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第一例假太子(西汉)

霍光虽然在火线被提拔,可不是所有人都会买他的账。在大伙儿看来,燕王刘旦与宗室刘泽合谋造反一案中,霍光的手段过于软弱,根本不适合当一把手。

这也可以理解,此前霍光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奉车都尉兼光禄大夫,也就是皇家车队的老大兼顾问。

很多人不服。换句话说,霍光虽然是权力中心的一号人物,但他的威望还不够高。一天深夜,皇宫内外发生了不明缘由的骚乱,大伙儿都在大街上狂窜,谁也不知道在躲避什么,反正跟着跑就是了。霍光怕出乱子,找来保管玉玺的官员,让他交出玉玺。

不料,此人很倔犟,果断拒绝了霍光的要求。霍光很生气,命人抢夺玉玺,结果对方拔出剑说:臣头可得,玉玺不可得!

这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好在霍光的脑子转得飞快,他立即换了一副面孔,向保管玉玺的官员道歉:刚才多有得罪,其实我只是想考验一下你是否尽忠职守,你能誓死保护玉玺,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上班时,霍光还上奏小皇帝,请求给这位保管玉玺的官员加官晋爵。这件事为霍光赢得了不少威信。可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前面说过,少帝即位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三人是以中朝官的身份承武帝遗命辅政。可是三人都没有侯爵位,要想指挥那帮外朝官干活,没那么容易。

如何才能被封侯呢?当初刘邦曾与大伙有过约定,非刘氏子孙称王的,天下共击之!好在霍光早有准备,面对众人的质疑和不服,他祭出了一件终极法宝——武帝遗诏!这又是怎么回事儿?想当初,巫蛊之祸发生后,马何罗想要行刺武帝,结果被金日磾给拿下了。因这件功劳,武帝在临终前留下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上官桀为安阳侯、霍光为博陆侯。

少帝即位后,本应立即执行武帝遗诏,封霍光等三人为列侯,但由于金日磾见少帝年少,不肯受封。霍光和上官桀一看,这哥们儿真清高啊,要是自己还坚持己见,岂不是显得自己很功利?

没办法,虽然心里很不爽,但霍光和上官桀不好意思再提封侯的事,这事儿自然也就拖延下来。

好在霍光和上官桀也没有等太久。金日磾当了一年的辅政大臣,病重将死,霍光急忙奏请少帝,想为他申请封侯,圆了这个梦。少帝也不好意思拖下去,在病榻前为金日磾匆匆封侯。

次日,金日磾病逝,终年四十九岁。少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给安葬器具及坟地,用轻车军士为他送葬,军队一直排到茂陵,谥为敬侯。

金日磾封了侯,霍光和上官桀封侯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没过多久,两人终于如愿以偿封了侯。

对于这场不大不小的“封侯风波”,朝中其他同事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大家都是官场老油条,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会轻易反对。

不料,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是个愣头青,他对霍光如此行事愤愤不平,扬言道:武帝临终前后,我一直在旁边伺候,哪里有遗诏封这三人为侯的事?不过是这三个人互相抬轿子罢了!

话说得如此露骨,霍光脸上有点挂不住了,他找来王莽痛加斥责,让他回去好好管教一下儿子。王莽也对儿子的口无遮拦深恶痛绝,这简直就是坑爹啊!他知道封侯这事儿触到了霍光敏感的神经,怕他继续追究,一狠心,一杯毒酒了结了儿子的性命。

王忽之死对大伙无疑是一个严厉的警告,此后再不敢妄加评议。对于王莽的顺从态度,霍光表示满意,两年后给王莽升了官,算是对其丧子的一种补偿吧!

