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涪陵的未来规划是这样的,看规划专家的分析!
第一章  龙潭概况
一、地理位置
龙潭镇位于涪陵区西南边缘,镇政府驻地距涪陵主城区60公里,南距南川区43公里,西距重庆主城90公里。有涪(陵)南(川)路,龙(潭)石(溪)路,龙(潭)乾(丰)路,龙(潭)石(沱)路横穿集镇而过。
二、自然地理
龙潭镇属坪上低山平坝区,以平坝低山为主,兼有丘陵、山地、河谷形态。镇驻地海拔670米。中部平坝浅丘,地貌呈盆状。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足,四季分明,春暖多寒潮,夏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寒多冰霜。常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1290小时,常年无霜期281天,年降雨量1100至1200毫米。常年最大风力6至7级,冬季多西北风。
第二节  资源条件
一、水资源
龙潭镇降水丰富,龙潭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54.3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49.0毫米,龙潭镇内水资源蕴藏总量2350万立方米,龙潭镇现有水库总蓄水量达到1283万立方米。
拟建中的黑塘水库总库容128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面积4.23万亩,每年可向城市供水1460万立方米,向场镇供水236万立方米,向农村人畜饮水190万立方米。
二、农业资源
龙潭属亚热带气候,海拔600—800米,四季分明,阳光充沛,雨水充足,多为山地、丘陵、平坝、河漫滩地,山丘森林茂密,丘间农田延绵,小溪蜿蜒穿行,大小水库镶嵌其间,土地肥沃的地理环境优势突出。
龙潭大米外观油浸、入口清香、口感滋润、营养丰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2年、2003年注册认可,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于2002年授予龙潭大米为“放心米”。入选《中国名优产品》,2004年获“中国著名畅销品牌”荣誉称号。
三、旅游资源
龙潭镇旅游资源丰富,包括:
万天宫:建于康熙年间,解放前系中国道教场所,位于镇驻地500米,龙潭河畔,占地668平方米。解放后被毁,先后用作供销社仓库、屠宰场、榨油房、酒厂等。2000年8月,经涪陵区佛教协会批准得以恢复,更名为凤翔寺。
河鲁题刻:系著名数学家何鲁于1943年为当时的龙潭学子梁文纯旧居所题楹联,位于龙潭镇中心卫生院。上联“拓地作名园几树红梅添诗意”,下联“临泊成胜景一湾绿水护草堂”,横批“居之安”。行楷遒劲,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
狮子嘴岩墓群:建于东汉,位于新乐村西南1.3公里,共有25座,分布在长200米,宽70米,距山脚10米岩石上。此墓群坐北向南,长方墓石,弧形顶,是涪陵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较好。
官家墓:位于群星村6社,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棺3冢,纹雕精美,围墙厚重,垛子气派,凸现一方坟茔精华。
另外,龙潭镇境内还有观音阁、群乐宫、大堂寺、仙人崖石刻、平桥摩崖石刻、三元桥等名胜古迹。龙潭镇是典型的粮猪型经济,属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龙潭牌大米享誉四方,素有“米粮仓”之称。
第三节  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龙潭镇清代名为龙潭子场,清末置龙潭乡。民国20年置为龙潭镇,24年复改为乡,31年分置崇兴乡后一直设为乡。1962年由龙潭公社分置大同公社。1981年更名为龙潭坝公社。1985年3月撤乡置为龙潭镇。1992年7月撤区并乡,新村乡、大同乡合并于龙潭镇,1998年12月复置新村乡。2008年5月涪陵区行政区划调整,新村乡重新合并于龙潭镇。
第二章  龙潭镇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  优势与机遇分析
一、区域性经济支点:具有广阔的辐射空间
1、周边地区的中心镇
首先,从可建设用地来看,龙潭镇相较于周边地区的其它乡镇,其地势更为平坦,适宜集中开发建设区域相对较大,用地条件可有效支撑其中心镇的规模拓展。其次,龙潭镇是周边地区的经济龙头。龙潭镇在周边地区表现出经济引领势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约4.5亿,为周边5个乡镇的2倍以上,增长速度也处于领先地位。
2、四区县交界地带的中心镇
龙潭镇所在的周边地区与南川区、巴南区、武隆县相连,四区县交界地带的几个乡镇中,龙潭镇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非农人口及城镇人口均位列各乡镇之首,由此可见,龙潭镇也是四区交界地带的人口支点。此外,从这几个乡镇人口特点来看,2010年四区县交界地带的乡镇均表现为户籍人口高于常住人口,人口整体呈净流出趋势,不过从人口净流出比例看,龙潭镇净流出率21.5%为各乡镇最低,由此说明龙潭镇对人口吸纳能力相对更强,中心镇职能凸显。
3、周边乡镇接受所在区县主城的辐射作用弱
事实上,四区县交界地带的各乡镇距离各自所属区县中心城区的距离均较远,直线距离一般都在30公里以上,这些乡镇尽管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各自区县管辖,但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接受所在区县中心城区的辐射并不明显,四区县交界地带成为各自主城难以辐射的“真空”区域,龙潭镇因而有望提升地位,行使更大区域的中心镇辐射集聚功能。
以龙潭镇为中心,半径10公里可包括龙潭周边的各涪陵乡镇,半径20公里则包括了四区县交界地带的15个乡镇,可看作是龙潭镇的辐射腹地,其分别为涪陵区的龙潭、青羊、大顺、同乐、增福,巴南的丰盛、南川的乾丰、石溪、冷水关、太平场、鸣玉、民主、骑龙以及武隆的凤来、庙垭。这15个乡镇幅员面积约980km2,2010年户籍人口约30万,常住人口约20万,人口规模与一个小城市相当。
商贸市场:传统贸易活动兴旺
