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然类纪录片分析

 


《迁徙的鸟》分析






序言

1998年7月,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开始筹备《迁徙的鸟》的拍摄,一直到2001年9月,这部历时四年,耗资4000多万美元,600多人参与,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175个个自然景地,动用了一批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拍摄的纪录片制作完成。这部关于鸟儿迁徙路程和自然风光的纪录片一上映,短短的三个星期就有250多万法国人走进影院,该片还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


正如纪录片开头所说,候鸟的迁徙视为生命而战,候鸟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一个归来的承诺。每个春天它们飞过遥远的距离,每个秋天它们沿着相同的路线返回。在迁徙的过程中,候鸟们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麻烦,比如在风沙中寻找出正确的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不受冻害,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寻觅食物等等。但是,候鸟们必须面对,逐一克服。除了拍摄鸟儿的飞行、生活习惯和各种可爱多样的鸟类,还在这过程中拍摄了鸟儿飞过的环境,河流、大海、森林、湖泊、平原、悬崖、沙漠、等地理环境,无不展示了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


雅克·贝汉认为,拍摄这一类的自然类纪录片,时间是最基本的保障,所以四年的时间成就了一部89分钟的杰作。


一、一部归来的史诗

(一)始于小木屋,归于小木屋

纪录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从一个细节引入这个故事的开端,讲述了故事的整个过程,再回到故事的开端,一个微小的细节。这部纪录片开头,是北方一片飘着雪的小河,一只小鸟独自站在一个废弃的木架上。它在等待春天的来临,等着她的小鸟孵化出来长大。一直到了夏末,这儿终于有一群灰雁聚集在这,他们听到了秋的讯号,即将向南迁徙。一个跑来湖边的男孩看见了一只灰雁被困在编织网袋里,用匕首割开了缠住灰雁脚的网绳。灰雁拖着断裂的绳线飞走了。


故事开始于这里,后来又结束这里。


 


全片是一个圆形结构和递归结构的结合,最初的起点也是最后的终点,这使全片产生了一股巨大的斜坡下滑力,而且随着影片的不断递进,而更有力量。它成为了全片的核心主题,是这一巨大素材得以组合的关键。

 

(二)关于它(他)们归来的承诺

1.     小男孩和灰雁的承诺

一只灰雁在开始旅行时,不小心被人类捕鱼的渔网给绊住,挣脱不开,而它的同伴已经开始飞行之旅。


 

挣扎的灰雁


 听见池塘传来声音,奔跑过来的小男孩看到了一群灰雁正飞离池塘,拍打着自由的翅膀向天边飞去。同时也看到了身陷苦境的灰鹰,便用刀隔断了网绳,使得这只快要落单的灰雁终于飞向天空追上了同伴。



被救后飞走的灰雁


影片结束之际,是北国春的来临,这群灰雁沿着同样的路线飞回了这个池塘,那只脚上缠着绳子的灰雁也在其中。熟悉鸟的习性的男孩,也恰巧跑到池塘,见到这群归来的客人。


这本是候鸟的承诺,从哪里飞走,依旧按照原来的路线返回。但是人的出现,让故事有了更多的意义,人与候鸟之间也存在一个约定。


导演运用这个危机事件,在小男孩和灰鹰之间做出了一个归来的承诺,这好似于一个格林童话般。

 


小男孩跑来池塘边


 这一个主情节构建起了全片的主体结构,也符合候鸟迁徙的习性,同时把动物和人的感情仅仅相连,小男孩和灰鹰的故事也预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2.种族繁衍的承诺

如解说词所说的那样:“它们的旅程千里迢迢,历经了危机重重,只为一个目的:生存。”候鸟的迁徙实则是为生命而战。它们种类各异,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迁徙到温暖有食物的地方,繁衍养育自己的下一代。然而,并不是离去就代表着曾住过的地方发生变更。它们本身记住的是一定要再回来。这是守恒的定律。

 


 

3.灰鹤和老人的承诺



鹤听见动静便飞走了


 人与动物不会一开始就相处的融洽。但是影片传达给我们的是,人主动去亲近它们,那么动物也会善待人类,与人类友好相处。雅克·贝汉用简单的画面讲述了一个故事。一群落地休息的鹤在草地上寻找食物,忽然瞧见老妇人的来临,于是匆匆飞走。但是一年后,返回的路上,又遇见这一位老妇人。鹤似乎懂得,老妇人是在等待它们归来。于是,这群鹤便主动靠近老妇人,吃她手中的食物。


 


鹤吃老妇人喂的东西


 这就是人与动物的承诺。我们之间不用多说,温暖的行动就是等候。就像导演给片尾一首用心的歌《To be by your side》,不管怎么样,我一直在你身边。这就是承诺。


二、巨量素材的拍摄

(一)拍摄前期

1.前期准备

纪录片的属性决定了其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纪实。所以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是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自然,去真实记录整个故事的发展,而不是人去导演它,策划故事的发展。