对于朝臣,霍光有一万种办法跟他们周旋,也有信心压制各种不服,可是对于与皇家骨肉相连的宗室,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尤其眼下皇帝年幼,霍光大权独揽,难免给人留下权臣欺主的印象。无论霍光怎么做,在宗室眼里,他始终是一个外人。

如何处理与宗室的关系,是摆在霍光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于是,有人引用诸吕当政、背弃刘氏宗室败亡的故事,给霍光提了个建议:将军忘了吕党的往事吗?处在伊尹、周公的地位,摄政专权,却背离宗室,不给他们分权,所以天下不信任,最后导致败亡。现在皇帝年幼,将军又位高权重,应多结纳宗室,联合大臣们一起做事,和吕党的做法反着来,这样才能免祸。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么做,才是关键。

霍光在宗室中挑了一份名单,拜刘辟强及刘长乐为光禄大夫。刘辟强随后被提拔为宗正,主抓皇族事务。

刘辟强是楚元王刘交之孙,年近八十,没多久就挂了。刘长乐则不知出于何系,估计是刘氏的远房宗亲。以他俩边缘人物出任光禄大夫,执掌议论,既可以显示霍光博纳众议的气度,又丝毫不会危及其辅政地位与权威,还可以让宗室无话可说,可谓一举三得。

在挫败刘旦、刘泽阴谋夺位的事件中,青州刺史隽不疑居功至伟。在这里,我们有必要重点扒一扒这个人的简历,因为他将在接下来的舞台上占据主位。

西汉时,有两位取名“不疑”的人很了不起,一位是面对别人诬陷自己和嫂子通奸时毫不辩解的直不疑,还有一位就是今天要说的隽不疑。

隽不疑,河北沧州人,年轻时研究《春秋》,言行举止都合乎礼仪,因此名闻州郡。武帝末年,各郡国盗贼蜂起,暴胜之被武帝指派到渤海郡镇压盗贼。他雷厉风行,执法严格,到任后杀了一批人,威震州郡。

暴胜之早听说渤海郡有一位隽不疑,名气很大,就想见识一下,派人邀请隽不疑到府上一叙。隽不疑接到消息后,整理好衣冠,峨冠博带,挂剑佩玉,上门拜访。

不料,门卫一看他这身打扮,要求他解下佩剑再进门,隽不疑道:剑乃君子的装备,是用来防身的,不能解剑。你不让我进,大不了我回去就是了。

门卫也没办法,只得如实禀报暴胜之。

暴胜之听说隽不疑来了,鞋子都来不及穿就赶紧出来迎接。隽不疑进了厅堂以后,伏地而拜道:我身处荒远的沿海地区,很早就耳闻暴公子您的威名,但直到今天才有幸与您会面交谈,实乃三生有幸!

暴胜之说:还请先生指教。

隽不疑说:我认为,凡是做官的,过刚易折,太柔又难混下去,一定要恩威并济,既要严肃认真,也要团结活泼,这样才能建功立业,永不犯错。

暴胜之一听这几句话,就知道隽不疑不简单,肚子里有干货,不禁肃然起敬,又向他请教施政问题。暴胜之门下那些小弟,都是州郡选拔上来的人才,他们在一旁听隽不疑讲话,都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两人促膝长谈,一直谈到天很晚了,隽不疑才离开。暴胜之上奏朝廷推荐隽不疑,举荐隽不疑做了青州刺史。

武帝驾崩后,少帝即位,刘旦和刘泽背后搞小动作,正是由于隽不疑的果断处置,才让刘旦精心筹划的计划胎死腹中。

为了褒赏隽不疑,霍光将其提拔为京兆尹,赐钱一百万。

汉朝时,首都长安分为三个区,这三个区号称京畿三辅,分别是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由于地处京畿,这里往往是高官贵戚、富户豪杰及不法分子的云集之地,历来号称难治,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隽不疑由刺史迁升京兆尹,除了他本人工作能力确实突出外,同时也是霍光对他的一次考验。

一段时间之后,隽不疑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不仅能管理好地方事务,还能把龙蛇混杂的京城也治理得井井有条,长安的官吏百姓都特别敬重他。

隽不疑的母亲是一位贤德明理的老人。每次隽不疑到地方州县检查工作回来,母亲总是会问他:有多少冤案得以平反,能让多少人活命?

