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导化积剂2

枳术丸

(《脾胃论》引张元素方)

【组成】枳实麸炒,一两(30g 白术二两(60g

【用法】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多用白畅下,玉时(现代用法;共为末,糊丸,每撮6~9g,荷叶煎汤或温开水送下,日二次)。

【功用】健脾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饮食停聚。胸脘痞满,不思饮食。

【附方】

1)曲蘖枳术丸(《内外伤辨惑论》)枳实麸炒去瓤炒 麦蘖各一两(30g 白术二两(60g)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温水下。食远。功用;健脾消食。主治:饮食太过,致心腹满闷不快。

2)橘半枳术丸(《医学入门》) 即枳术丸加橘皮半夏各一两(各30g)。功用:健脾化痰,理气消痞。主治:饮食伤脾,停积痰饮,心胸痞闷。

3)香砂枳术丸(《摄生秘剖》) 白术一斤,土炒(480g 枳实八两(240g 木香一两(30g 砂仁一两(30g)。上为末,荷叶煨陈米饭为丸,如椒目大,白滚汤送下三钱(6~9g)。功用:健脾化滞。主治;脾虚食少,或宿食不消,胸脘痞闷。

【方解】枳术丸以消为补,原方很简单,就两个药,枳实与白术,它是从《金匮要略》的枳术汤变化而来的。枳术汤是枳实大于白术,枳术丸是白术大于枳实,正好相反。一个是治心下痞。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在这种情况下枳实用量就大。现在枳术丸改过来了,白术为主,而且加上荷叶裹烧的饭,就是大米洗干净了包在荷叶里烧成的饭。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荷叶本身升中焦的清气,通过它与米更好地养脾胃、升清阳,就使脾、胃之气能够正常地消化,吸收水谷的精气,而且上归于肺,这样就能更好地养五脏,所以它所治疗的病并非是有明显的积滞,而是素来脾、胃虚弱。现在这种情况特别多,有这样的脾胃虚弱以及饮食积滞。有的人是暴饮暴食,一次吃多了,超过了脾胃所能最受的量,就造成了积滞。这种积滞脾胃没有虚,把滞消了就行了。也可以使用保和丸。但有的人脾、胃弱他不想多吃,吃的不多也产生积滞。尽管数量不多。但是是长期形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掉的,更泻不掉,这些就通过扶助脾胃的功能来自然地消除,因此用荷叶烧饭来作丸药,更加合适。

中药的成药没有专门的粘合剂,更没有赋形剂,也没有这个词,而是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药,例如蜜丸是用的蜜,水丸是用的水,酒丸是用的酒,正因为病的需要,也用糊丸,用蒸饼为丸,或者炊饼为丸,小金丹还以黄米饭为丸,甚至用某些能加强药效的药煎汁为丸。这些都有用处,而不是单纯作为成形而用。这些都能粘合成丸,我为什么不一概而言说戒用蜜做丸药呢?在讲丸药的时候要把成形的东西讲清楚。水丸里的东西更多,有些是药煎水的,最简单的是姜、枣煎水,姜、枣是作为辅助药引,是取其性的,与白水不是一回事。还有用枣肉为丸?过去好像无所谓,现在的人却觉得了不起。几千年前就知道用枣肉是不让它在胃里消化,让它到肠子消化吸收,用现在的话讲是肠溶。比如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病,多吃了以后可以伤胃。所以后来他们想办法就用肠溶,外边加一层,保护它在胃里不溶解。当然过去我们没有化学,也不用这些东西研究,可我们利用了天然的东西,用枣肉为丸,就保护了它,所以将来研究时,不要随便用牯合剂、赋形剂把这些东西给糊住了。就是说凡是在丸药的制法里都是采用对治病有利的物品和方法。我之所以这样讲,就因为枳术丸的作用没有过去好了,因为现在没有荷叶烧饭,也不用蒸饼,都是用水丸,这样补脾胃、升清阳的作用就差了,这一点要注意一下。