所以可想而知,拍摄候鸟的迁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候鸟的种类繁多,鸟类的生活习性因生活地区大不相同,鸟类分布地区也各异。这些基本的资料就够雅克·贝汉查找整理两年。加上雅克·贝汉并不是专业的鸟类专家,他还必须请教这一类专家,详细记下来,在实地考察中结合起来。其次就是确定拍摄鸟的季节,南北半球的鸟的迁徙是不一样的,所以雅克·贝汉的团队庞大到600人之多,就是因为拍摄的地方太大太多。另外,候鸟的迁徙大部分鸟都是在空中飞翔的,落到地上休息的时间很少。所以首先就得确认怎么去拍摄空中的鸟,怎么去接近它们,同时保证鸟类不受到人类的干扰,继续飞行。这些让雅克·贝汉他们花费了一年的时间跟随鸟的迁徙历程,观察它们的习性,迁徙路径,才确定了最后拍摄的对象。

 


候鸟在工厂区


 因为鸟的活动比较自由,所以必要的时候,还要培养一些鸟演员进行拍摄,比如在拍摄一群鸟在城市的工厂区的逗留。


2、每一个候鸟群体都是一个脚本


观众看到的是候鸟在镜头的带领下,离开地面飞翔在冰川大海、森林河岸之上,城市的上空,而不知道拍摄的过程是艰辛的。每一个候鸟群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的生存环境迁徙目的地和迁徙路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一样的候鸟群体有不一样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法。影片很少用长镜头,但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就是一种鸟类的真实模样。

 


看似呆呆的鸟

 

3.合理运用搬演,构建故事主题


影片中用部分搬演元素,比如前面的小男孩解救灰雁、老奶奶喂养、猎杀候鸟、以及工厂逗留等都运用的搬演。


搬演在很大层度上,深化的全片的主题,突出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这部影片的出色,就在于它本身带着浓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但是单纯的自然纪录还是不够的,有了人,并与人之间有了联系的情愫,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回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产生移情作用,让人认识到和这些可爱的生物相处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于此同时,猎杀伤害他们又是多么的残忍。

 


猎手

 

全片的归来的承诺,得意展现,同时也使影片增加了戏剧性。尤其是中间的猎杀情节的插入,一瞬之间就拔高了影片的感情基调。


(二)拍摄背后的那些事

在拍摄的头一年内,队伍几乎什么都没有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着鸟到处迁徙,使鸟儿对他们渐渐熟悉,不再警觉。


 1、拍摄方法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借助飞行器和在培育的小鸟身上安置小型摄像机拍摄。因为安置在鸟身上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和时间都不满意,所以大部分镜头还是借助飞行器拍摄。飞行器的运用包括:传统的滑翔机、热气球、轻型螺旋桨飞机、小三角翼飞机、载摄像机的遥控飞行器等。拍摄前,在鸟蛋周围放置飞行器的声音,小鸟出生后就能接受这种声音,减少拍摄难度。在这些飞行器的辅助下,摄影机跟着迁徙的鸟群,或者直接混入鸟群,一路跟踪,才拍下很多珍贵的镜头。


还有一些镜头是经过伪装的摄像装置拍摄的,这种手段在拍摄自然类影片是常用的。比如把摄像机隐蔽在草丛中,能够拍摄到动物近距离活动的镜头。


2、培养演员拍摄

为了拍摄在工厂和航空母舰那几场戏,摄制组还驯养了一批野生鸟类作为“群众演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制作者渴望融于自然的诚心。


3、等待拍摄

往往想要拍到一个好的镜头需要时间。弗朗索瓦·蒙利波,《费加罗报》的著名记者同时也是这部片子的制片人之一,有着这样的经历:他们边行进边等待着雨和雾散去,离科学考察站越来越远,走了6个小时之后,奇迹发生了,太阳拨开重重的云雾照射下来,信天翁迎着风在阳光下张开双翅,身上的羽毛丝丝缕缕反射出银子般的光芒,真是美极了。这个镜头在影片中仅仅两分半钟,而就为了这两分半钟,他们付出了3个多月的努力。

 


飞翔海面上的信天翁

 

三、剪辑台上的魔力

1、结构设计

整部影片是一个前后由主情节牵引,中间多情节插入的结构。在飞行的时候,讲述不同种类的群鸟,引出它们各自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后再以回到小木屋而结束。


故事的主要情节的结构如下;

激励事件:小男孩解救灰鹰,灰鹰展翅高飞,候鸟们的旅行从此刻开始,一个关于归来的故事正式开始。

展纠葛:到达中点前,要克服一路上的困难,它们飞越稻田、城市、河流、海洋、平原、高山峡谷,都是为了在夏天到达中点;哺育后代的困难;以及包括返程死亡的威胁;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

危机:遭遇人类的猎杀和被困人类工厂里

高潮:帝企鹅的孩子被敌人吃掉后悲痛地仰天咆哮。

 


帝企鹅的悲痛

 

结局:小男孩迎接归来的灰雁。


以灰雁离开池塘开始迁徙之路为开始,最终这群迁徙的灰雁在影片又回到了这个池塘,保证了故事的连续完整。


2、声音和画面的叙事

整部影片的旁白和字幕不超过40句,完全是靠着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引人入境的音乐将观众带进一次鸟的大迁徙中。


