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不语怪力乱神”,神话中蕴含的人类发展史

神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幅想象力丰富的图画。从神话中可以了解到上古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可以看到早期人类的内心世界。纵观历史,地球曾孕育过无数个民族,他们有各自的文化,相对应的也有各自的传说。

一部神话看似荒诞不羁波云诡谲,然而当真正去研究它的时候,可以发现神话其实蕴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人类祖先的对世界的认知、生活的状态、彼时世界的形貌等等,都可以通过神话得到。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神话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研究神话,实际上便是在研究人类的发展史。

人类无法解释神秘的自然现象,且需要一个美好的精神寄托,因此神话诞生。

数千年前,科学还是一个未知的名词。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因此那时候的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彼时的人类并没有在自然界占据优势,也没办法大规模地改造自然,更不可能成为食物链的顶端。人类往往会成为猛兽的腹中餐,有时候还会被各种现代人看来很轻微的病毒夺走生命。

对于人类而言,他们很难解释这些灾难,在文字出现以前,他们甚至没有办法去记录所遇到的事情。直到文字被创造出来之后,人类文明便开始高速发展。

文字为人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将发生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参考,也可以和其他氏族部落的人进行交流,一同探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于是越来越多的对世界的猜想被记录下来。他们将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尤其是那些人力无法达到的现象,作出了他们认为合适的解释。

那时候的人类认为天地万物必然存在一个主宰,这个主宰的名字叫做神。然后他们开始想象身处的世界究竟是怎么诞生的,比如中国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以及女娲造人、补天的传说。这些繁杂的想象汇集在一起,就成为了后世所说的神话。

不过神话的内容并不只是这些,人们既然认为神是主宰天地万物的存在,那么神必然也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既然是神明,那么他应该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天地诞生神话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想象神的生活。

时日渐久,神话便不断丰富,逐渐积累为多部记载了上古人类世界的典籍。比如《山海经》、《穆天子传》就是神话传说中的经典作品。《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上古时期的神魔鬼怪,其中有关西王母的记载很是有趣: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外貌是十分吓人的。不过后世的各种对于西王母的记载都是一个美人的形象,可见神话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关联。在中国人的心中,神并非高高在上,只要人们有需要,神也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

神话的诞生还和人类对于未来的美好追求有关。在那个时候,人类相比于其他生物来说实在是过于弱小,自然对于他们而言也十分凶险。除了对此做出解释之外,人们还必须有精神的寄托。

否则终日面对这种血淋淋且悲惨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少人能够一直对生活抱有希望。

为了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同时为了能够让人类更好地繁衍生息下去。他们开始描绘如梦似幻的虚幻世界,并让这些虚幻世界和人类世界有关联。比如人可以通过修炼是成仙,人死后会归于地府然后重新投胎传世等等。

因为这些神话传说,人类加强了善恶报应的概念,然后从中汲取了甘美的精神食粮,继续明天的生活。

神话因其制度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其发展也不同。

神话诞生的原因在整个神话历史上基本上是统一的,不过神话在各个民族的发展有一些差异,尤其是中西方神话的差异十分明显。差异之一表现在神话的记录上,西方神话的记录比起中国神话是很有系统性的。

西方神话有专门的著作,比如古希腊神话。虽然内容荒诞不经,但这些著作分门别类地记载了世界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神的生活,神和人之间的故事等。西方这一类的著作很多,不仅内容详细,而且类别也齐全。

反观中国,神话故事的种类虽然多,可实际上很多都是后人编撰收集的,甚至还有后人杜撰的。被后世认可的神话著作目前只有《山海经》一类的书籍,比起西方来说确实数量稀少。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就得从中西方文明诞生的自然环境分析。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也是中国人世代集中繁衍生息的地点。不过黄河地区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很优越,它只是相比于其他贫瘠的地区而言比较好而已。

所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其实过得很苦,黄河孕育了他们,可是当黄河泛滥的时候也会毁了他们。因此人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记录神话,他们要花很多力气活下去。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还和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不同有关,西方当时的制度是城邦制,这种制度有一定程度的民主和自由,文明也受到重视,所以有相当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各种神话的记录和发展。

差异之二体现在中西方的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神话中,神是不可僭越的存在,人类和神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不过神和人一样,也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神也会犯错。西方的神就像是拥有超能力的人。

西方神是天生的,和西方的贵族很是相像。西方神与神之间的关系很多都是亲戚,甚至是父子等更加亲密的血缘关系。

但是在中国的神话中,人和神之间的界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缩短,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炼变为仙或者神的。和西方的神不同的是,中国神话中的神一般都是超脱世俗之外,是没有人类的感情的。他们以拯救苍生为己任,在人们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从而普救众生。

不过这也并非绝对的特征,在后世的神话中,中国神话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人类感情的神,甚至有作恶的神。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西方的神话还是中国的神话,神话系统是当时社会制度的一种体现,神话中神的变化,不仅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同时也是人们观念的变化。

封建统治者对神话的利用以及神话在后世的发展。

神话传说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发挥它独特且深远的影响。起初,神话就像是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而美人,后世的人们都想揭开这层面纱一探究竟。然而这层面纱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根本没办法接触到神话的本质。

由于这个原因,神话便成为了执政者用来统治的手段之一。普通民众没有读书识字的能力,因此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多来自于自身的感受和种种难辨真假的传说。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公然宣称自己是神的化身,是天子。

有了这个理由后,皇权的合理性便有了立足之地,百姓也自然而然地认为皇帝真的是天子,他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理由在人们心中有着很强大的力量,他们或许不认可身为天子的人,可是他们无法反抗也不敢去反抗做出这个决定的神。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以及文明的进步,皇权神授这样的说法变得十分脆弱且可笑。虽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沿用这样的说法,不过当利益冲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皇权神授这样的说法就成了夺权的借口。

后来的神话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在小说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小说起源于神话,随着人们认知的进步,他们的精神娱乐活动也有了进一步的需求。从前那些平淡的故事再也没有吸引力,于是小说家们开始将怪诞不经的神话引入了小说,以此来引人眼球。

由于神话有很高的可塑性,因此小说家们便以神话为基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来。比如《封神演义》、《列仙传》、《神仙传》等神话故事。

时至今日,神话的神秘性已经相当淡薄。不过神话并没有失去它的价值,神话的内容可以证明人类的历史。如果有文物加以佐证,那人类文明史将会再添一笔。

结语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是不信鬼神之说,他只是不说而已。神话有它独特的价值,不过也有它的弊端。

人们总是喜欢将一些小事添油加醋然后和神话扯上关系,在没有科学的年代,这种说法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最后面目全非。

故《吕氏春秋》云:

“夫得言不可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参考资料:

《山海经》

《吕氏春秋》

《中国文学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中的神祇异兽
从半兽人到女仙,从单身神祇到拥有配偶,关于西王母你知道多少?
昆仑山的虚与实  ▌林屋公子
从“三个西王母”说起,谈谈“西王母”神话的传播演变之路
千年中国文学的奇幻想象力源自哪里?
山海经传说之异兽录十五(西王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