丸药用在临床上不要取速效,因为这个病无法速效,它是脾胃虚弱,长久的有积停留,而积滞并不厉害,主要是脾胃运化吸收和降浊的功能不行了,无法让它一次或几次就恢复正常。但这个丸药效果是可靠的,现在习惯用的香砂枳术丸就更好一些,除了用于小孩和老人脾胃弱,饮食不香,在南方的夏天有个疰夏的问题,北方叫苦夏,在小孩多见,主要是湿热为病,特别是黄霉天以后就难受了。如果说一般在立夏以后开始吃这个丸药,吃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不但可以防止疰夏,而且可使小孩身体更好一些。还有一些小法长期身体不好,也有一些老年人吃饭不好,食欲不振,用它也很好。但是要长期吃,可以吃一到三个月。本来这都是在家常用的,很有特殊兴趣的药,向大家无保留地介绍一下。

下面介绍一个小孩病倒,三岁的孩子,根本不吃肉,吃饭也不好好吃,家里特别溺爱,就这么个儿子、几个女儿,就和现在的小皇帝一样,结果吃得脾胃坏了。弱到什么程度呢?最后只吃一个馄饨就泻肚子,就那么点肉馅。到了夏天就更不行,皮包骨头了,疰夏嘛。本来小孩吃不饱就长不胖,结果也就吃香砂积术丸,吃了三个月的丸药,不仅食量好了。而且每顿都要屹肉,非肉不可。这都是通过实践用的体会,有所体会以后就更了解了,什么橘半枳术丸、曲蘖枳术丸,这就是神曲、麦芽、橘红、半夏,就是增强稍食之功,增强除痰的作用。因为食滞生痰。从药物理解就可以知道了。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人参一两五钱(45g)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纸包,捶去油,以上各一两(各30g

【用法】共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现代用法:糊丸或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日二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内停。食少难稍,脘腹痞闷,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象虚弱。

【附方】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白术 人参各三两(各90g 薏苡仁一两半(45g 白茯苓一两五钱(45g 山楂肉 橘红各二两(各60g 川黄莲三钱(9g 白豆蔻仁 泽泻各三钱五分(各10g 桔梗 藿香叶 甘草炙,各五钱(15g 白扁豆 莲肉各一两半(各45g)怀山药炒 芡实炒,各一两五钱(各45g 麦芽炒,一两(30g)(一方无泽泻,有砂仁)。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二钱(6g),每服一丸,用白汤或清米汤、桶皮汤、炒砂仁汤嚼化下。忌桃李雀蛤生冷。功用:健脾开胃,消食止泻。主治,妊娠三月,阳明脉衰,或胎元不固食,呕吐泄冯,小儿疰夏。又治脾虚失运,不思饮

【方解】健脾丸提一提有必要。现在没有好好学中医的人经常乱用,因此有的时候把学生的概念也搞糊涂了。因为学生来的时候还设学到方剂课,有病他就去医务室,结果大夫把人参归脾丸和人参健脾丸都搞到一块去了,告诉你擞有人参归脾丸,来点人参健脾丸吧,一样的。这能一样吗?它不是一回事,它这里有黄连,还有焦三仙、肉豆蔻,能一样吗,有四君子汤是不错,但量不大。归脾丸中还用了黄芪,还有补血的药,是两种组方。健脾丸是健脾为主,通过健脾,加强脾的运化功能,就因为脾胃运化功能不行了,还有大便稀泻的症状。主要是平常吃东西很少,脾虚不思饮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有病就不想受纳了,脾有病运化无权也就不想吃了,就没有这个兴趣了,所以通过健脾,通过理气助消化,实际是五味异功散,即四君子加陈皮,再加小量山药,健脾止泻。这里要注意比例,一是因大便溏薄,还有个原因是内豆蔻配合在这些药里面,温中、涩肠、止泻。还有苦寒可以厚肠胃这句话正合在这里。我们多数提到苦寒可以伤胃阳,但有的时候苦寒也可以坚厚肠胃,那就因为它是湿热性质的病,少量,必须记住是少量的苦寒可以去湿热、厚肠胃,同时还要看跟什么配伍。这里是在大量健脾益气药和消食、止泻药的基础上用它,还有人参。如果用量大些的苦寒来坚厚肠胃,是因为肠胃的湿热甚而致泄泻或痢疾用它,治痢疾、泄泻,才是坚厚肠胃,前提足湿热在肠胃,所以这个方剂要抓住这些内容。

