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潇潇洒洒过晚年(心态篇)

潇潇洒洒过晚年(心态篇)

鸥鹭(风光画意摄影)
2018-11-12 阅读2495
阿鲲 - 钢琴和长笛的主题

  前几年,当我正步入耳顺之年时,突然有这样的感慨:前半生为自己留下了什么?名、利、金钱?不是。而是要归零,重新认识自我,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潇洒过晚年。于是,将自己经历过来的点滴变成于人于己的心态篇,也算是莫大的成就吧⋯⋯

  人怎样才能开心:其实人的一生肯定是不开心多于开心,因为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尽管一生你觉得只有几件开心事,你怀念它,回忆它,就能赶走一切不开心。过去的不开心更不值一提,将它放下,当前的不开心让过去的开心替代,那么你就无烦恼啦。

  怎样看名利:在职之时名利有可能因你的付出而获得,这时也应该变为对你日后付出的鞭策。功成身退后,名利则是过眼云烟,如再争名夺利必自伤,更应将名利抛弃,重新做人,重新做个百毒不侵的中老年人,那么尽管你未必有百岁命亦会有百岁的精神。

  入静:杞人忧天属不静,耿耿于怀亦属不静,坐怀不乱皆静也。尽管过去喜欢热闹,争强好胜,皆逢场作兴。世事凡尘如灰尘,一扫即光,留下一片清静,要学会适时孤独,相当于气功入静,渐入佳景,才会坦然,才会宽容,船在肚里自由自在,一帆风顺。

  觅想:觅就是寻觅。无人寻觅坏东西,都在寻觅珍品,故然之是正能量。想就是联想,可以增加对事物联系的想象。而联系又是唯物辩证法半个核心,学会联想可以增长智慧。觅想如同怀旧,怀旧怀的是开心,激情,会令人振奋。觅想同样觅的是开心。不同之处前者是过去时,后者是将来时,前者现实,后者不现实,也不怕,一但心想事成,晚年幸福无忧。

  重新择偶:年青人的偶像可能是影星歌星,立年之后可能是成功之星,不管功成或不成而身己退,偶像应是吴仪和岚清。淡忘,坦然,豁达,宽容,助人,行善便成为伴侶,一生为伴为何不笑。

  关于脾气:众所周知,脾气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好大程度受习惯的影响。好的习惯可以产生好的脾气,坏的习惯也会造就坏的脾气。有人认为人老了脾气就越大,其实只是以老卖老。因为年轻人有坏脾气很正常,因为可能他们未成熟,耳顺之年也应阅人无数,也应该成熟,是否脾气应该越来越好呢?至于有些老人主观,固执,专横,不原谅人,不应该是年龄斌予的专利,只是以老卖老,自欺欺人的愚昧,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呢?

身心健康重于身体健康:一直我都有个话题,是先有身心健康才有身体健康还是先有身体健康才有身心健康?我坚信是前者的。好多人可能本未倒置了,认为情绪受生理影响,病理影响,将不良的情绪归究经期、更年期、中风,老人痴呆,我承认当局者会有精神紧张和心理问题,但我认为有先入为主的成份,怪罪成是生理病理的必然反映而不去重视它。试问:牢骚太盛是否肝火上盛所致?我的答案是牢骚太盛引起肝火。再试问有抑郁症是否肝郁引起?我的答案是抑郁引起肝郁。我预计90%以上的人不赞成我的观点,会认为我荒谬,但的确是我尝试过的感受。不妨不愿钻牛角钻的人用逆逻辑思维探讨一下,肯定会延寿。

  生老病死说:生老病死是人类及所有有生命的东西的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只有顺应。 什么是顺应,它有别于适应。易经里面核心的道理只有一个,有阴必有阳,没有好与不好,只有可能是好可能是不好,因为它们在变化中或看你怎么看,由此组成了六十四卦。阴和阳是辩证的,辩字有个言,言就是思维,就是意识。要顺应,不能靠天,不能靠地,只能靠人,靠自己,从而实现天、地、人合一,这就叫顺应。 要顺应当然有一个要素,这就是意识。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和一切生物独一无二的特征,不同的意识对恶与丑,得与失,正与负,好与不好,能与不能都有不同的答案,直接支配着人的生老病死,能不断看懂的就是顺应。所以,我们不可改变自然法则,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意识,这就是人生的历程。

