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橱柜里,父亲珍藏一生的秘密

      在老家,父亲一直有一个专用橱柜,平日里总是上着锁。其实这个橱柜并没有锁着什么值钱的财物,都是一些普通的东西,父亲的钱财存折之类的物品从来都不会放在这儿,但他却把橱柜里的东西看得比钱财还要重要。从小我就知道父亲一直独自掌管这个橱柜,就连母亲都不允许私下打开,每每打开橱柜后父亲就把钥匙藏了起来,没有人知道钥匙放在哪里。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对橱柜不闻不问,可我从小就对父亲的橱柜充满了好奇,却无从知道这个橱柜的秘密。时隔多年,我也记不清父亲的里面到底是些什么。儿时只是隐约记得父亲橱柜里工工整整的摆放着陈旧的日记本,有皮草的,有布面的,大大小小,好几本颜色……

      那是我还很小,父亲不允许看他的橱柜,在父亲的威严下也就不再去看,只是有时候时不时的父亲独自打开橱柜将那几本日记本拿了出来,独自翻阅,时而拿起笔在上面认真的写着什么,有时圈圈画画,有时记录几页,也不知道父亲在做什么。儿时的我识字不多,便也不知道父亲记录什么,但是他从不让我和妹妹翻阅他的日记本,看他的橱柜。

      很多年了,心里总是有些好奇,却不敢问父亲,似乎父亲也不想让我知道什么。父亲的橱柜就那么一直锁着,那个橱柜还是母亲结婚时的嫁妆,如今也四十多年了,经过岁月的腐蚀,已经锈迹斑斑,不过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像宝贝一样守护着它。

      直到2009年,父亲又打开了他的橱柜,我无意间看到父亲又在翻看橱柜里的那几本日记本,这次父亲没有回避我的意思,他大方的在我面前记录,翻看,而我也就怀着这些年的好奇心问父亲我能否看看你的日记,对父亲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好奇你的日记本和橱柜里的东西,父亲默不作声轻轻地将手中的日记本递到我的手里,叮嘱我说看完了给他,不要乱说,之后,父亲就一边看着我,一边吞云吐雾的抽烟,似乎深思……

      我如获至宝,颤抖的打开了父亲的日记本,'丰收″两字映入眼帘,我想可能是那个时代,靠半年红薯充饥的人们最大的心愿吧!由于年岁太久,封面已经破旧不堪,好几处都有掉页,只好用透明胶粘贴,腐蚀严重。打开内页,泛黄的日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爷爷过世之后每一年发生的事件以及生活里的感悟。

      这样的日记本有四本,内页里似乎还有油脂的痕迹和水滴的印记,我慢慢的翻看着父亲的这几本日记本,父亲读书不多,打地主分田地之后,文化大革命让父亲中断了学业,在家务农,一边跟着爷爷学木匠,一边坚持学习毛主席思想的感悟,所以父亲在日记本上的话几乎没有什么华丽的文词,字不漂亮,却很认真,看得出父亲是用心在写,用心记录了当年的事情和心得体会。

      除了这四本平常的日记本以外还有一本非常陈旧的账本,上面用钢笔清清楚楚记录着借账和欠账,记录着当年发生的事件造成的损失,每一笔账目都清清楚楚记录了所发生账目的原因,借款背后的还款日期等等。除了经济账目之外,父亲还将平时亲友往来的生辰日期全部记录在案,在父亲的这几本日记本上,清清楚楚的展示了父亲结婚以来的一系列事件。

      诸如下放人民公社食堂,起早贪黑靠挣工分养家之类。当时家中一穷二白,父亲六姐妹,两个妹妹,三个弟弟(小弟已幺折),父亲是老大,自然就成了家庭的脊梁,爷爷常年在外,家中条件陷入绝境,尽管成绩优秀,父亲也只得被迫辍学。为了增补家中收入,十六岁的他就去集市上卖柴,回来时去生产大队干活挣工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一肩挑起了家庭重担。


