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规模锻及精密锻造中模具冷却润滑的应用与实践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始建于1968年,2017年产销变速器超过100万台。法士特公司年需求齿轮5000万只,大部分由法士特锻造承制。法士特锻造具备年产锻件10万吨的能力,在锻造工艺、加工设备、模具管理等方面,均有非常成熟的体系和经验。

图1 自动线上常见锻件品种

自动锻造线上模具冷却润滑的应用与实践

法士特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锻件需求量大,无论是在自动锻造线上,还是普通的锻压机上,每年所消耗的工装及辅料费用巨大。而脱模剂的选择又直接关系到锻造模具的有效使用寿命,因此如何选择一款“性价比”较高的脱模剂就成为法士特锻造节能降耗很关键的环节。

对自动锻造线而言,选择脱模剂的主要标准是:能保证连续生产、不能频繁停机,模具寿命较长、不能频繁换模,模具失效形式主要为磨损以便模具重复利用,以及单件锻件的生产成本(含脱模剂费用、模具费用)最低。根据这几个原则,我们进行了自动线的脱模剂实验。

观察自动锻造线的常见锻件品种(图1)模具的失效形式,有一部分是如图2所示的异常失效,这种类似“气蚀”的开口失效形式在普通锻压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分析工艺及模具设计过程,为什么与普通锻压机基本一致的型腔设计思路,在自动锻造线上却会出现这样完全不同的失效形式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工艺验证,我们发现,应该是与终锻成形过程中,在模具和预锻件接触时形成了封闭腔体有关(图3)。由于自动线的喷淋量更大,封闭腔体内部的液体在高温环境下迅速汽化,在几千上万次的气体“气蚀”力作用下,模具便形成了图2这种特殊的失效模式。据此思路,我们改进了自动锻造线的型腔设计,基本避免了模具“气蚀”异常失效。脱模剂实验就选择了这样一个锻件品种进行。

图2 自动线模具异常失效

图3 封闭腔体

实验条件

⑴实验设备:3500t自动锻造线。

⑵使用模具:第3、4道为关键模具,更换脱模剂时全套换新;第4道上模为重点监控模具,各脱模剂品牌均使用同批次模具;第1、2道模具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只在必要时更换。

评判标准

⑴脱模剂用量:日常生产配比为10%~15%,常用比例为12%,各脱模剂厂家可根据自己的产品性能推荐比例。

⑵下顶出力:下顶出力最大为10t,当超过10t时设备将报警,若频繁报警,生产将会中断。

⑶模具状态:模具下线后对模具表面状态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

⑴模具状态。

1)模具是否出现“气蚀”开口及出现时间。

本次实验选择了6种脱模剂,其中有两种是我们日常在使用的,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我们已经对模具型腔进行了改进、基本消除了“气蚀”的情况下,使用3#~6#四个品种脱模剂的模具仍然出现这种异常失效,使用5#和6#脱模剂的模具甚至在仅生产了500~800件时即出现“开口”。使用6#脱模剂的模具不仅早期“开口”,甚至还引起锻件频繁跳模,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最后不得不终止实验,观察使用6#脱模剂的下线模具,虽然只生产了不到3000件,但其表面已经出现严重的径向划槽,说明润滑状态很差。而使用1#和2#脱模剂的模具则生产至8000件左右,表面状态依然不错。见图4对比。

图4 6种脱模剂“气蚀”失效对比

2)其他模具表面状态。

表1是6种脱模剂实验完成后,模具使用情况的统计表,可以看到,除了终锻上模“气蚀”失效对比明显以外,其余模具表面状况差别也很大。例如使用3#和6#脱模剂:预锻上模、预锻下模表面均出现严重径向沟槽报废;终锻下模第1件均异常开裂,换了第2件。使用4#和5#脱模剂:终锻下模镶块均出现较深的环槽,不可再继续使用。

⑵下顶出力。

3500t自动锻造线在顶出力超过10t时会报警停机,需要更换预、终锻下模镶块。本次实验,使用3#、4#、6#脱模剂的模具均更换过下模镶块,甚至出现过下模镶块开裂。

⑶脱模剂用量。

实验的6种脱模剂,1#~5#混合比例均按12%设定,6#则陆续由12%调整至20%、24%,最后在24%时才勉强能够生产。因此理论上讲,在生产相同数量锻件时6#脱模剂的用量更大。

