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看就懂的修行常识,十分钟明白解脱原理,不要再被骗(下)

度字【

喜舍度前言:

作者:慧勇居士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四、修行如何修呢?

如果想修行,如何修呢?答案各种各样,有人说要观察大自然,有人说要有大爱,有人说要与宇宙合一……这些说法,我目前都没有在佛经中查到。修行的说法太多,不被愚弄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查《杂阿含经》(或《相应部》),里面有没有这样讲过,这是最早集结的一部经典,这两部书内容大体相同,《相应部》是白话文。

佛陀说,修行解脱有一条可靠的路的,这条路,就是八正道(注意下,有些人说修行没有解脱的路可以走,这样讲话的人要当心,因为容易让你迷信上他,他的学说容易控制住你,灵修者这样的说法较多,因为你没有路可去,自然只有永远乖乖听他的)。八正道就是做八样准备,准备好以后就可以稳定的,可靠地修行、证道,迟早会证道。其中,最核心的是四念处,四念处简而言之,就是对身心以及情绪的观察,对它们真实现状的如实了知。

佛陀说: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

佛陀说,只有修四念处的人才会解脱,不修四念处的人不会解脱——这段话非常重要。

八正道,对一般人而言,可能太专业,简而言之可以分成三点,就是戒,定,四念处。下面分别解说。

五、戒的作用

简单地说,戒的作用,是止恶,防止因为自己的言行不当,给自己带来麻烦,障碍修行。最初是没有戒的,后来出现一些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严于自律,佛陀为了保护大家,就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矩。对于在家的人而言,建议守五条戒:

一是不要杀生。一切有生命的生物(这里不包括植物),都不要伤害。注意这里不要去吹毛求疵,很多人在纠结蚂蚁该不该踩死,佛陀的本意却不是要求大家去钻牛角尖,你要有爱心,不要有伤害心,不要有杀心就对了。对小动物也能爱护是很好的,但不是说你要约束到自己步步都战战兢兢的地步,绷紧的心是无法解脱的。有一次,佛陀让弟子去整理房间,弟子说,这里有很多小虫,我很难避免整理房间时会伤到他们,怎么办?佛陀说,让你整理房间,你就整理房间,谁让你去杀虫了。所以,这里的重点,是不故意杀,不生杀心。不然,水中都有无数微生物,你水都不能喝了。

第二是不要偷盗,包括不取不义之财,不是人家给你的不要拿。

第三是不邪淫,主要是指不要有除夫妻之外的性行为。男女之事,常会招来祸患。

第四是不妄语,即不要讲假话。现在所谓的修行人,讲假话的数不清了,张口随便乱讲,说人要下地狱,明明不是佛说偏说这是佛说,信口开河。真正的修行人不可以讲假话,就凭这一条你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修行人。当然有例外,口误不算,比如打了错别字,或者说快了讲错,不是很严谨但是核心原则是对的,没有骗人的故意,因为这些都不属于主观要讲假话。还有,比如医生不告诉重病人他的病情,这是为了帮助他而不是欺骗,这种情况也是不犯戒的。

另外,修行人最好不要骂人,不要背后说人是非,不要制造是非,不要发怒,这些都会影响修行。

第五是不饮酒。主要是饮酒容易让人失去判断力和控制力,从而做出坏事来,可能会犯其他戒。

修行人也不可以违犯一般的法纪。戒律的要求比法纪更高。

六、定的作用

为什么要修定呢。举个简单例子,可能大家容易理解。比如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需要安静下来,避免打扰,这样才能把问题思考清楚。定,又叫静虑,原理与此相同。

但是,解脱是很细微的事,细微得超乎人的想象。并且人们的身见,即自我意识也是非常牢固的,如果不能彻底地,完全地,全面地观察清楚,就不会彻底完全地相信:身心世界乃至万事万物是无常的,无我的。可以通过修定,让人进入非常深层的安定,观察到非常深层的,细微的细节,让人非常确定地观察到佛陀所说的无常与无我的事实。定的等级分为九种,一种比一种更深层,更细微。修行的神通,主要是修到深定以后,自然引发出来的。