龙潭镇历来是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中心。龙潭场是全重庆市为数不多的“隔日场”,二、四、六、八、十都为“赶场”日,场镇贸易十分兴旺,人气指数高。周边乡镇居民沿袭传统习惯,对历史上形成的场镇交易行为方式表现出较高的依赖度,促成龙潭镇进一步强化其区域性物资集散地功能。2011年,龙潭镇全年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达到6.59亿,金融存款余额达到3.77亿。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及商贸传统集聚于此,交相辉映,使得龙潭镇在周边乡镇的知名度与依赖度日益提高,这为龙潭镇吸引周边人流集聚、壮大服务人口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口的集聚为带动房地产等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也为农业镇转型创造了条件。
在2018年3月市政府批准的“”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中,对龙潭的产业定位
产业空间发展策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涪陵发展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能源产业示范区,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重庆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长江上游知名人文风景旅游目的地。
农业发展布局指引:规划形成“四区多园”的总体布局。
“四区”指四个差异化的农业发展片区,主要包括:规划区周边的城郊都市农业区;以珍溪镇、百胜镇、南沱镇、清溪镇为主的沿江高效农业区;以龙潭镇、青羊镇、马武镇为主的坪上特色农业区;以武陵山镇、大木镇为主的后山生态农业区。
“多园”主要包括:涪陵现代农业(榨菜)科技园区(国家级),南沱、龙潭、义和(金科)、龙桥(绿杨溪)、珍溪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龙潭创意农业园区。
工业发展布局指引:规划构建“一区、两园、两基地、多节点”的总体格局。
“一区”指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强化技术自主创新,高效推进页岩气勘探开采,加快综合利用,积极争取建立起国家级页岩气研发中心、装备制造基地、页岩气精细化工三项职能,打造“中国页岩气之都”。依据生产特征,空间布局呈现“小集中、大分散”格局,勘探开采散点布局,研发中心布局于城市中心区的科技创新园区,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集中布局于涪陵工业园和白涛工业园。
“两园”指涪陵工业园和白涛工业园。涪陵工业园包括李渡工业园和龙桥工业园(含新妙-石沱工业拓展区),白涛工业园包括白涛化工园和清溪工业园。李渡工业园聚集现代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材料、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龙桥工业园依托龙头港区建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化纤产业,关闭或搬迁既有化肥企业;启动新妙-石沱工业拓展区,聚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关闭或搬迁既有化工企业。适度发展白涛化工园和清溪工业园,重点推动既有化工和材料产业的提档升级,培育页岩气化工的本地运营,至规划期末应逐步关闭或搬迁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化工和冶炼企业。“两园”均适度吸纳区域周边的同类优质产业聚集。
“两基地”指船舶建造基地和清洁能源基地。船舶建造基地分组团布局在马鞍街道、江北街道、珍溪镇等长江沿岸,清洁能源基地布局在南沱镇,规划期内为发展核能预控发展空间。
“多节点”指在重点镇和有特色资源的小城镇中预留适宜比例的产业用地,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初步加工、手工艺品简单制作以及产品包装、配送等根植乡村资源的无污染产业类型。珍溪镇、百胜镇、龙潭镇马武镇、增福镇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蔺市镇、大顺镇、武陵山镇、大木镇重点发展旅游纪念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制造。
商贸服务业:规划形成“两圈三市、四副、三节点、多网点”总体布局。“两圈”指服务全区的涪陵城市级综合商业中心,包括江南组团核心商圈和李渡商圈,满足涪陵和周边区县的消费休闲需求。“三市”指李渡现代物流园区中综合市场、鹅颈关综合市场、龙桥专业市场,提供区域级的商贸市场职能。“四副”指依托4个功能组团的组团级商业服务中心和专业市场。“三节点”指依托珍溪镇、龙潭镇、焦石镇的镇级商业综合服务节点和专业市场。“多网点”指依托一般镇的商业综合服务网点和农村集贸市场。
(六)旅游业发展布局指引
充分展示涪陵“长江、乌江、武陵山”等大山大水之美;“白鹤梁题刻、816地下核工程、涪陵榨菜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等历史人文之美;“安镇村、大顺村、大田村、凤阳村”等田园村落之美,大力推进多样化旅游产品,积极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坚持“旅游+”,加快旅游与农业、工业、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全力培育旅游发展新业态;优化旅游服务与设施建设,营造旅游发展新环境,推动涪陵旅游高质量发展,满足高品质生活要求。
规划形成“一心三节点、两带五片区”的总体布局。“一心”指以涪陵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积极争取成为渝东南的旅游门户和组织中心。“三节点”指位于武陵山镇、龙潭镇、白涛街道的3处旅游接待节点。“两带”指长江特色休闲带和乌江文化体验带。“五片区”指山地避暑度假片区、四季田园度假片区、城市旅游功能区、创新型农业旅游示范区和乌江生态休闲旅游区。
涪陵规划应用系统上的龙潭卫星图

