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联坛108将(四)


10.天贵星…小李白…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目前已知存诗最多的诗人,风格大多雄浑豪放,有“小李白”之称。陆游亦擅写对联,晚年将书屋取名“书巢”,题联曰:“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此为摘句联,出自陆游《题老学庵壁》。放翁自幼好学,曾言“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作者不是张九龄那样“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而是研读万卷书,伴随“一窗昏晓”,看日出日落,度似水流年。陆游终身手不释卷,自觉“读书有味身忘老”,是值得后人效法的好学、乐学之榜样。



 

两阕钗头凤千秋梦里人

 

陆游【钗头凤】

红稣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据书载,陆游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时与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终至迫使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偶然与唐琬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又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盖庆元己未岁也。

 

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辞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又至开禧乙丑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句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周密《齐东野语》

 


 

11.天富星…紫阳夫子…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别称紫阳。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为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之大师。

 

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时年六十有五,自书一联云:佩韦遵考训,晦木谨师传。此为题书斋联。韦,熟牛皮。韦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以自警戒。《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朱熹之父尝自谓“卞急(即性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意,号“韦斋”。考,多指已死的父亲。《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朱熹受业于刘屏山先生,先生有《字朱元晦祝词》云:“交朋尚焉,请祝以字。字以元晦,表名之义。木晦于根,春荣华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此朱子联语所由出也。

 

朱熹与严蕊案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载:“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洪迈《夷坚志》有一段文字谈及朱熹与严蕊案,原文如下:台州官妓严蕊,尤有才思,而通书究达今古。唐与正(即唐仲友)为守,颇属目。朱元晦(即朱熹)提举浙东,按部发其事,捕蕊下狱,杖其背,犹以为伍佰行杖轻,复押至会稽,再论决。蕊堕酷刑,而系乐籍如故。岳商鲫霖提点刑狱,因疏决至台,蕊陈状乞自便。岳令作词,应声口占云: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在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岳即判从良。

 

后人有言: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此事确切与否,暂且不论,然严蕊其人品、诗词至今一直为人称道。最后再录严蕊《鹊桥仙》,以飨各位。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12.天满星…如玉书生…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濯缨亭笔记》云:“元世祖初闻赵子昂之名,即召见之。子昂丰姿如玉,照映左右。世祖心异之,以为非人臣之相。使脱冠,见其头尖锐,乃曰:‘不过一俊书生耳。’……”

 

据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七十》载: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其意。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彻酒器以赠子昂。

 

阆苑,亦称阆风苑、阆风之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三千客,可见当日盛宴宾朋之多;第一楼,自然想象得出楼阁的金碧辉煌。

 

自古而来,月亮最钟情于扬州,“明月”与“扬州”已经融为一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唐·杜牧)“梦里扬州明月楼。”(明·盛彧)“二分明月忆扬州。”(清·丘逢甲)

大地春风暖人,扬州明月清心。登此第一楼,举杯邀明月,任不寒和风吹面,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赵孟頫与夫人的一段趣事流传颇广。

 

相传赵孟頫年近五旬爱恋某女子,因不便向妻子管道昇明说,作了首曲子投石问路:'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昇看后,便以《我侬词》作答:'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一曲《钗头凤》,无人知我赵世程
陆游唐婉之千古名作-钗头凤
【红颜原创】又读《钗头凤》
钗头凤,最悲美的词。陆游,唐婉儿,赵士程的爱情。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十五位女人
字作多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