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课堂︱万献初老师谈经典诵读(一)





这一段时间,日日夜夜都在赶着看论文、审论文、评论文。有本科生论文,更多是硕士、博士论文;有自己学生的,也有别人学生的;有本校的,也有外校的。还有各类研究生开题报告,时或夹杂着项目成果、职称评定的著作审读。少则三万字,多则三五十万字,一句一句读来,多半还得一字一句地批改,真是累眼累心呀!曾佩服“超女”海选时评委们的好耐性,现在也不那么佩服了。

总得动手改,这很痛苦。本人主要是做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又曾做过两年编辑,对文章语言的简明、准确和逻辑性是有下意识敏感和要求的。然而,真的不是假活,现在的这些文章很难有字词句读来让你心平气和的。

——爱用长句子,居然有一句二百多字的,不加标点,自成一段,其中有n个“的、地、得”,还有n个连接词及n个顿号,你得仔细琢磨他的迷宫,给他改成十几个句子,还得完整、准确地还原他的意思,使他看后满意且略带羞涩。

——重复、啰嗦更是常态,句子前乱用连接词,意义不明,关系不清,删掉顿觉轻松。该用单音词的偏用复音词,用一个词足以清晰表示的却连用一串重复词语,似乎故意要把清楚的事情说模糊。不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同一个意思反复说解,越说越不像。有篇内容很不错的博士论文,竟然在一段158字的论述中用了17个“我们”,另一篇博士论文提要一段390字论述中出现19个“研究”,累不累?


我们在高层次的语言学期刊上发文章,有时因版面紧张,要求你把九千字压缩到六千字,开始总是抵触地认为不可能,不得已去做到后,发现该说的一点也没少。我试着这样硬性要求一些行文不简洁的学生,开始总是“哇哇”叫曰“不可能”,艰难实行之后的结果总是皆大欢喜。

前年把一位山东籍较自负的男性硕士生的论文改得满纸一片红,后来他去社科院读博士了,过节总来一个电话,主题总是:“感谢老师让我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文章有那么多的语病!”

语言学界老辈学者中,吕叔湘先生的文章语言最好,多艰深的问题都是用流畅的语句娓娓道来,干净、简明、准确。吕先生小学功底厚实,教过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并选编出版过文言文读本。

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文言文演化来的,经典中的古文名篇用字、遣词、构句都是很精炼的,字句有定的格律诗词尤其精炼,所以能千百年被一代代人背诵、模仿,成为学习语言的入门范本。越是历代都流行的名句名篇,越是有内容、意境、韵律、语言上的妙处,如“床前明月光”、“白日依山尽”等,从两岁半读到八十岁,始终都喜欢,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验和收益。编入蒙学读本中的,更具有汉语基础知识的性质,幼年背诵得越多越熟,语言的基础就越牢固,成人后写文章的语言应用能力自然就越好。且不说钱玄同五岁背《尔雅》、郭沫若七岁会写格律诗对他们后来写文章的影响,蒙学“童子功”练习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在今天也是不无例证的。


比如,我正在教“音韵学”课的武汉大学06级国学实验班有位何璇,文笔不错,大二就当选“春英诗社”社长,古体诗写得也不错,是诗社“江城五月落梅花大型古典诗词吟诵会”创作、编排、演出多方面的主角,“豆蔻吟成新睡去,春风敲梦雨敲心”、“携来金谷半瓯冷,拼却玉颜一醉红”,这样优美的句子与80后充满网络随意性的语句有得一比,故她最近又获得《武汉大学报》“年度副刊奖”二等奖,是理所当然的。课堂讨论与回答问题,可见出她语言的应用能力较好,尤其对诗词韵律和语言的优美感觉很敏锐,反应快,表述得当。问是如何培养语言的组织、应用能力的,答曰:“四、五岁时,就让背诵《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是呀,这样的优雅、规范的语言应用程序刻进幼年的脑海里,到成人时的表述中自然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很小就背熟这样规范的对仗、平仄、诗韵(“平水韵”平声30韵),形成格律诗的语感,长大后有所感悟就自然地生成合格律的诗句,形式上的规范较容易达到,主要的精力可用在内容、意境和格调的升华上,就可能写出好诗来。


所以,传统的蒙学诵读的确是有其内在合理性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及其传播模式是不可轻易废弃的。

问题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今天的学生,即便是研习传统学术的硕士、博士生,绝大多数幼年时都没有受过蒙学诵读的严格训练,没有很好的内存,当然就没有很好的输出了,语言应用的能力差也就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怎么办呢?

新一代的“从娃娃抓起”问题正在争论,逐步在提上议事日程,有些地方、有些家长已经在开始了部分的行动,需要呼吁和支持。对于成年了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做一些补救的工作。比如,我们国学专业的研究生写文章没有章法,语言运用缺乏规范意识,就给他们选些八股文来读,老师专门讲一讲八股文的“起、承、转、合”,帮助他们建立规范意识。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文体的历史已经过去,它在封建时代末期所体现出来的腐朽性是不待言的,所考所写的思想内容也是多无可取的。可它在写作训练的形式规范上是有可借鉴的,尤其是对完全缺乏传统文章范式训练的涉古专业研究生,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模式矫正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学生的字写得太差,笔画纽绞而无法认读,可拿一本正楷字帖来,督促他一笔一画地描红,一日一页,坚持百天后,虽然不一定成体,但笔画是能够写清楚的,基本的认读就没有问题了,用笔的坏习惯就改过来了,这叫做“改笔性”。有了这样的规范意识,改成了好的用笔习惯,以后再努力,说不定会写出他自己的风格,甚至成为书法家呢。亡羊补牢,那“牢”就是规范意识。




万献初,湖北咸宁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办主任,湖北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围绕体验语言形式美的目标进行的低段语文学习活动设计
三味书屋的三长和两短(附音频+解读)
具有时代气息的诗才是好诗
【教学论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怎么玩 名师来教你!
蒙学反思录:教师要慎用口头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