讲究声音与画面的搭配,声画合一,比如几只丹顶鹤落在一片雪地上,丹顶鹤走了几步就响起了舞曲音乐,搭配着丹顶鹤的脚的跳动,完全一致,就像是它们随着音乐跳起了舞。

 


落地的鹤优雅的姿势

 

当天空飞过几只天鹅时,突然响起枪声,音乐骤停,随机就是鸟坠落的画面,和持枪人的剪影,让人不禁反思,这么美丽的画面因为打猎人而变得残忍哀伤。

 


坠落天际的天鹅

 

再者就是整部片子最多的画面,天空飞翔着的鸟安静地俯瞰大地,配上大气的声乐,使得画面更加的壮阔。


 3、音乐

布鲁诺·古莱,这位雅克·贝汉忠实的伙伴将《喜马拉雅》的神圣庄严再次赋予了飞翔的鸟群。不食人间烟火的男声和女声吟唱着鸟类的情感,一种从北极迁徙到南极,跨越2万公里、历经千难万险仍不改初衷的悲壮。合着如此的音乐,你会觉得人类和鸟并非没有沟通的渠道。自然界鸟的迁徙是没有音乐的,有的只是大自然本身的声音,但是配上这样轻声的吟唱,就像鸟在飞行过程中留给人类的情感。


4、平行蒙太奇手法

在片子中用的最多的蒙太奇手法,就是平行蒙太奇手法,在开头的小男孩解救灰鹰与在飞远的灰鹰的结合剪辑,让灰鹰焦虑的心情得以表现,也促使了小男孩做出解救灰鹰的行动。


5、力求自然

在影片开头就有一句话:本片没有特效。剪辑上也没有用特别有技术含量的转场,对画面也没有任何深加工,试图还原的每个画面都是真实自然的,这也正是制作一部纪录片的主要因素。


但是,作者通过前期对结构框架设计,让繁杂的素材得以盘活,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并由此在2002年获得了法国恺撒奖的最佳剪辑奖。


6、节奏

鸟的迁徙是一场长久战,候鸟需要跨越的距离是对候鸟的一次考验。如果节奏剪得快了,不合乎现实,鸟怎么可能一开始就用尽全力开始征程。迁徙的过程当然就是平静缓和的。鸟的迁徙一次伟大的自然现象的呈现,节奏不能太慢。所以整部影片剪辑的节奏速度是平衡的。


同时节奏的调子时刻的变动着,在悲剧和喜剧之间摆动着,不断的移情于观众,牢牢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比较讲究一抑一顿的曲线结构,同时又层层的推进。

 


 

在影片的前半段,我们很少看不到很沉重的画面,并且积极的情绪一升再升,高山、海洋、风雪都无法阻挡候鸟们一路向前,直到在北极地区的天伦之乐,都是一般祥和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生命的美好。


而在50分36秒的那一声枪响时,马上使得影片变得沉重,而且在沉重的同时也会产生下面几分钟的回转积极,尤其是鸟儿飞翔天空之时;但是,这往往预示的是下一刻将会有更悲惨的事情发生。


比如:身陷工厂淤泥的鸟儿,湖边猎人的埋伏,沙滩上被群蟹虐杀的断翅之鸟,直指达到高潮的帝企鹅的丧子之咆。


螃蟹逐渐逼近受伤的小鸟

 

     在高潮以悲剧呈现之后,影片又以灰雁安全的回来,转向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7、后期处理

因为大部分是航拍,有的画面不够稳定,噪音也比较多,采用了特殊的技术进行消除。


四、用人文情怀叙述动物世界

承诺这个词本身就是人类情感用词,而这个承诺就是关于归来,更是赋予了人文情怀在里面。它们知晓季节的变化,拍打着翅膀穿越高山大海、江河湖泊,为着生命而战。它们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群执着、努力、认真、坚持的生命群体。这群生命又是美丽可爱的,在人类的眼中,它们有着或娇小、或憨态、或强健的体态,但它们丰满的羽翼充斥坚韧,让人忍不住赞叹,感动。


观看影片的同时,会感觉人与鸟儿的距离是如此地接近,翅膀的拍打声,清晰的叫声。附身下面是广阔的大地,是人类利用的舞台,而在空中,鸟仍然是主角,无论哪种鸟,飞翔让它们都有尊严。因此就算人类在变得强大,可以乘坐飞机飞翔在天上,却不能像鸟类那样自然变换着姿势拥抱天空。这是人类由衷羡慕的,人类离不开它们,人类应该爱它们,呵护它们。


再如当天鹅在枪声响过之后跌落,当一群鸟儿陷在石油泄露造成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时,每一个观众都会油然而生惋惜与不安。这正是电影想引导我们重新找回的情感。雅克·贝汉说,美好的情感是唯一重要的东西。他用刺痛的故事告诉你,我们需要与自然界的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长歌——大漠胡杨》分析





简介:

2007年末,央视推出了《森林之歌》,一部可以媲美国外同类作品的纪录片,为中国寂静的原始森林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旋律。


