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美展,期待突破(组图)
1
李节平油画《小夫妻》,获2009·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
1
上接A24版

  艺术家、收藏家眼中的全国美展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本版配图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今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已经正式启动,各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为读者介绍今年全国美展的规则、评委等各项工作概况。

  【规则解析】

  层层筛选,从最基层发现人才

  许钦松曾担任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兼港澳台展区评委会主任,他告诉记者,全国美展是一个严谨、完善和公平、公开、公正的艺术平台,通过层层筛选和多轮讨论的方式,评选出出类拔萃之作:“由县、市、省等层层筛选,最后再汇总至北京,这样有利于从最基层发现人才,并体现各级美协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同时指出,“全国美术作品展是当代美术的集体呈现,对当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届大展采取两个阶段办展方式进行,先按画种分展区展出,然后在北京举办获奖及获奖提名作品展。

  第一阶段的各展区展览名称统一为“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XXX展区”,包括中国画展区,油画展区,版画展区,雕塑展区,水彩、粉画展区,漆画展区,陶艺展区,艺术设计展区,实验艺术展区,综合画种、动漫展区,综合材料绘画展区,壁画展区,港澳台邀请作品展区,计划展出作品4500件。

  记者留意到,今年全国美展除国、油、版、水彩粉画仍然延续过去的由各省、自治区、市、建设兵团美协、部队按规定数额报送作品以及实验艺术作品由专家提名外,其余门类则采用了自由投稿形式。

  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解释,省级报送名额是根据各省全国美协会员数和历届参展数为基准进行核算的:

  “今年中国美协特别为此开展了四次调研并做了一些调整:一是在规定的数额之后,各省还可再报送这个数额的30%的作品到北京,由中国美协组织专家进行二次评选;二是各省评委可以直接送件到展区,不占省级名额。这样可以既增加了入选几率,也减轻一些省里的压力。”

  本届大展和评奖活动设总评委会,展区评委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队评委会。各级评委会根据“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组成原则”和“中国美术奖章程”规定产生(名单待定)。

  同时,为保证本届大展和评奖实现阳光评审,设立“监审委员会”,并向各省级评审、展区评审派出监审委员,负责监督工作。“为了避免走关系等问题发生,评委会的名单会在展览当月才对外公布,彰显公平。”许钦松如此介绍。

  第二阶段,在北京举办“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暨获奖提名展”,展出时间为2014年12月上旬至2015年1月中旬,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本届大展版画展区将花落广州

  许钦松透露,本届大展版画展区花落广州市,计划展出作品350件。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展开各分展区工作调研和协调部署会。2月底,召开全国美展展区工作会。3月中下旬,召开组委会工作会。5月底至6月初,开始评选。6月至8月,完成初评工作。8月至10月,各展区开幕。11月初,进京评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暨获奖提名展"将展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银、铜、优秀奖作品以及获奖提名作品,共计600件,还将计划安排国内外巡展。”

  参展有秘诀?

  全国美展是国家级的权威性、综合性大展,即使褒贬不一、争论从未休止,不少艺术家还是会为了参与这个盛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创作符合主题的作品,也有的艺术家秉持“重视而不盲从”的态度、为了自我提升而参展。

  谈到参展经验时,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获得者李节平提出,“为自我提升而参与”是他参加全国性美展的首要目的和原则。

  这一点,与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签约画家刘思东的看法不约而同:“跟潮流,走评委路线,是不切实际的做法,相信时至今天,作为专业画家,没有人会这样做。在我而言,参加全国美展,主要是为自我提升。”

  同时,刘思东认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一场份量很重的比赛,他亦坦言,年轻时为了攻下这样重要的比赛,他会提早两三年作准备,研究当代美术发展趋势,收集创作材料,确定创作主题。“于我而言,对全国美展持"重视而不盲从"的态度,我会根据行业发展的走势和倾向,结合自身的艺术特点而进行创作,例如个人风格、地域特点等,以与其他参展作品拉开差距。”

  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副院长朱颂民则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全国性美展已非艺术从业人员走向成功的“独木桥”。

