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明朝太监,却担负着扬大明国威的重任

昨天小袁跟大家聊到郑和被赐姓郑,并被升任内官监太监,今天小袁跟他谈的是他即将担负的使命扬大明国威。

很多人都说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帝的下落,小袁不否认有这个打算,但是小袁觉的最重要的还是扬大明国威。

朱棣是个极其精明的君主,不可能对于一个失去实际威胁,并且还是生死未卜的人费这么的周章。

找建文帝的下落可能只是我们后世对朱棣的揣测,可能朱棣真没想这些。

此时的明朝,经过朱元璋的休生养息,虽然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带来了一场内乱,但因事件很快就有了结果,总体上明朝相对并无多大损失。

整个大明版图内,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粮银充足,明朝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天下进入了期盼近百年的太平盛世。

身为君王的朱棣对自己太满意,连自己都这么满意了,总要有点东西留给后人,让后人知道自己的伟大。

所以他跟秦始皇一样,执政后期常常想着怎样让自己的功绩流芳百世,受后人仰视,让自己努力做到前朝明君没有做到的事。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巡游疆域“示疆威,服海内”、汉朝首次北逐匈奴,贯通丝绸之路,扬名汉威……。

到了明朝,朱棣上位他发现自己的老爸把打匈奴的事做了,西域也都尽归自己所有,巡视天下,每朝每代的皇帝都搞没意思了。

这把一心想当一个伟大君主的朱棣甚至郁闷,整天愁眉苦脸的,愁啊!

郑和见主子愁,一想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正好借这个机会圆儿时的朝圣梦。

于是就常常暗示,西洋是历朝历代皇帝都不曾涉足的地方,朱棣仔细一想,是啊!这个地方没人去过。

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再三后,他决定去显摆显摆它制下的大明帝国是多么的强盛。

开创属于他的骄傲与伟业,以前的皇帝都是在陆上玩,老子这次要去海上玩,以前的皇帝都弱爆了!

同样,这次朱棣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并没有继续开疆拓土的愿望,跟我们今天外交政策一样,采取的散财,和平发展的方式,以德服人。

至于谁去完成这个任务,成了整个项目最大的问题,朱棣倒是想自己去,但因身为一国之君实在走不开。

郑和趁机毛遂自荐,朱棣见他是自己的近臣,又在郑家村救过自己,代表自己去恩威西洋各国,资格还是够的。

于是就应予了,把这件前无古人的创举交给了郑和来完成。

当然,朱棣也不是乱点将,在郑家村的时候,朱棣就对身边这位的太监的统战能力刮目相看,并在闲聊中,很早就知道了郑和从小学习航海知识与去伊斯兰圣地朝圣的愿望。

而他也从元朝资料知道西洋各国大多是伊斯兰教,而这个郑和也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

派他去有利于跟当地人交流而不咸的生疏,有了共同语言可谈,做起事半功倍。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他传奇的航程,带着庞大的舰队向着广阔的大海驶去。

只是可能他不知他的航海之行,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绝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洋捞出一块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西洋记》中的郑和是什么形象?又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建文帝究竟逃到哪里去了?大明第一疑案终于被解开
为何要停止下西洋?朱祁镇:宣扬国威都是虚名,爱恤百姓才是真谛
郑和下西洋带回2只麒麟,骗得朱棣稀罕不已,今画像公开逗笑众人-今日头条
印度洋捞出明代石碑,内容翻译过来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