纪录片《森林之歌》:中国第一部系统记录森林版图的自然类纪录片,填补了我国生态纪录片领域的空白。共11集,每集50分钟。导演陈晓卿带领摄制组从2003年开始,历时四年,进入西藏、新疆、华北、秦岭、云贵高原、东北、海南、福建等人迹罕至的林区,探访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拍摄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用优美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寂寞或灿烂的生命故事,阐述了森林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展现了人、动物、森林共生的世界。


该片的第六集《长歌——大漠胡杨》是以我国新疆地区的胡杨为故事主角,讲述了生生不息的胡杨生命在大西北沙漠深处随着风沙一起繁衍至今,塔克拉玛干沙漠覆盖了塔里木盆地60%,但是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在盆地的北部汇成了塔里木河,它是这里一切生命的源泉。作为荒漠上唯一的高大乔木,胡杨和其它荒漠植物一起,组成一道绿色屏障,阻挡着沙漠的扩张,从而保证了西域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


胡杨千百万年来在荒漠上生存,它的法则是,用最小的消耗完成生息繁衍。《长歌——大漠胡杨》将展示荒漠上生命的奇迹,讲述一个顽强的生命的故事,并希望关照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现状,留下思索的空间。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包括一些拍摄自然的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一、故事化叙事:生生不息的繁衍

《森林之歌》是550分钟的纪录片,花了摄制组长达4年的时间。11集的除前3集总论外,其余8集各指向一片有地域特色、气候带特征的森林类型:秦岭自然保护区长白山红松针叶林、新疆胡杨林、藏东南高山林地、海南热带雨林云贵高原山地森林武夷山竹林、海上红树林。这些地方大致反映出中国原始森林的版图构成。


《森林之歌》的每一集都是在描述每片森林领域中动植物自己的故事,运用铺设故事线的形式来讲述,通过故事线的方式将森林中的各种生物的特征线索串联在一起,紧凑生动,为观众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森林中一个个完整的生存故事。


在《长歌——大漠胡杨》中,该片主要讲述的是在大漠深处,胡杨是如何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繁衍后代的,在本片的叙述过程中,主要选取了一棵生长在大漠深处的雌胡杨和一棵生长在绿洲边缘的雄性独臂胡杨为主角,讲述在新的一年里胡杨为了繁衍的故事。胡杨生命的繁衍,不仅让沙漠呈现出生命的希望,更让观看者感受到大自然生命力的强大,以及感叹造物者的神奇。



干涸的塔里木河

“鬣蜥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在将近二十年的一生中,它的世界始终是这里唯一的一棵胡杨树。这是一棵雌树,孤独地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在目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它看不到任何同类的身影。 要想拥有成千上万的儿女,它必须等待雄树的花粉。一周的花期,是它一年中唯一的机会。 沙漠中,一棵开满鲜花的树,等待着花信风的吹拂,命运之神的降临。”这是《长歌——大漠胡杨》一开始的解说词,雌胡杨在春天开始等待雄树的花粉就让胡杨可以繁衍,这就推动了整部纪录片的发展,让我们思考雄树在哪里。

 


沙漠深处的鬣蜥


“黑鹳无声地掠过天空,从南方回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种鸟长大以后就不再鸣叫。独特的基因密码,使得它历尽千辛万苦,飞到这里生儿育女。”镜头跟随着黑鹳的身影,飞过沙漠,略过有水的塔里木河河面,越过开始等待发芽的胡杨枝头,终于找到“绿洲边缘的独臂大树,指引黑鹳找到了阔别半年的家。独臂大树矗立在这片胡杨林的边缘。长到十六米之后,它的身高就再也没有增加。后来,浓密的树冠又渐渐失去,但它仍然是这里最高大强壮的树。在它从小树变成大树的八十年的日子里,身边的树渐渐衰老,却一直没有新的生命诞生。  脚下的土地,已经四十年没有见到洪水了。这个春天非同寻常地干旱,周围的树都没有开花,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独臂大树是一棵雄树,今年,这些花朵是种群繁衍的最后希望。”



独臂大树

雌树和雄树开始开花,它们一起在等待一场风沙的袭来,好让生命的花粉相遇,让胡杨的身影扎根在沙漠之中,雄树的花粉终于随着风沙来到沙漠深处的雌树的花朵上,它们现在就只剩等待着秋天的到来,种子成熟来繁衍后代。


在胡杨树繁衍的过程中,也安排了许多小故事。尺蠖的幼虫需要吃胡杨的叶子才能维持生命,而胡杨也正是由于尺蠖才避免叶片过多而增加太阳的蒸发;黑鹳的出生,需要更多的食物,而水量的减少使得食物短缺; 强烈的蒸发使土壤中的水分越来越少,盐碱度却越来越高。胡杨树需要把盐碱 排除体外,当地人把这种液体称做“胡杨泪”, 胡杨泪的盐碱度,和人类的泪水几乎完全相同,胡杨泪凝结在树干上,含碱量达到70%,人们用它制作日常的面食——奎麦奇。



胡杨泪


 这些小故事和胡杨息息相关,贯穿胡杨繁衍的整个过程,有了这些小故事不仅使得该片的故事连贯性强,也为本片增加了许多看点,使得观众对本片的兴趣增加不少。同时,这些小故事的存在,使得胡杨的生存环境全部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深深折服在胡杨坚韧的生命力之中。