  生老病死之生:生是出生、新生、生命;生存,生活;人的历程为一生、上半生、下半生,都是象征神圣和有意义的事情。出生是始,只有一次,无得选择,好似天命,新生却有得选择,可以无数次。人的智慧不在乎出生如何,只在乎能否知道新生和把握机会,因为新生可以周而复始延续生命,使你活得更灿烂。生存和生活也就是一个活字,怎样才能活得潇洒,活得有意义就是乐观的人的生存之道,它同样可以使你活得更灿烂。人生历程可歌可泣,每个人都有光彩的一页,有的人的历程书本很厚,除了光彩的只有一页,其余都记录了倒霉的一页页,那倒不如将倒霉的一页页撕掉,只剩下光彩的哪怕是一页,那你一生就不只是光彩了吗?何来这么多怨气呢?把握新生,活出意义,留下光彩不是很完美吗?

  生老病死之老:老对于很多人来说象似可怕甚至恐怖的事情,因为他们怕失去。怕失去青春,怕失去光环,怕失去生命,他们不知道,不会失去的是经历与智慧。其实老有老的活法,只看你怎样看待老。我们有时被一句话所迷惑,就是以“看破红尘”为自豪,但背后留下的结果只是厌世,真是自作自受。我曾在我的自传里说过,世间凡尘我看得透但我不会看破,看破就绝对化了,对世间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却对自己有影响,因而偏见接踵而来,对社会,对朋友,对自己都有偏见,最终只是自作自受。其实老人有老人的优势,好似爬山,站得高望得远,望一下你的历程,用现时的观点重新审视你的人生,保证可以重获新生,老也会注入新的细胞,老又有什么可怕呢?所有偏见都会一拍即散,每天都有新的思维面对社会,面对家人,面对朋友,面对自己,这就是老的活法,可能越活越年轻呢。家有一老,就成一宝,不要成为杂草

  生老病死的'病':生老病死,病排在了可怕的第三位,但也是逃避不了的。现在人们也好怪,病了不起怕病会好不好,而是怕负担不起费用因而造成心理压力,好象谈病色变。其实坐以待毙不如积极面对,选择对了你将受益。病其实要治要防的是病毒,除此之外都不要看作病,中医理论是讲究机体的阴阳平衡,出现不平衡就表现为所谓病症。要达到阴阳平衡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就是药物取代不了的良方!动物在自然界里懂得缺什么补充什么,为什么人类不会呢?就是对药物的依赖,一切药物都是治标,养成良好习惯保持阴阳平衡才是治本,因而对病来说,首先是观念和意识,其次就是心态,所有长寿的人两点都不会缺。至于病毒是需要控制的,是药三分毒,化疗杀死了人的细胞,其实也是杀人的武器,用与不用,见人见智。所谓病毒都不是外来入侵,都是体内暴发,原因西医说:免疫力下降;中医说:阴阳不平衡,你喜欢用药,还是自我调节,也是见人见智。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可本人近来药越吃越少,尽量不吃,身体却越来越好才得出以上荒诞的结论。

  生老病死之“死”说:人固有一死,谁也不能违抗。但为什么有人长寿,有人却不如意。我也赞成宿命,但赞成不等于任由而重要是顺应。其实很多人对死很恐惧,特别到病到老时,认为老天要收拾自己,因此唯命是从。为什么有人会长寿,不是他们的基因,不是他们的环境,不是他们的物质,而是看他快乐不快乐,也即精神。快乐就是一种精神状态。就是所谓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自己的道理。人老机器坏谁也改变不了,但机器坏不等于不能运行,勤保养勤维护仍会涛声依旧。只要在行为上量力而行,在心态上大智若愚,从容不迫,在形态上返老还童,增加好奇心和新兴趣,提炼老的修行,还能激活新的因子和活力,曰积月累,终能延寿。再有总结一生,去掉过去不良习惯,保留和发扬乐观积极的一面,你的寿命也会百尺竿头。细想一下不难做到吧……

  如何包容:做人能做到容言,容事,容人真得好难,因为人是好胜的动物,人有尊严,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人往高处走,尤如百舸争游,不免产生忌妒和恶毒,所以包容不可能说到做到。常言道,忍耐是有极限的。因而阻碍了包容的实现。其实包容是一种修炼,一种涵养,人不可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但可以影响别人,你能包容别人就是在改变自己,影响别人。要做到包容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要经历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你老了,经历多了犯错也多,也恨过骂过,没关系,恨过也好,骂过也好,放下就行。不然老天怎么会先安排一个更年期,再来一个退休症候群,最后一个老人痴呆症去度过你的晚年呢?因为发泄完了就统统失忆,不然不会耳顺,才能做老人精而不做老人渣。

