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优秀生态学校范例讲析

优秀案例


1.英国考克茅斯学校:建筑环保

考克茅斯学校是一所为11至18岁学生开设的全日制非寄宿学校,位于英国西北部的坎布里亚郡。2008年,考克茅斯学校被授予“生态学校”称号,它也是坎布里亚郡第一所因在环保方面表现出色而获得“绿色旗帜”的学校。


上世纪90年代末,考克茅斯学校提出在校园附近建设生态中心。学校举行了一个初步的咨询会议,询问学生、老师和社区人员的想法和意见。随后,该项目成立了一个社区指导小组。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学校的发展经理琼·埃利斯(Joan Ellis)在当地媒体上发表文章,并举行更多的公开会议征集意见,并预估项目资金。农村发展委员会和国家乐透机构为他们提供了1万英镑,教育部门更是拨款130万镑。学校花费10年的时间,终于在2006年建立了一所生态中心(Eco Centre)。


生态中心对考克茅斯学校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建在河岸上,屋顶是茅草制成的。内部结构由一个大礼堂和十个吊舱组成,学生可以在其中举行团体活动;它还有四个“生物群落”,用来呈现不同生态系统,包括地中海、干旱和湖区气候。


该建筑是以最环保的方式建造的,完全可持续,运行成本为零。它的砖来自一栋被拆毁的建筑,铺路石来自一家旧电影院。隔热材料由羊毛制成,木材是当地的可持续再生资源。在生态中心设计项目启动之际,学校的发展经理琼·埃利斯接触了节能信托基金(Energy Saving Trust)的社区项目,基金会工作人员就如何使学校建筑更为环保提出了指导意见,如该中心的能源来自地源热泵、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其中,热泵可以从地面吸收热量来给水加热,避免了电能的消耗。事实上,该中心所制造的能量已超过了它维持自身运转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其剩余的能量可以为学校主建筑所使用。生态中心附近的电子显示板可以动态展示这座建筑所利用的各种可再生能源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碳减排数量。


2.中国台湾汐止市崇德小学

(1)校园设施环保


在用电管理方面,学校的崇德楼屋顶设置太阳能板,增加洁净能源使用。在最佳状态下,太阳能板一个月可发电14184.45千瓦,发电比例达到60%。在用水管理方面,学校要求校园内的生态池、卫生间、花台、校园植物浇灌均使用回收雨水,并通过课程、宣传活动、标语等途径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学校安装节水龙头,有专人巡逻是否漏水,并每日记录用水量。在无纸化办公方面,学校已建立各种线上系统,包括填报系统、保修系统、教室借用系统、数位教学系统、教师资料传输和通讯系统等。同时,学校提倡使用环保餐具,如水壶、马克杯、不锈钢餐盘,并为学生提供低碳蔬食。


(2)校园环境环保


学校积极争取经费和土地,建造了全国第一座赏萤步道。他们拆除了校园后方的水泥围墙,将这块土地化身开放式的木栈道,与茄苳溪融为一体。赏萤步道设置了瞭望台与观星台,沿途也有萤火虫、蛙类、鸟类等广告牌,周围更种植台湾原生植物与各类果树,为陆生萤火虫提供了完整的栖地。步道除可供校外民众休憩观赏,更为各科教学,如自然课、美术课、体育课等创设了生态环境。除此之外, 崇德小学紧邻茄苳溪,他们积极寻求社区合作,减少茄苳溪的垃圾,让溪水也变得更干净、清澈。崇德小学还设置了水资源教育区,园区不但有大型连通管、水资源教学广告牌、水量观察孔,更用雨水作为水源,设置五座仿古式水泵浦,让学生体验汲水的乐趣。打出来的水也没任何浪费,全数流入萤火虫复育区,成为复育区的补充水源。


(3)校园活动环保


崇德小学会选出环保小局长,其在假期会在环保局接受12堂课程教育,返校后,在学生集会时为全校同学上课。另外,学校也设置卫生组长职务,组长参与环境教育校外活动,返校后再回到各班向同学报告。学校定期举办资源回收、落叶堆肥与班级节能竞赛,鼓励学生身体力行,对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打扫校园时,将落叶倒入堆肥区,当作校园植物肥料。学校更将午餐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教给台湾大学化学系学生,让他们带着孩子做肥皂。


3.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绿色学校:课程环保

该校学生年龄覆盖面广,一至十二年级学生均在该校就读。其中,绿色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为幼儿园到八年级学生,旨在将他们训练成有知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责任感并愿意为之贡献力量的地球村村民。小学课程着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该校依照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综合经验课程,希望通过调动学生感官,提升其智商、情商和速商。针对中学生,该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挑战智力和学术,培育和发展灵感。学校基于高中生的需要和校园环境,设计以经验为基础的跨学科高中课程,以迎合绿色学校的愿景。


绿色学校课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英语、数学、科学等基本课程;二是音乐、工艺美术、戏剧等创意课程;三是绿色研究,即指导学生从粗浅的自然研究到生态和环境研究,再深入到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


除学习课本知识,学校还为不同年龄段学生量身定做了生态课程和野外活动课程,如教孩子们种植庄稼、搭造水系统模型等。学生在课程中能够学到废物、废水循环再利用以及动物和可再生能源等知识。


4.新西兰霍顿山谷中学

霍顿山谷中学坐落于惠灵顿市南海岸的一个山丘上,学校能便利地利用整个惠灵顿的城市资源。


(1)垃圾回收:在董事会的支持下,霍顿山谷中学在校内建立了蠕虫农场,分解事物残渣,发展堆肥系统;发展纸类等可回收废弃物回收系统,充分收集并再循环利用一切可回收的物品。


(2)生态系统:该校的操场上有一片热带雨林,为学生所种植。同时,学生还设计了可持续的维护系统和解说标志,以便更好地培育和维护这片雨林。


(3)健康教育:学校里有一个健康食品果园,教师在这个场所向学生传授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知识。


(4)能源行动:该校的学生能够做到随手关灯,在室内阳光充足时不开灯,尽量采用低排放量的交通方式上下学。通过此类行为,节省学校的用电量,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碳足迹。


生态学校建设特点


通过对上述几个案例的介绍以及对其他优秀案例的总结,我们认为生态学校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校园设施:因地制宜,节能环保


学校在建筑材料选择、土地利用和设施建设方面,不仅注重经济效益,也注重环境效益。他们秉承着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鼓励全校人员积极落实生态实践,让学生在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校园环境中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产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生态学校的校园建筑通常依靠本地特色资源,着重考虑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环境友好;硬件设施方面,借力开发和利用各种绿色资源作为环境教育实验基地。


2.学校课程:户外教学,资源拓展


生态学校会自主设计环境课程,落实健康教育和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课程教学中。经常在户外开展教学,如校园内部的人工生态区、周边的自然区域等。


3.参与人员:学生为主,多方参与


保证生态学校正常运行是全校人员的共同责任,学生、教师、员工、社区人员、政府、教育机构都会参与其中。但建设过程的主体为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激发其责任感,他们需要在生态学校委员会等组织内听取意见,做出决策,亲身参与,为发挥生态环境项目的积极作用而做出努力。


作者:本刊编辑:郭晓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样建校园,环保又摩登
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制度
盛泽中学名列江苏省第十八批“绿色学校”名单
校园有生态 学生有生机 教育有生命
开发一条有趣的课程生态链
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