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药创投现黑马,幂方资本异军突起?


文|离婙

图|网络




梁占超:以技术为导向做中早期投资


2015年4月,梁占超从原机构办完辞职手续并正式成为幂方资本的第三位合伙人。拥有近十年医药健康领域药物研发、医药销售及创投经验的他选择加入幂方资本共同创业。幂方资本也正式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做医药健康领域的专业投资基金。

此前,他从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毕业后,在军科院做过药物研发,也在辉瑞做过药品销售,之后转身投入了投资行业,先后在爱康医疗和北京市科委生物中心下属崇德弘信医药基金任职。

梁占超回忆,做分子诊断与个性化治疗的泛生子是他在崇德弘信工作时投资的第三个项目。

“泛生子这个项目我们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做尽调,经过详细的分析论证,我们确定投资这个项目。2014年底我们与分享投资共同完成对企业的A轮投资,其中我们投资2000万元。”梁占超说。

对于为什么投资泛生子,梁占超还记忆犹新。“泛生子项目的创业团队研发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其创始人阎海是美国Duke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在肿瘤基因组领域研究水平非常高,是脑胶质瘤相关基因IDH1/2及Tert基因的发现者。另外,公司在临床转化、产品营销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强。”

事实上,在投资泛生子之前,梁占超在崇德弘信还主导投资了一个基因测序项目——安诺优达。“2013年基因测序还没有这么火,处于布局阶段。安诺优达核心团队源自华大基因,他们在NIPT与肿瘤测序领域具有领先的研发能力,同时,整合了成熟的营销团队,2013年底我们和北极光、国泰君安共同完成了安诺优达的A轮投资。”

据了解,安诺优达的估值一路水涨船高,A轮投后估值为4亿,而到2015年做完B轮融资,估值约20亿元。

“我偏重中早期投资,以技术为导向,发掘好的团队。换句话说,在细分方向上选定赛道,买好赛马,然后尽量帮助这匹赛马努力奔跑。”谈及投资策略,梁占超表示,自己是做医药研发出身,比较喜欢高技术门槛、平台型的项目,希望团队有比较好的持续研发创新能力。同时,也希望团队比较接地气,熟悉国内医疗市场的规则,在销售方面有比较好的搭配。

至于投资风格,梁占超认为自己的性格较为谨慎,投资也偏谨慎保守。“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创投资机构,风险控制很重要。因此,我们投资团队合理配置,汇聚具有研发、销售、临床、市场经验的投资人才,从医药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把控,努力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


李善兵:发现价值,享受投资


李善兵是紧随梁占超之后加入幂方资本的第四位合伙人。此次在投中评选的中国最佳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案例TOP10中有两个项目都和他颇有渊源。

李善兵是暨南大学的医学博士,先后从事药物研发和医药创投工作。2016年以前主要任职广州越秀医药产业基金,负责中早期生物医药项目的开发及投资工作。

在越秀产业基金工作期间,他做过深入研究的项目达上百个。功夫不负有心人,英派药业和康方生物都是他在越秀产业基金工作时重点跟进的项目。

“英派药业的经历比较坎坷,它的天使投资人没有预料到这是个长周期高风险的行业,没能遵守最初的约定继续为公司提供资金,公司一度面临破产。获得礼来亚洲基金的A轮投资后,越秀产业基金和另外四家机构一起又对企业进行了B轮投资。在投资机构的资金的帮助下,企业起死回生并脱胎换骨。”李善兵说,“当时英派药业的产品试验数据表现优异,效果明显,是他们决定投资这个项目的一大原因。”

英派药业的每一个进展都让人欣喜,但对康方生物,李善兵表示他非常看好,然而也为没能最终完成投资心存遗憾。

“康方生物现在已经成为中山市医疗健康产业的明星项目。这家公司是由四位海归博士创立的,团队专业,经验丰富,产品线也规划得非常好 ”,李善兵对该项目青睐有加,他和同事对项目做了详细尽调,并将项目推至通过越秀产业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没有完成最终投资。

 “项目没有完成投资我个人觉得有点遗憾,不过每个投资人关注的点不一样,每家机构的偏好和决策机制不一样,这都可以理解。”选择加入幂方资本,也是李善兵在这看到了一些特别吸引他的地方。李善兵向记者表示,“幂方资本团队匹配科学专业、决策机制灵活高效,大家有相同的理想和愿景,相互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在幂方资本做投资很享受。”

