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一章 润燥剂1

第十yi 润燥剂

润燥剂就是治疗因燥而成病的。先把燥的定义谈一下,燥有外燥和内燥之分。所以在组成润燥剂的时候,它的药物不是单纯的,与治风剂一样。既然是外燥,就要散,所以外燥的治法和内燥的治法不同,虽然都是来润燥,但外燥是因有外邪伤人,不得散,所以治外燥的方剂是用轻宣的药配伍甘寒滋润的药组成的,着重精疗肺燥。

润燥剂是以轻宣或滋润药为主组成,能够宣肺除燥、滋阴润燥的方剂就叫润燥剂。宣肺除燥指的是外燥,滋阴润燥指的是内燥。从理论来讲,《内经》有燥者濡之之说。作为内燥来说容易理解,所谓燥,就是干,就是没有津液、精血的滋润,就是缺乏阴。缺乏津液,凡是人体里面缺少属于阴的东西,就会产生脏腑的燥,这点好理解。津液也好,精血也好,阴也好,凡是这些有所不足,就容易生热,因此就容易生燥。在这个概念上,燥和热联系起来没有矛盾,大家容易理解,但是就外燥来说,往往容易产生一个矛盾现象,不容易理解。作为外燥来说,它的特点就是收敛,就是干。它的本性属于寒,所以燥作为六淫之邪来说是附邪,是与寒邪同一类的,但是不像寒那么重,所以古人叫它燥为攻寒燥为小寒,就是比寒邪差一些,所以它和寒一样的,是收敛的。正因为它是收敛的,那么津液就不得布散,所以就产生了燥,这是它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燥还有个特点,容易从火化,所以从外燥来说,把这个本质和特点要搞清楚。例如外燥中还有一种温燥,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它没有矛盾。温燥是属于热性的,但是温燥不是燥的本性,是已经从火化或者是与温邪相合的燥邪。作为中医所讲的燥邪,就像刚才所讲的,燥为阴邪燥为次寒,其性收敛,所以易干容易从火化。

后来为了容易区别,就把燥分为温燥和凉燥,实际上中医所讲的燥邪,本身是凉燥,这个本身是指秋季的主气。既然燥的本性是次寒、是凉,为什么还会有温燥,这就是因为当时的气候不一定是一种气,它可以兼夹,其他的。举例来说。燥邪是秋季的主气,可是有的时候,由于虽已入秋,但暑气仍在,虽然已经到了秋季,暑热之气没有全消,因此和燥气相合,这就是温燥。这样的情况,在初秋尤其容易见到。另外,由冬入春也容易见凉燥在这个阶段是由寒转温;但是到春的后期,由温转热时出现的燥邪,也就是温燥。这就是说,真正的燥邪是凉燥,但是由于兼夹的邪气不同,所以它也出现一种温燥。内燥,刚才谈到,是由于阴血、阴液、精、津、液不足,使脏腑发生了干燥、燥热,这个大多数是属于误治,或者是慢性病以后逐渐造成的。例如误治,汗、吐、下都可以造成,因发汗太过,泻下太过,吐得大厉害了,伤了人体的津液,把人的阴给伤了,是由这样造成的。另外还有种是慢性病、消耗性的病,由于疾病长期消耗阴分,造成了内燥。

总结起来,燥分为外燥和内燥,外燥分为凉燥和温燥,它都表现为一个燥象,而从其本质上来讲,温燥和内燥相同,凉燥是另外一种。凉燥并不是津液的真正亏损,而是由于燥邪(秋之气)的收敛,肺气的不得布津,因此而形成的燥象。这点,从用药配伍当中就可以知道。总的来说,内燥不能用香燥的药来治,对于外燥来说,也要考虑到辛温、收涩和温热的药都需要少用,特别是温燥,就不能单独用,必须配伍凉润的药。在解表药单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另外在配伍滋润药的时候,也要考虑外燥的凉燥,滋润药要少用一些,而且甘寒的药更不能用,或少用。因为它本身不是津液不足,而是由于燥邪的收敛、肺气的不得宣布,导致津液不得布散。所以刚才讲的这些特性,具体到临床中治疗运用,使用药有一个总的概念。配伍当中还要注意,在温燥的时候、内燥的时候,苦寒的药要少用。刚才提到,滋润的时候是用甘寒,不用苦寒,就是因为苦寒首先是伤了胃阳,伤了胃液,伤了胃气,这样胃气就不能布散津液;而且苦寒可以从燥化,这以前也提到,苦寒的药,长期用、大量用,它会化燥,化燥以后会伤阴。那么为什么要讲苦寒呢,因为燥邪表现的是干,表现的是热。往往容易考虑到清热,同时由于燥邪所伤,气上逆,所以经常想到要用苦味来下气,或者用芳香的药来理气行气,故在这里结合了燥邪的特点在配伍当中提一提。

在用润燥剂当中,需要注意三点:

