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碣石纵横谈 |碣石山的神话与传说

古老而神奇的碣石山,是在先秦时即被尊称为“神岳”的历史名山。有关碣石山的神话与传说,史书不乏记载,而民间流传的则更多一些。

充满上古传奇色彩的《山海经》,记载碣石山云“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碣石玉”——无疑是一种神美的传说。《汉书·沟洫志》记云:“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厎柱,破碣石,堕断天地之性。”这自然是在介绍一种把大禹神话化的大气磅礴的改天换地的神奇传说了。与这一传说媲美的,是昌黎民间多年流传的“小碣石”天桥柱是大禹治水时拴船用的桩子,云其上多年留有远古时治水的大禹拴船的铁箍遗痕等。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在谈及秦始皇在碣石山沿海求仙时,转述了晋朝学者伏琛的《三齐略记》记载的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遂崩,仅得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皆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这是在说碣石山在渤海沿岸多少年来呈现“岌岌东趣”(“趣”通“趋”,趋向,奔向)于大海之状的来由。

前些年,笔者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整理出《碣石山得名的传说》。全文如下:

咱们昌黎城北的碣石山,是咋得的“碣石”这样一个山名呢?这里有一个特别古老的传说。

众所周知,碣石山是渤海边上一座特出的大山,大大小小有上百座山峰,这些山峰簇拥着似天桥柱石般的主峰娘娘顶。长期生活在碣石山周围的人几乎都知道,碣石山有“大碣石”和“小碣石”之分。那“大碣石”,自然是指娘娘顶了,在山下,特别是海里头,远远地瞅着,娘娘顶那高高耸起的顶尖很像一个指航的石柱子。“小碣石”指的又是哪儿?“小碣石”在碣石山前看不见,它藏在娘娘顶的背后的一个山崖上,是一柱直立高耸的峭岩,有五六层楼高,远远看像一个插在娘娘顶后坡西北角下的“棒槌”,山里人都跟它叫“棒槌山”,也有跟它叫“天桥柱”的。棒槌山要是挺立在碣石山前头的话,那就比承德的磬锤峰还醒目,还惹人眼了。古时候,人们都称娘娘顶为“大碣石”,跟棒槌山叫“小碣石”。

“小碣石”还有一个名儿,叫“拴船桩”。“拴船桩”,谁拴船?大禹!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来过碣石山,在那儿拴住船,上的岸。如今,细看,那石柱上还有铁环的印儿,旁边还有不知啥时候谁刻的“禹王系船处”五个大字,只是那几个字儿叫雨侵苔剥的,已经模糊不清了。正因大禹这么一来,碣石山才有了名儿,成了几千年来谁都想登登的观海名山,揽胜神峰。