二、拍摄:从动物的眼中看胡杨生活环境

《森林之歌》要讲述的每片森林都生长着数量众多的动植物,由于纪录片拍摄的时间限制,不可能把每种动物都详细呈现在镜头里。因此《森林之歌》的编导们在选择故事主角时都遵循一个原则:选择最有“故事”的动植物。


在《长歌——大漠胡杨》中,选择了 鬣蜥、黑鹳、尺蠖等小动物的故事来讲述了胡杨繁衍的过程,反应出胡杨生活环境的艰苦,也使得整个片子的故事更加有吸引力。


(一)    鬣蜥

 鬣蜥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在将近二十年的一生中,它的世界始终是这里唯一的一棵胡杨树。 这是一棵雌树,孤独地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在目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它看不到任何同类的身影。”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从 鬣蜥的视野出发,不仅向观众展示了生态环境的残酷,也从侧面展现出胡杨生命力的顽强,同时,在鬣蜥的视线里只有一颗胡杨树,体现出繁衍的困难,也为后来雄树的出现以及整部片子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二) 黑鹳

 黑鹳出生在塔里木河下游的胡杨林中。河道里的水看起来比去年更少,不知道有没有足够的食物让它的孩子长大。”从黑鹳的角度出发,展现出胡杨以及新疆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水资源不断减少的现状。


本片中,讲述了黑鹳从出生到离开,正好是胡杨一整个繁衍的过程,两者相互结合,使得故事更有看点,不会显得枯燥乏味。



黑鹳

 

三、  细节:展现主题

在《长歌——大漠胡杨》中,有许多细节的展现,使胡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对比

“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越过6900公里的陆地来到阿尔泰山,带来每年600毫米的降水,养育了中国最大的西伯利亚泰加林,新疆落叶松是泰加林的主要树种。 白桦树也在山谷中找到了自己的家。 天山西部的迎风坡是新疆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最多的年份可以达到1000毫米,天山云杉聚集在这里,形成新疆面积最大的森林。但所有的湿润空气都无法越过天山。”这一段是该片的解说词,通过西伯利亚泰加林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对比,更加体现出胡杨生态环境的艰苦,也从侧面显示胡杨生命力的顽强。


(二)胡杨泪

“强烈的蒸发使土壤中的水分越来越少,盐碱度却越来越高。独臂大树尽最大努力吸收着土壤中的每一滴水,但这些水中又含有大量盐碱。 它用身体储存水分,盐碱也在体内越积越多。它必须把这些足以致命的盐碱排出,当地人把这种液体称做“胡杨泪”。胡杨泪的盐碱度,和人类的泪水几乎完全相同。胡杨泪凝结在树干上,含碱量达到70%,人们用它制作日常的面食——奎麦奇。”这一小细节体突出胡杨生活环境的恶劣。


四、剪辑:生命的故事

记录客体对象的“原生形态”,反应食物的“纯真面貌”,是许多纪录片遵循的创作原则和追求目标。但任何理论一旦走向极端,就会带来偏见,就会束缚自己的手脚。纪录片如果一味排斥创作主体的作用和其他表现手段的介入,就会流于“自然主义”,使故事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纪录片想要体现出故事性,就必须在剪辑上下功夫。


《森林之歌》的后期剪辑特色主要体现在故事线的运用,音乐的运用,以及对比,延宕,悬念剪辑技巧的运用上,以此来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


(一)生命

《长歌——大漠胡杨》的主要的发展线是围绕胡杨生命发展为主线的,从春天发芽到秋天种子成熟,然后随风倒湖泊周围开始生根发芽。


在胡杨繁衍过程中,出现了 鬣蜥、黑鹳、尺蠖等动物,该片将这些动物的生命周期循环和胡杨的生命繁衍交织在一起,体现出生命的强大,以及大自然的神奇。片中也注重拍摄到这些小动物的生活,更加注重了人文情怀,使得该片更加具有吸引力。


(二)音乐

纪录片是视听结合的产物,音乐在纪录片中占有重要地位。《森林之歌》的编导在后期剪辑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了音乐,使得作品内涵丰富。


《森林之歌》主要通过音乐来描写自然,渲染自然,感受自然,来营造纪录片整体意境之美,既强化了本片的故事性,又达到了一定美的境界。


描写自然的音乐要求音域宽广,《森林之歌》首先通过音乐来描绘森林的辽阔,壮美。另外在用直升机拍摄俯瞰的场景时,音乐采用了音域宽广,音色低沉的音乐,表现出中国森林的广阔壮美。


《长歌——大漠胡杨》中,当胡杨树经历过风沙的侵袭,又经历过酷暑的打击,终于等到种子成熟之时,此时的音乐给人一种宁静灵动之感,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也跟随着种子飘荡。当一年中最严酷的风沙来临时,此时的配乐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也体现出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



风沙来袭时的植物

 

结语:

《森林之歌》这部历时4年拍摄完成的自然纪录片,耗资1000万元,尽管这个数字只是国外顶尖之作的一个零头,但已经透露出了中国纪录片制作者在这个类别中创造一番新天地的信心。以《森林之歌》为基础,不断积累经验,培养制作人才,提高自然纪录片的制作水准。