一、治疗燥,首先内外要分清,分析是内燥还是外燥。在外燥中要注意分别是凉燥还是温燥。凉燥,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是还是有的。晚秋的时候,以及初春的时候,特别是久旱不雨的时候,人体所感受的外邪,就是一种凉燥。之所以少有,是因为燥的特点,它容易从火化,时间稍微一长,它容易化热、化火,比风寒郁而化热更快。因为这个过程快、时间短,所以在临床上相对而言比较少见。但尽管少见,在治疗的时候,根据当时的证,还要辩清楚。如果是凉燥而用了治温燥的办法,就会留邪,留邪后咳嗽就不会很快治好。而且由于用了凉润的药,所以不易从火化,相反拖得时间长了,只有用温润的办法,用轻宣的办法,这样才能好得快。

二、病人素来有湿痰的,在用润药除燥的时候,特别是治内燥时,一定要防止留痰。因为润药是滋腻的,会使病人的痰更加不容易排出。所以在润药里边,一定要配伍祛痰的药,这是指祛湿痰的药,即用的都是燥药。这些药如何配伍应用,在具体方剂中再讲。

二,在治疗内燥的时候,它的阴血、精、津、液亏虚,这时就得要用滋润的药来补盛。但是此时特别要考虑脾胃的问题。因为中焦脾胃为生化之源,如果滋腻太过,脾胃运化功能强不上,这就只能伤胃生痰,不能变成人体的阴血、津液。这是滋阴的一个总的原则。下面先讲讲治外燥的方剂。

轻宣润燥

杏苏散

(《温病条辩》)

【组成】苏叶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 橘皮 杏仁(各6g)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不甚而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杏苏散是治疗凉燥所伤,就是受了燥邪后出现了一些症状,头微痛,无汗。这些症状和表寒证相似,但这里的无汗和风寒表证的无汗不同。并不是由于寒邪所伤,邪困于肌表,致卫气不得外达,而主要是外面的燥邪伤了肺。肺气不得布散,所以津液不得向外传送了,故皮肤觉得干燥,它跟表寒证的毛窍闭而恶寒无汗不同,所以这里没有提到发热,而是头微痛。那么从这些方面来看,凉燥和表寒证的区别就明白了。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身痛,这是表寒证;凉燥所伤是次寒,是小伤。而它真正的症状特征在咳嗽、吐稀痰、鼻塞,这就是由于肺气不得宣散,津液不得向外输布,所以聚而为痰。本来应该是滋养人体、步散到人体各个部分的津液,聚而成为痰,所以这个痰是稀痰、是粘的;同时由于肺气不通,鼻为肺窍,所以它也不通利,出现鼻塞。咽干、咽部也会感到不通利,这个不通利只是气的不通利,并不是吃东西不通利。这都是由于肺气不得通畅,燥邪所伤而致。肺气不得宣布,嗓子也不是痛。所以这些在临床辨证中要注意,病人他会告诉你嗓子里边不舒服,咽唾沫也好,吸气也好,他总感觉这里不舒服,但是吞咽东西并不痛,你查一查,也不充血。也不红肿,这就是凉燥所伤症状的一个特点。

另外,与风寒表证相比,燥比较轻。头是微痛,没有汗,但着重的是肺的症状明显,咳嗽有痰,痰稀,比较粘。同时鼻子不通,咽中不适,脉弦,寸脉弦细,实际上整个脉象是浮弦而缓。脉浮,因为病在肺,还未深入,脉弦是因为它的气不道利,聚而生痰。又因为它是属于次寒,不属于热,所以脉不数,是缓的。同时从舌象来看,苔白,比较干一点,欠津液。因为这个痰不是素有的湿痰,也不是特别多的痰,所以没有什么特别厚的舌苔,是一般的白苔,不厚不腻。正是根据这样的原因,确定了病位和病邪的性质,所以用温润燥的办法,具体地来说就是用轻宣的办法来解除肺中的燥邪。通过这样把肺气宣畅了以后,自然就能达到润的目的。因为它不是本身津液不足,而是由于肺气不能布散津液,所以把肺气解开了,肺气宣布的作用恢复正常后,它自然就不干了。同时要注意加适当的祛痰药,因为它已经有一部分津液由于肺气不能布散聚而为痰,所以在治疗的时候,要把这部分已经变为痰的东西排除出来,所以加一些祛痰的药来止咳,这就是杏苏散组方之意。这是根据上进症状分析后得出来的结论。实际上杏苏散不仅治疗凉燥,一般风寒感冒的轻证,表证不明显,而是以咳嗽痰出不畅为主的都可以用。

