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爆胎的总是你!

      对于广大骑友来说,估计没有比骑行过程中途爆胎更让人懊恼的事情了。然而,比这更糟糕的,是三番五次、不明缘由的爆胎。当然,点儿背是一个原因,有些人就是总会被一些来历不明的尖锐物体袭击。但是点再背,也不能每次都轮到你吧,所以这爆胎和换胎背后也是有学问的。

  如果你经常爆胎,那么以下几种情形就需要考虑一下了。

       情形(一):有尖锐物体卡在外胎上

  如果不及时把刺穿外胎的尖锐物体取出,那么换一百次内胎也是于事无补。

  解决办法:

  爆胎后, 要仔细检查是否有尖锐物体卡在轮胎表面并及时取出。外胎的内侧也要仔细检查, 用手指沿着轮胎内侧摸一圈,看有没有东西刺穿轮胎。在确认外胎没有任何尖锐物体后,就可以换一条新的内胎了。

  情形(二):外胎过于老旧

  如果外胎的胎皮过度磨损,就会造成织网罩的暴露。织网罩是构成轮胎的主体,如果被暴露在外,就更容易被撕裂或刺穿。如果织网罩被撕裂,外胎的防爆性能就会降低,而内胎也会因此被过度撕扯。这两种情形都会造成爆胎。

  解决办法:

  一旦织网罩暴露,这条轮胎也就寿终正寝了。所以不要犹豫,立马换掉,最好是在轮胎最外缘的胎皮开始变形的时候就更换外胎。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后胎永远要比前胎磨损得快,但有条件的铁友最好同时更换前后胎。

  情形(三):内胎在换胎过程中受损

  在换胎的过程中,内胎有可能被撬胎棒刺穿,或被夹在外胎和轮圈之间,造成内胎在充气之前就已经破损。

  解决办法:

  在换胎之前,先将新的内胎充一点气,这样新胎可以保持圆形。将内胎气嘴插到气嘴孔内,然后再将内胎塞到轮圈壁内。注意在上外胎的时候,不要让内胎的任何一部分在轮圈外停留。内胎完全塞进轮圈中后,用双手将外胎别回轮圈内,在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撬胎棒。如果在安装外胎的过程中使用撬胎棒,那么撬胎棒本身的摆动就可能会将内胎刺穿。所以, 减少撬胎棒的使用也会降低爆胎的频率。

  情形(四):胎压过低或与路上的物体发生过撞击

  挤压也会造成爆胎。如果你的轮胎胎压过低,在骑行过程中又碰上了坑洞或撞到其他物体,轮胎就会触底,造成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挤压,从而发生爆胎。

  解决办法:

  及时充气。宽轮胎需要的胎压相对较低,一般80PSI即可,具体要根据骑车人的体重而定。标准的23厘米的窄轮胎则需要更高的胎压,一般为100PSI或以上。当然,骑车时一定要睁大眼睛,避免撞上坑洞或其他障碍物,这是避免挤压爆胎的最好办法。如果无法避开障碍物, 可以将前轮稍稍抬起,越过障碍物;也可以站在踏板上,让身体离开车座,利用膝关节的缓冲来减震。

       情形(五):胎垫没有盖好辐条孔

  如果胎垫没有完全盖住辐条孔,辐条孔尖锐的金属边缘就可能戳穿内胎。另外,如果胎垫过于老旧,就会陷进辐条孔,这样即便胎垫能够完全遮盖住辐条孔,内胎也会被刺穿。

  解决办法:

  买俩够宽的胎垫,能够完全覆盖住轮圈的那种,安装的时候注意一定要将辐条孔完全遮盖住。

  如果以上问题都妥善处理了,恭喜各位骑友从此远离爆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确修补内胎是每一个骑手都应该学会的基本技能
骑行路上爆胎,到底是人品还是经验问题?
汽车为什么只有“外胎”没有“内胎”
汽车结构之车轮与轮胎
[交流]山地车轮胎的拆、装,以及碟刹片的安装[车友论坛]
公路轮组买方指南 献给准备升级轮组的新手|公路车|SHIMANO禧玛诺|公路车配件|刹车|骑行装备与器材|轮胎|轮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