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学硕士黄文秀:放弃北京高薪,扎根山村扶贫,村民刚富她牺牲了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黄文秀做出了一个让身边的朋友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她放弃了北京高薪的工作,回到破落的农村,扎根大山,担任扶贫攻坚的第一书记。

身边的朋友都觉得她疯了,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能留在大城市光鲜亮丽的生活吗?

结果黄文秀竟然放弃了大好前程回家,农村再怎么发展又能有什么前景?

面对朋友的质疑,黄文秀没有解释,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志向有差,又何必非强人谅我之心。

其实黄文秀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前段时间和父亲的一番交谈有关。

当时,黄文秀的父亲去北京看自己即将毕业的女儿。

两人游览天安门,期间,父亲试探地问及女儿毕业后的打算。

黄文秀向父亲详谈了自己已经收到了北京很多家公司的邀请,待遇十分可观。

“留在北京的话,一年也能挣下来很多钱。”

黄文秀和父亲在天安门留影

父亲看着巍峨庄严的天安门,神情陷入了沉思。

过了很久,他没有回头,对着身边的女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不需要钱多,钱虽然贵重,但价值不高,让生命有价值高于一切。”

“我们家乡还有很多革命老区非常困难,他们需要你!”

父亲是一个农村人,说不出多么辞藻华丽的言辞。

但就是那一刻,黄文秀感觉父亲说的那几句话,字字都狠狠地砸在她的心上。

黄文秀深知自己能走出大山,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全部得益于家乡的扶贫资助。

如果每一个靠着扶贫资助的寒门学子脱离农村,扎根城市,那么长此以往,家乡成了学子们的垫脚石,却永远都得不到发展。

而自己既然得益于家乡,学成之后,理应回到家乡建设农村。

城市虽好,但终非吾乡。

想通之后,黄文秀诚挚地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父亲有些意外女儿的选择,拍着女儿的肩膀,激动地连声道:“好!好!好!”

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回到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白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白坭村脱贫攻坚站

迄今而至,她还是村里第一个女书记。

白坭村民俗古朴,被群山环抱,11个屯分散开来,有的屯与屯之间间隔了十几里山路。

大山深处,泥泞满地,交通不便,思想落后,这些都大大加深了扶贫攻坚的难度。

但新官上任三把火,若是怕条件艰苦,黄文秀又怎么会决定回到家乡。

上任第一天,黄文秀便马不停蹄立即开展工作。

村子里一共有472户人口,贫困户有195户,她需要一家一家地上门调查家庭收入情况。

但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村民的冷漠几乎泼灭了她心头热情的火苗。

当她刚敲开村民的家门,便被冷眼相待,随即还不等她开口询问,对方就将大门关上,将她拒之门外。

一家如此,户户如此,黄文秀试图努力地向他们解释,但全都无济于事。

有的村民甚至直接断言:“你这么年轻,来这也不过是镀层金,走个过场,跟你说了也没用。”

黄文秀在白坭村做第一书记

还有些村民不屑地嫌弃道:“得了吧,小姑娘,以前来的那么多书记都干不出个什么,你一个女娃娃还能翻出个天来?别在这瞎耽误我功夫了,赶紧回你的城里享受吧!”

听到这些话,黄文秀很伤心。

她想找村里的支部人员询问一下原因,但是下属们早就看这个年轻的女性上司不顺眼了。

对于她的询问,不是敷衍就是完全不搭理。

感受到村民明显的排外和同事的挤兑后,黄文秀心里露出了些许退缩。

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破旧的办公室门前,看着脚下的泥泞,还有不远处青涩的农作物,心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难过。

那段时间,她在日记里不止一次地写道:“我还不够勇敢。”

重新打起精神的黄文秀不再一股热血的蛮干,她静下来沉思问题的源头,就是这个时候,她想到了一个人——在白坭村干了很多年的老支书。

黄文秀带着本子和笔,上门虚心请教老支书。

老支书也没有倚老卖老,两人坐在院子里将事情的前前后后都捋顺。

老支书语重心长地对黄文秀说:“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对外来人自然是排斥,你应该先和群众打好关系,老百姓对你熟了,自然也就接纳你了。”

黄文秀毕业照

一言点醒梦中人,黄文秀幡然醒悟:“您说得对,我这一上来就拿着本子上人家家里问收入,他们对我也不熟悉,肯定对我有防备之心。”