那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整个神州大地到处都泡在水里,稍低一点的山都淹住了。渤海边上的碣石山挺高的,这时候多半截也泡在水里了,水面到了棒槌山的小半截上。咱们中国的山川走势,从北向南,像一条龙从海里爬出来,龙脑袋在四川和甘肃那儿,龙尾巴在河北,标志就是碣石山,碣石山就像龙刚刚脱水,翘起的那个尾巴。这不是咱们瞎说,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里记的清清楚楚:“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勃”是渤海,“碣”是碣石山,“勃碣”是渤海边上的碣石山。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就这道“东北流”的山川没有被洪水吞没,能走道儿,别的地方只能驾船走了。大禹治水,得先探地形。他要探地形,得顺着这道山川走,过不去的地方就驾船。大禹挺有脑瓜,瞅着那个地方能疏流,就在那个地方叫人插个木桩子。人们跟这个作标记的木桩子叫“楬橥”。大禹顺着这道山川从西北向东北一路走来,一路不知插了多少楬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道山川的尽头——碣石山。与碣石山紧连着的是燕山群峰,从燕山上下来,有一段地势低的地方被水淹住了,不算小,也不算低的碣石山当时成了海中的一座岛。无奈,大禹只好乘船去碣石山。船在水中走来走去,到了碣石山。就在这时,天头又突然变坏了,风雨交加,大浪滔天。大禹领着人同风浪搏斗,却怎么也找不着理想的靠岸的地方。猛然间,大禹发现有一个像楬橥的石桩子,豁然屹立在山旁,把船驶过去,拴在那上边一点也没有问题。大禹亲自掌舵,大伙齐心协力,一下就把船靠了过去,拴到了石桩子上。拴住了船,上了碣石山,大禹和大伙都长舒了一口气,心里话:今个儿多亏碰到了这个石桩子,要不不定咋的。说也怪,他们一上岸,天头就变好了,原来差点要他们的命的地方,一下子风平浪静了。他们生火做饭,结庐而息。大禹登上碣石山顶,放眼远望,只见大海深深,茫然无际。他知道,这里已是山之尽头海之畔了,把水都疏导到这里,水患就没有了。只是,这工程太大了,不是一年两年能干成的事儿。他希望,早一天把水都撵到这儿。头离开碣石山时,他手下的人想在碣石山立个楬橥,大禹说:“甭立了。这儿有天生的'楬’石,这在水中望着像航标的圆柱形山顶就是大'楬石’,这拴船的石桩子就是小'楬石’……”他这样一说,大伙都点头称是。打那以后,渤海边上有“大楬石”、“小楬石”的消息就传开了,人们都把这座治水终点的山叫“楬石山”了。后来,人们把“楬”的“木”字偏旁换成了“石”字,“楬石山”就写成“碣石山”了。

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当了天子,开始接受天下九州的贡品。他闲下无事,与他的助手伯益写了一本《山海经》,尽记治水时到过的地方的山川湖海。在《北山经》中,他特意记载了“碣石之山”。后来,有人为歌颂大禹治理天下的功绩,还写了一本《禹贡》,在“冀州”和“导山”中都专门提到了“碣石”。据此看,人们一直传说碣石山的名儿是大禹起的,一点都不假。

正因大禹治水时到过碣石山,碣石山成了北方的一座神山。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在这儿结庐修行的方士很多,据传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成了仙。这就惹得秦始皇、汉武帝都跑到这儿求仙来了,到这儿就对“大碣石”、“小碣石”顶礼膜拜,想沾沾大禹的神气儿。曹操不善,他没有到这儿求仙拜神,领会了碣石山的真谛,写了一首千古绝唱《观沧海》。离开碣石山,他还写了一首同样有名的《龟虽寿》,说“神龟虽寿,犹有终时”。他能写出这首诗,准是在碣石山想到了大禹:像大禹这样的传奇人物,也不能长命百岁,求仙又有何用,还不如做一个“志在千里”的“老骥”。曹操算是真正理解了给碣石山起名的大禹。

在碣石山所在地,多年盛传不少有关碣石山的民间传说。在诸多民间传说中,有两个传说比较完整、生动,一个是关于碣石山主峰名称的,名《娘娘顶的传说》;一个是有关碣石山远离于海的,名《沙坨峪的由来》。

