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透视法的终极解密

我们要讲的“透视法”,不是把衣服变成透视装的那种“透视”,而是欣赏名画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专业术语,请上错车的乘客及时下车……

对艺术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肯定不会对“透视法”这个词感到陌生,并且应该都知道这是一种能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立体感的技术。尤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中,很多我们熟知的传奇作品都运用了这种魔性技术。

由于这种技术的魔性太强,有些画家在研究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走火入魔的情况,比如乌切洛,他天天钻研到下半夜不睡觉,老婆在一旁搔首弄姿也不为所动……

由此可见,不把“透视法”搞清楚,实在是对不起古代大师们“废寝忘妻”的钻研精神。而且,要是说不清它的准确含义,我们也根本别想自称是一个看得懂名画的人。

然而,“透视法”这项技术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不光是艺术范畴的概念,还涉及到很多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如果去啃专业书籍,肯定会让吃瓜群众感到崩溃。

为此,这里专门给大家做了一次关于“透视法”的“暴力破解”,全程采用最通俗易懂并伴有不正经的方式,把它的奥秘彻底讲清楚。

首先,“透视法”到底是什么范畴的概念?

“透视法”(Perspective)其实是一种“图形投影”(Graphical projection)手法,而所谓的“图形投影”,是制图和绘画领域的一种惯例,用来把真实世界里的三维物体投射到二维平面上,以此来帮助人们观看和理解。

换句话说,画面是平面的,而世界是立体的,画画的人要想把眼前的真实世界画下来,还能让大家看出各种东西的立体结构,就必须用点手段和套路,这些“套路”统称为“图形投影”。

总的来看,“图形投影”有两大类“套路”:

1. 平行投影(Parallel projection)

2. 透视投影(Perspective projection)

其中的第二大套路“透视投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透视法”。

不过在介绍“透视法”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第一大类套路“平行投影”,因为这种手法也在名画当中被大量使用,遇到它们的时候我们必须得能看出来才行。

所谓“平行投影”,就是没有改变物体平行线间的平行关系的投影方式,我们用最简单的图形给大家演示一下。

用“平行投影”方法画的一座拱门。

从上图的这个拱门大家可以看出,拱顶原本的矩形平面依然保持了对边的平行,只是稍微倾斜了一下,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整个的立体结构是什么样子。

这种稍微倾斜了一下的“平行投影”方法,被称为“斜投影”(Oblique projection)。在我们中国的古代绘画当中,这种手法就是画家们最常用的描绘立体图形的方法。

清朝画家徐扬的作品《盛世滋生图》局部,这里采用的就是“平行投影”中的一种“斜投影”手法。

老祖宗们用的这个方法,感觉上似乎是挺完美的,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房子都是立体的,街道的位置和走向也很清晰。既然如此,画画的时候都用这种方法不就行了?大家是不是可以洗洗睡了?

不可以。因为事实上,“平行投影”有一个最大的局限性,导致人类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这个局限性就是——它不能使人感受到物体间的远近距离和高低距离。

比如上面徐扬那幅画,我们很难知道小巷的道路是上坡还是下坡。当这个问题被演绎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著名的几何学悖论——“彭罗斯阶梯”(Penrose stairs)。

著名的几何学悖论“彭罗斯阶梯”。

上面这个楼梯本来是有高度变化的,但是连起来却成了无限循环,一辈子都走不出去,原因就是它是用“平行投影”来画的,其中所有矩形平面的对边都还保持了平行。

要解决这个天大的难题,人类就必须动用魔性十足的——“透视法”。

“透视法”(透视投影)和“平行投影”最大的区别就是,画面中所描绘的物体上,部分平行线的平行关系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它们不再平行,而是会相交到一起。

这种平行关系的改变,会造成两个重要的视觉效果

1. 近大远小

2. 向前缩短

“近大远小”我们都理解,“向前缩短”就是那些向画面远方延伸的线条会比实际长度短一些,本质上也是“近大远小”导致的。

我们用最形象的火车铁路给大家演示一下。

按照“透视法”画出来的火车铁路。

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火车铁路的两条铁轨必须是平行的,不然火车肯定得出轨……然而在运用“透视法”的画面中,当我们的视线正对着轨道方向时,两条铁轨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窄,最后相交在远处的一个点上。

而这个让平行线相交的点,我们称之为“灭点”(Vanishing point),它的意思就是说,视线到这里就消失了,再远的东西就小得看不到了。

由于运用了透视法的画面和人类的真实视觉体验一致,因此这种方法可以为画面带来更加逼真的空间立体效果。

“透视法”能带来这么逼真的视觉体验,它到底运用了什么原理?