表1 自动锻造线上模具使用情况统计

⑷自动锻造线润滑小结。

按照实验结果,优先选用1#脱模剂,2#脱模剂作为备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自动线,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节拍快,为保证模具使用寿命,避免出现“气蚀”等异常失效形式,对模具的冷却润滑要求也更高,即不仅喷淋量更大,对脱模剂本身,除了需要关注黏度、浓度等基本参数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如下两个方面。

1)产气量的影响:在同批次模具、同样的喷淋状态下,为什么3#~6#四个品种竟然在500~800件时就出现模具气蚀开口,6#脱模剂甚至还引起锻件频繁跳模,这与脱模剂本身在高温下汽化量有很大关系。

2)是否易于混合均匀:实验中的6#脱模剂,初始设定12%(实测出口处浓度仅6%),顶出力大无法生产,陆续增加至20%、24%后,实测出口浓度也才8.8%、11%,最终按24%生产。观察原液的下降量也异常,在24%的混合比例下,并未如预想的那样快速下降,反而极其缓慢。观察模具,约800件时出现开口,用至3000件,模具有深、长径向沟槽。说明6#的易吸入性、易混合性差,导致最终的润滑效果不佳。

锻压机上模具冷却润滑的应用与实践

锻压机上锻件品种较多,尺寸及形状变化较大,常见品种如图5所示。但不同品种的锻件,模具失效形式多以正常磨损为主。常见的异常失效形式是图6所示的快速磨损、打塌和早期开裂。

锻压机所用润滑剂除需要保证正常生产外,最主要的考察项目有三点:下线模具状态(考虑模具重复利用)、脱模剂残留、单件锻件成本(含脱模剂和模具费用两项)等。因此本轮锻压机脱模剂实验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图5 锻压机上常见锻件形状

图6 锻压机模具常见异常失效形式

实验条件

⑴实验设备:4000t热模锻压力机。

⑵使用模具:第2、3道为关键模具,更换脱模剂时全套换新;第2道上模与第3道下模为重点监控模具,各脱模剂品牌均使用同批次模具。

评判标准

⑴模具状态:考虑后续模具落面翻新,不允许出现开裂;模具下线后对模具表面磨损状态进行对比。

⑵脱模剂残留:不允许在下模镶块、下模内芯之间存在大面积结痂。

⑶单件锻件成本的脱模剂成本:脱模剂厂家可根据产品性能推荐使用比例。

⑷模具成本:生产相同数量锻件产生的模具费用差别。

实验结果

⑴模具状态。

1)重点监控的终锻下模:1#和2#脱模剂,200kg均可生产11000件以上,且模具没有开裂,表面状态好;3#和5#均在6000件左右模具开裂,且200kg脱模剂实际只能生产7000件左右的锻件;4#脱模剂,200kg仅生产6100件锻件。

2)模具情况:5#脱模剂预锻上模磨损严重且打塌。图7是锻压机模具状态统计。表2所示为锻压机上6种脱模剂模具使用情况统计表。

表2 锻压机上6种脱模剂模具使用情况统计表

图7 锻压机模具寿命对比

图8 锻压机用脱模剂残留对比

⑵脱模剂残留对比。

观察下线模具:1#脱模剂残留很少;2#脱模剂有较多残留,但是是酥散的粉状,不影响模具拆装;3#、4#、5#脱模剂,在模具圆周面、底面均有1~3mm厚的沥青样结痂,质地坚硬,难于清理,模具很难拆卸下来。图8所示为锻压机用脱模剂残留对比。

追逐时尚潮流的人们都知道,表情包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在互联网时代,表情包几乎是世界通用语言,受到年轻人青睐并广泛使用。据有关人士介绍,某公司旗下的表情包总下载量已达14亿次,总发送量超过400亿次。

单件锻件成本主要考虑脱模剂费用和模具费用。表3所示是使用5种脱模剂所产生的脱模剂和模具的综合费用(折算为系数值),可以看到,如果1#脱模剂的综合费用为1的话,3#、4#、5#的综合费用高达1.55、1.663、和1.984。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这次实验是按模具使用一次计算的成本,如果考虑模具的重复利用问题,则3#和5#脱模剂因为模具开裂报废,无法再利用,成本会更大。

⑷锻压机锻造线润滑小结。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优先选择1#脱模剂,2#脱模剂作为备用。

关于终锻下模开裂,与模具设计时该处较为单薄也有关系,但是本次实验的5种脱模剂中,1#和2#脱模剂生产至一万件左右时并没有出现开裂,而3#和5#脱模剂则在生产至五六千件时已经开裂。说明即使模具强度偏低,也可以通过选择润滑效果好的脱模剂来减少模具开裂。