龙潭用地规划

区位分析

城乡空间结构分析图

产业

交通,马龙一级路(S102省道),规划有南涪高速、渝湘二线高速

适合田园综合体、创意农业、农业观光旅游的地理条件,涪陵规划应用系统上的龙潭田园风貌鸟瞰。

龙潭党委政府  下一步做法
突出乡村振兴,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稳固发展传统农业。进一步提升大米、水果、蔬菜、畜禽等优势产业,切实承担起涪陵乃至重庆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保障重要区域、重要“粮仓”和“菜篮子”重任,进一步提高“龙潭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规范完善农业园区管理,积极争取项目扶持政策,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土地流转力度,稳妥做好园区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积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全力做好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电商企业。
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全力做好南两高速路、马龙一级路、黑塘水库及黑塘水库复建公路建设协调工作;加快对已争取到计划的公路、人行便道等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大镇、村公路管护力度;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启动五显村区级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工作;完成大田湾等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工程;完成新乐、大同、双河等3个村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二)突出规建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着力提高场镇建设规划水平,用好农村C、D级危房改造等政策;完善水、电、气、通讯、网络、公共交通、场镇停车场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场镇商铺经营、行车、停车秩序;开展违法建筑集中整治,切实保证违法建设“减存量、零增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户容院貌规范整治,提升农村群众居住品质。
加快推进文化发展。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人格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和勤俭节约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推进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开展各类节会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参加区五运会。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开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开展一次畜禽养殖场排污综合整治工作;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行为;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加大龙潭河巡查、管护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改厕,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350户改厕任务;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突出协调联动,推进“四城同创”工作
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调整创建内容,增加“全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创建工作;进一步浓厚创建氛围,规范整改一批宣传标识;加大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建设等硬件投入,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环境卫生持续改变、群众素质持续提升,人人共享创建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仁寿县•60个乡镇简要
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方案
大庆大同
忻府区城镇化工作
合肥市人民政府: 撤销高刘镇设立高刘街道
21铺面强势进驻龙潭河镇商业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