本方在用药方面有它的特点,首先考虑的是杏仁,因为杏仁既可以润肺,又可以宣肺解表,还可以下气止咳,它是一个苦温的药,这在《内经》中有说明,燥淫于内,治以苦温

凡是燥邪伤人,治以苦味而性温的药,因为燥邪所伤在肺,肺气上逆而咳,而苦能下气止咳,这里指的是燥的本性,即凉燥。在这样的基础上配合苏叶。苏叶是个辛温解表药,既能入气分,又能入血分,但它与桂枝有所不同,它本身是一个着重行气的药,配合青仁、配合莱菔子,都可以消痰,可以定喘,当然更能止咳。这种喘是由于痰阻在气道内,气逆而不下,所以见喘。它能够下气,能够理气,能够除痰,所以能消痰定喘。用这两个药作为主药,就是来除肺中的燥邪,而且用的是温药,因为燥邪的本性是凉的。苏叶的好处就是香而不燥。另外配伍了一些药,里边有个二陈汤,有半夏,有橘皮,有茯苓,有甘草,这四个药就是二陈汤,是祛痰的祖方。它是在用杏仁、苏叶这两个药,在宣肺、下气、润肺、除痰的情况之下,再配合二陈汤祛痰止咳。进一步注意一下,这四个药的用量和二陈汤的分量是否相同,那些多些,那些少一些,需要考虑一下。除了二陈汤以外,还配有前胡,这个药一般来说认为是治疗热痰的,它是下气的,所以能祜痰止咳,这里按说不应该用凉药,但因它与杏苏的温以及二陈当中半夏、陈皮的温配起来,则它本身的微寒,不足以使整个的方药变成寒性。观察的时候要把整个方剂综合来看,从整个方剂的药性来说,有一个从化的问题。在方剂中配一点寒药,它可以互相佐制,不足为害,前胡的下气除痰的作用可以发挥,而且这里还考虑了燥的问题,所以稍配一些前胡,所以本方配伍的精神要在这个地方抓住。另外还用了桔梗和枳壳,这两个药可以治胸满不痛、上焦的气不通利,通过一升一降来理肺气,所以这里要考虑从整个药物来看,开的为多还是降的为多,或是下气为多。杏仁、枳壳、半夏,前胡都是下气的,所以这个方剂,作为一般临床上来用,是治疗四时风寒感冒咳嗽,它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如果风寒重,就得要用麻黄剂,这个方剂就不行了。这在当时是一个时行的方剂,用于通治四时感冒。下面的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都是治疗温燥的。

桑杏汤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一钱(3g 杏仁钱一钱五分(4.5 沙参二钱(6g 象贝一钱(3g)香豉一钱(3g)栀皮一钱(3g 梨皮一钱(3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功用】清宣温燥。

【主治】外感温燥,邪在肺卫。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右脉数大。

【方解】桑杏汤是以桑叶为主,这个方剂是治疗外感温燥的方剂,所以它的见证为身热、口渴,这是一组症状,主症是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其中干咳痰出不来,为什么出不来,因为它是温燥所伤,津液聚而为痰,加上温热之性,所以痰就变粘了,就不容易咳出来。因为它是温燥,所以舌苔虽然是自的,但是比较干的,舌体本身还可以见到红,脉是浮数。与桑菊饮比较,这个方剂的主治可见身热、口渴。或有头痛,所以说它所受的外邪比较是温燥,治疗时不是用桑菊饮中的那些药,而是在凉润的当中,加了一个栀子豉汤,通过栀子豉汤一方面清,一方面宣,栀子原就可以清上焦之热,豆豉可以宣泄胸中郁结之那热,合成栀子豉汤就可以清泄气分之热。可是从这个方剂本身来说,它的邪主要在肺,所以以桑叶和杏仁为主,桑叶这个药的特点是能除肺中的风热,是散的,同时桑叶本身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这是在辛凉解表药中桑叶的特点,但是不能把它误解成为生津止渴药,它首先是散风热的药,兼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因为它是温燥,要用凉润,不能再用苏叶的辛温了。故首先用了桑叶的甘寒,加上杏仁的苦温。这样去肺中温燥之邪。由于这些药宣散的力量还不够,所以配合用豆鼓。虽然配合豆豉,又因为它毕竟是热药,所以加上栀子,这样就是用温散的药,也能够变为凉散,实际上这和辛温解表中配辛凉药,辛凉解表中配辛温药是两一个道理。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上了贝母,加上了沙参和梨皮,其中主要是贝母,方中是象贝,即产于浙江省象山地区的贝母,色白而大,形似元宝,又称浙贝母,它是一个苦辛寒的药,能祛痰,能散结,祛痰就能够治咳嗽。所以这里侧重是用它来祛除津液聚结而化成的粘痰。由于温燥所化的粘痰是热的,所以要用凉药,故加沙参、加梨皮,主要是清肺润肺,而这两个药清肺润肺又不滋腻,滋腻就不利于排痰,所料这样配。通过这一点可以理解治疗温燥的原则。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头痛、身热,口渴,没有舌红,也就说明它热不盛、邪不重,是不是还要用豆豉呢,这就可以考虑。把一个方剂拆开来分析清楚了,它的如何加减就出来了。如果暖得厉害,容易伤了肺络,就可以出血、咳血,可以痰中带血,甚至咳出来的就是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前面的症状没有变化。就在这个方剂望加上一些凉血止血的药,至于具体用什么药问题不大,但需记住一个原则,凉血止血不要大寒,因为它毕竟是温,不是热,不是火,程度有不同。用凉血止血药的时候,不要用大寒的药。大寒的药易伤肺气,肺气一伤,痰不得出,痰不出咳就不会止。