另外,有一种观念应该尽快改变,即锻压机上的锻造用润滑剂的选择,不能仅仅关注每公斤脱模剂的单价,必须同时考虑脱模剂费用和模具费用,计算其综合成本,最终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脱模剂品种。

表3 使用5种脱模剂所产生的脱模剂和模具的综合费用

精密锻造模具冷却润滑的应用与实践

法士特公司在精密锻造方面的实践虽然起步晚,但是已经取得了一些实效:同步器钢齿环精锻件已批量生产;结合齿精密锻造取得初步成果;啮合套精锻件批量供货;常规齿坯件在热模锻压力机和模锻锤上的闭式锻造已普及,批量较大品种已陆续缩减余量至1mm。下文所述精密锻造,不包括无飞边的闭式锻造,以及缩减加工余量的1mm工程等。图9是法士特公司一些典型精锻件品种。

我们的精锻件总体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热锻→毛坯软化→表面清理→毛坯润滑→冷精锻→倒锥。热锻和冷精锻模具失效形式完全不同,润滑条件改善是应对模具失效众多策略之一。

模具失效形式

⑴热锻模具主要失效形式。

⑶单件锻件成本。

⑵冷锻模具主要失效形式(图11)。

1)开裂:易出现沿着圆角根部的开裂。

2)掉块:键侧等局部位置有掉块。

3)打塌:圆角部位容易塌陷。

模具失效应对策略

⑴热锻。

1)工艺方面:如前所述,工艺流程采用热锻加冷精整的方式,因此对热锻模具的允许磨损程度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放宽,从而既能保证热锻模具寿命适当延长,又不影响最终冷精整后的产品尺寸。

2)模具材料方面:经过现场验证,普通模锻采用的H13材料强度及硬度都有所欠缺,容易快速磨损或打塌。公司目前常用的热锻模具材料是RM2,模具寿命根据不同品种,可达到4500件~7600件。也在试用其他新型模具材料例如SRM-1等。

图9 法士特公司部分精锻件

图10 热锻模具主要失效形式

图11 冷锻模具主要失效形式

3)润滑条件方面:现场试用过自动线专用的白色脱模剂,发现不仅打击力增加较多,而且齿部严重充不满。对于一些新型热精锻用脱模剂,我们也在调研。目前我公司批量使用的是石墨型脱模剂,脱模效果好,模具寿命长。

⑵冷精锻。

1)工艺方面:改善热锻设计,减小冷精锻模具开裂部位应力集中情况。

2)模具方面:考虑对冷精锻模具表面涂层处理,从而加强冷精锻时金属的流动效果,但目前还没有批量进行涂层处理。在当前没有涂层的情况下,冷精锻模具寿命最好可以达到4万件以上。

3)润滑条件:冷精锻的润滑方法较多,从早期的动物油脂,到应用广泛的磷皂化工艺,再到近年发展出来的新型的磷皂化替代技术,各个生产厂家需要根据自身产品、成本以及环保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润滑方式。法士特公司目前采用的是“冲压拉深油+液压油”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冷精锻润滑剂的。

⑶精密锻造润滑与实践小结。

法士特公司精密锻造起步较晚,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产品尺寸较大,局限于设备;另一方面是思想上不够重视,人员、研发资金投入较少。目前已经批量生产的几个品种,在工艺设计、模具加工、润滑冷却、现场控制等各个方面,也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总结

总结一下,自动线上的润滑重点需要考虑的因素除粘度、浓度外,还要关注脱模剂是否易于吸入及混合均匀、是否更容易产生模具的气蚀失效。

锻压机上用脱模剂重点关注脱模剂实际使用效果,模具是否会出现早期磨损、打塌、开裂等异常失效。精密锻造方面,对热精锻和冷精锻,需要考虑的润滑要求有很大不同,润滑条件的改善也只是模具寿命提升的一个方面,另外还需要重点考虑工艺的改进、模具材料因素等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自动线、热模锻压力机上的常规模锻,还是同步器钢齿环、结合齿、啮合套等的精密锻造,润滑剂的选择非常重要,无论选择何种润滑剂,其最终要实现的是模具寿命更长、锻件生产成本最优。

——本文节选自《锻造与冲压》2019年第3、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典型回转锻造
叉轴锻造工艺开发及模拟技术的应用
西马克全自动闭式模锻生产线在宁波旭升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投产
锻造技术知识的最全汇总
锻造
锻造的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