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离诗和远方,还差三十三只羊
点击视频,了解《普杰的冬天》

在《流浪地球》两万余字的原著小说中,刘慈欣描绘过一个电影中不敢呈现的想象:

当地球开始流浪,人类丧失的并不仅仅是太阳这个精神支柱,艺术、伦理和常识也在一点点从人性中消失。在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当中,这些“精神包袱”没有科技对生存的用处,也挡不住危机下及时行乐的需求。

不得不说,大刘这番对人性的洞察,堪称“学好数理化,走遍宇宙也不怕”的最极端演绎。人类因强烈的求生欲而忙着用脚投票,营造出一种生存以上一切靠边的错觉。

不难想象,这种错觉之下,有多少暗流涌动。

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种因为“更重要”的价值判断而对无用之物、异想天开和不随大流的批判,实际上非常的现实且随处可见。

在微电影 《普杰的冬天》中,山区男孩普杰就是这样一个被淹没个体意志的异类。


普杰来自青海山区的牧民家庭,过着读书和放羊的寻常日子,但是,与身边其他小孩不同的是,普杰喜欢写诗。

青藏高原是很多人想象中的远方,诗歌却和普杰生活的环境格格不入。牧民喜欢将普杰当做一个可以随意取乐的笑话,他们无法理解诗歌对于生活有什么意义。

当然,集体意志只是一个困境,普杰真正的困境在于没有出口。山区相对落后的教育,很难承载起他所展露出的,一丁点超出课本之外的才华,无论是诗歌还是别的什么。

因此,普杰读诗的听众,只有家里的33只羊。整个故事就是从普杰找羊开始。男孩想要从羊贩子的手里,找回被家里卖掉的三只羊。

后来,邻居金山大叔帮普杰买回了羊。他告诉男孩,诗比羊更值钱,不需要别人懂。但是,普杰想靠读诗呼唤羊的举动引起了大人们的群嘲,羊也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一只、两只、三只

数不清

就像我的梦

青年的理想,生活因诗歌而火热

在一般印象中,热爱诗歌在这个年头纵然有几分小众,但绝不至于似行为艺术一般会惹来群嘲。

最起码,当代青年各有各的理想和烦恼,“诗和远方”四个字却一直是最为通行的精神密码。每一个被996和早晚高峰困住身心的社畜们,无一不酝酿过扔掉PPT和WORD的冲动,奔往一个想想都有点小激动的远方。

弹着吉他跳着舞,泡着热茶赏着花,谁不想生活被兴趣和自由充盈着呢?

普杰曾经也是这么想的,这支撑着他近乎偏执地将诗兴寄托在33只羊身上。

一位大哥在离家前问过普杰:“等你长大了也到大城市打工吧?”受到金山大叔鼓励的普杰,很天真地回答:“不去。”

“那你干啥?”

“写诗!”

那时候的普杰年纪尚小,以为生活可以只有诗歌和羊群。作为故事的主角,他并不知道,理想其实可以非常脆弱。

事实上,当他立下这个flag之后,很快便因为奶奶卖掉家里的羊而放弃了诗歌。

在普杰的逻辑里,33只羊本来是陪伴着他写诗的听众。然而,当金山大叔进了城,他只能再次试图用诗歌呼唤自己的羊,才终于如梦初醒:羊是听不懂诗的。

只有人才能听懂诗歌,但人们不愿意听懂。

普杰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奶奶和兄妹俩相依为命。对于大人来说,羊群当然也是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却和诗歌没有半毛钱关系。

33只羊,那是全家的口粮、兄妹的学费和奶奶的药。

没有人明白,为什么金山大叔说普杰的诗比羊更值钱,普杰的兴趣对填饱肚子有什么意义。所以,另一位大叔会拿这个当段子,跟天真的小孩子开着自以为无伤大雅的玩笑:

“普杰,你看我也能写诗,可以换你的羊吗?一坨坨,两坨坨……”

在山区的大人们眼中,他们的任务是买羊卖羊,小孩的任务是读书放羊。

写诗能有什么意义?

小孩长大后不是都要到城里打工赚钱吗?

世界上还能有靠写诗就能赚钱的工作吗?

这就是淹没普杰的集体意志。

童年的消逝,从扔掉“诗歌”开始

其实,大家的童年不也是这样消逝的么?

每个人的少年时代,当然都有自己的“诗歌”。普杰喜欢写诗,妹妹可能会擅长画画。而你我小时候,都想着当科学家。

对于一个10岁上下的小朋友来说,这其实无关理想,不过就是刚刚开始认识世界,试图给自我的一个有价值的答案。

但在教育条件有限的环境下,谁能告诉我们,面对自我到底该如何自处?