《娘娘顶的传说》,神奇,风趣,讲述的是民间传说中的神仙为争占碣石山的顶峰而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八仙中的张果老最早看中了碣石山顶尖的台地,在其上修真养性。因而,碣石山的台形绝顶被称作“仙人台”。后来,封神榜上的云霄、碧霄、琼霄三位仙女云游至此,看中了雄奇瑰丽、紫气缭绕的仙人台,有意在这里结庐修炼,但看到上面有炼丹炉,便知已有神仙占下。大姐碧霄叹息晚来一步,欲带两个妹妹就此离去。三妹琼霄不干,说荒山野岭本来无主,为何男人占得,女人就占不得,偏要争上一争。多谋善断的二姐碧霄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妙计,跟大姐和三妹一说,姐妹三人围着碣石山绕了一圈就走了。过了不知多少日子,这三个仙女又来到仙人台,在山顶大排酒宴,款待各路神仙。酒席宴上,三姐妹一边劝酒,一边向大家介绍这里的风光名胜,如同主人细数家珍一般,还笑着请大家以后常来作客。这样一来,可气坏了张果老。三姐妹没同他打招呼,就在山顶上待客,他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见三姐妹充当起主人来,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了。他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冷笑一声说:“山人斗胆,借问一声,三位娘娘方才讲的是真话,还是酒后戏言?”琼霄问:“此话怎讲?”张果老说:“若是酒后戏言,山人付之一笑!若不是戏言,就是强宾夺主,霸占山人福地!”琼霄小脸一拉拉,瞪圆两眼珠,手攥剑把闯到张果老的面前说:“你再说一遍!”张果老撩起道袍,也往前迈了一步。眼看两人要打起来,云霄连忙喝住了三妹琼霄,转身对张果老笑着说:“果老年高望重,何人不敬?怎么和女孩儿家斗起嘴来了!快坐下喝酒,休再提此事。”张果老不干,执意要把是非曲直分辩清楚。在座的各路神仙一见事情闹僵,怕不好收场,纷纷起座告辞。二姐碧霄见状,笑着站起身来,劝大家暂留一步,又对着张果老略施一礼说:“刚才三妹冒犯尊严,我这里代为赔礼了。不过,果老一定要弄清这山顶到底属谁,也好,那就请你先说说理据吧!”张果老打个哈哈,说他自从离开唐明皇就隐居在这里来了。碧霄一笑,说她们姐妹三个从姜太公封神台下来就来了,比张果老要早上一千多年。说着,就领着众仙来到仙台顶西北不远的“小碣石”天桥柱前,从天桥柱的斑驳青苔中抠出一根上面刻着“碧霄”两个蝇头小字的金簪。这当然是三姐妹头一次来做的手脚了。张果老一看,情知中了三姐妹的计谋,想揭穿一时又拿不出依据,回到酒席宴上,说了几句气话,一跺脚走了。张果老当时气得不知说啥好了,想走个远远的,可他又舍不得碣石山的好风景,就在仙台顶后顶下面的山坡上修了一座院子,委委屈屈住下了。一见张果老这样,云霄也觉得挺不好意思,就劝两个妹妹别占仙台顶的顶尖,在前顶的前头山坡上结庐修行。后来,人们就把张果老住的地方叫“果老院”,把三姐妹的落脚之地——碧霞宫叫成了“娘娘庙”。因占据仙人台主要是二姐碧霄的功劳,人们就把仙人台又叫成了“碧云峰”,把二姐排到大姐前头去了,整个山顶也被叫成了“娘娘顶”。据说,仙人台上一直遗有张果老与曹国舅等仙人对弈的石棋盘,还有他在一气之下跺的脚印。当然,这都是古人为了显示碣石山的神奇,杜撰的神话传说了。从流传的情况看,这个传说流传已经不知有多少百年了;现在,人们大多称碣石山的主峰为“仙台顶”或“娘娘顶”,特别是“娘娘顶”之称叫得更加广远,也许是其中饱含着对机智聪敏的三姐妹的偏爱吧!

