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神戚继光:名字暗藏特殊含义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很多传奇性的英雄人物,正是在这些伟大人物的光环的照耀下,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中国的老百姓才得以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例如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刘彻,怀柔四夷的唐太宗李世民等等。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被称为民族的精神、国家的脊梁。他们血染疆场、马革裹尸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今天我们来讲述的就是一位被后世流传数百年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戚继光字远敬,山东蓬莱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安徽定远人),在戚继光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留下年幼的戚继光和母亲相依为命。

1544年,在戚继光16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祖上的爵位被委任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但是戚继光与一般的富家子弟不同,虽然父亲早亡,但是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因此忠君报国的思想从小就在戚继光的心里扎下了根。

1546年,当时的明朝东南沿海倭寇侵略十分严重,由于戚继光从小就喜欢研读兵法,因此很快就提出了一套对付倭寇的战略战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戚继光这个埋没在土堆里的金子很快就被当时的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注意到了。于是,经过张居正的举荐和提拔,戚继光被破格提拔为都指挥佥事,负责整个山东地区剿灭倭奴的事宜。

戚继光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倭奴的战法和作战规则,发现倭奴主要凭借的是东洋刀、武艺高强、游击战术三点才得以在东南沿海肆意侵略。戚继光对应的发明了自己的狼筅,长枪和鸳鸯阵等战法,很快就基本肃清了山东地区的倭奴,后来戚继光被调到东南沿海剿灭倭奴的时候用的也是这套战法,对付倭奴是屡试不爽。

1567年戚继光在平定了东南沿海的倭奴之后,朝廷又将身经百战的戚继光任命为蓟辽总督,负责镇守明朝的北方边境。戚继光又发明出了针对北方匈奴善于起兵的特点的神车营,就是每四个士兵一辆战车,车内防止拒马器和火炮,战斗的时候用战车结为方阵,先用大炮轰,最后用拒马器,长枪刺杀。

戚继光镇守蓟辽数十年,威震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先后击败过董狐狸的的挑衅,又多次率兵帮助镇守辽东的李成梁击败北蛮小王子的入侵,因战功被封为太子太保,不久之后又被封为少保。不过在1582年,由于一代明相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戚继光也被调离了北方。1885年,由于受到给事中张希皋弹劾,朝廷以年老多病为由将戚继光罢免。

晚年归家的戚继光本希望再次出山为国效力,奈何几次上书都被皇帝驳回,而随着戚继光的年事已高,再加上受到朝廷的猜忌和冷落抑郁成疾,在1585年,戚继光在悲愤中病逝,享年57岁。据史料记载,戚继光在临终前曾挣扎着说:“我是踏着黎明而来,绝不可以在黑夜中死亡”,于是戚继光愣是挣扎着自己多病的身体撑到了天明,直到身边的人告诉他:“天亮了”,戚继光才闭上了自己的双眼,不甘心的留下了两道泪痕!

戚继光一生威武、忠君报国,奈何晚年凄凉如此。在那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与其说是戚继光个人命运的悲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战神戚继光
戚继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戚继光晚年到底有多凄惨?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比戚继光更厉害的英雄,却被诬告致死,临终前一句诗让他名垂青史
戚继光接过圣旨后,立即下令将传旨之人杀死,他说:圣旨是假的!
名将戚继光征战十年最后孤立无援,含泪写下一首七绝《望阙台》,读来令人动容
戚继光功勋卓著,为啥在晚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719、抗倭英雄戚继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