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今书法和古人差距很大,评委的喜好变了?

这么多年来研究书法,收获不少,眼界开阔了许多,从书法理论,古人书法品评,作品介绍等方面也很受启发。作为一个专业的书法评论者,似懂非懂不解其意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眼下很流行的书写格式、书法创作“技巧”、书法表现形式、尤其是书法呈现给读者的“风采”,总感到“意犹未尽”。所以今天我把自己的疑惑和感触记下来,以求师者释疑解惑。

一是版面太过“用心”。在“书法”上看了近几年国展的许多获奖作品,绝大部分装裱华丽,版面“精益求精”,布局“琳琅满目”,或五颜六色,或大小(字)嵌套,或一张作品几种字体,或有意(墨色)一(行)湿三(行)干,或有意抹成黑团......,参赛者太想以此吸引评委的眼球了,可以理解,但专家和评委会以此为然吗?

二是有些作品强差人意。以隶书而言,汉碑现存不多,但现今流行的拓本数十种还是有的,学者基本以其为蓝本,有的深得其法,有的获其皮毛。

我宁可相信“书法展”上选登的作品是编者看好的,但有些作品我等学习者肉眼凡胎看不出它取法何方。我的理解就是汉碑上的东西被创新了,汉碑不好抹几个“墨疙瘩”,因为要流传百世,遗留后人。

现在的书法是“神马”,写成什么样都行,评委或编者们“顺眼”就好,笔法是自己创造的,取义是恭维者说出来的,谁主持流行我就跟谁,需要啥就弄啥,价值取向现在比起古人而言要灵活很多。

我的同事们(是书法爱好者),看到了“书法”上一些作品,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一些草字一直要写到后几个甚至十几个字都要看不清笔迹的程度而且还要“干蹭硬蹭”?为什么有些隶书、还有些无从归纳到真楷隶篆草的字写的“假装幼稚”到连我上小学孩子都似乎不如的地步?

三是新生书法家需要认可。当代较早一些的书法家,如启功、舒同、欧阳中石、刘炳森、田蕴章...等人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书法功绩,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尽管和古人相比他们自己声称“一辈子赶不上”“望尘莫及”。

但现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墨宝”好像差距更大。也许书风变了,审美变了,情趣变了,评委们的喜好变了。老一辈的书法家也只能成为楷模,要参赛估计也难入围,但从书法延续的方向看,从继承和大众喜好的的观点看,孰优孰劣还得尊重历史,百年之后再见分晓。

但急功近利者,巧取讨好者,追逐时风者必不会永垂青史!“书法”是一本很好的专业刊物,具有专业的导向性,也见证着书法事业的真实发展水平。所以见仁见智的作品应当另辟蹊径,开设专栏,供需者品味。如果把争议很大,受众很小的作品当做优秀宣传,继而把其作者也推到高不可及的位置,奉为榜样,视为典范,冠以“十大杰出”“三十位新秀”等大名,可能会“惯坏”作者,引坏学者,也会使刊物的崇高价值受到质疑!

四是卷首和封底受欣赏。好的书法是“内外兼修”性的,不管是初学者、资深者还是外行都会觉得赏心悦目,当然也常被编辑所搜集刊登,“书法”杂志的卷首和封底就很受青睐。

说明好的“共性”不需要太多的的人为脚注,不需要评委推荐、不需要名家作序,不需要高人题跋,更不要虚设妄加的头衔,相比时下的某系作品,动辄,某某大学书法教授、师从某某名家、三岁开始挥毫泼墨、师法二王颜柳赵...等等,但观其作品扭捏丑陋,故作姿态,俗不可耐,能享受现在的殊荣最多也就是过眼烟云。

书法刊物乃至现在的网络平台可否在众多爱好者当中选择一些更能贴近古风,更具后人效仿,更有美的享受的作品以飨读者呢?

名书家不可无职,无职则无大名;卖字不可不是书协会员,非会员则不够级别也;展览不可以无色纸,无色纸则无法震撼眼球也;书家不可不拜名师,无名师则前途受阻也。

虽然小编学书时间有点长,但还是对很多书法圈的事情孤陋寡闻,往往针对一些作品百思不得其解,故不知深浅,妄发评论,其实最想表达的还是寻求学书过程不懂欣赏的缘由,还请高者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一本书法册页,有评委说其作品不让古人,您觉得写的好不好?
对标找差距!国展评委们的书法别样精彩!可观可赏,值得学习借鉴
2012-10《书法》卷首语
300多年来,行书之冠,这字美到骨子里,为啥国展评委:一文不值
清代书法家 桂馥书法作品欣赏
马世晓书法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