在今后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森林之歌》这部影片将对后来的人有这极大的影响。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尝试,放手去做,我们的纪录片才能更上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刘汗青. 中外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模式比较——以《微观世界》与《森林之歌》为例

2、王蒙.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成功原因探析

3、CCTV视频网站:http://www.cctv.com/docu/special/C19398/01/index.shtm

4、《森林之歌——大漠胡杨》解说词

5、陈晓卿:讲述《森林之歌》拍摄故事

6、论《森林之歌》的故事化创作  李德银





自然类纪录片分析与总结




自然类记录片的创作与拍摄

自然类纪录片是纪录片中以拍摄动植为主的一种纪录片形式,多以故事化的手法讲诉自然界的真实面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自然类纪录片起步较晚,本文我们就将以《迁徙的鸟》和《森林之歌》为例来分析在自然类记录片的创作和拍摄过程中的共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简介

《迁徙的鸟》是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之一。本片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全程追纵候鸟南迁北徙的壮举,画面不但展示了候鸟的生活习惯,更把大自然的各种地理环境幽美景色摄入镜头。沙漠、冰川、湖泊、森林、平原、河流、悬崖、岛屿以至繁华都市皆一一尽入眼底。为了拍摄影片《迁徙的鸟》,雅克·贝汉先生历时四年,横跨五大洲,生活在飞行的候鸟群中,与它们一同飞越大地和海洋,选择了50多个国家中的175个自然景地,拍摄了460多公里长的胶片,动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一个科学考察队,平均每天都有600人在为此工作。




 《森林之歌》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11小时自然生态类纪录片。摄制组从2004年开始深入中国现有的典型林区,拍摄点遍布中国各主要森林分布地区,如:东北森林、秦岭、塔克拉玛干沙漠藏东南林区、神农架、横断山脉、海南热带雨林、南海红树林等,用精美的画面展示了森林的神奇与美丽,以及人、动物和森林的和谐共生关系。生动、写实,又不失浪漫的拍摄风格,精彩、奇妙,又不失深度的内容,将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真实的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不仅填补了中国自然类商业纪录片的空白,全景展现中国森林的多样性和神秘色彩,而且还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真实的生态文明。




浅析《森林之歌·大漠胡杨》与《迁徙的鸟》

 一、结构

1.以胡杨为中心


《森林之歌·大漠胡杨》给人最直观的特点就是解说词走,通过解说词,把这一些客观的影像盘活,同时以块状交叉讲述胡杨、动物和人,这三者密切关系。


 在《森林之歌》中采用了非常规的叙述角度:在考虑到主要的受众是中国人,以及我国观众对线性叙事和伦理道德题材相对比较偏爱的前提下,将纪录片故事化,使其跌宕起伏,画面加解说的方式,又使其不失深度。


 导演用镜头记录下了森林中的动植物和谐相处的影像,同时也抨击了人类的一些活动对森林、动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所造成的破坏,折射出整个纪录片的主题:呼吁人类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由于塔里木河的上游建筑了蓄水大大坝和水库,使得下游水量减少,原来的河道再也没有洪水的光临。这导致了下游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而影片中的独臂胡杨就是处于下游多年没有洪水发生的故道。




2.以鸟儿为中心

《迁徙的鸟》记录片的着重点并不在与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而是以动物当作“人物”讲述它们生命故事,像故事片一样,只不过主角们是动物。在自然界中,本来鸟类的迁徙是自然界中正常现象,是它们为了生存必须做的,但影片用了人格化的方式来表现,就使观众觉得那些行为并不是必须的,而是它们面对生活通过思考后作出的选择,于是观众就很容易进入它们的角色,把它们的艰难等同于我们人类生活中面对的难题,把他们的努力等同与我们的奋斗。影片把轻盈优美的飞鸟的种种行为都富裕了一种思想和感情,有亲情,爱情,执着的信念和勇气,当我们看到:飞鸟不知疲倦地与同伴并肩飞行,海滩上被成堆螃蟹吞噬的伤鸟,掉队的灰雁孤独地走进了沙漠……我们会觉得这些情景跟人类如此相似,进而因为它们的坚持、爱、等待而充满感动。


二、叙事技巧

自然类纪录片的叙事风格一向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经过许多痛苦的挫折之后终于认识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才是人类长远发展的保障。贯穿《森林之歌》始终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以及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理念。