虽然把血一时止住了,但是咳不止,还是要出血的,因为这个出血是由于咳久伤了肺络而出来的。同时要注意,如已出血温药如豆豉就不要用了,因为它是宣发的,容易助长出血(关于豆豉性温还是性寒,各说不一,但我同意李时珍说的作豉则温)。用这个方剂时经常容易碰到咳血的现象,痰中带血丝,或干脆就是咳血,见到这种情况,就用本方加上凉血止血的药。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组成】冬桑叶三钱(9g 石膏煅,二钱五分(7.5g 人参七分(2g 甘草一钱(3g)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2.4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3.6g 杏仁去皮尖,炒,七分(2g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热服。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清燥救肺汤所治疗的症状又有不同,比较重。由于外感温燥之邪较重,所以有头痛身热。除此以外,它里边的燥特别明显,干咳没有痰。同时气逆气喘,不仅如此,咽喉、嘴唇、鼻子都觉得干,同时还有心烦口渴的现象。说明了里边的燥、热比较重。正因为燥热重,由于肺既不能宣,又不能降,所以气不通,故见胸胁满痛。这个胸满胁痛可不要和小柴胡汤连到一起去了,此处是由于肺气不能降,从五行的说法就是金不制木,木气上逆,实际上就是肺气被燥邪所伤,本身气不能宣发,也不能肃降,所以气机不得通利,它的证据不仅是咳,还有气逆而喘,所以胸满胁痛是整体气机的问题,而关键在肺,所以侧重治的还是在肺。另外舌干无苔。舌质也是红的,但是有时候不容易看见,就是因为它是燥邪所伤,津聚为痰,尽管是干咳无痰,但实际上里边有痰,所以舌头上整个都是薄白苔,因此你不易看到舌边、舌尖。这个薄白苔要注意苔的上面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它应是干的。另外脉是数的,脉也细,但以数为主。根据这些情况,所以用了清燥救肺汤,就是《内经》所说的,诸气膝部,皆属于肺。这是因为里边肺气的问题。因为是温燥,里边还有热,肺中的津液大伤,肺气不仅是被燥邪所困,也被燥邪所伤,所以这种情况标志着内部病重,肺受伤重,所以叫救肺。进一步发展就会肺热叶焦,发为痿病。那么肺一痿,整个功能就更坏了。由于肺的阴伤了,肺痿了,还会影响到肾,如果在这样的时候不赶快用清燥救肺的药来治疗,它就可以发展成为肺热叶焦的肺痿病。

方中主要用的是桑叶和石膏,以清肺中的燥热。这里要考虑一下石膏和桑叶的分量。桑叫很轻,体积很大,石膏很重,体积很小。为什么石膏用的量比桑叶还小,要考虑一下这个方剂是清什么的,重点在哪里,两个药的区别在哪里?刚才提到桑叶能散肺中风热,兼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桑叶除了入肺经,还可以入肝经;石膏主要入胃经,也入肺经。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肺中的津液、肺中的气从哪里来呢?从脾胃来。肺中燥热,如果用大寒伤胃以后,怎么来生津呢?所以在这里桑叶的用量比右膏大。至于说石膏煅用可以不可以,这一点有争论,有人说石膏煅了吃是要杀人的。从制方人本来的意思,是因为石膏是大寒的,而且是沉降下行的,所以煅一般以去它的大寒之性,不伤胃。我们在体会这一点的时候,一般要掌握石膏的用量,也不用煅石膏。但是要理解原方的这个意思。所以我们用石膏,又不能用大量。它不是麻杏石甘汤证,是肺燥热证,所以除此之外,它还用了大量养阴润燥的药,用了养胃益气的药。同时还用了阿胶、麦冬、胡麻仁。胡麻仁也就是黑芝麻,它是补阴兼能补气的药,以补阴为主。还用了人参和甘草,要注意这里人参的量也用得很小,因为病因究竟是外邪,所以它不用大量,这是其一。第二,它所治病在肺,着重的是肺燥阴伤、燥热,所以气是第二位的,阴是第一位的,祛燥热、润肺是本方中第一位的,所以用人参、甘草来养胃气,生津液,然后通过胃的滓液和气输送到肺里来,以帮助肺燥得到恢复。阿胶的作用在治风剂中已经提到了。这里还用了杏仁和枇杷叶。枇杷叶苦甘微寒,它着重有清肺下气的作用。正因为它能下气,所以能止咳,能祛痰,与杏仁合起来是苦味的,可治疗气逆而喘,以下气平喘。但是这个苦味,是在大量的滋润药中应用的。这个方剂,在春、秋二季属于热性的温燥产生的咳嗽时,用它来治疗效果很好。但是要抓住它的特征。抓住它的干咳无痰、气逆,另外觉得口干、口渴、心烦、鼻干,抓住这些情况来用。但在用的时候,可以用太子参代人参,或用小量北沙参,不要用大量。如果身热头痛这些症状再重一些的时候,还可以加重一些辛凉解表药。如果见到出血,可以加一些凉血止血药。如果时间长了里边的痰又粘、又黄、又稠。不好出来,可以加瓜蒌和贝母清化热痰,利于排痰。另外如果病人素来肺阴虚,或者由于素来肺有病而阴虚,或者阴虚而肝火旺造成了肺燥阴虚,这样的人往往受了外邪,特别是燥邪,极容易化热,那么用这个方剂治疗也可以。