其实道理很简单,“透视法”的前提是观察者要站在确定的“观察点”(Station point)上,然后假设光线从物体表面出发,穿越了一道作为画面的“图像平面”(Picture plane),然后到达观察者眼睛的位置上。

图示中的圆圈代表我们的观察点,竖立在我们面前的屏障相当于画面,屏障后的物体相当于所要画的对象。

而光线在穿过画面时所形成的焦点,也就构成了一个扭曲变形的图像。这个图像中一些原本平行的线变得不再平行,原来的矩形也往往变成梯形,但却使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的有空间感的画面。

下面这张图能帮我们理解这种变形的过程。

透过黄色的图像平面,原本是正方形的红色图形在画中变成了梯形,但效果变得很逼真。

因此,当画家们使用“透视法”来作画的时候,画面中的景象和我们眼睛看到的空间效果几乎完全一致。就好比我们面前有一扇窗户,我们正趴在窗台上向外看一样。

“鸟哥”乌切洛的名画《圣罗马诺之战》,地上掉落的长矛是不是很像上面的火车铁路?这显然是运用了“透视法”,使得近处和远处人物的距离变得很明确,道路的走向和坡度也一目了然。

既然“透视法”这么厉害,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何方神圣发明了它?

在古文明遗迹当中,绘画基本上没有任何“透视法”效果,那时候画画的人也不想表现什么空间位置关系,他们的原则是谁地位高就把谁画得高画得大。只有人和人的位置发生了遮挡,才能看出来谁站在谁前面。

古埃及壁画《捕鸟图》,一家三口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被画出了最萌“身高差”和”体重差”。

中国作为一大文明古国,在绘画艺术方面有着自己的传统,体系成熟之后主要倾向于使用前面提到的“平行投影”来表现立体结构,后来也逐渐增加了一些近大远小的尺寸变化。

而且在我国古代,由于绘画大多采用了卷轴的形式,所以画幅一般都很长,没办法设置一个固定的“观察点”,而是采用“移动视点”,因此也就不太可能出现精确的“透视法”。但在近大远小的尺寸控制之下,画面通常也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效果。

不过在欧洲情况则不同,古希腊数学大师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编写了著作《光学》(Optics ),使得“透视法”的出现拥有了理论基础。到了古罗马时期,在庞贝古城的壁画当中已经开始出现比较准确的“透视法”效果,只是当时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古罗马庞贝古城壁画中的“圆顶建筑”,画面里所有在现实中平行的线条都能延伸相交于中央一点,可见透视法运用得已经相当准确。

不过到了中世纪时期,“透视法”的应用又逐渐消失掉,那时的画家经常会使用“平行投影”中的一种“等角投影”来表现立体的事物,画面的空间感显得比较捉急。

中世纪《阿密亚提努斯手卷》中的一个插图,能看出画家在努力地想让大家感觉到这些家具是立体的,但看上去还是很假。

而在拜占庭艺术中,虽然有些画家开始尝试改变物体的平行关系,但操作方式却是和“透视法”相反的,这种诡异的“透视法”被称为“反向透视”(Reverse perspective),效果是近小远大,学者也不清楚拜占庭那帮人脑子是怎么想的。

大约13世纪的拜占庭绘画作品,从椅子和脚凳的形状来看,画家把“透视法”给用反了,这样一来“灭点”似乎应该在我们观众这一侧。

“透视法”真正被发扬光大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掌握这项技术的鼻祖是建筑大师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根据艺术史作家瓦萨里的记载,布鲁内莱斯基这位“老司机”经常站在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外,一手拿着一幅抠了个小洞的画,一手拿着一个镜子,来来回回地比量,过路的行人可能都以为他脑子进水了。