  “社会发展和进步,令人们的眼光大为开阔,艺术审美与取向变得多元。在过去,艺术家要为人们所认识,全国性美展可能是最有效的途径。但在今天这个没有绝对权威的时代,"江湖"的浩瀚,为艺术从业人员造就了更多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社会的进步和包容。在我看来,今天的全国美展,应该更多地被看作为一个竞技的舞台,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而非一条"成名"的捷径。”

  【获奖效应】

  艺术家:一夜成名身价暴涨

  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这条“独木桥”上,竞争异常激烈,一旦获奖或者仅仅是入选,都足以为艺术家带来丰厚的参展“红利”。

  以上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获得者李节平为例,他的作品身价在获奖后可谓是一夜暴涨,价翻数倍。“这个金奖的确令我的作品市场价格发生很大变化,而且上门求画的人多了许多。”

  李节平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获奖使得他的生活和艺术生涯发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变化,甚至促成了他调入广东画院,成为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除了李节平之外,刘思东也同样受惠于全国美展光环。“刘思东作品是我书画收藏中最得意之选。”广州市兴宁商会副会长、广东圣火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坚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了他认知刘思东的过程:“早在1994年,年仅30年的刘思东参加了第八届全国美展的选拨,他当时送交的三幅作品竟然全数入选。”

  原来正是署名为刘瀚(刘思东当年曾用笔名)的全国美展入选作品《清音》令钟坚认识了刘思东,并让钟坚从此成为了刘思东的“铁杆粉丝”。

  谈到获奖作品是否会销售的问题,李节平的回应是“不卖”。李节平告诉记者,获奖以来,已经有包括中国美术馆在内的众多机构和个人向他提出了以重金收购他的金奖作品《小夫妻》的要求,但他都婉然回绝了。

  收藏家:作品是“潜力股”还是“新行货”?

  赞:在这个权威舞台上挑选“潜力股”

  在钟坚眼中,全国美展是一个检验艺术家实力的权威舞台,而他自己也会考虑从这个舞台上挑选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

  “我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玩收藏的,最开始时收藏的多是实力派岭南名家的作品,例如杨之光、刘济荣、陈永锵、方楚雄等人的作品。但当我发现了刘思东这只潜力股之后,便开始更多地通过全国美展这个舞台,关注年轻一辈的艺术家。”钟坚笑言,投资潜力股让他获利丰厚:“上世纪90年代末一千多元的一幅画,如今已经大大升值至10多万元,价翻百倍。”

  “我始终认为,能够经得起全国美展这个权威平台考验的艺术家,其艺术功力和艺术修养都更胜一筹。所以,我更喜欢在这个有权威专家把关的平台上挑选"潜力股"。”钟坚说。

  金雅轩画廊资深策展人樊振辉也是一位对全国性美展获奖作品感兴趣的收藏家。“一位艺术家一辈子也出不了几张全国性美展的获奖作品,一般来说都会惜售不卖,因此要收藏这类作品很不容易,往往要付出更高的价钱与精力。”

  樊振辉认为,能够入选全国性美展的作品都属于较优秀的艺术作品,但他个人也是有所选择的:“只有能够展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具有内涵和修养,有望在美术史上占据位置的好作品,才是我的最爱。

  弹:作品易沦为千人一面的“新行货”

  对全国美展持肯定和支持态度的当代书画收藏人士不在少数,当然也存在不同声音。“全国美展,数万件参评作品,每件作品能够在评委眼中停留几秒?如此短的时间,能够选取出有才情有内涵的作品吗?我认为,艺术作品讲求的是格调,视觉只是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内涵。”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老画家艺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孔繁乐说。

  在孔繁乐看来,全国美展的入选以及得奖作品,普遍存在“大而繁”的共性。“以大画居多,画面大多复杂而精细,才气不足,匠气有余。”孔繁乐认为,在全国美展各种条条框框影响下,最终“跑出来”的作品基本沦为千人一面的“新行货”。来源信息时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笔百家|于承恩花鸟画作品欣赏
戴淑娟笔下的山光水色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选
090油画选辑(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历届美展)
倪春林作品欣赏
根植本土-王锡忠的水彩艺术与湘西情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