滋阴润燥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组成】大生地二钱(6g 麦冬一钱二分(5g 生甘草五分(2g 玄参一钱半(5g 贝母八分,去心(3g 丹皮八分(3g 薄荷五分(2g 炒白芍八分(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清肺。

【主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

【方解】本方原用治白喉。咽喉是气的通道,一旦有病,就影响气的出入,所以白喉这个病,好像是哮喘,但并不足真正的哮喘,而是由于局部的病变而引起的。根据白喉的症状和原因,在治疗的时候有一句话:白喉忌表。治疗白喉一般不用解表的方法,不用发汗的方法,特别是半温发汗,而要用清热、润燥、解毒的方法,清肺胃之热,润肺燥。这个方剂的名字叫养阴清肺,即清肺中之热,养肺中之阴,养阴来润燥,清肺来解毒,来消除白喉。所以这个方剂用生地、麦冬和玄参养阴清热而解毒,这三个药都有了。这里要强调玄参的解毒作用,要将三个药的作用有所区别。生地已经讲过,总的来说清热滋阴、凉血养血;麦冬是清热滋阴的,主要是肺胃的药;玄参是清热解毒的药,它本身作为滋阴来用,但又不单纯是滋阴作用。玄参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启肾阴上济于心肺,能够把人体肾中的真阴引上来,能够清心,能够清肺,所以我们习惯上知道玄参能够治咽喉痛。为什么要提这二个药的区刚,就是肾阴不虚时用来清热解毒的时候无所谓,因为本身肾阴不虚,有阴可启;如果肾阴已亏,肾阴原本就不足,那就必须要与补益肾阴的药并用,而且在滋阴的前提之下才能用,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几个用了玄参、用了生地、麦冬的方剂来看一看,分析它们与方中其他药用量的比例,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有些清热解毒的方剂中用了玄参,有一些是和生地、麦冬并用,有些用生地、麦冬而不用玄参,从这里可以进一步证实三个药的用法不同。这个方剂中同时用这三个药,还加上了白芍和丹皮,主要是凉血解毒。但在这里用芍药,因为一般来说白芍是养血柔肝的,养肝脾之阴,还能敛阴,能够补血,那么此处病在肺胃,又不在肝,为什么要用?这就是由于脏腑之间功能的互相影响、互相联系而考虑的。在肺燥的时候、肺热的时候、肺气逆的时候,要考虑到制肝。因为这时讲的虽然是肺胃阴虚,但因为有热,可是它素来阴虚,从小儿来说,经常是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所以叫他为纯阳之体。那么由于肺燥而导致了肝旺,导致了肝气强,所以在这里用白芍。用丹皮主要是加强凉血解毒的作用。这里还用了贝母,主要就是燥而生痰,用贝母这苦辛微寒的药来化痰,同时贝母本身还有散结的作用,有利于消除咽喉的局部症状。这里少用了一点薄荷,就是因为曾还感受了时疫,就是流行的、外来的时邪,用它的辛棘之性来解表发散,来祛这个外邪。甘草是解毒的。总之这个方剂告诉我们,治疗白喉是用什么原则,具体用哪一类的药来组成一个方剂。它既有内燥。又有外邪,而外邪也是一种温燥,内燥与外燥相合,发生了白喉,用滋润为主,可以加小量的辛凉透达的药,可以这样配合起来应用。理解了这些内容,将来自己在临床中就可以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下面接着讲治内燥的方剂,井思考它与润燥和补血、补阴有何异同。

百合固金汤

(《医方集解》引赵蕺庵方)

【组成】生地黄二钱(6g 熟地黄三钱(9g 麦冬钱半(5g 百合白芍炒 当归 贝母 生甘草各一钱(各3g 玄参桔梗各八分(各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沿】肺肾阴虚。咳痰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百合固金汤这个方剂主要是治疗肺病咯血,是由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以肺热而燥,症状不但有咳嗽,还有嗓子干、痛;不但咳嗽,气还短,还喘。咳嗽的痰中带血,还可以见到五心烦热的现象,这都是属于阴虚内热,还可以见到阴虚的日晡潮热,骨蒸盗汗,舌红苔少,脉也是细数的。但是这个苔少,要注意,有时肺病痰多,它有苔,但舌质是红的。这是单纯的阴虚肺热的肺病。这时所说的肺病就是肺痔,就是肺结核。