      父亲在日记里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当年的这些事件,如果不是父亲的日记,我至今都不知道当年发生什么,父亲是如何年纪轻轻的白手起家,姑姑的改嫁父亲是如何在何等艰难的处境,分文没有的情况下再次给姑姑置办了嫁妆,让姑姑找到了一生所依,而此时的父亲一无所有,家中空空如也。



      父亲在日记里写道:同年XXXX嫁入本镇。时隔多年翻看父亲的日记时,才明白日记本上如何有了深深的泪滴痕迹,难以想象父亲当年是在何等艰难的处境悲痛之中写下了这些文字,而这些事母亲也知道的不多,父亲从未在我们面前提起,有时无意间的谈起,父亲还在刻意回避。



      只是有时候看着父亲拿起日记本时神情凝重,夹杂着声声低沉叹息。也许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父亲到底是为什么?那一声叹息,经历了多少年不堪回首的往事!



      实行农村联产责任制后,父亲清清楚楚的在日记本上写道,责任制以来彻底结束了人民公社的时代,在生产大队上分到了两亩田地,在日记本这一页,虽然时间久远,却能分明的看到父亲写下这篇日记的油印夹杂着泪水的痕迹,也许我不能完全理解父亲当时的心情,或许只有父亲才会懂得那些经历过的峥嵘岁月,经历过人民公社食堂忍饥挨饿的日子,而今分到了田地之后那种喜极而泣的心情,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非亲身体验很难能明白……



      是啊,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追求温饱的年代,还有什么比多劳多得,自己当家做主更激动人心?而父亲记录的这篇日记,或许唯有文字才能表达他的内心,而他经历了从白手起家,到爷爷去世,姑姑改嫁,此时分到田地的他来说,何尝不是上天的恩赐?他怎能抑制住自己激动的泪水?



      1969年,父亲二十三岁结婚,母亲则是同村的女孩,出身于贫农家庭,当时父亲家庭贫困,遭遇了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清汤白水的将母亲娶回家,一头猪摆了一个酒席便已算是结婚,母亲则是在这种环境下跟了贫穷的父亲,如今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岁月。



      翻开父亲的日记本,1969年之后的日记就显得零零碎碎,基本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和往来账目,而1980年之后的日记也就看不出父亲多少沉重的心情,也许就是那时候开始父亲生活才步入正轨,虽然生活清苦,却还是能看得出父亲对生活的满足,再往后看,也就是父亲在我读书之后生活的压力让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记录着生活压力太大的一些言语和发生的生活故事,只是我与妹妹的生活琐事占了大部分,每次生病,上学时间基本上都有记录。



      小时候,我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弟弟,时常隔三差五夜半住院,父亲在日记本里记录着,有一次弟弟麻疹又发高烧,父亲打着手电筒和母亲凌晨三点赶到乡里医院,发现乡里无能为力时心急如焚,眼睁睁地看着怀抱中的弟弟撒手尘寰,成为父亲一生中挥之不去的痛。



      父亲在日记本里说着,那年弟弟才四岁多,那时的父亲整日劳累,无暇细心照看孩子,还记得小时候我与妹妹也常年生病,父亲每一年的收入都被我们花得精光。父亲独自在日记本里说,有时候他真的压的喘不过气来,上有老下有小,他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只是如果我不翻看父亲的日记,也许我一生都无从知道父亲的内心深处曾经如此的压抑。



      而我又哪里知道父亲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生活里从来未提及一些过去的种种,偶尔无意间说出却还是轻描淡写,哪里有他日记本里记录的如此沉重的叹息?或许这就是为人父母之后,一个父亲,一个男人的责任与担当。记忆里,父亲从未正面说起过这些往事,而他最常说的却只是在外地干木匠活的日子的快乐。