从那以后,黄文秀实施工作开始注重和群众拉近关系,想要获取村民的好感就要给他们提供帮助。

只要一到空闲的时候,黄文秀就到空巢老人那里嘘寒问暖。

还经常会自掏腰包买一些米面和水果,有什么家务活,黄文秀也会帮助那些腿脚不好的老人做。

慢慢的那些老年人愿意给黄文秀讲一些村子里的事情。

也是通过聊天,黄文秀知道村子里有一户贫困户,家里小孩都快一岁了,还没有上户口。

黄文秀走访

黄文秀跑到这户人家去了解情况,又到派出所帮助这个孩子办理户口。

村里有一家孩子生病了,黄文秀二话没说就抱着孩子去医院,事后还整理医院开的单据,帮他们申请报销。

村民黄美线因为丈夫生病去世,家里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她一个女人家单靠力气实在没办法养活自己,很多时候吃饭都是一个困难事。

黄文秀在办公室里思考很久,基于对村子的考察,她想到了一个主意。

她帮黄美线向上申请了五万元的贷款,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卖部,这样村民买东西就方便很多,同时也解决了黄美线的经济收入问题。

黄文秀帮助村民黄美线开超市

还有村民梁家忠,他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是高额的学费却让这一家人愁眉不展。

黄文秀了解了情况后,马上向上面申请了“雨露计划”,不久梁家就拿到了一万元的助学金。

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黄文秀学习了很多当地的家乡话。

还按照当地的风俗,有模有样端起搪瓷碗,喝起玉米酒,经常和村民话家常。

就这样黄万秀慢慢走近了白坭村村民的心里,将她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亲厚。

有些村民回忆起黄文秀都笑着说:“这个女娃娃,难'缠’得很!”

这下,村民是真的信任黄文秀这个第一书记了。

她用付诸的行动向大家证明了她并非只是走走过场。

而是真的要将白坭村脱离贫困,带向小康的富足之路上。

但要实现真正的脱贫攻坚,这些还远远不够。

这个姑娘,黄文秀,她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黄文秀考察当地的土壤、地理和气候。

翻阅大量的资料,找到了最适合白坭村种植的砂糖橘和油茶树,还带着村民学习很多关于这些树木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她从几百户的人家里选出8户作为致富先行者,大力扶植砂糖橘的种植,并请来农业局专家和技术能手来对村民进行手把手教学和指导。

经过一年的努力,砂糖橘的种植面积从500亩扩展到了2000亩,产量也从原来的6万斤增产到50万斤。

黄文秀带大家种植砂糖橘

但是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黄文秀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将水果运输出去的路。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白坭村的山路艰险,很难将砂糖橘运输出去。

为此黄文秀向上级请示修路工程。

但这个项目毕竟有点大,施工时间长,没有办法在水果成熟之前完工。

为了不影响售卖,黄文秀组织村民对破损的路面进行了一部分的维修,保证批发商的卡车能够开进来。

就这样那一年,白坭村的砂糖橘销售一空,其中有五户年收入超过了十万元。

其中一户人家班茂统更是利用这笔收入,将家里的毛坯房焕然一新。

黄文秀接受采访的照片

村民看到了甜头,心里也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后来,村里人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起了种植果树,期待着收获的季节有个好收成。

到了2018年底,黄文秀共带领全村88户,四百七十一人实现脱贫。

并且完成了屯内1.5公里的道路硬化,4个蓄水池的新建。

脱贫率从22.88降到了2.71,其中还有六七家村民年收入十万元。

白坭村的脱贫攻坚战在黄文秀的带领下打得极其漂亮,带给很多村民生活的希望。

但黄文秀觉得还不够,因为村里还没有完全脱贫。

她默默地对自己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但让黄文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目标还没有完成时,危险就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那是2019年的6月16日凌晨,白坭村刮起了一阵狂风暴雨,持续不断的降雨冲垮了村里的山路,甚至将灌溉农田的渠道也冲断了。

黄文秀知道后,心急如焚,由于担心村子里的情况,便连夜往白坭村赶去。

父亲觉得黄文秀下着大雨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劝她明天再回去。

但黄文秀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却没想到这一次归途让她丢掉了性命。

路上,她不停地给村里的人打电话,确认情况。

知道大家都安然无恙,便松了一口气,但没想到她的危险却刚刚开始。

黄文秀和村民饮酒

她开车独行在被暴风雨摧垮的山路上,泥水从山上不停地冲下来,路面十分湿滑。

黄文秀开着车一点一点地往前走,突然之间,她看到前面有一辆大卡车被山上的泥石流冲走,直摔山下。

这一刻,黄文秀感受到了恐惧和死神的降临,她心里十分害怕,一手紧攥着方向盘,一手和自己的哥哥联系着。

黄文秀流露出自己的慌张与害怕,哥哥不停地安慰她,帮她缓和心中的紧张。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一辆警车经过,黄文秀赶忙向他们求救。

