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原创】云游陕西户县祖庵镇成道宫活死人墓
 



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金庸小说中,王重阳的练功地点“活死人墓”在重阳宫中。实际上,“活死人墓”位于成道宫。现在还有墓堆,墓堆前有碑石,碑石上刻有“活死人墓”几个大字。当地专家称,过去曾开挖墓道,发现其中确有地下室,深不见底,为保护而没让人进去,用土封住。根据历史记载,王重阳于金世宗大定元年(50岁时)与世隔绝,在鄠县南时村(今户县成道宫村)掘穴称为“活死人墓”,在其中修真悟道,后来迁居刘蒋村(今祖庵镇)布道。
成道宫,全称“重阳成道宫”,位于陕西省户县祖庵镇成道宫村,是道教全真道的宫观。
成道宫距离重阳宫四五里。重阳宫和成道宫始建于金朝,兴盛于元朝。明清以后,由于道教衰落,重阳宫和成道宫的大部分建筑损毁。如今,成道宫的建筑有玉皇殿、重阳殿、药王殿、活死人墓碑等建筑。占地面积30余亩的新成道宫已于2009年开工建设。
 
【关于陕西省户县祖庵镇】
      祖庵镇位于户县西部,距县城 12.6 公里 , 是户县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
      户县祖庵镇,是周、户两县之间一大古镇。其历史悠久,风貌古朴,民风淳正,名家辈出,多有轶事。古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曾是夏王启伐有扈氏“大战于甘”的地方。古镇座落于甘水中上游。上古时称“甘野”。
古镇于宋代便形成大的村落。因刘蒋两姓居多,故叫刘蒋村。宋、金时期,此地属宋、金、元反复争夺的地区。其间,虽战乱频仍,但因有东西甘河之水利,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形成集市贸易,故改刘蒋村为双溪镇。金正隆年间,咸阳人王重阳来此,筑穴建庵修道,创立全真教。后全真教得到金、元朝庭的认可与支持而大兴。王重阳被尊为祖师,其弟子马丹阳、丘处机于此重建祖师之庵,(亦称“祖庭”、“祖堂”)四方称为祖庵。双溪镇亦因之改称祖庵镇,迄今已有800余年。
      祖庵古镇处关中腹地偏南的甘水之畔。南依终南(山),北临渭水,西望周至,东接县城,沃野良田,山环水绕。远望南山如黛,峰峦屏障;甘水出峪,自东南逶迤而来,于镇南三里处的“前渠”分流,一支向西绕镇北去,称西甘河;一支向北穿镇而过,称东甘河。两支流又于镇北五、六里处合流折向东北入涝河,汇归渭水。古镇处形似桑叶的这方土地之中,被二水环抱,实为风水宝地。元栖云真人王志瑾自汴京来重阳宫,见其山水形胜,遂开渠引涝水,环抱其宫。谓曰“双龙盘护,真万世之福田也”。
古镇分南北东西四堡。清代至民国年间,四堡各有城墙,且相互连结。在连城墙之内,形成一个中心,称为街,又分东南西北四街,鸟瞰远望,古镇呈十字花形状。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各堡城墙先后拆毁,街堡相通后,四堡名称渐失,多称祖庵四街。
    古镇居民,以农为主。因居于集镇,在工副业方面又各有特点。南街以种菜为主,肩挑车推贩卖蔬菜;东街做小生意者居多;西街多殷实户;北街靠近重阳宫。又曾是“民团”驻地,因之,流传说:“有锤(打架)甭在南街打,有钱甭在西街使,有势甭在北街逞,有奸甭在东街耍”的民谣,形象地勾勒了古镇四街的民风特点。
  古镇人口在刘蒋村时已逾千口。到元代重阳宫鼎盛时,仅重阳宫住道士近万,古镇人口逾万。到建国前夕,有居民两千余口。近几年,发展到约八千之众。

成道宫村,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祖庵镇。是重阳祖师修炼成道的地方,位于户县县城西20里,祖庵镇北1.5公里,距今840年历史。
据说全真教祖王重阳死前交待弟子们,他死后让弟子们抬着他,走到那里绳子断了,就埋在哪儿,所以就有了最初的绳断宫,后来改成叫成道宫,村以宫得名。至今村子西头的重阳宫里还有王重阳的坟及活死人墓。