      厚厚的几本日记本记录着父亲早年的一些经历,或许不堪回首,或许是命运的不公,让十六岁的父亲就辍学劳作,自食其力,之后的种种苦难,历练了父亲坚强的性格,在我眼里他从未低头,也从未诉苦,偶尔谈起也只是一笔带过。几十年了,父亲以前从不让我和妹妹接近他的橱柜,翻看他的日记,也从未说起日记本里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直到父亲去世前两年才将他的橱柜公开,大方自然的将日记本里的内容给我看。我想,应该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淡化了父亲曾经不堪回首的经历。那些原本沉重的人生历史,在父亲的生命里,让他变得越来越宽容。曾经的往事也终究释怀了,再不堪回首,都只是一种经历,一种命运里逃不掉的冥冥之中注定的人生。



      记得合上日记本时我问父亲,为何这些年你从未说起这些往事?父亲说,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与上一代的事,这些事你们无需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些人有些事一代只能归一代的恩怨,而你们只需要走自己的路。



      有时,我在想,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真如父亲所说全放下了吗?不,父亲没有忘记当年种种,他没有说,只是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一代人的历史由一代人书写,也由一代人去终结,又何需带着恩怨世世代代?



      父亲如今让我翻看他的日记,一来风烛残年的他也老了,过去的事儿已经从容淡然,让我知道他只是告诉了我,学会感恩,宽容,放下,让我懂得什么是割舍不了的亲情,二来让我们知道作为后人应明了前辈们艰难创业史,仅此而已。



      至此,我也终于明白,父亲那些年来不让我们知道那些往事的原因,一则我们太小,还不懂得其中的轻重,二则我们无需在过小的年龄里背负着家族历史的沉重。父亲如今公开,从患脑梗塞以后,身体每况愈下的他也许早就预感来日不多,而我们已经长大,早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些家族历史让我们知道,只不过多了一重史记。



      厚厚的泛黄的日记本记录着父亲早年的生活历程,这仿佛就是父亲一生的浓缩。而父亲经历的种种磨难也终将鞭策我坚强地面对人生,从父亲的经历里我体会到了他的种种不易,还有作为男人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何其有幸,生命里让我成为了您的儿子,是这样的父亲让我在这些年浮浮沉沉的人生里坚强独行,继承遗志的我有着父亲那种骨子里的顽强。这些年来如果没有父亲不断的鞭策,也许我也走不到今天,也不会那么快放下。



      父亲的橱柜公开了,其实那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只是父亲曾经不愿公开的疤痕,橱柜里就那几本日记本和小到几分钱的开销记录,更多的是我成长中生病住院的资料清单,还有那些曾经让他暖心的我上学期间所获的各种红彤彤的荣誉证书……



      父亲的日记记录着真实的人生,那些泛黄的日记不再是文字,而是父亲每个阶段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其实,在父亲的日记本里又岂止这些故事?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父亲对生活的态度。父亲文化不高,却有着最朴实的处事哲学。



      父亲和绝大多数人的父亲一样,是个极其普通的老百姓,默默无闻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默默无闻离开这个世界。每个家庭中的父亲都是财富的奉献者,也是后代成长的指路人。



      世事一场梦,人生几度秋!父亲已去天国八年,而他这些橱柜里的遗物与日记将会珍藏在我心底一辈子。父亲走了,与母亲相依相偎几十年,一路走来,日记本里我见证了二老从年轻到日暮的平凡岁月,从青丝到白发,多少历史会被遗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随着父亲的老去,老一辈的历史也将终结。



      父亲的日记依然静静地躺在橱柜里,那里锁着的是曾经的岁月痕迹与历史沧桑。花了半辈子时间我终于读懂了日记:宽容,团结,放下。这是终其一生的宝贵财富,虽然惊艳不了曾经的岁月,却一定能温暖我后半生的时光。



更新于 1小时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亲的日记本
[微小说]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
我的温州旧事(十九)
习惯有你,独家记忆
郑林轩《晴天有时下玩具》指导老师:盛珍珍
王明明 :母亲的日记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