下面有个附方资生丸,更补得厉害。健脾丸是以异功散为基础,资生丸是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另外加上藿香、白蔻、山楂、麦芽,及小量的黄莲和桔梗。整个方剂都可以比较一下;资生丸的黄连是整个方剂的四十五分之一,而健脾丸的黄连是二十分之一。这个比例说明在这里苦寒的用量是很小的,也就是刚才讲坚厚肠胃的用量就要稍为大一些,这里是与温补药在一块儿,即温性的建脾的药。所以用小量煤关系。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将来在临床上怎么配伍应用。所以我有时开处方的时候就给它算账,我不用别人抄方原因就在这里,注喜欢自己写、自己看,看一看就达到了我的目的——平和。因为舍其性而取其用,什么寒从热化、热从寒化,归结到一个方剂的主要目的上来,是很灵话的。今天把分量的问题简单提了提,有时我们在分析方剂的时候,还要进一步理解,这样才能知道是以升为主,还是以降为主;是以寒为主,还是以热为主。在热药里用一点寒药是干什么的。再进一步就是为什么用这个寒药。就像反佐都讲过。

消食导滞的内容就这么多,其中有几个纯消的,有几个消中有补的。后边几个方剂以补为消,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是暴饮暴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饮食不节。肠胃乃伤,因此虚实两个方面都需要照顾到。

再下面是消痞化积,消痞有一个方剂,化积也一个方剂。

消痞化积

枳实消痞丸

(《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钱(3g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0g 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 厚朴炙,四钱(12g 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用法】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水泛为丸或糊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日二次。亦可水煎服)。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不调,舌苔白腻不厚,脉濡而右关部弦。

【方解】本方主要是疗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既不干结,也不稀溏或虽稀请但不泄泻,这个情况,与几个泻心汤证的情况不同,没有肠鸣下利,没有干呕,说明它的这个病虚的比那些泻心汤证重,而湿热在内也重,不是水气跟热相合,而是脾胃气虚的症状。由于脾胃气虚,而且痞满有形,是湿热在内,气机升降失常,因此用健脾、行气、除湿热的办法来治疗。在方解里面有一句话要注意,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这是描写病的性质,很像描写症状的话,这个病不见寒,而是在病因病机里寒热错杂,即有湿有热。湿已经郁而化热了,所以是热重于寒,实际是热重于湿。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看一看原方中黄连与干姜并用的情况,黄连五倍于干姜。当然还有枳实、厚朴、半夏等温性的药,同时还有四君子汤在里面,正因为这样,单独看黄连的用量是比较大,黄连苦寒,它之所以泻心气,就在于它不仅苦,寒性也是比较大的。

它苦寒的力量比黄芩强,清热燥湿而有利于气机的上下,有助于消痞化积。从这一点上,再把以前泻心汤证的成因与治法理解了就好了。方中也有扶正的,也是有苦降辛开的,也是寒热并用,如干姜、枳实、厚朴、半夏加在一起得量远远超过黄连。再加上四君子汤和麦芽曲,健脾胃、助消化以培本。归结到一点,苦寒可以清热燥湿,但配伍的变化就改变了主治病证的不同,这正是辨证论治、遣药组方的妙赴。

鳖甲煎丸

(《金匮要略》)

【组成】鳖甲十二分(90g),炙  乌扇炮  黄芩 鼠妇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厚朴 瞿麦 紫葳 阿胶各三分(各22.5g 柴胡 蜣螂熬,各六分(各45g 芍药 牡丹去心 蟅虫熬,各五分(各37g 蜂窠炙,四分(30g 赤硝十二分(90g 桃仁十二分(15g 人参 半夏 葶苈各一分(7.5g

【用法】上二十三味,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现代用法:取灶下灰1.5kg,黄酒5kg,浸灰内滤过取汁,煎鳖甲成胶状,其余二十二味共为细末,将鳖甲胶放入炼蜜中和匀为小丸。每服3g,每日三次)。

【功用】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痰。

【主治】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成块,结成疟母。以及癥积结于胁下,注之不移,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女子月经闭止等。