其中一名警员当机立断,准备帮她把车子开过洪水路段,让她坐上警车。

黄文秀多次道谢,并嘱咐对方一定要注意安全。

黄文秀走访

可等那位警员平安抵达安全路段时,回头看去,竟发现后面黄文秀坐的警车没有跟上来。

警员慌了神,但考虑可能是警车没跟上,便又等了一会儿。

但随着时间越过越久,一股不祥的预感慢慢地浮上心头。

洪水退去,搜索大队展开了搜查,村民得知后都纷纷自觉加入救援中。

随着长时间的寻找,大家心里的担忧与害怕也慢慢地升腾起来。

他们都在心里为黄文秀祈祷,希望她平平安安,不要出什么大事。

但随着消息的传来,众人的希望终究还是落空了。

有人发现在凌云县下游河段,有一具女性尸体,在经过指纹比对后,证实了遇难者证实黄文秀。

这个消息像是个晴天霹雳,炸在所有村民的脑中。

村民和家人送黄文秀最后一程

大家都不愿意相信,明明昨天那还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计划着要去老奶奶家走访,计划着要新建村里的设施。

突然之间,天人永隔,那么心善勇敢又美好的姑娘就这样死在了黑夜的泥石流中。

一时间,哀嚎声和哭泣声遍布整个山间。

追悼会上,很多远道而来的人都为了送黄文秀最后一程,其中有白坭村的村民,有她的同事和上级,有她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还有她的家人与朋友。

白色的花海里,一张笑颜如花的照片矗立其中,而黄文秀的生命却永远地定格在30岁。

会上,黄文秀的父亲悲痛万分,掩面痛哭。

他心中有着不尽的悔恨,为什么那天晚上,他没有拦住,拦住女儿离去的脚步。

也是那一天,白坭村的村民才了解到黄文秀真正的“家境”。

黄文秀带着白坭村那么多户人家脱贫致富,没想到的是她自己家里竟然还是一个贫困户。

她们家住的是老旧的红砖头瓦房,没有任何装修,整个屋子里连一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黄文秀的家庭状况

都2019年了,家里还是老旧的电视,墙上都没舍得刷水泥,唯有地板上铺了一层水泥。

这第一书记的房子真是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了。

问清楚后才知道,原来,黄文秀的父亲因为肝癌动了两次手术,期间需要很多昂贵的药物。

尤其是在看到黄文秀的母亲时,所有人都泪目了。

母亲下肢残疾,还患有先天心脏病,行走时需要用两个小板凳使力,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似乎随时都会不稳摔倒。

就是处在这样困顿艰难的家庭里,黄文秀依然活得积极且乐观,她从没有向那些苦难低过头,一直都是笑容灿烂。

在这个时候,黄文秀的母亲泪眼婆娑的从手上取下女儿送给她的礼物,是一个银手镯。

母亲说,这是女儿攒了好久的钱才买给她的,镯子上还刻着,“女儿爱你”的字样。

可是母亲没有想到这镯子如今竟变成了思念女儿的唯一念想。

她望着桌上的遗像,泪水纵横在满是丘壑的脸上,泣不成声。

葬礼上,白坭村的一个村民黄仕京想起了半年前和黄文秀的一段交流。

黄文秀去他家里走访,中午留饭时,黄仕京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黄书记,我真是不明白,你这从北京来的名牌研究生,怎么就想着回到俺们这落后贫穷的山村工作呢?”

黄文秀喝着那一碗混浊的玉米酒,笑着说:“以前求学的时候,就是家乡的人帮助我,如今家乡需要发展脱贫,我能为大家做一些事,为什么不回来呢?”

“很多人从农村里走出来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有人要回来,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黄仕京同样看着遗像上笑容灿烂的黄文秀,泪水逐渐模糊了他的视线。

恍惚之间,耳边似乎还能听到那一句毅然决然的声音:

总有人要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文秀:化作春泥为护“脱贫之花”
广西最美女村书记,扎根深山扶贫,村民刚富她牺牲了,年仅30岁,电视剧开拍,村民驱车百年只为看看像不像
“大山的女儿”,再看依旧泪目!
群山不会忘记(逐梦·致敬功勋党员(12)) 2018年3月26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接到镇政府的电话:上级给村里派来驻村第一书记,让他过来先见上
连她都不配影后,全网噤声
【百鸟朝凤】有些人从大山里出去,再没回来;有些人从城里回来,再没离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