王重阳名喆,字知明,号重阳子。咸阳大魏村人,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其家为当地富豪,家业丰厚,自幼享受荣华,弱冠到长安读书。年轻时"任气好侠"、"少私寡欲",常"以粟贷贫人,惠之者半"。直到33岁,仍功名无成,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开始贪食耽睡,借酒浇愁,放浪于形骸之外。
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阳48岁,传说这一年6月,他在甘河镇的甘河桥上,遇二仙点化,从此出家入道。王重阳在《遇仙》一诗中写到:"四十八上得遭逢,口诀传来便有功。一粒丹砂色愈好,玉华山上现殷红。"
1999年11月18日《华商报》报道:"相传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遇仙得道的遇仙桥(甘河桥),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淤泥埋没后,近日重见天日。"这条新闻虽不能佐证这段历史的真实,但作为历史遗迹,印证这段历史传说,还是可信的。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49岁的王重阳为了与尘世隔绝,闭关修炼,突发奇想,在今户县南时村自掘一地穴,上为墓冢高数尺,立碑曰:"活死人墓"。并且手植四梨八海棠于四周,人问其故,他说:"吾将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此时全真教尚未创立,但王重阳已对创立一个独立于世的新教派作了预言。
王重阳入地穴闭关修炼两年,于大定三年(1163),离开地穴,迁到距南时村不远的刘蒋村结庵布道,刘蒋村就是今天重阳宫所在地。
直到1235年乙未,尹清和、李真常、李志源率道众正式营建庙宇筑了三殿:无极殿、袭明殿、开化殿。五堂:三师堂、灵宫堂、瞻明堂、朝彻堂、虚白堂。还修了方丈室、斋房、厨房、库房、厩房等,初具规模,名重阳成道观。
据碑石载:1251年辛亥"蒙哥皇帝即位之元年,诏征掌教大宗师真常李真人,上亲授金盒香、白金五千两,佩金符代礼巡祀岳渎。凡在祀典者,靡所不举。明年春二月吉日,以御香来致,上命礼成以恩例改观为宫。"也就是说从1252年壬子起,成道观改为成道宫。
公元1254年,燕京大长春宫掌教李真常命王志远办理为成道宫刻石树碑事宜,冯志享主笔撰文,这就是现存于重阳宫碑林内的《重阳成道宫记》,还有一碑是赵翰林闲闲亲书的"活死人墓",现已毁。
关于活死人墓,在《重阳全真集》里有集中的表述,《活死人墓赠宁伯功》七绝诗就有37首,这种特殊的修炼方式,在宗教史上是罕见的,虽然在客观上给人一种故弄玄虚的神秘感,对王重阳来说,确确实实为了创造一种与世隔绝、便于静修的特殊环境,所以,它又是极真实的。如诗中所说:
活死人兮活死人,火风地水要知因。
墓中日服真丹药,换了凡躯一点尘。
活死人兮活死人,活中得死是良因。
墓中闲寂真虚静,隔断凡间世上尘。
有个逍遥自在人,昏昏默默独知因。
存神养浩全真性,骨体凡躯且浑尘。
王重阳在地穴中修炼,与达摩面壁九年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是修炼进入一种境界的表现。也许王重阳的修炼方式更快捷速成。当然,这都是一种苦修法,起码能耐得下寂寞,做到心死如灰,一念不起,否则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小院内的古银杏树高大挺拔郁郁葱葱。





 以前痴迷于金庸的《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这两部大作,小说中的活死人墓只道是作者虚构的情节,谁曾想现实中真的有这么个重阳宫和活死人墓呢,而且就在终南山,不得不佩服金*庸老先生啊!以所来成道宫参拜活死人墓也是我此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站。
在祖庵宾馆过了一夜,早上起来退房存包,又跟老板娘打听了一下去成道宫的大致路线就出发了。路程大约四五里路,估计走过去也就半个多小时。走到路口时,看到有几辆摩的停在那里,心想还是不要坐了吧,多出来走走挺好的。
走在乡间小路上,只有偶尔经过的村民打量着我,我是唯一的游客。此时已是深秋,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不久就走到了成道宫。走入大门,听陈法永道长说起的那30亩新规划的土地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右拐,即看到成道宫小小的院落。两位年长的道长正在进进出出的忙碌着。
最里面的小院,几位腿脚不好的老年人在静静等候道长给治病。原来,成道宫住持叶信庆道长是擅长治病的,常有附近腿脚有毛病的村民上门求医。叶道长忙完了前院的事情,回到后院开始诊疗。我也趁此间隙捐了一点功德,叶道长还认认真真地给开出了一张收据。告别叶道长,又到前面再次默默参拜活死人墓。记得金庸所写: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然后离去。
外面新圈的30亩地已经深翻平整差不多了,也许一两年之后再来这里,就能看到雄伟的新殿堂拔地而起,而那时,这里也将被开发成新的“景点”,买票参观是一定的了。说不清这是成道宫之幸还是不幸呢?
写下此段的时候,湖南卫视正在热播2014新版《神雕侠侣》,陈妍希版的小龙女实在不敢恭维,还是怀念刘亦菲和黄晓明那一版啊,拍的绝美...
---------------------------------------------
另附下面从网上搜来的图片











 

TIPS:
【交通】
成道宫离重阳宫四五里路,没有直达公交,可以从祖庵镇打个摩的坐过去。我是走路过去的,正好可以感受一下这千年古镇的风貌。
【门票】
重阳成道宫现在还没有没有门票。不过成道宫旁边的30亩地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估计两年后肯定要收门票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美丽家乡——户县游记
户县遇仙桥:全真教中神通王重阳遇仙之地
鄠(hu)邑(yi),西安第十一个区,竟有这么多美景古韵
户县成道宫
云在西湖月在天
活死人墓竟真的存在!原来就在西安周边的一座道观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