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效合一,夹层锂结构抑制枝晶生长

第一作者:Ying Xu、TaoLi

通讯作者:康毅进

通讯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亮点:

1. 设计了一种夹层结构(石墨相氮化碳/碳布结构),实现了位点定向的无枝晶Li沉积。

2. g‐C3N4/CC作为基底,在2 mA cm−2电流密度下具有≈80 mV的小过电位,能够在超过1500 h的时间内保持优异循环稳定性。

3. 此外,组装的全电池(Li/g‐C3N4/CC为负极,LiCoO2为正极) 性能也很突出,循环300圈的库仑效率达到99.4%。

锂金属负极的优势与挑战

锂金属电池的理论容量高达3860 mAh/g,近10倍于传统的石墨负极锂电池,被视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然而锂金属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枝晶引起电池短路,导致性能快速衰退,循环寿命大幅下降。因此,有效解决枝晶生长问题是锂金属电池高效安全应用的前提。

成果简介

有鉴于此,电子科技大学康毅进教授团队与美国西北大学合作,设计了一种夹层结构(石墨相氮化碳/碳布结构)作为金属锂电沉积/剥离的基底,所形成的石墨相氮化碳/锂/碳布结构作为锂金属电池负极具有优异性能。

TOC

一方面碳布作为锂沉积的基底,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从而降低锂沉积的有效电流密度,抑制枝晶的生长;另一方面,氮化碳中的吡啶型和吡咯型氮是“亲锂”元素,可有效调节锂离子的分布,消除锂在沉积过程中的尖端效应,抑制枝晶的生长。同时,氮化碳作为中间层也可从物理上阻碍枝晶的生长。

因此,结合多方面作用,金属锂可大量均匀的沉积在氮化碳/碳布中,其金属锂的储存量是单纯碳布储存量的2倍,是铜片的2.5倍。作为电极能体现出来的容量为2619.8 mAh/g,能达到金属锂理论容量的~68%。将夹层结构的锂作为电极,在Li-Li的对称电池中,可以实现高电流密度(2 mA/cm2)下高达1500小时的无枝晶循环电镀/剥离锂(相同条件下,金属锂只能循环约400小时)。并且,在全电池测试中,夹层结构的锂也表现出更加优异的性能。该设计不仅有利于实现高性能的锂金属电池,同时对锂金属电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点1. 夹层结构(g-C3N4/CC)的制备

首先通过简单的热聚合作用制备具有不同量覆盖的碳布(g-C3N4/CC)并通过XRD, Raman,SEM等表征证明g-C3N4的存在及其均匀的分布(图1)。

图1. CC,g-C3N4以及g-C3N4/CCs的XRD,SEM,FT-IR。

其中0.2 M的尿素浓度体现出最佳的性能(图2)。

图2. 1.0 mAcm-2电流密度下,不同尿素浓度对应的样品的电压曲线。

要点2:锂沉积形成g-C3N4/Li/CC夹层结构

其次,通过XPS etching中Li、C、以及N元素含量随etching时间的变化确定金属Li通过电沉积确实是沉积在g-C3N4与CC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层结构,而相对应的,若单纯的CC作为集流体,金属Li直接沉积在其表面(图3)。

图3. XPS确定Li、C、以及N元素含量随刻蚀深度的变化。

然后,以1 mA/cm2的电流密度不断沉积锂可发现,单纯的Cu片可容纳≈75 mAh/cm2的金属Li,单纯的CC可容纳≈125 mAh/cm2,而g-C3N4/CC则可容纳≈250 mAh/cm2的金属Li(图4)。并且通过SEM可发现,金属Li在CC上的沉积也是不均匀的,且大量沉积时,金属Li以蓬松的结构沉积在整个CC基底的外表面,而并不是在CC中碳纤维互相交织所形成的的内部空间中沉积。而g-C3N4/CC做基底时,Li首先沉积在g-C3N4与CC之间,当大量的Li沉积时,表面的g-C3N4撑破作为新的金属Li的沉积位点,最终金属Li均匀且致密的沉积在g-C3N4/CC之间。

图4. (a)在1.0 mA cm−2电流密度下电沉积Li过程中,分别以铜、CC和0.2 Mg‐C3N4/CC作为基底时的电压曲线。(b,c)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不同容量Li沉积后,CC和0.2 M g‐C3N4/CC的形貌演变(SEM图像中的颜色,灰色:CC,棕色:g‐C3N4,绿色:金属Li)。

要点3. g-C3N4/Li/CC的半电池、全电池性能

最后,将沉积有10 mAh/cm2的Li/g-C3N4/CC作为电池负极,在Li-Li测试中,2 mA/cm2条件下可循环充放电超过1500个小时,并保持均匀光滑的形貌,同时EIS 测试也表明其具有稳定的界面电阻(图5)。

图5. 对称电池中,Li/g-C3N4/CC负极的长循环测试。

并且,与LCO组成全电池,也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图6)。

图6. LiCoO2-Li非对称电池中,Li/g-C3N4/CC负极的性能测试。

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g‐C3N4均匀覆盖的CC基底的制备以及g‐C3N4/CC基底作为锂金属电池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证明了金属锂可以沉积在g‐C3N4层和CC层之间的夹层中。g‐C3N4是亲锂的,能够调节锂离子的分布并消除枝晶生长的尖端效应。g‐C3N4/CC作为基底,结合CC的高比表面积,可以实现均匀定向的Li沉积和高容量存储。此外,这一结构策略具有多种优点,可能有助于探索其他功能材料。

电池学术QQ群:116212839

参考文献:

Ying Xu, Tao Li, LipingWang, Yijin Kang.Interlayered Dendrite-Free Lithium Plating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DOI: 10.1002/adma.20190166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166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大学AM:一招N、P共掺杂改性3D碳骨架制备稳定的3D锂金属负极
如何组装扣电,才可实现可重复的全电池性能?终于有人总结了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软包电池失效分析研究
《AFM》:高能量密度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高可逆锂宿主材料!
锂电池
揭底“无负极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