肺和肾是水的上下源。肺为水之上源,肾是人体真阴真阳所藏之地,可是为什么把肺作为水的上源呢?就是五脏之精下藏于肾,都是由于肺主肃降,肺气下降的作用。第二个原因,由于肾阴不足,下面的相火向上行的时候,也上至于心肺。由于上至于心肺,肺中热气上逆,不能肃降,又影响肾阴的上源不足,所以肾阴也更加少了,所以这个上下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所以在治疗的时候,是上下兼顾的。既用了生地。也用了熟地。用生地来凉血滋阴而清心肺,同时用熟地来补肾阴。这里当然也用了麦冬和玄参,所以可以看一着它所用的分量,以及它所配伍的药物。如果没有大量的滋阴药,单用玄参是不行的。所以在用二地作为主药的时候,还用麦冬、玄参和百合来作为一种臣药。百合可以清心润肺,是一个补肺的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滋补肺肾、清润的同时,加上活血的药、化痰的药,因为它咳嗽有血,这是一层意思。另外就是肺气和肝气的关系,所以这里用了当归和白芍,既能养血和血以止血,又能养血和血以舒肝,这和逍遥散中用此二药的情况应同样来理解它。在这里是为了治肺而需要舒肝,因为肺燥肺热,肺气虚,气短气喘,肺气上逆,不能肃降,肝气也不得顺畅而生火。更加重了肺燥,加重了肺热,加快了咳血的发展,这就是中医治病时要注意脏腑间关系的道理。方中用贝母来祛痰止咳,用甘草来利肺气、利咽喉。都是从肺来入手。这样一个方剂,对于阴虚的肺病是比较好的,在临床上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但要注意,有时病人不是单纯的阴虚肺燥而热、咳嗽咯血,不仅仅是这样,有的时候还可以见到气虚。从中医来说,这叫子虚盗母气”“子亏累其母那么肺和脾胃互相关联,所以我们在用这个方剂时,要考虑素体痰多的人,要加强化痰的药,因为这个方剂纯粹是以滋阴药、清润药为主,所以还要加祛痰的药。特别是出现吐浓痰时,要加清化热痰的药。如果吃饭不好,舌不仅因阴虚而红,还有齿痕,还有胖大,甚至于不见红而主要是舌淡、胖大而有齿痕,说明了气虚,这种情况就还要和补气的药合起来。另外,阴虚肺燥的患者用百合固金汤后见效了,要彻底地治好它要使肺得到恢复,也还要加健脾的药,加补肺气的药。具体可以提供两个方剂作为参考,即补肺阿胶汤和参苓白术散。另外百合固金汤加上收涩止血药和补气的药,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大量出血时,也有一定效果。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七升(60g 半夏一升(9g 人参三两(6g 甘草二两(4g 粳米三合(6g 大枣十二枚(3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肺阴不足。咳逆上气,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气逆呕吐,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本方最大的特点是麦冬的用量特大,达七升之多,而半夏只有一升,人参、甘草的用量只有二三两,梗米、大枣也是常规用量。再从《金匮要略》的原文看。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由此可知,造成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病机是肺热叶焦,发为痿躄,津液大伤,所以就产生了系列症状:咳嗽,没有痰,但是经常吐一些涎沫,这里大部分是咽部、口中来的,也自小部分是以前所讲的燥热粘痰,所以有明显的特征,看起来特别白,过去书上形容为其白如雪,但是它本身很粘,咽喉和口腔都感到很干燥,而且是渴而能饮,同时气喘,就像走多了路似的气喘。气又短,气又喘,不是哮喘,喘极了还可以见到了呕的现象,这是由于胃气不降,胃气上逆。这种肺痿的舌象都是舌红而光剥无苔,而且是干的,脉是虚数的。这是麦门冬汤主要的见证。肺痿绝大多数是由于热引起的,也有极少数是因肺中虚冷。另外提一下肺和胃的关系。肺气来源于脾、胃,肺的津液也来源于脾。肺、胃之间有脉相通,所以气、津都是由胃而来。因此在治疗的时候既要清肺润肺,又要清胃养胃。另外,中医谈到有治痉独取阳明,这里的阳明就是胃。胃为水谷之海,胃为十二经脉之海,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所以通过养胃来治疗痿证。不但是肺痿,足痿有时也这样治。

