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基因编辑系统专利大战 – 美籍华裔张锋首局胜出!!这是目前最富想象力的生物技术

2017年2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42,小编的手机猛震,这是我list上的股票有了10%以上突破的信号:EDIT和NTLA同时高涨(老板,我真的是在认真做事哈)。赶紧在密友股票群发出问号,Yan立即给出链接加叹号;EDIT,入,抢入,高价抢入;NTLA,出,快出,降价抛出。

随后再看这激动人心重磅消息的具体细节:美国专利及商标局宣布,隶属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的Broad 研究所继续保有2014年获批的CRISPR-Cas9应用专利三名法官认为“no interference in fact”。这一结果,也让这项革命性基因编辑工具的专利之争大体尘埃落定。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什么?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生物发现之一,2012年、2013年和2015年,Science杂志均将该技术列入年度十大科学发现,2015年更是名列榜首。

基因编辑技术指能够让人类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而CRISPR-Cas9是目前最强的基因编辑系统,被认为能够在活细胞中最有效、最便捷地“编辑”任何基因。

2016年韩春雨老师的论文引起巨大震动,也是因为韩老师的研究显示其建立的系统比CRISPR-Cas9更高效。


CRISPR-Cas9专利涉及科学家的主要原创工作

2012年,Jennifer Doudna教授与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确认CRISPR-Cas9系统在体外实验中能“定点”对DNA进行切割。两个月后,VirginijusSiksnys教授在PNAS杂志上发表了类似的研究。这些论文表明CRISPR-Cas9系统作为基因编辑工具的巨大潜力。

2013年,张锋教授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他们首次在哺乳动物内应用了CRISPR-Cas9系统,并确认它能在几周内建立起小鼠的疾病模型。此外,张锋教授的团队也首次在人体细胞内成功地用CRISPR-Cas9系统完成了基因编辑

 

专利申请进度表

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先后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递交了CRISPR应用的专利申请。2014年4月,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为后者率先颁发了专利,而前者的申请至今未得到批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为,Doudna教授与Charpentier教授等人的研究在CRISPR的应用中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因此Broad研究所获得的专利值得商榷。

今天的结果,意味着Broad研究所在2014年获得的关键性CRISPR专利,与加州大学递交的专利申请有足够多的不同。

 

今天专利判决的直接效应

科学研究不会受到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的专利判决并不会影响CRISPR-Cas9系统在科学界的应用。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Broad研究所乐于将突破性的发现分享给全球科学界,造福人类健康。因此,Broad研究所也将继续与Addgene(非营利性质粒库)合作,分享这一重要研究工具。自2013年以来,全球59个国家的2000多家研究所已经从Addgene处获得了37000多个与CRISPR-Cas9相关的质粒与试剂。

Broad研究所在今日发表的声明中宣布,将继续为业界的合作伙伴们提供相关研发工具。

商业开发前景迷离

但对于三家希望用CRISPR来进行疾病治疗的公司来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IntelliaTherapeutic和 CRISPR Therapeutics两家购买使用的均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未获批准的专利”,这一判决直接让他们两家的股票下跌了10%和15%。那么“欢喜”的自然是张锋教授一手创立的Editas Medicine了,一天之内,Editas的股票上涨28.84%,最终收于24.3美元。美国大西洋杂志也撰文称“Editas公司或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各方声明

Broad研究所:“我们递交的专利并非首个与CRISPR应用相关的专利,但它们是首批描述这一发明用于哺乳动物基因组编辑的专利。”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我们‘尊重’这一判定,但是我们仍然认为Jennifer Doudna教授和她的合作者Emmanuel Charpentier是第一个发明CRISPR基因编辑系统的人。”

 

中间小插曲

在2016年的8月,曾在张锋教授实验室工作过的研究生的一封邮件曾将这场专利“争夺战”再次推向高潮。

2015年2月28日,正值该研究人员3月1日美国签证过期的前夕,其向Jennifer Doudna教授发送求职邮件,表示愿意提供更多关于Broad研究所CRISPR实验的数据,并在3月2日,得到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职位。

该邮件主题为“Broad研究所的CRISPR专利以及申请贵实验室的职位”。在邮件中,这位研究人员称自己“是张峰实验室2011年期间唯一一名负责研究CRISPR的成员。当时张峰实验室里CRISPR实验并没成功,而且手里有实验室记录以及记录‘实验失败过程’的其他文件。”

但后来证明,其中的指控并不准确。

 

张锋,何许人也?

张锋,男,1983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1993年随父母移民美国爱荷华州DesMoines。2017年晋升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院终身教授,成为MIT历史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

在2016年《时代周刊》的报道认为,张锋的工作给CRISPR-Cas9系统带来了巨大变革,让科学家们能够完成先前不敢设想的工作。

(培养下一个张锋,请看之前推送“厉害了我的王医生,竟然在国内直接申请到美国绿卡!”)

 

基因编辑系统专利大战结束了么?

今天的结果几乎不太可能翻案;但是商业开发大战仍远没有结束,张锋领衔的EditasMedicine, Inc和JenniferDoudna领衔的Intellia Therapeutics Inc均宣称自己赢得胜利。

毕竟,今天的判决只是支持Broad 研究所继续保有2014年获批的CRISPR-Cas9应用专利


感谢Henry授权发布,编辑Daniel;小伙伴有哪些心得,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奖级的“基因魔剪”专利之争,华人科学家张锋赢了
重磅!CRISPR 关键专利今日判归张锋团队
CRISPR专利之争重现science,张锋能否再次获胜?
癌症基因疗法的CRISPR基因编辑 专利权之争
“诺奖”种子选手张锋的商业版图丨放大灯
独家 | 华人科学家张锋被排出科学大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