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读书,中国看书
X

我们听《罗辑思维》,罗胖常讲,过去有的有钱人虽然有一双眼睛,但是自己不读书,雇人给他读书,很明显,他说的是西方人,西方的书适合于读。我们又常听说古人很厉害,能一目十行,很明显,这是中国人,中国的书适合于看。
我以前看西方电影,或看西方小说,总有这样的情节,妈妈在油灯下捧着书读,一堆孩子围着壁炉在听,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有书让孩子自己看不就得了,读书多累多吵得慌呀。你看咱关二爷不就是捋着长髯,秉烛夜观《春秋》吗?没听说雇一秀才给他读《春秋》。


关羽夜观春秋
中西的阅读模式为什么不同?当然是源于中西文字不同,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一维线性排列的音符,利用的是声觉系统,适合于读和听,而中国的汉字是二维图形,利用的是视觉系统,适合于看。
我们自己也有体会,如果拿一本书呜里哇啦地读,读了半天可能还不明白里面说的啥,我们中国人必须静静地坐下来看,边看边想才更容易明白。
我自己还有一个体会,一本书随便快速地一翻,就能大致知道它说的是哪方面的事,比如一页书,映入眼帘的是些诸如:风、花、雪、月、情、悲、泣这类字,立刻就能判断这基本是散文,如果映入眼帘的是:油、盐、刀、切、火、烹、炒这类字,大致就知道是烹调技法。
而西方的拼音文字,随便翻一页书,映入眼帘的只是:a、b、c、d这些字母,必须把一个个单词拼起来,甚至念出来,才能知道说的是什么。
许多人看书有个习惯,看到一个地方要停下来,等第二天再接着看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就把这地方的书页折一下,我没这个习惯,不需要折书,第二天哗哗一翻,马上就能知道哪些是看过的内容,哪些还没看过,很快就能找到昨天看的地方,靠的就是视觉记忆。
所以我理解古人所谓一目十行,不是吹牛。在快速浏览的时候,一页文字,不需要一行行全部看下来,只要一扫,大致内容就有了。当然,如果要仔细了解,还是需要一行行地看。

所以一些大学者告诉我们,读书有两种方法,快速浏览和精读,前者就是针对一些不很重要的书,大致一浏览,就知道它讲的基本内容和观点了。也许我孤陋寡闻,我猜想西方的书不大可能像中国书这样快速浏览,除非以图片为主的书。
汉字的记忆主要靠图形,我在中学考试复习中深有体会,有一年考《动物学》,临考试前我把课本好好看了一遍。到考试时,看到题目,立刻相应的那一页书的图象便呈现在眼前,照着抄下来就是。
而西方拼音文字的记忆主要靠读音,学外语必须大量反复阅读,而且一定大声阅读,灌耳音,这样才能学得好。中国人不大习惯读,很多孩子只是看,不愿意读,这样的孩子肯定学不好外语。
多年前曾有一项小发明,弄个三通的塑料管,中间那个口儿对着嘴,两边两个嘴儿插进耳朵里,让读音集中灌入耳朵里,据说可以加强记忆效果。我还买过这个小玩艺儿。所以考外语时,首先记忆起来的肯定是读音而不是字形。

“阅读”这个词就很好地综合了中西两种方式——阅和读,那么中西这两种阅读方法孰利孰弊呢?我看还不好说。
西方的拼音文字利于扫盲,只要掌握了二三十个简单字母的拼读,就能基本读懂书,扫了盲。只要会说话,也就会写字。而汉字则不利于扫盲,不掌握一千以上汉字,一般书读不下来。就算会读,也不一定能写下来。
但拼音文字跟读音的联系太紧密,反而造成一些弊端。任何一种语言,从古到今都在不断发生音变,而文字一经创制便固定下来,时间一久,文字和读音就发生了分离,比如英语就是这样,自创制到现在,字母发音跟实际读音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所以不得不另配一套音标,否则许多单词一下读不准。俄语因为文字创制得晚,音变还不很明显,基本看到就能念,会说就会写。古拉丁文为什么成为西方最难学的一门课,我想除了古代词汇已很陌生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是,因为历史太久,音变已经使得文字跟发音之间的关系很不准确了,不容易念下来,得靠死记硬背。

而汉字跟读音联系就没那么紧密,虽然有声旁,但也有形旁,即使声旁发生了音变,但通过形旁还能大致猜出它的意思,不大影响理解。我们现代人可以直接看几千年前的古代文献,这一点西方人很难想象,他们连一千多年前的拉丁文都已经看不懂了。
还有一点,中国的方言五花八门,相互之间几乎完全听不懂,其差别之大甚至超过西方各国之间的语言。但因为都用同一套文字,所以相互交流一点困难都没有,这也是中华民族南北方始终能维系大一统的根本原因。甚至我们出国与日本人、韩国人都可以直接用文字交流。汉字是用来看的,而不是读的,这一点起了很大作用。
总之,古老而神秘的汉字系统与西方文字迥然而异,现在还不好说中文就一定落后于西方拼音文字,只能说两种文化,各有所长,相互交流是有好处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法德意西语的前世:没有书同文的印欧语
为什么汉语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
拨开英语的迷雾1——重塑英语拼读规则意识
英语单词里的字母到底有没有含义?
有个汉字,2个、3个、4个它都能组字,连一起还是成语,它是谁
学好语文的三十条“锦囊妙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