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实篇讲座

总结历史,力解困境,再创辉煌

——纵论北京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吴良镛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年)时值中央提出,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

观”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北京是国家首都,北京发展的目 标是世界城市,北京城市规划发展必须用最高的标准,体现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文化。 相应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也应在思想上、方法上领先,在思想感情上十 分钟情,十分投入。北京城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心血所凝聚的瑰宝,现拥有六处世界 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历史辉煌的北京,它的历史遗产完 好地存在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世界华人凝聚力的所在,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好 旧城及其遗产,具有伟大的政治文化意义,也体现了世界的期望。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 城,其旧城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物,它还是国际、国内、本市多种多样活动的中心,数 百万人民生活于此,是充满活力的大城市。因此,城市本身具有“保护”与“发展”的双重 任务,因此,这一充满内在矛盾的任务和难题,需要我们创造性地予以完成、予以克服。

一、北京历史名城价值的再认识

(一)北京城的历史价值

路易斯?孟福德(,,, 说: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

史,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他们的民族和文化,并把绝大部分流传及后代。”北 京旧城就是一块瑰宝:从大的地理形势上看,北京处于华北大平原与太行山脉交汇处; 山地与平原交汇形成“北京湾”,中间又有大的河流穿过,历史上就是适于人类居住的 地方。它是距今,,万—,,万年前之间“北京人”的栖息地;距今,, ,,,—,,,,年前新石器

“上宅人”,,,多年前这里已有了最早的城市“燕”“蓟”,,(公元

时代的聚居地;,、;,年前

,

,,,,年,金贞元元年)即在此开始建都。自然遗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1/35页

北京城郊不到,,,公里,有,,

,,,多米的高山,还有名山,地质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与

世界上其他首都地区相比,可以说独一无二。例如,伦敦、华盛顿都是在一个平原里面,

东京、莫斯科、斯德哥尔摩等也没有北京这么丰富。

北京是中华文化的实物印证,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象征。梁思成先生曾经说

过,“北京城是一个具有计划性的整体

”,

“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北京城固有骨干的卓

越,北京建筑的整个体系是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好,而且继续有传统有活力的,最特殊、

最珍贵的艺术杰作。这是我们对北京城不可忽略的起码认识。”从中国城市发展史来

看,北京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它是各时代历史精华的叠加与因势

利导的创造,是完整的体系,是最后的地面遗存。秦、汉大一统政体初建,秦咸阳、汉长

安还不能在都城建设上有太完善的规划,东汉洛阳开始有轴线的布局,至曹魏邺城,宫

殿与居民区全然分开,宫前建有宫门,主殿面对长街,在宫前长街两侧集中布置衙署

等。后世历代都城既有继承,又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发展,唐宋变革,文化繁荣,商业发

达,都市生活丰富,延至元明清,都城形制更趋成熟?。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北京是

少数最大的城市之一。有学者统计,从,,,,到,,,

,,年间,除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

,,,,,,,,,,,,今伊斯坦布尔)在,,,,到,,,

,,年间一度领先外,北京一直是“世界大城市之

最”,直至,,,

,,年才为伦敦的崛起所取代。?因此,有西方学者称“北京是一个伟大文明

的顶峰,一个卓越的纪念物”,这句话北京是当之无愧的。

(二)北京城作为设计典范的价值

2/35页

年轻时曾参加过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园建设而今年逾九十的著名美国城市

设计专家培根(,(,,;,,曾经说过,,

)“也许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项工程就是北京”

“北京整个城市深深浸沉在仪礼、规范和宗教意识之中,现在这些都和我们无关了,然 而,它的设计是如此杰出,为今天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从建筑学的意义看,北京是世界上仅有的将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

与建筑学融成一个体系,凝聚在一个城市中的杰作。世界上只有局部的例子,但从没有

像北京这样全面而完整。现代中国,其他古都均消失了,仅仅留下了一些痕迹,而在地

面遗存中,北京是惟一最集中、最完整的范例。历史上北京旧城也有过破坏与变化,主

要是改朝换代人为的,但之后都得到了修建并恢复其完整性。

过去,,

,,年,在激烈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中,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是史无

前例的。近半个世纪来,除了少数学者如侯仁之先生、徐苹芳先生等对北京的历史发展

研究做出独特的贡献外,我们对北京城市规划光辉历史价值的研究和贡献显然太少

了。宣传、保护力度太不够了,这是我们建筑学人引以为不安的,甚至是痛心的。

3/35页

《诗经》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都城作为首善之区,在建 设思想、规划设计科学与艺术上首先应坚持最高标准,立于世界都城之林。尽管北京城 的新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旧城因急剧发展而遭受了极大的创伤,今天尤 其不能丧失对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的基本认识,我们眼见北京城在这个大发 展的洪流中日受摧残,仍然需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它的文化魅力,在今后发展中精心地 继承和发展它的精华。

二、对“梁陈方案”的再评价

讨论建国初期规划,不能回避“梁陈方案”

?问题,但是这一问题从来没有正式的结

论,甚至讳莫如深。今天时过境迁,在这里无暇议论方案本身的短长,历史的发展不可

逆转,更无意为其翻案,但是它内在的核心原则,今日仍有阐述的必要。因为“梁陈方

案”所遵循的本是历史名城规划的普遍原则,其价值在于符合“保护历史城市另辟新区

扩建”这样一个规划建设的基本方式。建设新区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既省钱,又具有相对

较大的自由度,可以避免陷入原有城市的复杂矛盾之中。因此几乎成为中外历史上城

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规律。

从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看,传统城市的发展除因故放弃原有城址另觅新址,易地

而建(如唐长安城放弃汉长安旧址等)另当别论外,城市的发展,有同心圆式向四周扩

张,如后周汴梁及宋东京(开封),也有相当多的城市采用在原地的一侧另辟新区扩建

的,如明南京建都之初在原有城市基础上向东发展另辟皇城区;历史上福州是从屏山

逐渐向南开拓而成;明扬州城逐步向东面运河方向发展,待修城墙后而定型;泉州自唐

五代以后也是逐步向西南晋江发展而形成;明太原城的发展则是在原宋城基础上在东

侧扩建晋王府的结果;即使是北京的发展,金中都城在战乱中宫城被毁,原有城市也并

未多触及,元世祖忽必烈另在当时东北郊(即今北京琼岛为核心)另经营新城,即元大

都。这种新区偏向旧城一侧发展的形式,其优点在于对原有城区无须做太多变动,而新

区的发展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布局较主动。鉴于中国传统城市布局基本为方格形系

4/35页

统,新区发展除自发生长者外,一般也多采取方格形系统,因此新旧区比较容易接合。

并且由于各个城市的自然地理与历史形成的种种条件各异,新的城市规划结构形态还

是各具特色的。如明南京城在东部另辟新区后,复在城市几何中心高地上建鼓楼,在 “自由”的非严整对称的城市形制中形成独特的格局,后在外环城圈建设城门,加强了 都城的气势。

从世界城市建设的历史看,国外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巴黎在保护旧城区的同

5/35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孝聪:为喜仁龙《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新版所写的序
北京传统中轴线文化价值研究——“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
明北京城城墙遗址维修记
侯仁之与朱祖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京味文化”断想--袁家方
(北京)讲座:北京城的起源及其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