总结自己的投资偏好,李善兵表示,会更关心一些前沿技术,能够在细分领域中有所创新,能够推进行业发展,同时在医药产业和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的中早期项目。“我们投的药物、器械、治疗技术等,都必须是确确实实具有临床效果的项目。” 李善兵说,为出资人创造价值是投资机构的职责所在,对待项目需要“深入研究,发现价值”,为出资人实现良好的回报。



16个人的医药投资战队


众所周知,投资是靠人的行业,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或者说团队。

近几年,投资机构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众多热门领域都出现了专业投资基金,他们网罗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加入,深入专注于某一领域。

梁占超和李善兵这两年先后不约而同的加入幂方资本。在这个公司,和他们一样具有专业医药及投资背景的人还有十几个。

“幂方资本从2015年开始打造医药投资团队,公司目前总共16个人的投资管理团队,其中12个人有专业的医药背景 ”梁占超说。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专门做医药投资或设有专门医药投资团队的基金,专业人员配置有六七个就已成规模,超过十个人的凤毛麟角。

在幂方资本的公开资料,记者了解到幂方资本过半成员都在医药健康行业中有十年以上专业经验,除了梁占超和李善兵,投资总监白旸有十年以上创新药研发经验;投资总监吴亚玲有十五年医药健康领域临床研究、市场推广及BD复合工作经验;投资总监段铮有十年以上外企药品销售及市场推广经验;高级投资经理郑飞和侯奇分别有近十年蛋白药物开发和三级医院临床工作经验等。另外,合伙人周玉建、卢玮分别在股权投资、财务风控领域具有近十年的丰富经验。

“以前投资行业多为综合型基金,但现在投资专业化成了行业大趋势。”梁占超表示,这两年国家创业环境非常好,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发展越来越快,以前看公司财务等相对后期的投资思路已经不太适用了,促使投资机构要有更多专业化的人去做项目研究和判断。尤其是,医药投资门槛较高,对投资人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于其他机构单兵作战模式,我们每两三个人对接一个项目,共同完成项目尽调、外围访谈、行业研究及投资谈判等工作,协作互补,高效配合。” 李善兵介绍,这十几个人的医药投资团队,有团队作战,每个人也都有自己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我们希望团队是超配的。

“做中早期医药创投很难简单按一个条条框框去投资。创始团队有不同的情况,公司发展有不同阶段。我们习惯在项目比较早期就和创业团队保持接触,到合适节点到时候介入。业务方向、项目进度、团队配置及估值水平,是我们判断比较重要的几个考量因素。”梁占超表示,幂方资本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等领域,希望医药、器械等项目已经处于或接近上临床阶段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有所表现,有较好的临床或实验数据。技术能力、团队配置、过往有相关或类似成功的经验。所选择的领域方向上有比较好的前景。另外,我们倾向投资具有一定平台技术或丰富pipeline的项目,不存在明显单一品种依赖风险。

今年初投资的天广实项目,可以说是幂方资本投资逻辑的一个集中体现。梁占超在3年前就接触到天广实团队,此后一直保持接触和沟通。去年该团队有优化股权和融资的需求,幂方资本便成为其首选合作机构。“也有其他机构来竞争,但我们跟企业团队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梁占超说 “企业在抗体药物领域具有较好的平台技术,由多个海归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彼此能力互补且非常团结。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多个抗体药物,已经申报及在研品种很丰富。此外,团队不只是停留在技术研发这个层面,其产业化经验及能力国内领先。”

幂方资本是一家年轻机构,基金管理团队总体也比较年轻,却俨然如一匹黑马冲出医药创投领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幂方资本白旸:用专业性建立投资壁垒,“自建公司”成趋势
【首发】微米生物完成由金阖资本与幂方资本共同参与的A轮融资,产业资源助力“微米创造”
论道野蛮生长与黄金十年
李家庆:干了这碗投资鸡汤,我们一起挣老外的钱!
2019,是投资寒冬,还是大浪淘沙?| 艾问人物
80后博士创业做医疗投资,4年投出5家IPO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