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东:天地有自然,人性有本然,顺之而行就是人间正道。

虽然,表面看来,老子和孔子,儒家和道家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形象的说老子撂下一个“道”字之后,就仙游而去了;孔子则仁义礼智信地说了一大套,而且还栖栖遑遑地在列国之间,来回穿梭的说。

 

但是,实际上老子和孔子在思想,存在着很大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就其本质而言,两者是完全一致的。

 

因为,

老子所说的“道”,就是自然规律、客观规律,而说了道就不言其他,就是在强调,必须按照“道”,按照客观规律来生活;

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也是“道”,也是客观规律,只是这些都是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或者标准。

人的行为与思想,符合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就是符合客观规律。

 

因为,所谓的人性终究不过像人这样特定的物质组合方式,表现出来的基本特性而已。

所以,当把人性讲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完全站在物质的角度上,而不带有任何人的主观性的话,那么人性就是天道。

 

反过来,天道落实到人的身上,就是人性;落实到每个个体身上,就是每一个个体的本性。

 

所以,无论老子还是孔子,其思想的本质,都是首先要找到并遵循客观规律,都是要寻找一条正道,然后再利用客观规律,利用这个正道,来修正自身,管理社会。


只不过,虽然表面上看,他们一个更倾向于以天道为参照物,一个更侧重于以人道为参照物。

但是,由于天与人是一体的,所以,他们所要寻找的,其实是相同的一个“正”。

 

所以,天地自然,人性本然,就是“正”的基准,顺之而行就是人间正道。

 

正是基于对这种具有超越性的“正”的理解与信仰。

所以,在古代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一种,沿着这条正道,尊重人性,并利用人性来进行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其结果就是所有中国人都会说的那句话——无为而治。

而这也是儒道两家在对社会管理上的认识的交点。


以上内容来自于《论语十论》课程讲义

 

主讲:朱东老师


199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

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学者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公众号国学顾问

十数年潜心学问,笔耕不辍

著有:

《原易》

《老子解析》

《论语通今》

《大学归正》

《中庸衍义》

《孟子大观》

 等书籍。 


 









具体课程安排

 此番课程将以视频方式呈现。


下附课程时间表及购买之方法:


6月08日 周三 首播《论君子·上》

6月11日 周六 首播《论君子·下》

6月15日 周三 首播 《论仁义·上》

6月18日 周六 首播 《论仁义·下》

6月22日 周三 首播 《论礼乐》

6月25日 周六 首播 《论智勇》

6月29日 周三 首播 《论正道》

7月02日 周六 首播 《论孝亲》

7月06日 周三 首播 《论言行》

7月09日 周六 首播 《论交友》

7月13日 周三 首播 《论志学》

7月16日 周六 首播 《论权信》





全部12堂课程合计收费360元


注意事项:课程一经开播,即不接受退款申请。

 

购买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要懂这2句诗词,人在做天在看,其余皆闲事
《天地本然》
人间正道
《周易治要》精华摘要
人间正道是猪肉太贵,全民吃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