就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能够磨灭掉很多人选择文科的勇气。真正糟糕的是,当赚钱成为压倒性的价值取向时,兴趣和才华的价值就会被遮蔽。

《进击的巨人》中,即便高墙之内才能苟活,也总有艾伦这样的人,想要到外面去见识不一样的世界,过不一样的人生,却要被迫接受安于现状的洗脑。

所以,当李子柒因为回归田园而走红,当《中国诗词大会》可以给热爱诗歌的人们舞台,当李诞推动着“讲段子”成为一个可以投身的行业,当音乐节能养活很多乐队……

你我的童年却已经消逝,进城打工的普杰也已经长大,有没有因为错过世界的多元而遗憾呢?


这是没法选择的遗憾。当教育条件不足以撑起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时,普杰的才华是很难被看见的。

微电影的结局,普杰找羊未果回到家,妹妹正捧着那个写满诗歌的手抄本,一字一句地读着哥哥的作品。这一次,普杰却抢回了那个本子,将它扔进了炉火里。

直到最后,普杰也一直没有发现,当他读诗的时候,妹妹也曾在一旁专心聆听,两眼憧憬。

这一次,他扮演了不解风情的角色,烧掉了两个人的梦。

成年的责任,听得见远方的诗声

如今,我们当然知道,兴趣既可以只是精神滋养,也可以被修炼成养活自己的才华。

但山区中很多淳朴的人们,还未能跟得上这个世界变化的节奏,只能固守着认知去教育下一代:好好读书,打工赚钱,过上好日子。

我们无法苛责这种认知太多,因为考上大学确实可以改变命运,打工赚钱能够让日子更有盼头。但是,如果教育资源的不足能够补上,他们的才华能被看得见,未来自然会有更好的前景和选择,从而回报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社会。

且不说城乡少年的父母在见识上是否有差距,城市孩子所得到的陪伴与引导,就非留守儿童可比。而相对落后的乡村教育,能够勉励维持孩子的升学就已经很不错了,要引导那些未必发现的才华,只能是有心无力。

好在,环境或许会限制生活,却无法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教育鸿沟虽然很大,也总会有付出善意的人愿意填上。今年,中国银联发起的诗歌POS机公益活动,就针对地区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尝试寻找解决方案。

12月3日至16日,诗歌POS机第四站来到广州,让城市中忙碌的人们,看到这些来自山里的才华:

《 比 高 》

河南南阳南莲 10岁

家门口的树

比我长得快

但衣服没我长得快

《 别 抬 头 》

四川绵阳大谷 8岁

在晚上我们要小心

因为每次抬头

都有一颗星星

掉进我们的眼睛

《 秋 天 》

四川绵阳香巧 10岁

秋天的树上

没有一颗果子

是多余的

这些诗歌的主人,如同曾经热爱诗歌的普杰一样,同样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纵然家庭条件并不太好,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写出来的诗歌却质朴而有力量,为这个冬天带来温暖。

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聪明、细腻和富有好奇心,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承载起才华的机会。因此,中国银联发起诗歌POS机活动,以POS单小票为媒介,承载大山里的留守孩子们的诗歌。


那些愿意为此而驻足的人们,只要支付一元钱,就能收获一份孩子们写的诗歌集。所筹集的善款将通过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河南省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全部投入到留守儿童的艺术素养教育中,覆盖云南、四川、河南、新疆、青海等地,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孩子们提供艺术素养课程,用诗歌为孩子提供情绪支持和成长陪伴,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获得更好的未来发展。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成长与太多有关,却仍然有不少的人,愿意为素未谋面的少年付出善意。

归根到底,大家仍然对“诗和远方”有所期待,憧憬着下一代能够更加自由与独立,不必过度为现实所困,就像普杰曾经对着羊群念过的另一首诗一样:

星星在天空

自己发亮

我站在大地上

自己长大


*微电影中出现的诗歌均来自大山里的孩子们
《玉米粒》云南南华 小婷 10岁/《长大》新疆喀什 小野 7岁/《坚强》新疆喀什 阿卜 10岁/《一个喷嚏》四川绵阳 子健 7岁/《云朵》云南南华 小婷 10岁/《快乐的秘密》四川绵阳  月亮 7岁/《指路的星》四川绵阳小萍 6岁/《生长》四川绵阳 辰星 11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山里的小诗人,为你读诗
每一个孩子都是诗人
儿童公益诗集《大山里的小诗人》〈选读〉
四川绵阳三诊分数线出炉!快看看你的孩子入...
【名师名家名人论坛】雨田诗歌欣赏
新作速递丨伊沙 : 绵阳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