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轿车顶盖尾部在拉深整形后出现起皱,原来问题出在这个工序上

冲压工艺是汽车模具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涉及工序设计、成形型面设计、修冲刃口设计等制件成形内容,一般包括制件前期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预测、模型构建、工艺可行性分析、模型反复优化等设计过程。

轿车顶盖类制件的棱线R角光顺度是模具企业关注的质量指标之一。为解决棱线光顺问题,一般需要对制件棱线部位进行正整形。正整形通常会导致制件拐角下部侧面起皱且难以消除,影响模具制造水平和制件质量。

制件结构及工艺分析
1

1

制件结构

图1 两厢轿车顶盖制件

某两厢轿车顶盖制件如图1所示,此类制件具有尺寸大、形状简单、拉深深度相对较浅等特点。在成形时要求制件表面平整无皱纹,具有良好的刚度,保证制件R角处棱线清晰光顺。因此,从工艺设计角度考虑,关键是如何保证其与前、后窗框及背门、侧围横梁之间的平顺过渡。

在整个顶盖制件造型中,成形工艺最复杂的区域是制件尾部,此处需要经过拉深、修边、整形等多道工序。由于其是连接后背门的主要部位,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求有较高的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这是工艺设计的难点。

2

原成形工艺与问题


原顶盖尾部成形工艺

1

OP20。拉深,拉深出制件的大致形状。

2

OP30。正整形、修边,先整形制件尾部R角。

3

OP40。侧整形,整形出制件形状。

4

OP50。整形、冲孔,最终修整。

在实际冲压生产中,从OP30工序整形结束开始至OP50工序,制件的尾部侧壁上出现了起皱现象(见图2),显然不能满足制件质量要求。

图2 OP30整形后尾部侧壁起皱

起皱原因分析与工艺优化
2

1

起皱原因分析

在工艺设计中,为避免在模具调试和实际冲压中出现开裂等问题,通常在拉深工序后进行整形,而在一些冲压成形案例中,过拉深往往是导致制件起皱的原因之一。由图3所示顶盖拉深工艺数模的过拉深处理可知,工艺设计中有4mm的过拉深量,会在后序成形时产生多余的材料,这是导致制件整形起皱的根本原因。

图3 顶盖拉深工艺数模的过拉深处理

采用Autoform软件对前期设计的制件拉深造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制件拐角部位最大变薄率达到28.3%,略小于CAE判别极限值30%,表明实际起皱部位有开裂风险。如果通过减小过拉深来改善起皱问题,势必会导致制件开裂。因此,过拉深导致的起皱问题只能在后工序中加以改善。

图4 前期设计的制件拉深造型有限元分析

OP30工序整形结构如图5所示。从原成形工艺看,OP30工序整形的作用是先将制件尾部R角成形,防止R角一次性整形发生变形。因此,OP30工序整形部位只包括制件尾部R角及R角以下一小部分拉深区域。下模上有压料符型面,同时还要留有整形空间,这样压料区域与整形区域之间就形成一个台阶。

图5 OP30工序整形结构

1.压料芯 2.整形刀块 3.拉深板料 4.下模块 5.压料板

实际成形时,过拉深设计中多余的材料在整形刀块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而压料板和下模块台阶形状严重阻碍了材料继续流动。因此,在压料板与整形刀块接触的台阶面缝隙部位产生严重积料现象。聚集的材料在模具压力作用下发生堆积硬化,无法在OP40工序侧整形时再进行拉深变形,或留有很深的叠料痕迹,导致制件尾部出现起皱现象。

2

冲压工艺优化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件尾部起皱的直接原因是OP30工序下模块台阶造型和压料板成形工艺设计不合理。因此,重点改变下模块和压料板造型及压料范围,使多余的材料在成形过程中平缓延展而避免集中在某一小范围内,即可改善上述起皱缺陷。根据此思路,得到优化后的整形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优化后的整形结构

1.制件 2.下模块 3.压料芯 4.整形刀块

5.拉深板料 6.压料板

将下模块原台阶形状设计成平缓过渡形状,便于材料向下流动;压料板上部分设计成让空形式,整形时只压拉深板料凹R角以外部分,使材料有一个平缓延展的空间,避免过拉深余料在局部小范围内堆积。将下模块与上模部分形状设计成不同造型,且压料板与整形刀块间有一定间隙,增强了材料流动性。优化后的工艺方案,消除了OP30工序整形时材料聚集现象,使过拉深余料存储在压料板与整形刀块的间隙空间内,同时满足OP40工序侧整形时进料需求,从而改善制件尾部起皱缺陷。

改善效果确认
3

采用Autoform软件对顶盖尾部优化后的成形工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如图7所示。

(a)成形极限

(b)变薄率

图7 顶盖尾部优化后的成形工艺模拟结果

由图7可见,顶盖尾部在成形工艺优化后未出现起皱现象,变薄情况满足CAE判定依据,起皱缺陷的改善在理论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模具结构根据优化后的成形工艺进行整改,经冲压试模,OP30工序整形后拉深余料聚集现象得到消除。

图8 顶盖尾部成形工艺优化后冲出的制件

图8为顶盖尾部成形工艺优化后冲出的制件,对比图2可见,顶盖尾部未出现起皱和整形叠料痕迹,制件质量合格。


原文来源:《模具工业》2014年第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厢车顶盖流水槽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汽车覆盖件成形缺陷分析及控制措施
改善翼子板与机盖匹配的外观R角质量方案
汽车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及应用
冲压成形工艺流程及零件成形常见问题
10个冲压工艺及模架设计知识点,有用你就收下吧~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