布鲁内莱斯基的透视法实验,用这种姿势可以比较眼前的真实场景和画中的图像是否效果一致。

不过正是通过这套操作,布鲁内莱斯基掌握了“透视法”的要领,并且把这项技术传授给了绘画大师马萨乔,使得“透视法”在佛罗伦萨迅速火了起来。

马萨乔的名画《纳税钱》,传说中的“透视法”又回来了,画面里的空间感从此变得逼真起来。

不久后,艺术理论大师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和画家皮耶罗(Piero della Francesca)先后在《论绘画》(De pictura)和《论绘画中的透视》(De Prospectiva Pingendi)中阐述了“透视法”的理论原则,并且发展出了更加完善的体系。

“灵异大师”皮耶罗的名画《鞭打基督》,这里的'透视法'被运用到了新的境界,整个空间的立体感使观众身临其境。

“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彻底的发扬光大之后,许多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后来的“解析几何”、“代数几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些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和启发。

在了解了它的历史概况之后,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问题——“透视法”有哪些常见类型?这些不同类型在绘画里会带来哪些神奇的效果?

“透视法”在绘画中的应用主要是“直线透视法”(Linear perspective),具体的分类方式是根据“灭点”的不同数量来确定。其中,比较常规的是以下三种:

1.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2.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3. 三点透视(Three-point perspective)

“一点透视”就是画面中有一个“灭点”,或者说有一组平行线发生了变形并且产生了交点。

“一点透视”效果。

“二点透视”就是画面中有两个“灭点”,或者说有两组平行线发生了变形并且产生了交点。

“二点透视”效果。

“三点透视”就是画面中有三个“灭点”,或者说有三组平行线发生了变形并且产生了交点。

“三点透视”效果。

说得简单一点,就好比我们画一块豆腐,如果我们把这块豆腐摆正让它的一个面对着我们,那画出来的就是“一点透视”,因为豆腐的长和高还是保持平行的,而宽则向远方退缩相交成一点。

如果我们把豆腐水平转一下让一个棱对着我们,那画出来的就是“二点透视”,因为豆腐的高还是保持平行的,但长和宽分别向左右两边退缩相交成两点。

如果我们把豆腐水平转一下再把它的一个角用松花蛋支起来让一个角对着我们,那画出来的就是“三点透视”,因为豆腐的长、宽、高都不再是平行的,分别朝三个方向退缩相交成了三个点。

三种“透视法”的对比,本质上只是物体摆放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三种“透视法”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就看我们把“豆腐”摆成什么姿势而已。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似乎当画面中有平行线的时候才能出现“灭点”,如果没有平行线呢?比如我们画的不是一块挺拔的豆腐,而是一滩豆腐脑怎么办?

其实这种情况是更加常见的,尤其是在画风景的时候。因为大自然的景色就跟一滩豆腐脑一样,是不规则的形状,根本没办法形成“灭点”,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零点透视”(Zero-point perspective)。

“零点透视”就是指画面中的物体也采用了“近大远小”、“向前缩短”的原则,但是由于没有平行线所以无法形成“灭点”的一种情况。

风景画里很难找到平行的直线,所以没有办法确定“灭点”,但可以看出远处的树木要比近处的树木小很多,所以事实上也是运用了“透视法”,这就是所谓的“零点透视”。

这个时候大家可能又会发现一个问题,画面中可能没有平行线,但也可能有无数多的平行线。比如我们画一块非常浮夸的豆腐,上面装饰了很多线条花纹,而且这些线条之间还有平行关系;或者我们画的是好几块不同姿势的豆腐,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支棱”着。这样一来,画面中“灭点”的数量就会超过三个。

没错,这种情况也是更常见的,因为我们也很少画一块豆腐这样简单的立方体,复杂的建筑组合会使画面出现很多“灭点”,我们可以把这种称为“多点透视”(Multi-point perspective)。但“多点透视”其实也是三种基本透视类型的叠加而已,本质上还是一样的。

如果画这样一条不规则的街道,那么画中就会出现很多“灭点”,可以简单称之为“多点透视”。

那么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直线透视法”,还有“不直”的“透视法”么?