本方首先用大量的麦冬,麦冬的特点是甘微苦、微寒,主要是甘味,它是心、肺、胃经的药,更主要是胃经的药。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天冬,天冬着重是肾经的药,以苦味为主,是苦寒药,这两个有区别。在胃中阴虚的时候,胃中有热而气逆的时候,迁应以清热养阴为主,不能用苦寒的药,因为这时突出的矛盾是阴虚、气逆,不等于气没有伤,只是第一位的是燥热,正因为这样才用大量麦冬,所以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下边用人参、甘草、粳米和大枣就好理解了,这些都是益气养胃的药。另一个原因,胃中的津液无气不生,单纯的寒凉药不能生津。这个方剂的另特点是用半夏。如果孤立地来看。这里的肺痿是因为肺胃热盛、阴伤干燥,半夏是苦辛温燥的药,这里为什么要用?因为首先要考虑胃中气火上逆的问题,要考虑用降胃气的药。半夏就可以降逆,可以治疗胃中的气火上逆,但因药的性质和病的本质来说不相合,因此前面用了大量的麦冬为主,配一定量的半夏。因此这个方剂不但治肺痰,还有一种胃阴虚,胃气不和、上逆而呕的,用麦门冬汤治疗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呕甚,如果要加下气的药,枇杷叶、竹茹都可以用,也可以用小量的生姜。这个方剂还可以用来治疗倒经(即每月按周期出大量鼻血),从表面看似乎并不相干,这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它主要是阳明与冲脉以及血海的问题。它是从经脉而来的,是从脏腑功能而来的。冲脉上行至气街与足阳明胃经并行,所以这里主要是由下面的火热上冲而来,所以根据鼻与阳明经脉的关系,故用这个方剂治疗倒经,还可以加上赭石和牛膝。另外,后来《医学衰中参西录》中把麦门冬汤加了白芍、丹参、桃仁等几个养血行血的药,也是专门治倒经的。特别是属于虚性倒经、血虚血热的倒经,治疗效果比较好。

这里再着重讲一下麦门冬汤的用法。麦门冬汤可以治疗几种病,我们要注意的是症状和脉象,舌红无苔、舌干、脉虚数,也以见到虚大而数的脉,也可以见到细数的脉,主要是以虚数脉为主的。它主要的成因是胃阴大伤、胃中有热、胃燥。胃燥热导致胃气不降,胃热上攻于肺,所以肺也燥。由于不仅胃中有热,而且津液大伤,没有津液上输于肺,因此肺、胃之阴大伤。气不下降则必然上逆,于是就见了咳逆,甚至上气而喘,可以吐点黏沫,但是没痰。至于咽喉的干燥、口中的燥渴,这些情况都是肺、胃之阴大伤造成的,没有津液上润于口舌。这种情况下,大便也比较干。另外,也可以有消渴的症状,特别是上消症,以渴饿多尿为主,用它也可以。关于肺痿的问题,提一下,有时检查出后,根据x光片诊断是肺不张,这实际上是肺功能的问题,但如果肺或气管原来有病,就要全面考虑后再定方药。这种情况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气虚证,就用补土生金的办法;也有一种是阴虚有热的,就用麦门冬汤,并适当加点补气而性温不热的药,效果更好。

这个方子的特点,就在于大量用麦冬,配伍半夏。其他都好理解,人参、粳米、甘草,大枣,都很清楚。方中没用姜,不是姜枣并用的。人参在这里的用意,主要是针对气阴虚,生津液用参,补气用甘草。过去的参和现在的参有区别。细细地看起来,单纯津液不足,没有气虚的,并不用参。所以说人参大补元虚、甘草补气的话不全面,在我们研究药物的用法时要考虑到。过就可以看出,此方着重的事养胃阴、益胃气,因为由已经有热,阴虚有热,所以在养阴的同时要清热。那么,清热在这种情祝能不能用苦寒呢?不能用。因为由于阴虚热盛,气已经伤了,如果再用苦寒之品折伤胃气,将更不利于恢复。所以要用甘寒,而甘寒之品中以麦冬为最好,既能养肺胃之阴,又能清热。这个方子里麦冬用量很大,倍于半夏,而且方子也是以麦冬命名的,这是在配伍用法上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半夏,有人说它润,有人说它燥。要注意,生半夏确实有黏液,但是半夏本身有毒,所以凡是作为药用经过炮炙后,它本身的黏液就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应该肯定,半夏这个药是味苦辛温燥的药,以降为主,以阳明经为主。所以用半夏主要是降肺胃之气,重点在胃。这里不论是咳还是喘,实际都是因为胃中之热、胃中的火气上逆。在这个方中,用它的同时对于咳吐黏沫的症状也起作用,因为除了下气以外,它还有辛散的作用。但是如果离开了麦冬,在这个证里是不能用的。问样,如果用量配伍上,不是像这样大量地用麦冬,也不能使半夏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不引起不良反应,能够达到下气的目的而不因燥性伤人。有时在这样的证中可必见到咳吐黏沫,还可能见到血丝,但只能是带血丝、星星点点的血,不能夹有较多的血,更不能是满口的血。这种情况之下,同样可以用此方。

另外,陈修园用麦门冬汤治倒经。回顾上次讲温经汤关于半夏的用法的时候,特别提到半夏并不是用于和胃生津,而是用于降阳明经脉之气。阳明经与冲脉是在气街互相汇合,所以半夏既能下阳明之气,也能降冲脉。而冲为血海,月经起干冲任,大冲脉盛,任脉通,所以陈修园用麦门冬汤来治倒经。