▲ 清朝初年昌黎县知事徐可大在仙台顶前顶峭壁题刻的“碧云峰”镌字

另一个传说,也与八仙中的人物有关。相传八仙结伴到碣石山游玩,因韩湘子是当地人,铁拐李就问他昌黎管辖的地面有多大,韩湘子用手往南一指说:“从碣石山往南都是呀!”铁拐李笑了:“我寻思山北还不定有多少地方呢!闹半天就山南这么个小蜗牛壳!”韩湘子听了,羞得满脸通红。他暗暗地想,我湘子枉为仙人,怎么不给给家乡办件好事呢?于是,就轻轻驾云来到渤海岸边,望着滔滔大海琢磨开了。突然,他眼睛一亮,手一拍,说了一声:有了!海这么大,我何不向龙王借块土地给乡亲们耕种呢!说话间,他使了个分水法,跃进大海深处,不一刻走进了渤海龙宫。进了龙宫,韩湘子跟龙王寒暄一番,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提出跟龙王借五十里土地,待家乡父老丰衣足食以后逐年还清。龙王本不乐意,但拘着八仙的情面,只好答应先借三十里。说着,龙王命令鲤鱼元帅把海疆从昌黎地界退后三十里。韩湘子见事已成,起身要走,被龙王拦住了。龙王说口说无凭,得立个契约为证。韩湘子眼珠一转,提笔就写,写完后一字一句地念给龙王听。龙王一听,其中规定每年还一“县”给它,满心欢喜,看也没看就在契约上签了名,盖了印。到第一年退还期到来这一天,韩湘子早早来到大海边,一边洗海澡,一边用自己穿的草鞋从海底捞沙子,倒在海滩上。他一边堆沙子,一边吹法气,只见那小沙堆,顷刻之间就变成了高十数丈,长达数十里的大沙丘,横遮海岸。到涨晚潮时,龙王发起大水想淹没碣石山前新出现的一大片土地,却被韩湘子堆起的大沙丘给挡住了。韩湘子站在沙丘顶上,看着越涨越高的潮水,笑吟吟地问龙王:“大王想干啥呀?”龙王气冲冲地说:“要回一县土地!”韩湘子又笑着问:“凭啥?”龙王急忙掏出契约,仔细一看,傻了眼,那上面分明写的是“一年还—线”,不是一年还一“县”。“线”和“县”音同字不同,韩湘子早在写这张契约的时候就捣了鬼。龙王气得干翻白眼,只好落潮回龙宫去了。从那以后,碣石山南再也不是一小蜗牛壳之地,出现了一大片退海平原,海岸线也由山脚不远处退至三十里开外去了。如今,昌黎海边有一条高大的沙丘像条金色的巨龙蜿蜒横卧在渤海滩上,多者七八列,少者二三列,最高的海拔达40多米,像小山的高峰,人们多年跟这沙丘叫“沙坨峪”。一道道沙坨峪,呈波状起伏,既威武又壮观,据说都是韩湘子为防备龙王索回那三十里海疆精心布下的。当然,这是古人为解释变幻万端的大自然现象,而杜撰的神话传说了。昌黎沿海沙丘海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这一带沿岸东南季风较强,足以把滦河、饮马河和洋河(在抚宁县境)等河流送入海中的细沙吹上大致呈南北走向的海岸,积沙成丘。由于沙丘物质主要为磨圆度较好的细沙,海风吹来,常常缓缓向内陆移动,对附近的农田和村庄造成威胁,新中国成立后在其地设立了林场,几次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已使大部分沙丘基本固定下来,不少地方变成了林区。《沙坨峪的由来》,是一个多年流传的神话传说,但它却反映了这一带历史上的沧桑巨变。民间传说中的韩湘子,据说是以隋朝以前在今辽宁锦州、朝阳一带设置的昌黎郡为郡望的唐朝大文学家,自称“昌黎人”的韩愈的侄子,因他不想科举成名,在碣石山麓的小西山结庐修行,后遇张果老,被度化成仙。要按这种说法计算,碣石山远离于海,则是在唐朝以后了,这倒也大体合乎碣石山前近一两千年的沧桑之变。

▲ 绵延达上百里的碣石山前的海岸沙丘

诚然,关于碣石山的神话与传说,远不止这些了。截至新世纪之初,昌黎县民间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的碣石山传说与故事有60多篇,辑印有《碣石山传说与故事》上、下两册。近年,碣石山传说与故事已经被列如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这些神话与传说中,不难看出,碣石山在远古时就是相当神奇的,数千年来,它在人们心目中始终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由此也可得知,碣石山从来就不是一座平凡的山,一座默默无闻的山,尽管它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到人间行”。

昌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小瞧了咱家的源影寺塔,它可是全国知名~~
故游忆· 远眺曹操观沧海之碣石山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河北昌黎 碣石山
古今学界心目中的碣石
北方行记(二百二十一)秦皇岛风光览昌黎碣石山胜景(四)
【历史记忆】《山海经》和《禹贡》的相关记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