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好微信的收藏功能,简直可以秒杀其他管理工具了

前两天,微信发了个大招:灰度发布“朋友圈热文”功能。更新至最新版本后,在部分用户的微信搜索栏中,加入了“朋友圈热文”的功能。

大家可以点击这里温习一下: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AyNTA4NQ==&mid=502934115&idx=1&sn=686fc94d5245078adb51e1cd65c4f8b6#rd

“朋友圈热文”的具体功能为:

点击进入,可看见根据平时阅读习惯提供的十篇相关文章;再次刷新,会增加新的十篇文章。

有点黑科技的是,微信已经通过对你阅读习惯的分析,用户画像,替你筛选并推荐文章。

而且,推荐的是微信平台上的优质文章,比如,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或好友都在读的原创文章。

其实细心的朋友应该知道,早在微信的搜索功能开始分类搜索时,微信已经尝试将内容进行筛选推荐了,当点击“搜索栏-文章”后,就会出现推荐的标签和相应的推荐文章。

这正好印证了年初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PRO版上提到的,“我们希望用户在用微信的时候,最高效率把必须要做的在微信里面做完,把时间留出来去做很多别的事情”

围绕着“在微信上高效处理事情”,7喜给大家提供一个可能虽然没被你忽略,却一直利用不起来的功能——收藏。

就我个人来说,自从微信的收藏功能加入到Windows版本PC端,就逐渐重视这个功能了。

最初,我们用收藏功能或许只是为了保存某篇文章,或者是聊天记录;但当收藏功能日益增强的时候,如果加以利用,它将会是一个基于微信平台的很好用的商务备忘工具

首先要知道,微信的收藏功能会提供以下的信息输入:文字、图片、地点、录音

别看这四个功能常见,一旦应用起来是非常便捷的。

记录灵感

对于微信运营者或者是企业内部的从业者,经常会在公司之外的场合,闪过一丝创意和灵感,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记下来,之后可能怎么回想都想不起来;但掏出纸和笔进行现场速记吧,因为场合或是根本没有带这两样工具而不能实现。

这时,微信就成为了最便捷的工具。

最重要的是,微信收藏功能里的内容是一直在云端,不必担心清除缓存的时候误删掉;目前微信手机端的聊天记录不能上传或下载备份,也为收藏功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使用契机。

资料分类保存

把微信作为工作工具的小伙伴,肯定经常遇到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内获取到相关信息,但不能第一时间将网页进行备份和说明的情况。

那就只要长按——收藏即可;记住最重要的一点:加标签

标签的添加方式:

微信第四栏“我”——“收藏”——左滑已经收藏好的内容——点击标签图标——编辑标签即可。

加标签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便于分类,也便于在忘记收藏的文章关键词时,可以直接进入指定标签中,查找特定文章

目前设定标签的行为,只能在微信的收藏功能区域内进行操作,并不能即收藏即分类;但我相信,一旦收藏功能的使用率提高,这个设置标签的功能,极有可能在收藏之后,进行弹窗提醒。

读书笔记

微信同样可以作为读书笔记的工具。

要说收藏功能作为读书记录工具是有多么强大?看我接下来的操作就知道啦~~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看书时遇到了值得记录下来的内容,就可以打开微信收藏功能,把需要记录下来的文字记录之后,再把相关的书中图片拍下来加入其中。

还有如下图所示,如果有记录下来读书习惯的人,还可以加入读某本书时的地点与感受。

社交沟通名片

除此之外,微信的收藏功能还可以作为社交商务上的快速交流工具。

很多时候,大家的合作洽谈是在微信上进行的,如果只发来一张名片的照片,很难关联到微信上,要先保存图片到本地;如果不及时将图片加入到微信好友资料中的标签位置,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名片与微信昵称对不上号的情况。

这里,友情附送如何在资料里加名片的方法:

但经常还会出现因为拍摄原因,名片显示不全的问题。

那这时候要怎么办?

其实,只要在微信收藏功能中开启新的内容就可以

姓名、联系方式、公司邮箱、公司的地点(这个是其他第三方的微信名片少有的哦 );必要时,还可以加上目前职位的描述、工作内容。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微信运营者或微博运营者可以将账号的二维码放入其中,并加入简单介绍,就可以满足对方即查即阅的目的。

如果涉及到下一步的线下洽谈,那直接点击其中的位置信息,就可以连接手机上的导航了。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线下活动在微信群内的通知哦。

总体说来,微信收藏功能满足了云端保存、多台设备同步更新的优点,也满足了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记录,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商务沟通时的资料展示需求

当然,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使用上述这些窍门的前提,是非常依赖微信这个社交工具,并在此基础上会进行有效率的工作事项。否则,一切都免谈。

但不管用什么工具进行记录工作生活中的要素,都要记得,不要为了模仿他人的记录方式来进行模仿,重点是知道并懂得使用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录工具和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务人士必备的那些手机APP
坐拥 1.1 亿用户,名片全能王终于做社交了
用微信标签整理通讯录|叶骥
更新了微信新版,朋友圈认不出来了!
语鹦企服上线「留资获客」新功能,企业微信获客和调研就用它!
3个好习惯,让律师工作效率倍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