【方解】鳖甲煎丸这个方剂只能讲它的意义,对它很难做出具体分析,因为这里边包括了好几方面的内容,有大黄蟅虫九,有桂枝茯苓丸,还有抵当丸。从方药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来,大部分用的是活血化瘀药。难得的是在于那个时候就知道有个疟母,这是由于疟疾长期不好、结于胁下而成,而且还找出了治疗的方法,按照中医的理论给予辨证是有瘀血,其次还夹有痰湿。由于瘀血和痰湿在里固积,自然气就不畅了,有形之邪必然阻气,而且邪聚在那个地方,气自然就来包围它,气包围是我翻译出来的话,原来叫气归之。有痰就化痰,应认识到这个情况,通过认识来指导处方。

原方的用药多。配伍也比较复杂,这么多药配合起来治疗这个病,到现在来看,证实这个方剂还是有效的,效果在临床上早就证实了,日前还在证实,特别是有些药现在逐渐发现了它的一些作用,比如说射干,这里叫乌扇、石韦不仅对肿瘤有用;特别是鳖甲滋阴清热、散结消癌。实际上真正的滋阴用龟板,真正的清热祛邪用的是鳖甲,它补性并不大。不是鳖甲滋阴,而是鳖身上其他的东西,如肉啊、皮啊,特别是裙边。可是用鳖甲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些东西了,全是甲了。所以用鳖甲与吃甲鱼是两回事。这是指龟板和鳖甲在临床上有区别,而在过去就知道了这样的用法,而且是用灶下灰浸酒煮拦了,还不是把它熬成鳖甲胶,就是把鳖甲煮化了,这些用药的方法都是很经济的。那个时候能设想得这么周密,效果也这么好,应该感谢我们的老祖宗。还有一些药是可以治肿瘤的,需要一步一步研究验证,不可轻易肯定或否定。

从表面上来看,这命方剂非常杂乱,既有上面谈到的这些药物,还有人参,特别是这里也用了阿胶。从药物配伍的理论来说,头绪很多,组方涵义非常复杂。联系到现在,用它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好。现在肝硬化就要考虑到门脉高压、腹水,在当初可没有这样的概念,但是认识到它是痰、湿、血,不但要化瘀,还要化痰,还利湿、利小便,如瞿麦、石韦。同时它既然是瘀血,必然阴血不足,是不足张仲景发现的这些情况,这就不清楚了,有出血的现象用阿胶,当初没有记载。可现在这些滋阴药有它的好处,滋阴补血而止血,现在临床常见到。历年来治疗早期肝硬化效果很好,后来作为辅助治疗也是好的。

过去有个例子,可惜实物没拿到。那是60年代初,我带西学中班的同学毕业实习,有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是自来水公司的工入,患原发性的腹水,我除汤药以外主要是用鳖甲煎丸和舟车丸。病情查不出原因,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病、什么事情引起的,突然一下就腹水,没有肝炎症状,可是好也是一下子就好了。但有个奇怪现象是,那时东直门外还是一片荒野农田,他走到半道,感觉到大便很急,就在麦子地里大便,他说大便出来个绿东西,就这么大肚子一下子下去了以后,腹水再也没起来。我说能不能找到这个东西,看看到底是什么,他也忘了那个地方,我不到了,但是病人说的不是谎话。同时治了一两种病,说明有些方剂现在效果还是很好,还是根有用的。特别是有些东西,古人是怎么想起来的?不简单!我也希望将来有卖的就买。没卖的就在医院里配,配一些还是有好处,这些药也没什么稀罕的,又不要麝香,也不要牛黄,现在鳖甲也多了,可以通过人工养殖。类似这样的情况,要更好地利用古人的东西,将来进一步发展。如果在这方面找出一些治肝癌的东西来是一大贡献,现在很有苗头。这是消导化积的内容。下面接着讲驱虫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说,如果出现脾胃不和的情况怎么办?有三种方剂可以考虑
汤头歌诀 七、汤头歌诀·消补之剂
(6)汤头歌消补之剂
读书笔记:谈扶脾阳与养胃阴
胃胀,消化不良,一张名方2味药,治痞、消食、强胃
食积频发,3种常见食积证的中医辨证及用药要搞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