  怎样才算与人为善:人与人相处讲究一种善意,很多人都想为别人好但为什么别人不接受,老找不出原因而结果适得其反,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原因只有一个,你太自以为是了。什么叫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也就是没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因此,学会换位思考,才能与人为善。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假如我是你,假如我是他,那么你的好心别人容易接受多了。比如说,一个人犯了错,你去指责他,他可能不接受,或者表面接受心里却不满,如果你说句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知道去改就行了,可能效果截然相反,因为谁不曾犯错,谁不护短。这叫将心比心,这也叫包容,这不仅让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改善,气量和格局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与人为善不是表面的形态而是内在的东西,是要排除杂念练内功的,功底越深,形成习惯,你的人际网络不愁不和,那才算做到与人为善了。

  人的情绪管理:大家会认为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有没有想过,它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和自己成长之间诸多问题态度所在。常言道,情绪决定思绪,情绪决定心态,情绪决定行动。台湾曾仕强教授有一讲座叫情绪管理值得去接纳,情绪管理者不是别人,就是自己。能管住自己情绪的人才是高人。情绪来源于两个方面,就是外界和内部,外界是指环境,人必然受环境影响,内部即自身,人的教育程度,修养会决定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但有人认为,自己闹情绪全部是外界所逼,然而无法控制自己,一个连自己情绪都不能管理的人怎会抓住机遇,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情绪来源两方面,但控制管理只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内部就是自己。有人觉得不受外部影响很难,听一个故事你就会认为可以做到的:甲和乙一起到商场,遇到服务员态度极差,甲就开骂,而乙却对服务员彬彬有理说对不起,甲不悦,乙说了一句:我为什么要让别人的行为控制我的情绪呢?回顾一下,我们做了多少回笨蛋。

  再说情绪:所有长寿的人之所以长寿,都在于他们的心态,而影响他们心态的就是情绪。其实,情绪会影响人的心跳,血压以及生理,一个易怒的人心跳、血压会不稳定,伤肝伤脾,直接破坏人体的平衡,特别是老年人,藏腑、血管脆弱更易受损,殊不知多少人死于情绪之下。举一反三,我们是否预防于萌芽呢?我们经常劝别人:息怒,息怒,而自己却整天对自已抱不平,甚至对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使自己的情绪有了个不良的定向,久而久之不可自拔。人为什么不能放下,是他们不尊重客观规律,比如青春,过去就过去了,人有几年青春饭,有人自暴自弃,狂吃青春饭,饱了就一无事处。其实,人在青年、中年、老年的不同时期都各有作为,都各有优势,为何不放下过去,过好现在和将来呢?烧香为什么总是三枝,就是代表过去,现在,将来。为什么还要舍二求一,明明过去的不可挽回还要死抓不放,那也因为人有记忆的天性。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单在于财富和金钱,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情绪,这才是长寿之本。有了这种意识,才会平和,才会与世无争,才会找到自我,这种情绪才是良好的情绪。年轻的朋友现在就开始修练自己的情绪吧,慢慢熬一鼎人生的“固若金汤”。

  耳顺之年再看“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酷似爱的名言一直各持己见,殊不知,经历过成长,事业,爱情,婚姻,社交各种过程,起起伏伏,现在再回味,新意无穷。过去,有人赞成这句话,是因为心上人难求天长地久。不赞成这句话,是厌恶只在乎曾经拥有的花心哥嫂。其实都很幼稚,片面。假如将其狭意延伸,从单指爱情延伸到事业、理想、生活、社交,你可能会感觉到古人不无道理:1、万物皆变,不可能天长地久一成不变,如不变,皆老旧也,也终废弃。2、时代在变,万象更新,你跟不上时代,抱住天长地久,那只会病树前头万木春,万木当然不会是你。3、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多在一刹那间,很多人都想定格在这一刻,但都不可能,唯有在乎曾经拥有,变为自己美好的回忆,绝对没错。4、人有追求的天性,为追求美好,追求未来去不断改变自己,人才能成长,才会进步,如停留在天长地久只是一种惰性,而不会是知足常乐的解释。5、知足常乐者往往记忆人生最美好的一刻已经足够而不会贪婪,那么天长地久是否有点不知足而贪婪呢?回顾一下,恍然大悟,不觉自己可笑。