一般人的话,有空让自己坐下来,让身心不要乱动,处于安静的状态也是很有帮助的,能让身心更加清明。

七、四念处如何修

什么是四念处呢,就是指对“身、受、心、法”的观察。具体讲,就是对自己当下的身体以及行为(身念处),对自己当下是苦还是乐还是不苦不乐的感受(受念处),对当下自己心的念头包括动机等(心念处)的如实了知,时时每一个当下,对这些都能如实了知。对身心的运作状态,以及趋势都了然于心。

法念处是指什么呢?这里的法,不是指经文,而是指通过上述这些观察,了知:身心世界真的是没有固定,没有单独的存在,也没有边界可言,已经完全清楚地观察到这些了。

八、为什么善知识是解脱的全部

修行从表面上看,主要内容就是这些。但是实际操作则很精微,越往后,越精微,非常容易出错。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各种鱼龙混杂的 “老师”出来行骗。

有一次,阿难给佛陀说,据我的观察,一个人修行的成功与否,善知识(知识见解,以及实际修行都是正确的好老师)的重要性至少占到一半以上,当时佛陀有点严肃,郑重地纠正说,“不,不是这样。我说善知识是解脱的全部”。因为佛陀很清楚,修行到后面很精微,必须要有真正能解脱的善知识,才可以带另一个人走向解脱。所以择师非常重要。大家不宜乱择师,如果暂时找不到好老师,可以自己看《杂阿含经》和《相应部》。这两本书可以打一些基础,这两本书内容大体相同,前者是古文,北传版,后者是白话文,南传经典。

修行的精微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阿难给佛陀说,我看到外面一个人,从很远的地方射箭,都可以射到锁孔里去,太了不起了。佛陀说,如果他还是站很远,如果给他一个只有头发丝的百分之一大小的目标,他还能射中吗?阿难说,不了,肯定不行了。佛陀说,我们修行人,对身心的观察的精微程度,要远远比这个百分之一的头发丝还要细微呢。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以前打坐入定,观察到极其细微的心念,当时非常吃惊,人居然还有如此细微的心念的存在,非常细微,刹那即逝。如果我们平常能感知到的念头是水桶那么粗,那么这些精微的念头比头发丝还要细。

由此可知,真正的修行,不是读一篇文章,讲点道理就可以到达的。所谓悟道也好,证果也好,涅槃也好,都不是道理可以知道的,也不是思维可以知道的,更不是知识可以知道的,是通过实际的修行到达的。所以,有一字不识的扫地僧证到了阿罗汉,而学识渊博的人未必可以证到初果。

当然,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对修行肯定有帮助,并不否定知识对修行的辅助作用。就如我们学游泳,真正有用的是要下水去游,但人家的建议和提醒也有益。

特别提醒:各种心灵鸡汤,哲学思想,心理学分析与研究,与佛陀没有关系——你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佛说什么什么,劝你要如何生活、思考人生哲理之类,基本是瞎编的,骗点击而已。佛陀主要讲对身心实际情况的观察方法,以及观察的结果。一些宗教或者心灵导师,把自己的哲学或思想,说成是禅宗,也是错的。即使是北传的禅宗,也不提倡讲道理和思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不是说哲学不好,心理学不好,灵修导师不好,而是说不是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有人说,佛陀不是鼓励辩经吗?事实上佛陀不鼓励辩论,在原始佛法经典里,佛陀呵斥在道理上辩论的弟子。实修是修去的,不是讲道理可以去的,这就如游泳,不是嘴仗打赢了的人下水就不会被淹死。

最后说一句,那种搞得神秘兮兮的,把自己奉为大师的,认为自己了不起的,自称神仙菩萨下凡的,官派作风,言行傲慢,个人意识坚固,名利心重,炫耀自己的所谓修行人,与佛陀的教导是相违的,不要去亲近。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本文配图来源网络。

小编微信:xishedu。欢迎关注喜舍度同名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为大丈夫 当依四念处而住
空海法师:出入息念修习的问题(上)
四、第二节﹝身念住﹞
认清一切苦的真相 不著五欲善护身心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
入门要道——简述《四念处经》之修习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