经细胞间隙进入叶内。

植物根吸收各种离子态养分。

土壤中能被植物根吸收的分子态养分种类不多,而且也不如离子态养分易进入植物体,植物只能吸收一些小分子的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糖类、磷脂类、植酸、生长素、维生素和抗生素等,一般认为有机分子的脂溶性大小,决定着它们进入植物体内部的难易。大多数有机物须先经微生物分解转变为离子态养分以后,才能较为顺利地被植物吸收利用。

三、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

土壤中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有3种——截获、扩散和质流。

1、截获

截获指植物根在土壤中伸长并与其紧密接触,使根释放出的H+和HCO₃﹣与土壤胶体上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直接交换而被根系吸收的过程。这种吸取养分的方式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土壤固相上交换性离子可以与根系表面离子养分直接进行交换,而不一定通过土壤溶液达到根表面;第二,根系在土体中所占的空间对整个土体来说是很小的,况且并非所有根的表面都能对周围土壤中交换性离子进行截获,所以仅仅靠根系生长时直接获得的养分也是有限的,一般只占植物吸收总量的0.2%~10%,远远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2、扩散

扩散是由于根系吸收养分而使根圈附近和离根较远处的离子浓度存在浓度梯度而引起的土壤中养分的移动。土壤中养分扩散是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植物不断从根部土壤中吸收养分,使根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浓度相对降低,或者施肥也会造成根表土壤和土体之间的养分浓度差异,使土体中养分浓度高于根表土壤的养分浓度,因此就引起了养分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扩散作用。

3、质流

质流是因植物蒸腾、根系吸水而引起的水流中所携带的溶质由土壤向根部流动的过程。其作用过程是植物蒸腾作用消耗了根际土壤中大量水分以后,造成根际土壤水分亏缺,而植物根系为了维持植物蒸腾作用,必须不断地从根周围环境中吸取水分,土壤中含有的多种水溶性养分也就随着水分的流动带到根的表面,为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认为,在长距离时,质流是补充养分的主要形式;而在短距离内,扩散作用则更为重要。如果从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来讲,硝酸态氮素移动性较大,质流可提供大量的氮素,但磷和钾较少。氮素通过扩散作用输送的距离比磷和钾要远得多,磷的扩散远远低于钾。

四、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

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离子进入根细胞可划分为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两种形式。

1、被动吸收

被动吸收又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势梯度的吸收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养分可通过扩散、质流等方式进入根细胞。

(1)养分通过扩散、质流等形式进入根细胞。离子态养分无论是通过截获、扩散或质流都能进入根细胞。但一般不通过细胞膜,对整个组织来说,一般不能通过内皮层。

(2)离子交换。植物吸收离子态养分,还可以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进入植物体内。一般情况是根细胞外的氢离子和黏粒扩散层交换性阳离子进行交换。

2、主动吸收

主动吸收又称为代谢吸收,是一个逆电化学势梯度且消耗能量的吸收过程,且有选择性。

(1)植物体内离子态养分的浓度常比土壤溶液的浓度高出很多倍,有时竟高达十倍至数百倍,而且植物根系仍能不断地吸收这种养分,并不见养分有外溢现象。

(2)为什么植物吸收养分有高度选择性,而不是外界环境中有什么养分,就吸收什么养分。

(3)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强度与其代谢作用密切相关,并不决定于外界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常表现出植物生长旺盛,吸收强度就大,生长衰弱,吸收强度就小。

究竟养分如何进入植物细胞膜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不少假说,但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真正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目前,从能量的观点和酶的动力学原理来研究植物主动吸收离子态养分,并提出载体学说、离子泵学说等。

但对于离子半径大小相似、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相互间还存在着争夺载体运载的现象。例如,K+和NH4﹣和Cl﹣在被植物吸收时,彼此就有对抗现象。 主动吸收的离子只要细胞保持着活力,离子就不会释放出来,它们也不与外界环境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五、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

植物根系不仅能吸收无机养分,也能吸收有机态养分。这是20世纪初随着无菌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而得到证实的,当然植物并不是什么样的有机养分都能吸收,而主要是限于那些分子量小、结构比较简单的有机物,同时也与被吸收的有机物性质有关。如大麦能吸收赖氨酸,玉米能吸收甘氨酸,大麦、小麦和菜豆能吸收各种磷酸己糖和磷酸甘油酸,水稻幼苗能直接吸收各种氨基酸、核苷酸以及核酸等。近年来,微量放射自显影的研究指出,以14C标记的腐殖酸分子能完整地被植物根所吸收,并可输送到茎叶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物根系如何吃饭?
植物的根部营养吸收的途径概述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什么是柑橘丛枝菌根?它能对生长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呢
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
利用基质进行果菜无土栽培,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