如《雪国·北国之松》的整体结构以长白山红松所结的松果为叙事点,因为它是森林里很多动物的主要食物,但由于松果是一种退化了的物种,它必须依靠吃它的动物为媒介来进行繁衍,于是利用松果让生态链条上的动物依次登场,串联在一起,进行创作。《鸟的迁徙》是关于天空中鸟的故事 , 纪录了二十七种候鸟的大迁徙 , 影片以一种自然的近乎白描的手法去展示这一过程。鸟是整部影片的核心, 通过鸟与自然的和谐、鸟与人类社会的不和谐这两方面的迥然不同去呈现一种承诺的内在精神———用生命作为承诺代价的生存方式。这样的生存方式必然会遭遇到重重危机, 但存活的方式只有一种——迁徙, 因而 , 整部影片以“鸟的迁徙”为核心构造了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美皆呈现在我们眼前:山川、沙漠的壮阔;平原、湖泊的宁静 ;原始森林的茂密 ;乃至欧洲繁华的都市城堡都一一尽入眼底。影片以“鸟”的视角去瞻仰宇宙苍穹 , 让我们感受到蓝天白云在头顶翻滚呼啸, 领略到地球大地在脚底下旋转开裂……当然 , 在如此浩淼的宇宙中我们的主角鸟儿们却犹如精灵般舞动着 , 透着生命的气息……


正如飞鸟们是我们浩淼宇宙中主角一样, 影片采取了围绕鸟儿“迁徙”这一中心来展开故事,我们把这种叙事结构叫“绘圆式”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有如圆规绘圆一样, 要有一个叙事的圆心, 其他的事情都是由它衍生和辐射开去, 创作者围绕它来展开所要讲述的人物和故事。《鸟的迁徙》围绕“迁徙”这一圆心 , 成功展现了各种候鸟为了生存而艰难迁徙的历程以及在迁徙过程中的精彩故事。然而, 一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不是导演主观的任意选择, 往往要受到它的拍摄对象等多种限制 , 再者 ,“叙事结构要根据一定的主题需要 , 将拍摄内容组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序列和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要符合目标观众的认知习惯和认知特点 , 从而激发其特定而具体的情感, 使创作者与观众之间达到一种精神的共鸣。”


《鸟的迁徙》中, 鸟的种类很多, 单影片向我们展现的就有三十多种 , 可以说, 每一类鸟都是主角 , 不可能把哪一种鸟单独列出来作为绝对的主角。因此我们认为, 通过一个中心来表现的绘圆式结构就成了创作者最好的选择。


通常 , 在绘圆式结构的纪录片中, 故事本身就存在一个叙事的中心点或圆心 , 它是内在的、客观的而不是人为拟定的或主观策划的, 它以抽象概念为圆心 , 通过层层递进的深刻切入, 让事件过程说话。


《鸟的迁徙》中的“迁徙”就是自然规律, 也是“圆心”。围绕“迁徙”这一圆心, 影片细细跟踪纪录了多种候鸟的艰难或快乐。迁徙是候鸟的使命, 是他们的生存方式。每一次飞翔, 每一次降落, 每一次启程, 每一次回归 , 反反复复 , 秋冬春夏, 日升日落, 候鸟的生命在飞行中展现。


无论是那只被网缠住的灰尾雁, 还是那只刚出窝的稚鸟;无论是那只折了翅膀的鸟儿, 在虎视眈眈的蟹群里拖着病翅做的最后的挣扎, 还是几万呆在一起,却只能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仅仅两只入侵的野鸭生生咬死的帝企鹅;无论是那只被狂奔的马群冲散的加拿大鹅, 还是那只翱翔在科罗拉多的白头鹫。它们在数千公里的危险旅途中 , 只有一个目的:生存。迁徙 , 是为生命而战。


《鸟的迁徙》展现给我们的 , 就是这些候鸟们一次完整的南迁北徙的过程, 一次伟大的飞行。围绕“迁徙”这一中心 , 影片将许多较为分散的场景, 聚合起来 , 形成完整的故事, 无数观众被候鸟为梦想的天堂而飞翔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和情感深深折服, 深为感叹。




三、叙事节奏

《森林之歌》中大量长镜头、固定镜头、快放、慢放镜头的运用, 以动静结合的镜头语言,真实记录了森林中动植物的客观状态,传达着自然的神秘和深邃。该片还有大量的自然声,配合慢节奏的解说词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来礼赞大自然的伟大。


 《森林之歌》在大胆尝试国外音乐的基础上,还融入中国古典音乐,展现出一段段动物们的爱恨情仇。有的动态效果音乐来自京剧,如画面上的招潮蟹扛着大螯的时候,京剧鼓点的配合,营造出一种悬疑和恐怖气氛。


《迁徙的鸟》中,开篇一首温暖而略带感伤的情歌,其间原始自然之音未加修饰却与钢琴之声浑然一体,之后大气而凝重的“大地的主人”,其后的器乐作品,时而紧张,时而清亮悠远,伴随着飞鸟们飞跃海洋荒漠,森林河流,冰川山谷。


正是背景音乐与影片画面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才使这天籁之音,优美和声,将鸟类迁徙的优雅与悲壮升华到了极致。最后,影片背后传达着深沉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倡导人与动物之间的平等观。



从细节刻画看自然类纪录片人文精神的表达。

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倾注深切的人文关怀,纪录片要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壮美。两部影片都注重细节的刻画,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达对自然的关怀,《森林之歌》运用细节描写来叙述故事,烘托作品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例如《云横秦岭》一集中,金丝猴“圆圆”在她的第一个孩子“小圆”死后,一连好几天一直守候在尸体旁边,不吃也不喝,甚至还给“小圆”的尸体喂奶,这样的情景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让人们感到圆圆作为母亲失去孩子后的那种痛苦,它们虽非人类,但是情感并不比人类淡漠。导演拍摄金丝猴时运用的拟人化手法,让人深深地感动,这其中的细节刻画无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中外自然类纪录片叙事的差异