  保持年轻的心态:年轻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可以留给自己于美,给予别人于美,它是一种内在美的东西。其实人世间就象一个社会,永远存在美与丑,阳光与黑暗,关乎你怎么去看。比如爱好摄影的人,总是把世间最美好的一刹那定格,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将美留给自己并给予别人。心态尤如摄影,你会无时不刻地去发现美,才可能有美的作品,反之,有记者专门去揭露,因此他们总是去着力发现丑的东西。由此可见,你的心态是否年轻决定你的心态取向和思维定势。我曾说过一句,艺术教会我做人,其中也包括心态。你每天都在不遗余力地去发现美,尽管是在一个臭水塘(如下图),你都会给予自己和别人正能量,你的心态将永葆青春。人为什么有魅力,有气质,有内涵, 全看他是否有正能量的折射,有美的心态。一个经常寻找负面的人不会有年轻和美的心态,甚至虽然年龄不大心态却老了,只剩下一个躯壳活在世上。因此你愿意心态年轻与否完全可以选择的,当然,经常去发现美就要适合发现美的思维定势,需要不断修练,那么你将会越活越年轻。

  反璞归真:人来自大自然当然应回归大自然。人奋斗了半辈子为了什么?就是要过幸福的生活。最近常听说,什么是幸福?你认为幸福就是幸福很有道理。追求是积极的,但追求什么人各有志,有人奋斗半辈想得到下半辈的奢华享受,我觉得这样活得很累,而且难得知足。近日我重新翻开《瓦尔登湖》这本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圣经》同时评为人生25部首选经典的书籍,它崇尚追求大自然和简朴的生活,正好与我步入耳顺之年的追求相同,前面十八篇有感,也贯穿其思路。这样耳顺之年不会认为没得到奢华的享受而闷闷不乐,指责他人,指责自己,何况还有攀比作宠。还是找到一片能找到的大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绿洲心安理得,与世无争。人奋斗了半辈子应该休息了,应该回到宁静不再喧哗的世界,因为大自然和简朴可以随手而得,再去追求名利,奢华,不会累死也会折寿。因此,该放下的全都放下!该淡忘的全都淡忘,你会豁然开朗,放下和淡忘才是最好的享受,活在心灵中的瓦尔登湖湖畔。注:《瓦尔登湖》[美] 亨利.大卫.梭罗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如何才算低调:许多人都告诫自己要低调做人,但老做不到低调,为什么呢?首先我们看看低调是属于一个什么的范畴?是一种形态还是一种心态、修养和人格?我认为是内在的东西,而且要做到低调是一种高级的造化。什么是低调,就是不张扬,不发泄。做了好事不张扬,有了成绩不张扬,有了成绩不露富,受了委屈不发泄。看来很难做到,因为人喜欢好强,这才有自信,因为人喜欢直爽,这样做人坦然。如低调作为一种心态,一种修养,一种人格,要修成正果那肯定要舍弃某些方面,要舍弃好强与直爽,保留自信和坦然。久而久之,你会觉得你会高大起来,因为低调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敬的人。弄清楚这些低调不难吧……

  人生奋斗离不开职场和身边的人,也就是处人处事的环境对象,其实,一个人做得怎样,都成客观现实,不可改变,只在于自已怎么看,别人怎么看。我们说过,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自己做好自己,从自我成就的角度去想是对的,假如从进一步的层次去想,比如低调做人,那么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了。在职场上总会遇到总结工作和评功摆好的机会,也总会有不同的眼光,假如你有了成就,贪天之功为己有,肯定会惹人不满,因为成绩总是团队的结果。不妨在你评功摆好时多把功劳归于大家,多挑自己的不足或找出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方面,这样,别人就会对你往肯定的方面去想。如果老是为自已歌功颂德,别人会专挑你的毛病,尽管你做了非凡的工作也一钱不值。因此,谦卑低调受人肯定,摆功高调令人质疑,这也是一种换位思考或叫逆向思维,不是心计,而是一种适应人们心理活动的处事能力。不妨把自己摆进去试试,你就知道怎样做到低调了……

  随遇而安是一种度量:孟子:“言圣人之心,不以贫贱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贵而有动於中,随遇而安,无预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这就是高人的态度。随遇而安 就是能安于所处的各种境遇。从字面看来好象不是积极的态度,其实不然,随遇而安就是要面对现实,就算是事与愿违的现实都要勇于负责去面对,那不就是积极的态度和正能量吗?谁都有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说棘手的事情,你有随遇而安的心态你才会冷静,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反则欲速则不达。面对现实也需要以静制动,以不变去应万变。