有,“透视法”也有“弯”的……

“透视法”为什么会“弯”?因为“直”的“透视法”其实是有缺陷的。

在“直线透视法”的原则之下,一个画面的视野是有限的,通常都是在观察者视线的60度范围内,我们人类的视觉区域也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圆锥体,这个区域我们称之为“视觉圆锥”(Cone of vision)。因此,如果画面的视野超过60度,远端的图像就会显得有些失真。

“视觉圆锥”决定了“直线透视法”只能在60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准确性。

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曲线透视法”(Curvilinear perspective)。

“曲线透视法”将“透视线”(Perspective line)由直线变成了曲线,由于人的视网膜本身是球面状,这种有弧度的曲线会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真实

在“曲线透视法”里,画面两侧以弧线状向远处退缩,这样比较符合真实的视觉感受。

在“曲线透视”之下,原来的“一点透视”变成了“五点透视”,原来的“二点透视”变成了“四点透视”。“五点透视”能塑造出一个半球体,而两个半球体组合在一起会构成一个完整球体的“六点透视”。

下面这张图可以帮助大家大致了解一下“曲线透视”的这几种模型,如果实在无法理解也不必太过纠结,毕竟在名画欣赏当中基本不会遇到它们。

“四点透视”、“五点透视”和“六点透视”的效果图。

使用“曲线透视”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让·富凯,不过他的作品也并没有经过准确计算,只是大致呈现了曲线的形态。

让·富凯的名画《皇帝查理四世到达圣丹尼斯教堂》,从地砖的形状就能明显看出“曲线透视法”的运用。

最后简单提两个相关的概念,一个是“缩短透视”(Foreshortening)

“缩短透视”其实并不是“透视法”的一种,而是“透视法”中的一种视觉效果,这种效果在“非透视法”的画面中也有可能会出现。

理论上,一切与观看者视线不垂直的物体都存在“缩短透视”现象,打个比方,一个人站着的时候身高1米7,而他正面躺下之后,他身体的长度可能只需要画几十厘米就够了,因为他的身体在躺下后与我们的视线平行了,因此也就看起来“缩短”了。

“缩短透视”效果最显著的当属曼特尼亚的这幅画。

“幻觉大师”曼特尼亚的名画《哀悼基督》。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透视法”的概念就是“空气透视法”(Aerial perspective),不过这种“透视法”并不是“图形投影”的范畴,而是一种光学现象。主要表现为距离越远的景色看上去越模糊,而且颜色也变得越“蓝”。

运用“空气透视法”也可以在画面中制造空间的深度感,绘制风景画的时候一般都要遵循这个原则。

“大神”达·芬奇的旷世名作《蒙娜丽莎》中的风景就运用了强烈的“空气透视法”效果,这也是这幅作品神秘感的一大重要来源。

以上就是关于“透视法”的全部概况,了解到这些,在名画欣赏这个层面上就可以完全把持住了。如果大家对某一个具体问题非常感兴趣,那还需要购买专业的书籍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想说的是,“透视法”的运用实际上是一种“现实主义”追求,也就是要在艺术作品中还原人们眼中的真实世界,这种追求只是艺术风格和理念的一种,本身并不存在高级性。因此不使用“透视法”,也不代表一幅画就是不好的。

我们中国的艺术在传统上并不是很注重“写实”,而是更注重“写意”,因此科学的透视法则也就没有在我们的土壤中诞生。

“意境”和“现实”哪一个更崇高?恐怕谁也无法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同样都是一场人类纸上造梦的奇迹。

P.S 欢迎关注“申思呓语”(ShenSays),类似的知识一大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术理论知识·透视原理
人像摄影构图之美:透视法是让构图立体的首要关键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则
所有照片立体感打造的方法都在这!
平面设计原理:透视
中国山水画论理与技法,论文二《透视学是山水画创作的基础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