1.叙述方式差异

在具体的纪录片创作中,由于受传统叙事惯性的影响,中国人常常习惯于从概念或观念出发、从宏观叙及微观,微观叙述往往服从于宏观叙事,虽然明白晓畅,却不免有说教宣导之感;而西方由微而巨的叙事习惯往往能使纪录片看起来更加生动具体,从一人一事一景切入的故事描述方法显然更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迁徙的鸟》给观众的感觉是纯客观的,都是摄像机或者是动物们自己的视觉,简单的讲述动物世界发生的事情。《森林之歌》则是采用解说的方式,加入了很多的人的情感在里边,并非是纯客观的。


2.镜头语言和叙事角度不同。

《鸟的迁徙》采用了超科技空中拍摄系统摄制,借助飞行器和在培育的小鸟身上安置小型摄像机拍摄。因为安置在鸟身上的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和时间都不满意,所以大部分镜头还是借助飞行器拍摄。飞行器的运用包括:传统的滑翔机、热气球、轻型螺旋桨飞机、小三角翼飞机、载摄像机的遥控飞行器等。拍摄前,在鸟蛋周围放置飞行器的声音,小鸟出生后就能接受这种声音,减少拍摄难度。在这些飞行器的辅助下,摄影机跟着迁徙的鸟群,或者直接混入鸟群,一路跟踪,才拍下很多珍贵的镜头。


 还有一些镜头是经过伪装的摄像装置拍摄的,这种手段在拍摄自然类影片是常用的。比如把摄像机隐蔽在草丛中,能够拍摄到动物近距离活动的镜头。


《森林之歌》则是采用比较中观的展现方式,给观众展现的大多是动植物的全景,特写镜头少。在《云横秦岭》中,采用的基本都是全景的拍摄方式,而且使得观众强烈的感受到有人的因素在里边,把人的思维方式强加在其中,例如“圆圆”对“小圆”的溺爱这一段,解说让人产生的感觉就是这明显是人的情感,而非动物。


3.时空叙事的不同

由于地缘及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和西方的叙事时空观形成许多差别。中国人叙事习惯于大时空及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则擅长于小时空切入再作铺陈。中国和西方这一叙事传统的差异自然也影响到纪录片叙事,使纪录片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状貌。在《鸟的迁徙》中,它是在同一个地域内按照从白天到晚上,从晴天到雨天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的,而《森林之歌》则是遍布大江南北,通过一年中四季交替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自然类纪录片在影视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影片制作的角度,还是从市场运营的角度,以及从受众的观看习惯来看,自然类纪录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永远是人们最爱看的影视节目种类之一。不论现在观众的口味有多大变化,眼光多么挑剔,自然类纪录片就像大自然中的常青树,永远有着自己最忠实的追随者。中国的自然类纪录片才刚刚起步,在叙事结构、拍摄技巧、解说文本的专业性等方面尚有许多不足,和国际知名的自然类纪录片的水准也有明显的差距,中国纪录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试论记录片《鸟的迁徙》的叙事结构与策略    杨焰

          2.中外自然类纪录片叙事模式比较——以《微观世界》与《森林之歌》   刘汉青





自然类纪录片的思考题


一、自然类纪录片的作用及价值

参考:自然类纪录片是通过摄像机以纪实的手法展现动植物本真的生命状态,通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来讲述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及所面临的困境,从而使我们更多地了解被人类破坏的自然对动植物造成的影响,引起我们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使我们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自然类纪录片主要是拍摄动植物,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手法来讲述它们真实的一面,又添加人文情怀,拍动物拍得有情感,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是说在展现动植物真实生存的状态的同时,也让人类在审视这些动植物的同时意识到它们的可贵,激发起人类保护它们的情感。主动思索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呵护这生机盎然的地球。


二、国内自然纪录片发展缓慢的原因?

   参考:技术  经费   观众口味


三、纪录片不能像电影那样虚构故事的情节,但是可以设置情节,如何理解?

   参考:设置悬念,增加影片的感染力,吸引观众等。


四、除了上面两篇自然类纪录片运用了航空拍摄、隐藏拍摄、微距拍摄,这样拍摄的好处?

   参考:自己理解作答


五、细节在纪录片中起到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参考:任何种类的纪录片的细节解读都可以


六、一部优秀的自然纪录片不仅仅要满足观众的求治欲望,更要以浓厚的人文精神来征服观众。谈谈自然类纪录片中人文精神的作用?

   参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联系发展的。

 



组员:刘嘉仪 4081213232

张通勇 4081213221

李艳群 4081213205

焦   斌 4081213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CTV精品!60集最适合孩子看的中国地理故事双语纪录片,牛娃都爱刷!
《今传媒》:中外自然类纪录片比较研究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2)
【阅读悦读丨摄影】孙承波《上海不止高楼林立,还有你想不到的自然气息》
2010年法治人物 候鸟守望者
12集自然纪录片——《森林之歌》点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