  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它使你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世界。很多人体会不到,就是没把它作为一种修养去修炼,还没跳出抱怨的圈子,整天或遇到不称心的事情牢骚满腹,怨声载道甚至耿耿于怀,活得很累,如果你把它作为一种修炼,你定会豁然开朗,才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生活多么有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呢? 1.懂得淡忘才不会患得患失。过去只代表过去,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完全放下才有新的一天,不然老是昨天,走不进今天和明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就是岳飞大义凛然的写照,我们学一下岳飞,每天都开始新的生活,抱怨二字就会扔掉。 2、懂得感恩。记得别人的好是感恩的精髓。世上没有完人,就算是仇人,哪怕他只有一丁点优点,你能看出来你的心胸是豁达的,会欣赏别人优点的人绝对不会是不懂感恩的人,不用学习,不用进修,你就专门找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的优点都会在你身上闪光,抱怨二字再也找不回来。 3、要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抱怨的人就是坏习惯太多,好习惯太少。斤斤计较,说三道四,怀才不遇都会令你抱怨不己,好的习惯就会有好的形象,当你不会抱怨时,你会突然高大起来。 抱怨的人身边没朋友,有都是抱怨的人。不抱怨的人到处是朋友包括不认识的人,这就是感染的威力,这也就是不抱怨的世界。

  消除偏见是人的一种修养:偏见是对人对事一种以偏概全或一概而论主观的看法。一般表现为“我对谁有看法”,这种主观的成见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甚至影响你目标的实现而不管是什么目标。在现实中偏见无处不在,无人不有,关键在于及时检讨及时消除,消除在萌芽或树苗状态中才不致于成为参天大树。偏见其实是一种主观的设限,是一种自以为是,以我为中心的表现,这种设限,限制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为设置了一道防人的防火墙,倒不如说把自己封锁在防火墙里面,自以为高明却使自已成为了小人,没有比作茧自缚的形容更贴切了,可笑可悲吗?

  当下,很多有为的年轻人,深知要吸收正能量才能活得有价值,这不失为对一代不如一代说的抨击。但什么才是正能量或者说怎么释放负能量呢?都是我有感触的课题,不妨推出以探讨……… 什么是正能量,也就是令人积极和正面的东西,可以令你远离消沉。其实,要保持正能量很简单,有一加一减两种途径,加就是用积极心态影响积塑造自己,减就是遗弃不良习惯嗜好,抵制消极心态,每天去实行,你就是正能量因子。 要学会原来不在意的几种行为,它们都是增加正能量,释放负能量的良方:1、大智若愚。它是低调做人的方法,也是一种涵养,厚积薄发你会得到度量的提升,因为包容和大度是实质性的正能量。 2、贪新忘旧。不是指感情而是指观念,没有新思维头脑会固化,接收不了新信息也接收不了正能量,更不懂得放下,舍弃“耿耿于怀”去释放负能量。 3、尝试孤独。弧独寂寞难求,它可令你清静沉思,每每刷新,重启。 4、敢于幻想。幻想都是好的东西,敢于幻想奇迹,幻想不可能,因为很多成功都源于原来认为的不可能。5、自我欣赏。爱自己才有自信,我是最捧的,我相信自已还行,不错。

  良心是什么?就是善良之心。良心比作是狭义,善心则是广义了,有善才有良,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孔子三字经一开头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佛门也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名言;我们也经常用善始善终,积善积德告诫自己,这一切都教导人们要从善从良。善良还是一种内在和潜在的东西,最简单不过的就是凭良心做事,凭良心做事就会善有善报。假如你有良心,你会心安理得,一生舒畅,谁给的,自己给的,也是老天的回报。埋没良心你会惶惶不可终日,也是自己给的,同时也是老天的惩罚。我们从这牛角尖钻出来,做到有良心非常简单,就是做一切事情首先为别人着想,良心就不会跑掉,恩赐自然会来,不妨试试,形成习惯你就能领略去善有善报的喜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每天念三遍,30天改变磁场
如何保持正能量:11个绝妙的习惯
低调做人竟有这么多的益处
为何会讨厌每天发正能量的人?
60年代人情绪更平和
?世界上最有能量的语言,一定要经常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