方中适当地加一些降药,例如代赭石、怀牛膝,治疗倒经都很好。尽管倒经出血对于病人来说等于行月经,就是说对其并没有什么损害,但这总是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于怀孕。另外,也很吓入,因为鼻子出血像来月经似的那么大量,极为可怕,这是一个问题。除了陈修园以外,张锡纯也搞了一个加减麦门冬汤,就是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养血的药和活血的药,例如,用山药代替粳米,这是张锡纯历来的用法,还加了白芍、丹参、桃仁。

回过来再说怎么来认识半夏的用法。在后来的方论中仅仅提到一点,说是善用半夏之功。如果不把病机分析清楚,半夏还是不会用。因为它针对的是由于胃阴不足,肺阴也不足,胃中的火热之气了逆所导致的喘咳,因此着重于降胃。同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阳明经与冲脉的关系。在温经汤里,我们强调吴萸和半夏,根据就在此。一是厥阴肝经,一是阳明经,阳明经与冲脉汇合于气街;厥阴肝经为血海,冲为血海,互相交通;而八脉丽于肝肾,这都是最基本的理论。另外,刚才讲倒经,想起另外一种情况,高血压病的鼻子出血,可以用一般止血的办法,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用重镇的药。出鼻血也是气血上涌,这种情况的鼻子出血,虽然病人的血有一定量的流失,但这实际上是坏事当中的好事。如果不是鼻子出血,就很容易脑子出血,所以都需要注意。

琼玉膏

(《洪氏集验方》引铁瓮方)

【组成】人参二十四两,为末(750g 生地黄十六斤,捣汁(8kg 白茯苓日四十九两,为末(1.5kg 白蜜十斤(5kg

【用法】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一汁,捣时不得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然后将)药和一处,(同蜜与生地汁)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用。如器物小,分两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是)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内去火毒,一伏时(即一日夜),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开封。每晨朝,以二匙,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白汤化之(现代用法:以生地黄汁,无鲜生地时,将干生地熬取汁。入蜂蜜与人参、茯苓细末,和匀。放瓷罐内封存,每服6~9g,早晚各一次,米酒或温开水调下)。

【功用】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主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等。

【方解】本方名琼玉膏,是取起沉瘵,赛琼瑶之意,极言其填精补髓,益气生血之功。方中人参、生地、茯苓、白蜜看似乎常,但制作精致,似有道家炼丹般用心,确有滋阴精益气血的妙处,后世有河车大造丸、人参固本丸,都是治疗虚损的成药,其处方或有人参、茯苓加滋阴降火药,治虚损劳瘵,内热水亏;或人参、生地加熟地、天冬、麦冬,治肺痨虚热,暖血盗汗等都是从琼玉膏化裁而来。相比之下,这个就差了些。所以这个方子就作为治疗肺肾阴虚。特别是肺阴虚,肺气弱的主方,可以平时服用,或者作为后期调理。例如百合固金汤吃完了以后,主要的症状已经解决了,我们就用这个琼玉膏。也可以把百合固金汤作成丸药,用琼玉膏送服,治疗肺痨有一定效果,这就要举一反三了。

玉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一两(30g 生黄芪五钱(15g 知母六钱(15g 生鸡内金二钱(6g 葛根钱半(4.5g 五味子三钱(9g 天花粉三钱(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主治】消渴病。气不布津,肾虚胃燥,口渴引饮,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混浊,困倦气短,脉虚细无力。

【方解】原书指明这个方子主要是治疗消渴。张锡纯氏认为:消渴之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即玉液汤)乃升元气以止渴者也。但张氏又言:方书消证,分上消、中消、下消。谓上消口于舌燥,饮水不能解渴,系心移热于肺,或肺金本体自热不能生水,当用人参白虎汤;中消多食犹饥,系脾胃蕴有实热,当用调胃承气汤下之;下消谓饮一斗溲亦一斗,系相火虚衰,肾关不固,宜用八味肾气九。这些都与历代医家所论述的要点相同。但张氏又以所谓清阳之中必挟有氧气,与吸进之氧气相合,亦能化水,着与肺泡之上,而为津液。若因腹中气化不升而不生水者,当补其气化导之上升。所以自拟玉液汤治消渴,其实只是治中消。例如《金匮要略》用肾气丸治消渴,应该是包括中消与下消。因中焦气化虽由脾胃所主,但其根本在肾。如果消渴是因肾虚胃燥,就不是本方所宜,至少当与肾气丸同服。至于方中各药,都曾多次提到,不再分析,只是葛根确有升发之功,但久服则伤胃汁,还须注意,特别是下消,当慎用,尤其不可认为糖尿病就是消渴而用本方统治。即就是消渴病而见困乏气短,脉虚细无力时,也须考虑加补气血,益脾肾之品,才能有所裨益。该方只在有消渴、多饮、善饥的情况下用。

润燥剂就讲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病学课件14
55讲 温燥 肺卫证治 气分证治(1)
看故事学中药--止咳化痰平喘药之止咳平喘药1
治燥剂
轻宣外燥剂之清燥救肺汤
秋天防燥的18种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