如果某一天隽不疑平反的案件多,母亲就会喜笑颜开,连吃饭、说话都与平时不同;要是没有案件平反,母亲就会生气,连饭都不吃了。

隽不疑的母亲直接影响了隽不疑的执政风格,那就是:严而不残。执法严厉,又不过度使用暴力。

母亲的嘱托和百姓的期望,让隽不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不容丝毫有失。他对每一个案件都细细梳理,判罚分明,绝不冤枉一个好人。

时间一晃到了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这是刘弗陵登基的第五个年头,当初的“巫蛊之乱”已逐渐淡出众人的记忆。

然而有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年春天,长安城来了一个男子,身穿黄色衣服、头戴黄色帽子,乘坐黄色牛车,车上插满了龟蛇图案的旗子。

在长安城居民和守门士兵充满疑惑的目光注视下,男子驾着牛车轻车熟路来到了未央宫的北门口,目光悠远,似有无限感慨。

守门士兵拦住了他,你是何人?来人自称是卫太子刘据。这话一出口,长安城立即炸了锅。

怎么可能?当年卫太子刘据因不满江充陷害,愤怒之下杀死江充党人,随后起兵自卫。武帝当即下令镇压太子的军队,长安内外十多万人被杀,太子刘据和两个皇孙也在逃亡途中被杀。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怎么又冒出来一个卫太子?

守门的士兵也吓坏了,不知所措,只能上报上级,最终到了刘弗陵这里。

刘弗陵听闻此事,感到事情比较严重。如果来的真是卫太子刘据,那自己该怎么办?

见?就是承认太子刘据身份的合法性,接下来会面临从皇位跌落的危险。

不见?在以“孝悌”为治国理念的汉朝,对兄长的绝情,会在舆论场引发巨大争议。

一筹莫展的刘弗陵决定立即召集官员到未央宫开会,商议此事。

长安城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群众多的是,这些人听闻卫太子刘据死而复生,纷纷围过来凑热闹,北门附近一下子聚集了数万人,城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未央宫内,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结果也没商量出个一二三。

眼看这会开下去也不会有任何结果,作为首席辅政大臣,霍光这时候拍板了:既然大伙儿商量不出个结果,那就去宫门外验验货吧!

等大臣们从未央宫里出来,北门外已经人山人海了,将“太子刘据”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为了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霍光命右将军带部队维持社会治安。

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大臣们抬眼这么一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这个人的容貌形状简直与卫太子毫无二致,以致在场的大臣们无不满腹狐疑,噤若寒蝉。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田千秋是从小官直接拔擢为丞相的,没有见过太子刘据,所以无从辨认。御史大夫桑弘羊看了一眼,闭着眼不说话。其他人见两个领头的官员都不说话,也不敢作声。这就很尴尬了。

“巫蛊之乱”距今才不过九年,当年的很多人应当还健在,为何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指认?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把他给我抓起来,绑了!大伙儿转头一看,原来是京兆尹隽不疑。有人上前拉住隽不疑,小声提醒他:老隽啊,你是没见过卫太子,这人长得太像了,没准儿真是太子呢,你就这么抓了不好吧?隽不疑说:春秋时期,卫国太子蒯聩因违抗卫灵公之命出逃,后其子辄继位,拒不接纳其父回国,此事得到《春秋》的肯定。刘据得罪了先帝,逃亡在外,就算当时没死,如今自己又回来了,也是国家的罪人,你们怕什么?隽不疑力排众议,将眼前的男子送进了大牢。

刘弗陵和霍光正在犯愁,听闻隽不疑的处理,拍手叫好。霍光向刘弗陵说,选官员还是得选那些熟读经书、精通历史、知晓大义的人。

入狱数日,这位自称“卫太子”者被狱吏拷打得不成人形,只好招认了。经审讯,这哥们儿原来是夏阳人,姓成名方遂,居于湖县,以卜筮为生。此前,有一个太子门下宾客找他算卦,发现方遂非常像太子,还感慨了一番。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方遂于是假装成太子,准备蒙混过关。廷尉审讯之后,找到了他的同乡张宗禄,坐实了是方遂本人。最终,方遂被腰斩于长安东市。经过此事,隽不疑在朝堂上名声大噪,官员们都自愧不如。霍光请求将女儿嫁给隽不疑,被他婉言拒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汉王朝:刘旦发难刘泽伏法,上官女六岁封皇后
「名媛传」为爱情谋逆的公主
燕剌王刘旦传
读通鉴(102)恶性竞争
英年早逝的睿智之君汉昭帝刘弗陵
第七十八回 六龄幼女竟主中宫 廿载使臣重还故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